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洪 丁钧 +1 位作者 郭鹏 张治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3-1479,共7页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微小RNA-106b(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将...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微小RNA-106b(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将同期8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96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慢性乙肝组、常规体检健康人员98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miR-106b水平。将肝癌组按照随访1年期间是否转移分为26例转移组、63例未转移组、11例失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细胞周期分子CDKN3、miR-106b、血清CHI3L1水平。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miR-106b、细胞周期分子CDKN3、血清CHI3L1联合检测对肝癌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慢性乙型组、肝硬化组的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血清miR-106b水平升高,且慢性乙型组<肝硬化组<肝癌组,随肝脏疾病程度不断增加,其呈现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谷丙转氨酶(ALT)、肿瘤> 3 cm占比、CHI3L1、细胞周期素A2(CCNA2)、肿瘤分期>Ⅲ期占比、细胞周期分子CDKN3、异常凝血酶原、谷氨酰转肽酶(GGT)、miR-106b、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肿瘤数量多发占比、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包括ALT、CCNA2、肿瘤> 3 cm、AST、GGT、肿瘤分期>Ⅲ期、AFP、CHI3L1、多发肿瘤、miR-106b、细胞周期分子CDKN3、TBA。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06b、血清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3.65%、准确度为84.27%、AUC值为0.776高于单项检测敏感度、准确度、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细胞周期分子CDKN3和血清CHI3L1、miR-106b水平升高为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可用于预测肝癌转移发生情况,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微小RNA-106b 肝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先兆子痫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周韵哲 苗竣翔 +2 位作者 韦杰桦 陈立章 王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2-2148,共7页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02例PE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在该院产检且血压正常的4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CND1和CCNE1基因多态性与PE发生的关联,并计算调整后比值比(a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叉生分析探索基因-基因相加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使用3DSNP数据库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T/TT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低于CC基因型(显性模型:aOR=0.44,95%CI=0.20~0.96,P<0.05)。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高于CC/GC基因型(隐性模型:aOR=4.31,95%CI=1.16~16.04,P<0.05)。3DSNP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染色质开放区域中,与血管以及胎盘形成相关的细胞调控因子结合位点占比较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位点间的相加交互作用与PE发生无关。结论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C基因型和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可能与PE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E1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Treg比例
3
作者 李芹芝 段东升 +7 位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刘颖 王新有 王蕾 范文霞 宋梦婷 郭新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C、Th17细胞、Treg比例,ELISA测定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6(IL-6)、IL-23、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的mRNA表达,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上述细胞、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其与血小板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HMGB1对mDC及Th17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6、IL-23、IL-17水平及RORγt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Treg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ITP患者组mDC比例和FOXP3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mDC的比例与IL-6、IL-23的表达显著正相关;HMGB1的表达与mDC、IL-6、IL-23、RORγt mRNA、IL-1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mDC的比例、HMGB1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mDC的成熟并增加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Th17细胞/Treg失衡,可能参与ITP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髓样树突状细胞(mDC) TH17细胞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族同源体3、过氧化物酶1、硫氧还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吴娜 张泽天 王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探究B7族同源体3(B7-H3)、过氧化物酶1(PRDX1)、硫氧还蛋白(TRX)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检查的UC患者108例作为UC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 