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黑山羊细胞因子诱导的SH2包含蛋白基因5′调控区SNP研究
1
作者 蒋会梅 张义玲 +1 位作者 张贵祥 曹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6-191,共6页
本试验为改善贵州本地优良品种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寻找生长相关基因细胞因子诱导的SH2(Src-homology 2)包含蛋白(cytokine inducible SH2-containing protein,CISH)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并研究其对启动子功能元件的影响。将贵州本地优... 本试验为改善贵州本地优良品种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寻找生长相关基因细胞因子诱导的SH2(Src-homology 2)包含蛋白(cytokine inducible SH2-containing protein,CISH)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并研究其对启动子功能元件的影响。将贵州本地优良品种贵州黑山羊构建DNA池,直接测序筛选SNP位点,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核心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CpG岛。结果发现,CISH基因5′调控区存在1个SNP位点为G-95C,得到CISH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和CpG岛,SNP位点导致附近转录因子新位点产生和原来结合位点消失,但并不改变CpG岛大小。CISH基因5′调控区存在1个对启动子功能元件有较大影响的SNP位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CISH基因启动子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细胞因子诱导的sh2包含蛋白 SNP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因子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干细胞成软骨、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年 黄伟 +8 位作者 廖军义 胡宁 陈筱蓉 梁熙 司维柯 杨忠 易世雄 凡廷旭 赵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通路中关键转录调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干细胞骨、软骨分化的影响,阐明HIF-1α在干细胞成骨、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 目的探讨低氧通路中关键转录调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干细胞骨、软骨分化的影响,阐明HIF-1α在干细胞成骨、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相应腺病毒AdBMP2、AdHIF-1α、AdGFP,单独或共同感染干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成软骨、成骨分化关键转录调控因子Sox9、Runx2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成软骨、成骨分化标志物COL2A1、aggrecan、COL1A1和ALP mRNA表达,Alcian blue、ALP及Alizarin red S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及骨基质钙盐沉积情况。进行干细胞裸鼠皮下移植,观察不同处理组形成骨块的组织结构情况,探讨HIF-1α对BMP2诱导干细胞成骨、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诱导分化后第1、3天,BMP2+HIF-1α组Sox9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MP2单独处理组,而BMP2+HIF-1α组Runx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MP2单独处理组。诱导分化后第7、9天,BMP2+HIF-1α组COL2A1、aggrecan mRNA相对表达明显高于BMP2单独处理组(P<0.05),而BMP2+HIF-1α组COL1A1、ALP mRNA相对表达明显低于BMP2单独处理组(P<0.05)。Alcian blue染色发现BMP2+HIF-1α组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多于BMP2单独处理组,染色更深;ALP染色发现BMP2+HIF-1α组ALP的活性弱于BMP2单独处理组;茜素红染色发现BMP2+HIF-1α组较BMP2单独处理组骨基质钙盐沉积更少;体内试验组织学观察见BMP2+HIF-1α组软骨成分更多,骨化不明显,BMP2单独处理组软骨成分少,软骨内骨化更明显。结论HIF-1α明显增强了BMP2诱导的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抑制了成骨分化及软骨内骨化,维持了软骨分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细胞 软骨分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γ和白介素2诱导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建敏 阚全程 +5 位作者 张震 杨双宁 赵璇 李红 王丽萍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诱导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活性和功能,为CIK培养体系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9例肿瘤患者外周血10 m L,分离单个核细胞,用CD3单抗或ATG(50、250、500μg/L)联合干扰素γ、白介素2诱导... 目的:探讨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诱导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活性和功能,为CIK培养体系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9例肿瘤患者外周血10 m L,分离单个核细胞,用CD3单抗或ATG(50、250、500μg/L)联合干扰素γ、白介素2诱导培养。培养至第6~10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状况,培养至第13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免疫表型(CD3、CD4、CD8、CD56)、激活性表面标志(CD28、CD27、CD69、NKG2D)、抑制性表面标志(PD1、CD152)及Granzyme-B、干扰素γ分泌量。结果:4种培养方式下,细胞增殖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3单抗相比,ATG培养的CIK中CD3^+CD4^+和CD3^+CD8^+细胞比例较低(P<0.001),CD3-CD56^+与CD8^+CD69^+细胞比例较高,CD56^+细胞干扰素γ和Granzyme-B分泌水平较高。结论:ATG诱导的CIK免疫活性优于用CD3单抗经典方案培养的CIK,抗肿瘤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 干扰素Γ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孔丽 张玉卓 +6 位作者 金萌 王闪闪 杜静华 张玉果 王荣琦 任伟光 南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1-27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选择健康自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PBMC中TIPE2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FP、血白细胞及肿瘤大小、数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2组患者ALT、AST、AST/ALT、TBil、WBC、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IPE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96±0.174 vs 1.045±0.330,t=12.187,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98±1.672 vs 1.922±1.297,t=7.746,P<0.01)。TIPE2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AST/ALT及AF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0.833、-0.992、-0.848,P值均<0.05),而Foxp3 mRNA表达与ALT、AST、AST/ALT及AF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536、0.843、0.640,P值均<0.05)。