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图像分析优选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
1
作者 马建华 陈道达 +2 位作者 郑清平 田源 陶凯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85,共3页
改良法自行制备载附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 ,经细胞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 ,测量形态参数 ,从而优选最佳磁性微球。结果表明 ,优选的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理想 ,符合静脉用药。平均直径为 :(0 .910±0 .330 ) μm;形态... 改良法自行制备载附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 ,经细胞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 ,测量形态参数 ,从而优选最佳磁性微球。结果表明 ,优选的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理想 ,符合静脉用药。平均直径为 :(0 .910±0 .330 ) μm;形态因子为 :0 .770± 0 .0 30。改良方法可行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图像分析 阿霉素 磁性蛋白微球 药物载体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细胞图像分析
2
作者 徐俊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1-83,共3页
细胞图像的观察手段有许多种,从光学显微镜到电镜.但分析细胞图像的方法是依靠人的眼睛观察来完成的,这样或多或少带来主观臆测,并且不能对细胞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细胞图像分析 电子计算机 光学显微镜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在炎性和癌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树刚 孙小蓉 +4 位作者 沈佳 李桂榕 张敏 李噁珩 晏想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4-656,659,共4页
目的 应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 (automaticimagingcytometer ,AICM )鉴别炎性和癌性腹水。方法 63例腹水标本 ,经离心涂片 ,每例制成 4张薄层细胞片。 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 ,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 2张经Feulgen Thionin染色 ,用A... 目的 应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 (automaticimagingcytometer ,AICM )鉴别炎性和癌性腹水。方法 63例腹水标本 ,经离心涂片 ,每例制成 4张薄层细胞片。 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 ,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 2张经Feulgen Thionin染色 ,用AICM进行细胞核DNA定量测定检查。每例标本受检细胞总数不少于 40 0 0个。结果  63例腹水标本经临床或病理诊断证实 ,2 6例为炎性腹水 ,3 7例为癌性腹水。常规细胞学方法对炎性腹水和癌性腹水的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88%、 84% ,AICM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10 0 %、 92 %。癌性腹水的检测中 ,AICM可检出数量不等的DI >2 5细胞 ,而炎性腹水不能检出该类细胞。在癌性腹水标本中 ,异倍体细胞与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恶性间皮瘤 3 4% ,转移性癌 9 7% )明显高于炎性腹水标本 (<0 6% ) ,而炎性细胞与受检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恶性间皮瘤 5 8% ,转移性癌 4 8% )远低于炎性腹水 (46 8% )和结核性腹水 (8 8% )。结论 AICM用于炎性和癌性腹水的鉴别诊断较常规细胞学方法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 癌性腹水 鉴别诊断 炎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聚类分析方法在细胞图像分拆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易东 李辉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细胞图像自动分拆方法,以达到将原始细胞图最佳分拆为胞质、胞核图像之目的,而且此分析过程可自动进行;方法:利用概率统计聚类分析中组间距离与组内距离的思想,对一幅图像象素点灰度值的集合进行分类;结果:通过对... 目的:建立一种细胞图像自动分拆方法,以达到将原始细胞图最佳分拆为胞质、胞核图像之目的,而且此分析过程可自动进行;方法:利用概率统计聚类分析中组间距离与组内距离的思想,对一幅图像象素点灰度值的集合进行分类;结果:通过对淋巴细胞图像进行分析,其分解图像准确、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的分拆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细胞图像分析 自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附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的物理形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建华 陈道达 +1 位作者 郑清平 田源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用 6种方法制备载附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的磁性白蛋白微球 (ADM- MAM)。采用先进的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物理形态分析 ,优选出最佳的制备方法和最佳的物理性状 。
关键词 磁性蛋白微球 阿霉素 细胞图像分析 物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雁北 张新胜 杜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5-HTIR细胞)的变化。方法:以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取恢复过程中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HT,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数及平均灰度。结果:1)胃窦5... 目的:探讨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5-HTIR细胞)的变化。方法:以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取恢复过程中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HT,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数及平均灰度。结果:1)胃窦5-HTIR细胞的数量分别在力竭游泳后1h和24h时出现了两个峰值(P<0.05),阳性细胞平均灰度也相应下降,但只有恢复24h时的平均灰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恢复48h时,实验组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平均灰度已接近正常水平。2)十二指肠5-HTIR细胞的数量分别在力竭游泳后1h和24h时也出现了两个峰值,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0.05)。恢复48h时,实验组阳性细胞数量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平均灰度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HTIR细胞处于活跃的合成和分泌状态,可能通过5-HT的合成和释放来参与应激反应,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游泳 免疫组织化学 5-HT免疫活性细胞 细胞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