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座元件、表观遗传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江平 陈捷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2-834,共13页
转座元件是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尽管转座元件的存在对基因组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危险,但它们同时还是潜在的基因调控序列、蛋白质编码序列和染色质结构序列,并参与物种进化过程。因此,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有害性和有益性保持... 转座元件是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尽管转座元件的存在对基因组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危险,但它们同时还是潜在的基因调控序列、蛋白质编码序列和染色质结构序列,并参与物种进化过程。因此,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有害性和有益性保持着谨慎的平衡,并且这种平衡主要由表观遗传修饰来调控。本文详细介绍了异染色质类型表观遗传修饰如H3K9me3和DNA甲基化在转座元件沉默中的功能;转座元件作为增强子元件富集激活型表观遗传修饰如H3K4me1和H3K27ac,以及作为转录因子结合靶点、染色质构象锚点等方式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模式;从体内胚胎发育到体外细胞命运转变,阐述了转座元件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潜在功能及作用方式;最后,对转座元件领域研究存在的挑战及潜在解决方法提出了见解。总之,本文对转座元件与表观遗传、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命运决定等方面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座元件 表观遗传调控 细胞命运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干细胞早期胚胎发育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莹 李霞 刘立中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84,共16页
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如何从单细胞合子逐步形成复杂组织与器官,是发育生物学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胚胎着床后的发育因技术和伦理限制而难以直接观测,导致对关键时空调控机制的认识仍然不足。近年来,多能性干细胞... 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如何从单细胞合子逐步形成复杂组织与器官,是发育生物学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胚胎着床后的发育因技术和伦理限制而难以直接观测,导致对关键时空调控机制的认识仍然不足。近年来,多能性干细胞衍生的类胚胎和类器官模型迅速发展,为体外模拟早期胚胎发育和器官发生提供了新途径。与此同时,合成生物学借助工程化思维与可编程基因线路,为精确调控细胞分化、信号传递及细胞命运模式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本文探讨基于干细胞的类胚胎和类器官模型如何融合合成生物学与定量生物学方法,从自下而上的“建物致知”角度探讨关键发育事件的机制。并针对目前模型与真实胚胎及器官在形态与功能层面的差距,探讨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及发展精准细胞行为调控策略的必要性,最后展望了合成发育生物学在干细胞类胚胎与类器官模型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类胚胎与类器官 细胞命运决定 形态发生 合成生物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干细胞决定基因SiWU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屈聪玲 樊娟 +2 位作者 贺榆婷 杨致荣 王兴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6,共7页
[目的]谷子离体再生效率低,遗传转化困难。为了提高谷子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本文对谷子SiWUS基因在拟南芥干细胞维持分化和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谷子SiWUS基因;利用MEGA7.0分... [目的]谷子离体再生效率低,遗传转化困难。为了提高谷子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本文对谷子SiWUS基因在拟南芥干细胞维持分化和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谷子SiWUS基因;利用MEGA7.0分析了SiWUS蛋白与其它14个物种WUS蛋白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后,用农杆菌介导的花絮浸法将SiWUS基因转到拟南芥中。[结果]从谷子中共鉴定了19个WUS基因,其中与拟南芥相似度最高的为SiWUS基因,全长2 161bp,编码325个氨基酸,包含一个典型的同源异型盒结构域。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谷子SiWUS与狗尾草SvWUS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蛋白序列一致性为99.69%。进一步,将SiWUS基因克隆到雌激素诱导表达载体pER8,并转化拟南芥,获得了14个株系的阳性转基因植株。pER8-SiWUS转基因拟南芥在10μmol·L-1 17-β-雌二醇诱导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受阻,根部偶尔会出现体细胞胚;类似地,在10μmol·L-1 17-β-雌二醇诱导培养基上离体培养的根和叶片也产生大量体细胞胚胎。[结论]过量表达SiWUS基因可以促进植物体细胞向胚性细胞的转变,从而大幅提高离体再生效率,因此该基因有望解决谷子遗传转化效率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命运决定 SiWUS 细胞胚胎发生 植物离体再生 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ZBED3-AS1通过吸附miR-512-5p调控DACH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9
4
作者 向涵 刘铮 +3 位作者 周毅彬 姚裘 金露 薛波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ZBED3-AS1通过调节miR-512-5p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qRT-PCR技术检测6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ZBED3-AS1的表达并分析前列腺癌细胞株及永生化前列腺...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ZBED3-AS1通过调节miR-512-5p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qRT-PCR技术检测6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ZBED3-AS1的表达并分析前列腺癌细胞株及永生化前列腺上皮细胞中ZBED3-AS1的表达。将表达最低的细胞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ZBED3-AS1组(转染表达ZBED3-AS1的质粒)。WST-1法和Transwell法分析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ZBED3-AS1的靶基因。qRT-PCR技术分析两组细胞中ZBED3-AS1和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ZBED3-AS1的表达量分别为0.85±0.26和4.33±0.88(t=18.79,P<0.01)。前列腺癌细胞中ZBED3-AS1的表达低于永生化前列腺上皮细胞(P<0.05),在DU-145中的表达最低(P<0.01)。ZBED3-AS1组中ZBED3-AS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第3天,ZBED3-AS1组细胞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ZBED3-AS1组DU-145细胞的迁移数分别为189.80±23.07和93.28±13.16(t=3.63,P<0.01)。生物信息学显示,ZBED3-AS1可互补结合miR-512-5p,miR-512-5p可互补结合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mRNA。ZBED3-AS1组miR-512-5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DAC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ZBED3-AS1的表达水平降低,ZBED3-AS1可能通过吸附miR-512-5p调控DACH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lncRNA ZBED3-AS1 miR-512-5p 细胞命运决定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协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子苓 向阳飞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5-812,共18页
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以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组织器官的模拟。类器官的构建及技术完善,推动了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病理毒理学等发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 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以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组织器官的模拟。类器官的构建及技术完善,推动了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病理毒理学等发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旨在通过工程化、模块化的方法设计、改造、构建生物元件、系统、功能等。近年来类器官构建的优化方案体现了与合成生物学契合的研究理念,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方法的产生也为类器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将概述类器官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面对的挑战,探讨类器官优化过程中合成生物学策略的体现与新兴的合成生物学工具对于类器官在时空命运调控、结构自组织及功能形成等方面的优化作用,简述基于类器官模型的研究对于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本文旨在阐述合成生物学与类器官构建及优化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合成生物学与类器官在未来结合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命运决定 CRISPR 类器官 器官芯片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GLABROUS1两个新等位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叶子 王丹 +2 位作者 潘咪 王艳玲 安丽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3,共9页
植物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解析一直以来都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表皮毛形成过程是研究植物细胞命运决定的优良模式系统。为了筛选和鉴定控制拟南芥表皮毛形成的新因子,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正向遗传筛选,获得了两株... 植物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解析一直以来都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表皮毛形成过程是研究植物细胞命运决定的优良模式系统。为了筛选和鉴定控制拟南芥表皮毛形成的新因子,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正向遗传筛选,获得了两株莲座叶表皮毛不能形成或数量显著减少的突变体f08-01和vat002-07。通过对突变基因的克隆和遗传互补实验,确定这两株突变体是GLABROUS1(GL1)的新等位突变体。GL1是调控植物表皮毛发生的关键遗传因子,其表达模式在表皮毛形成过程中受到严格调控,但是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通过遗传互补实验,证实GL1的3'非编码区在表皮毛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并且3'非编码区的序列影响GL1 mRNA的稳定性和转录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毛 GL1 MRNA稳定性 细胞命运决定 转录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