TIPE2 mRNA表达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TIPE2 mRNA表达下调,而Foxp3 mRNA表达上调,并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和AF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TIPE2基因可能通过负性调控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促进T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利红 陈江勇 洪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6-890,895,共6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基因表达,观察TIPE2基因沉默对T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T739小鼠脾脏T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能有效沉默T淋巴细胞TIPE2基因...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基因表达,观察TIPE2基因沉默对T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T739小鼠脾脏T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能有效沉默T淋巴细胞TIPE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采用TIPE2特异性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T细胞,在转染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CD69水平;转染72 h后,CCK-8法检测转染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同时,ELISA检测转染T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结果成功筛选出特异性沉默TIPE2水平的siRNA序列,下调TIPE2基因表达后,T细胞CD69水平增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IL-2和IFN-γ水平增加。结论下调TIPE2基因水平,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 基因沉默 T细胞 细胞增殖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2细胞的PSI诱导性包含体富集了真核细胞翻译因子(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兴安 张应玖 +6 位作者 胡轶虹 常明 刘韬 王丹萍 张磊 张瑜 胡林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9,共10页
路易小体(Lewy body, LB) ,位于神经细胞核周(perikaryon)的嗜酸性包含体(eosinophilic inclusion) ,含有广泛的蛋白质组分,其中一部分是组成型蛋白质(consistent organization) ,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型蛋白质(selective composition) .... 路易小体(Lewy body, LB) ,位于神经细胞核周(perikaryon)的嗜酸性包含体(eosinophilic inclusion) ,含有广泛的蛋白质组分,其中一部分是组成型蛋白质(consistent organization) ,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型蛋白质(selective composition) .为了在体外获得LB中未知蛋白质的新线索,通过人工合成蛋白酶体抑制剂PSI(proteasomal inhibitor ,10μmol/L)作用PC 12细胞48 h,使其产生嗜酸性(staining for eosin)和抗α-synuclein阳性(immunostaining for α-synuclein)的PSI诱导性包含体(PSI-inducedinclusion) ,通过成功的分级分离(fractionation)纯化了完整、纯净的包含体,通过有效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分离了包含体蛋白质,通过无偏差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了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亚单位5(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5 ,eIF-3ε)、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 , eEF-2)和线粒体延伸因子-Tu(mitochondrial elongation factor Tu, EF-Tumt)等真核细胞翻译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factors) .这一结果提示,当蛋白酶体受到抑制时真核细胞翻译因子被富集到PSI诱导性包含体中,并且可能影响其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 PSI诱导包含 真核细胞翻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军义 苑中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9-731,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CIN...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CINⅠ级6例,CINⅡ级9例,CINⅢ级10例)、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岁20例,≥40岁41例;临床分期:Ⅰ期32例,Ⅱ期29例;组织学分级:Ⅰ~Ⅱ级48例,Ⅲ级13例;有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36例)中EMMPRIN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及CIN组织中EMMPRIN、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MPRIN、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MPRIN与MMP-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EMM-PRIN、MMP-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恶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299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小林 汪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5-909,共5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NF-α-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NSCLC中TNFAIP2 m RNA表达情况;免疫组...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NF-α-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NSCLC中TNFAIP2 m 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NSCLC中TNFAIP2蛋白表达情况。构建TNFAIP2基因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shRNA-TNFAIP2)和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shRNA-NC)分别感染H1299细胞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感染效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变化。结果:TNFAIP2 m RNA和蛋白质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慢病毒下调TNFAIP2表达后,shRNA-TNFAIP2组细胞迁移数(170±11)较shRNA-NC组(329±31)明显减少(P=0.001);侵袭细胞数(75±10)较shRNA-NC组(135±8)明显减少(P=0.001)。CCK-8结果提示,shRNATNFAIP2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shRNA-NC组(P=0.000);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hRNA-TNFAIP2组的凋亡率(18.730±0.490)%明显高于shRNA-NC组(6.570±0.870)%(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RNA-TNFAIP2组较shRNA-NC组细胞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增加。结论:TNFAIP2在NSCLC中存在高表达,下调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逆转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诱导蛋白-2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被引量:7
