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2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海涛 罗庆 +1 位作者 范立 杨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3期19-22,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2(SOCS2)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7月行鼻中隔偏曲或翼管神经切断术的20例AR患者(AR组)和15例单纯鼻中隔偏...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2(SOCS2)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7月行鼻中隔偏曲或翼管神经切断术的20例AR患者(AR组)和15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中的SOCS2、γ干扰素(IFN-γ)、FOXP3、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鼻黏膜组织中SOCS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结果SOCS2在AR组和对照组中均有免疫组化表达;AR组SOCS2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的SOCS2、IFN-γ和FOXP3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IL-5、IL-13、IL-4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SOCS2相对表达与IL-4、IL-5、IL-13、VAS总分相对表达呈负相关(r=-0.66、-0.50、-0.51、-0.65,P<0.05),与FOXP3相对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与IFN-γ相对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SOCS2降低,与AR多种细胞因子相关,提示SOCS2在AR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2 细胞因子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炎性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琪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OCS-3)、炎性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OCS-3)、炎性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妊娠高血压(PIH)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PE)组(47例)、重度PE组(28例),另选取同期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血清SOCS-3、炎性因子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H组、轻度PE组、重度PE组血清SOCS-3水平低,IL-1β及TNF-α水平高(P<0.05),且SOCS-3水平PIH组>轻度PE组>重度PE组,IL-1β、TNF-α水平PIH组<轻度PE组<重度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情程度、IL-1β、TNF-α水平为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OCS-3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SOCS-3水平低于正常孕妇,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调控因子 炎性因子 妊娠期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洁 孙怡琳 +1 位作者 朱苹 马晓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ACSTD2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人源性TACSTD2基因mRNA和蛋白氨基酸... 目的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ACSTD2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人源性TACSTD2基因mRNA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CSTD2蛋白开放阅读框(ORF)、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预测TACSTD2蛋白的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结构域、蛋白修饰位点,最后预测TACSTD2蛋白的互作蛋白并进行相关的通路分析,及TACSTD2在人不同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ACSTD2的mR⁃NA序列得到的ORF有12个,最长的ORF是ORF1,共972bp,可编码323个氨基酸。TACSTD2蛋白亲水性的氨基酸要多于疏水性的氨基酸,表明TACSTD2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TACSTD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碱性分泌蛋白,在胞质内外均有跨膜区。TACSTD2氨基酸序列存在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提示TACSTD2可定位于细胞核。TACSTD2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细胞外、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TACSTD2蛋白主要为环状结构,其次为螺旋结构。TACSTD2蛋白有15个丝氨酸修饰位点,17个苏氨酸修饰位点,8个酪氨酸修饰位点。TACSTD2与Claudin(CLDN)家族蛋白存在蛋白互作。TACSTD2参与以下信号通路: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视觉感知细胞增殖、上皮细胞迁移的负调控、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对刺激的反应等。与正常组织比较,TACSTD2的mRNA在宫颈癌、肺癌、甲状腺癌、子宫癌、肝癌、结直肠癌中等肿瘤组织高表达。结论TACSTD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参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过程,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 开放阅读框 蛋白结构 细胞增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经ERK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 被引量:5
4
作者 叶丽平 孙黎光 +2 位作者 任甫 刘萍 张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9,156,共5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CAOV3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经MEK/ERK1/2信号转导通路对CREB、Bcl-2表达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无血清饥饿诱导细胞凋亡。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PD98059组。Annexin-EGFP/PI荧光双染法检测... 目的:研究卵巢癌CAOV3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经MEK/ERK1/2信号转导通路对CREB、Bcl-2表达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无血清饥饿诱导细胞凋亡。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PD98059组。Annexin-EGFP/PI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ERK1/2、CREB以及Bcl-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Bcl-2的mRNA表达。结果:bFGF可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时效依赖性地诱导ERK1/2活性增高、刺激CREB磷酸化、促进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bFGF作用CAOV3细胞15 min时ERK1/2活性达高峰;45 min时CREB磷酸化达峰值;Bcl-2的mREN表达高峰为6h,8h时蛋白表达最高。MEK1抑制剂PD98059可抑制bFGF的上述作用。结论:bFGF可能通过激活MEK/ERK1/2/CREB/Bcl-2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卵巢癌CAOV3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Bcl-2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5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相关炎症及凋亡通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昌明 林柏桐 +2 位作者 宋佳 樊郑阳 曾斌芳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主要由炎症浸润转化而来,符合“炎—癌转化”模式。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对于细胞的生存与发展及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的...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主要由炎症浸润转化而来,符合“炎—癌转化”模式。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对于细胞的生存与发展及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意义主要在于调控其凋亡蛋白、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抵抗CAG的作用。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药物治疗CAG效果确切,中药可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CAG,主要包括: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刺猬信号通路等,有效发挥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机制,促进胃黏膜恢复,阻断癌变。目前对这些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思考,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些信号通路和中药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进行阐述,为中药治疗CAG提供相关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刺猬信号通路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OCS2、SLC7A11表达变化及其与三维适形放疗效果的关系
7
作者 蒋颖超 杨亚琴 佟鑫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三维适形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90例...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三维适形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90例(留取穿刺活检获取的部分癌组织),同期因肺错构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留取术中获取的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NSCLC组织中两者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NSCLC患者癌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率。评价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癌组织SOCS2、SLC7A11表达对疗效的影响。结果NSCLC组织SOCS2阳性表达率为24.44%、SLC7A11阳性表达率为77.78%,正常肺组织分别为95.00%、10.00%,两组比较P均<0.05。NSCLC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0.669,P<0.05)。TNM分期ⅢA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癌组织SOCS2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ⅢB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者,而SLC7A11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TNM分期ⅢB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90例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有效60例、无效30例。