11
作者 穆亚敏 宋志勇 +1 位作者 刘启明 黄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作为探讨对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PS处理对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IPE2表达影响。在...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作为探讨对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PS处理对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IPE2表达影响。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转染TIPE2过表达载体,给予LPS处理,ELISA方法检测细胞分泌IL-6、IL-8、IL-1β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中NF-κBp65、p-ⅠκBαSer 32蛋白表达变化。以NF-κB激活剂处理过表达TIPE2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用上述方法测定细胞分泌IL-6、IL-8、IL-1β和NF-κBp65、p-ⅠκBαSer 3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LPS处理后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IPE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LPS处理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的IL-6、IL-8、IL-1β含量增多,细胞中NF-κBp65、p-IκBαSer 32蛋白表达增多。过表达TIPE2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IL-6、IL-8、IL-1β、NF-κBp65和p-ⅠκBαSer 32蛋白表达。NF-κB激活剂处理可以逆转过表达TIPE2对LPS条件下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IL-6、IL-8、IL-1β、NF-κBp65和p-ⅠκBαSer 3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TIPE2通过抑制NF-κB信号激活阻碍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分子-2 NF-ΚB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型细胞因子在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明 封桂英 +4 位作者 郭亚春 宋鸿儒 邢恩鸿 潘福栋 安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72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和模型组(每组12只),分别在加强免疫后第7、14、21、35天,无菌摘眼球取血清,应用流式...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72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和模型组(每组12只),分别在加强免疫后第7、14、21、35天,无菌摘眼球取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在关节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IFN-γ在加强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升高(P<0.05),加强免疫后第21天、第35天开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区别(P>0.05);模型组IL-2和TNF-α在加强免疫后第7天上升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第14、21、35天IL-2和TNF-α逐渐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h1型细胞因子参与CIA发病全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关节炎的炎症进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E2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极化抑制肺癌细胞干性特征的研究
13
作者 刘艳艳 孙颖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0-686,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因子2(TIPE2)对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表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肺癌细胞干性特征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采用LV-TIPE2慢病毒或阴性对照LV-NC慢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实时荧光...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因子2(TIPE2)对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表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肺癌细胞干性特征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采用LV-TIPE2慢病毒或阴性对照LV-NC慢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中TIPE2表达,验证转染效率。将感染的RAW264.7细胞与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共培养,分为对照组(RAW264.7细胞或A549细胞单独培养)、TAM组(RAW264.7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LV-NC组(感染LV-NC的RAW264.7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LV-TIPE2组(感染LV-TIPE2的RAW264.7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收集共培养后的RAW264.7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甘露糖受体(CD206)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比例;收集共培养后的A54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自我更新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性标志蛋白分化抗原簇蛋白133(CD133)、跨膜黏附分子(CD44)、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或LV-NC组比较,LV-TIPE2组RAW264.7细胞中TIPE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与对照组比较,TAM组RAW264.7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增加,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减少,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TAM组比较,LV-TIPE2组RAW264.7细胞中CD206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减弱,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TAM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肿瘤成球数目显著增加,CD133、CD44、SOX2、OCT4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与TAM组比较,LV-TIPE2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肿瘤成球数目显著减少,同时,CD133、CD44、SOX2、OCT4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TIPE2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肺癌细胞干性特征,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因子2(TIPE2)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15同源结构域包含蛋白2通过调控Cyclin D1-CDK4-pRb信号轴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知达 邓丹霞 +7 位作者 文兵 彭柳 董科 潘德渊 郑海香 廖连娣 许丽艳 李恩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4-1192,共19页
微丝结合蛋白是微丝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通过促进微丝的聚合和解聚来影响微丝的动力学。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微丝和微丝结合蛋白参与细胞癌变的所有阶段。我们通过对食管癌蛋白质组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微丝结合蛋白Eps15同源结构域... 微丝结合蛋白是微丝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通过促进微丝的聚合和解聚来影响微丝的动力学。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微丝和微丝结合蛋白参与细胞癌变的所有阶段。我们通过对食管癌蛋白质组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微丝结合蛋白Eps15同源结构域包含蛋白2(EHD2)在食管癌组织中低表达,且EHD2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EHD2参与调控糖代谢、自噬和肿瘤迁移。然而,EHD2在食管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EHD2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免疫荧光和细胞组分分离结果显示,EHD2不仅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还存在于细胞核中。使用克隆形成实验、EdU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流式术检测EHD2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EHD2和EHD2-3×NLS(核定位信号)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G_(1)/S转换;同时,双荧光素报告基因结果显示,过表达EHD2和EHD2-3×NLS抑制Wnt信号通路活性。而siRNA敲降则获得相反的结果。免疫共沉淀和Duolink-PLA实验证明,EHD2与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T细胞因子3(T-cell factor 3,TCF3)相互作用。蛋白质印迹和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过表达EHD2和EHD2-3×NLS抑制TCF3下游与增殖和细胞周期相关的靶基因的转录,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激酶4(CDK4)和pRb的蛋白质表达。以上结果表明,核EHD2与β-catenin和TCF3复合体相互作用,通过Cyclin D1-CDK4-pRb信号轴来调控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丝结合蛋白 Eps15同源结构域包含蛋白2(EHD2) 细胞增殖 T细胞因子3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抑制白细胞介素22(IL-22)反应缓解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症状
15
作者 田艳 康行 +3 位作者 杨昊 张淑婷 王雨 樊卫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氢气(H2)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8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组和H2治疗组,每组6只。CIA组和H_(2)治疗组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模型,H2治疗组小鼠在第15~60天进行H_(2)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氢气(H2)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8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组和H2治疗组,每组6只。CIA组和H_(2)治疗组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模型,H2治疗组小鼠在第15~60天进行H_(2)吸入治疗(300 mL/L,3 h/d)。比较各组小鼠关节炎症状评分;HE染色进行关节病理评分;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脾和关节中白细胞介素22(IL-22)阳性细胞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软骨中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中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和磷酸化的核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组关节炎症状评分和病理评分显著升高、脾细胞和关节软骨中IL-22+细胞比例升高、血清和关节软骨中IL-22含量增加,关节软骨中p-STAT3和p-NF-κB蛋白表达增高,H_(2)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结论H2可能通过抑制STAT3/NF-κB通路抑制IL-22炎症反应,缓解CIA小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H2) 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 细胞介素22(IL-2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因子kB(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BMP-2骨诱导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胜利 戴尅戎 +3 位作者 汤亭亭 毛远青 李慧武 林在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0.125mgrhBMP-2胶原海...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0.125mgrhBMP-2胶原海绵复合物,对照组仅植入相同体积胶原海绵,分别于术后3、7、14、21d取材,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测均证实,rhBMP-2胶原海绵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术后第7d,在软骨大量形成期,NGF阳性染色达到高峰,在成纤维细胞、软骨前体细胞、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术后14、21d,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有所回落。对照组未见成骨现象。结论首次证实在外源性BMP诱导成骨过程中有明显的NGF表达,提示NGF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并协同BMP的诱导成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BMP-2 中神经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生长因子(NG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2 成骨过程 胶原海绵 免疫组化检测 诱导成骨能力 肥大软骨细胞 ICR小鼠 组织学检测 成纤维细胞 对照组 异位诱导 异位成骨 阳性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47、MMP-9及TIMP-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旻静 武海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SCC,17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CD147,MMP-9及TIM...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SCC,17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CD147,MMP-9及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SCC组织中CD147,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5%和59%)明显高于正常皮肤(12%和18%,P<0.05),TIMP-2(37%)明显低于正常皮肤(76%,P<0.05)。SCC组织中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与MMP-9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66,P<0.05),与TIMP-2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427,P<0.05)。结论:在SCC的发生过程中CD147,MMP-9和TIMP-2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鳞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通过FOXC1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侵袭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威 彭灿 +2 位作者 励勇 章建飞 王新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9-1226,共8页