三维适形放疗有效的NSCLC患者癌组织SOCS2、SLC7A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7%、70.00%,无效者分别为10.00%、93.33%,两者比较P均<0.05。癌组织SLC7A11阳性是影响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组织SOCS2阳性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NSCLC组织SOCS2表达降低而SLC7A11表达升高,两者共同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并且可以影响患者的三维适形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 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三维适形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鹏 田姜美子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78例。观察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后临床效果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2(STAT2)]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喘息复发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IRF9、STAT1、STAT2表达和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IL-6、MMP-9、TIMP-1和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喘憋、喘息、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喘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体征消失,加速康复进程,降低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机制可能为其抑制IL-6释放,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促使Th17向Treg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且调控MMP-9、TIMP-1表达,减轻支气管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喘息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乙酰半胱氨酸 干扰素调节因子9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 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白娜 颜桂林 +3 位作者 刘文华 郭思远 郭耀荣 陶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06-1411,共6页
现关于中医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热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 现关于中医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热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的状态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十分密切。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该信号通路干预CAG的进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抑制JAK2/STAT3、核转录因子-κB/STAT1通路激活或促使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STAT6激活达到干预CAG的目的;同时降低IL-6、IL-1β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不仅可抑制相关通路激活,亦可起到减轻胃黏膜炎症的作用;再者上调抑癌基因p21、下调原癌基因表达防止受损的胃黏膜进一步恶化;最后还可调节生存素、B淋巴细胞瘤2家族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平衡机制逆转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原癌基因 生存素 B淋巴细胞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TIPE2、Cath-D、GPX3与PTC发病关系及预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10
作者 杜学铅 张森焱 冯跃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组织蛋白酶D(Cath-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及预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组织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组织蛋白酶D(Cath-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及预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6例(均完成1年随访)PTC患者为PTC组,同期17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根据PTC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64例)和未复发(112例)两个亚组。比较两组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癌组织中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PTC患者癌组织中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分析组织中TIPE2、Cath-D、GPX3表达情况与PTC发病、PTC病理学参数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偏回归分析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PTC组癌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Cath-D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患者癌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复发患者,Cath-D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PTC患者癌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比较:Ⅰ~Ⅱ期高于Ⅲ~Ⅳ期,高中分化高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高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PTC患者癌组织中Cath-D阳性表达率比较:Ⅰ~Ⅱ期低于Ⅲ~Ⅳ期,高中分化低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PTC发病、复发、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组织中TIPE2、GPX3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与Cath-D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C患者癌组织TIPE2、GPX3阳性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Cath-D阳性表达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组织中TIPE2、Cath-D、GPX3阳性表达率与PTC发生发展相关,且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术后复发 免疫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组织蛋白酶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福 熊亮发 杨昆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负调控因子3(SOCS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法构建SOCS3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取对数生长期SOCS3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观察组、乳腺癌细胞MDA-MB-...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负调控因子3(SOCS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法构建SOCS3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取对数生长期SOCS3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观察组、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对照组,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穿膜细胞数为(310±9)个,对照组为(396±12)个,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AKT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7±0.015、111±8,对照组分别为1.065±0.021、127±1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SOCS3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因子信号调控因子3 细胞侵袭 细胞转移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艺南 卢军华 杨田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作为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下简称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每年新发肝癌病例更是达到了626000例[1].其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我国每年约33万... 作为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下简称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每年新发肝癌病例更是达到了626000例[1].其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我国每年约33万人死于肝癌,死亡率极高.肝癌的恶性程度高,很多情况下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而手术切除率仅为20%~ 30%,术后5年生存率为30% ~ 50%,复发转移率超过60%[2].外科手术的低切除率和高复发率,迫使人们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病、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来开发更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Hippo信号转导通路 TLR4 NF-kβ信号转导通路 蛋白去乙酰化酶 染色质调控因子 自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SOCS3表达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骏达 郭春凤 马俊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5期94-97,F0004,共5页
目的 探究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表达水平和治疗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 目的 探究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表达水平和治疗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SOCS3 mRNA水平、SOCS3蛋白水平;统计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畸形、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死亡、1 min Apga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SOCS3 m RNA及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新生儿畸形、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死亡率及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SOCS3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不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黄体酮 间苯三酚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调控因子3 围生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