目的:探究在缺氧情况下,缺氧诱导因子(HIF)能否改变胶质瘤细胞内叉头框蛋白C1(FOXC1)的表达水平,并对胶质瘤细胞的侵袭产生影响。方法: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正常氧条件及缺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中FOXC1的mRNA和... 目的:探究在缺氧情况下,缺氧诱导因子(HIF)能否改变胶质瘤细胞内叉头框蛋白C1(FOXC1)的表达水平,并对胶质瘤细胞的侵袭产生影响。方法: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正常氧条件及缺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中FOX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HIF-1α和HIF-2α的蛋白水平变化。缺氧情况下,在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系中分别转染HIF-1αsiRNA和HIF-2αsiRNA,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HIF-1αsiRNA和HIF-2αsiRNA后U87和U251细胞中FOXC1的蛋白水平变化。体外Transwell实验比较正常氧条件和缺氧情况下U87细胞和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检测转染FOXC1 siRNA后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侵袭能力改变及与侵袭能力相关标志蛋白(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条件下,FOX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HIF-1α和HIF-2α的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并随缺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缺氧情况下,将HIF-1αsiRNA转染至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后,发现细胞系中FOXC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转染HIF-2αsiRNA后,U87细胞系和U251细胞系中FOXC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缺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的侵袭能力较正常氧条件下强(P<0.05)。但转染FOXC1 siRNA后,U87和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弱,且侵袭相关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E-cadherin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缺氧情况下,HIF-2α通过升高FOXC1的表达,进而增强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2α 叉头框蛋白C1 胶质瘤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胜平 刘南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37-1739,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IF-1α、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13例正常大肠组织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组织HIF-1α均为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IF-1α、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13例正常大肠组织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组织HIF-1α均为阴性表达,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4.0%。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Bcl-2在两组中阳性表达率为15.4%、76.0%,癌组织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Bcl-2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Dukes分期无关。癌组织PCNA高增殖活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大肠癌增殖程度与肿瘤浸润及Dukes分期相关。大肠癌HIF-1α表达与Bcl-2及PCNA增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HIF-1α抑制大肠癌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与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KAP2)在db/db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梦霞 崔颖 +2 位作者 谢洁 吕正 孟倩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KAP2)在db/db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分析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db/db组)及同窝正常野生型wt/wt小鼠(wt/wt组)各1...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KAP2)在db/db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分析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db/db组)及同窝正常野生型wt/wt小鼠(wt/wt组)各15只。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视网膜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KAP2、HIF-1α和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三者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wt/wt组相比,db/db组小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断裂,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核层及外核层变薄、细胞密度减少。与wt/wt组相比,db/db组小鼠视网膜组织CKAP2、HIF-1α和VEGF表达的荧光强度较高,且三者主要分布在内层视网膜。db/db组小鼠视网膜组织CKAP2与HIF-1α、CKAP2与VEGF、HIF-1α与VEGF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表达。db/db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KAP2 mRNA相对表达量为2.27±0.74,HIF-1α为2.68±0.21,VEGF为2.12±0.61,均显著高于wt/wt组(均为P<0.05)。db/db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KAP2、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wt/wt组(均为P<0.05)。结论CKAP2、HIF-1α和VEGF的mRNA及蛋白在db/db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升高,三者存在一定的共表达。CKAP2可能通过HIF-1α/VEGF通路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B/DB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