目的探究B7族同源体3(B7-H3)、过氧化物酶1(PRDX1)、硫氧还蛋白(TRX)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检查的UC患者108例作为UC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UC-CRC患者108例作为UCCRC组,另选择108例同期结肠镜检查无异常者作为对照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UC-CRC及UC患者组织中B7-H3、PRDX1、TRX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B7-H3、PRDX1、TRX水平对UC-CRC患者的诊断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UC-CRC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静息期UC组相比,发病期UC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UC组相比,UC-CRC组组织中B7-H3、PRDX1、TRX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B7-H3、PRDX1、TRX三者联合诊断UC-CRC的AUC最高,优于血清B7-H3、PRDX1、TRX各自单独诊断(Z_(三者联合-B7-H3)=2.829、P=0.005,Z_(三者联合-PRDX1)=2.544、P=0.011,Z_(三者联合-TRX)=3.673、P<0.001)。结论B7-H3、PRDX1、TRX在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三者联合可以用于诊断UC-CRC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族同源体3 过氧化物酶1 硫氧还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加重脑缺血小鼠损伤
6
作者 贺雯 王瑶 贾立周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7,共9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诱导巨噬细胞浸润加重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缺血严重程度,HE染色...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诱导巨噬细胞浸润加重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缺血严重程度,HE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状况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急性期小鼠脑组织Hcy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real time RT-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MCP-1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巨噬细胞迁移程度,TUNEL法检测Hcy对内皮细胞影响;利用MCP-1中和抗体观察对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明显,缺血脑组织损伤严重,神经细胞死亡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Hcy水平显著升高,MCP-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Hcy刺激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后可诱导NF-κB(p65)入核,促进巨噬细胞迁移,促进内皮细胞凋亡,给予NF-κB(p65)抑制剂后MCP-1生成减少;MCP-1中和抗体明显抑制巨噬细胞迁移。结论:Hcy、MCP-1与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相关,且Hcy可能通过NF-κB通路促进MCP-1表达,发挥诱导巨噬细胞浸润作用,加重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NF-Κ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ROP16Ⅰ/Ⅲ蛋白激活STAT3磷酸化调节THP-1细胞周期、增殖及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殷荷 马磊 +4 位作者 党甜甜 李佳铭 田婷婷 马珊妮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5-1121,1127,共8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ROP16Ⅰ/Ⅲ蛋白通过激活STAT3磷酸化对THP-1细胞周期、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ROP16空载体及重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THP-1细胞,观察细胞荧光表达强度并验证过表达效果;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ROP16Ⅰ/... 目的探讨弓形虫ROP16Ⅰ/Ⅲ蛋白通过激活STAT3磷酸化对THP-1细胞周期、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ROP16空载体及重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THP-1细胞,观察细胞荧光表达强度并验证过表达效果;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ROP16Ⅰ/Ⅲ的THP-1细胞中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利用STAT3磷酸化抑制剂-Stattic干预细胞,分为THP-1组、THP-1+Stattic组、THP-1-ROP16Ⅰ/Ⅲ组及THP-1-ROP16Ⅰ/Ⅲ+Stattic组;通过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增殖曲线以及凋亡率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Caspase9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OP16重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THP-1细胞后观察到强荧光信号,ROP1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FmRNA=314.1,F蛋白=758.7,均P<0.001),表明细胞稳转株构建成功,且THP-1-ROP16Ⅰ/Ⅲ组细胞中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较THP-1组升高(F=606.1,P<0.001)。流式细胞术和CCK-8结果显示,与THP-1组比较,THP-1-ROP16Ⅰ/Ⅲ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Ⅰ组=19.2,tⅢ组=24.0,均P<0.01)、凋亡率增加(tⅠ组=175.1,tⅢ组=205.2,均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THP-1组比较,THP-1-ROP16Ⅰ/Ⅲ组细胞内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s3、Caspase9的表达均显著升高(tBaxⅠ组=15.8,tBaxⅢ组=11.1,tCaspase9Ⅰ组=9.1,tCaspase9Ⅲ组=10.2,tCleaved Caspase3Ⅰ组=16.5,tCleaved Caspase3Ⅲ组=12.9,均P<0.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降低(tⅠ组=18.4,tⅢ组=26.2,均P<0.001)。但在Stattic干预后,THP-1-ROP16Ⅰ/Ⅲ+Stattic组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恢复至接近原水平。结论弓形虫ROP16Ⅰ/Ⅲ蛋白通过激活STAT3磷酸化进而将THP-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P16蛋白 THP-1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大新 吕刚 +2 位作者 黄涛 郑玮 杜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分型间的差异及其与cyclinD1表达的关系。 结果 :NF κBp6 5亚单位显著表达于骨肉瘤细胞中 (6 7.4 % ) ,而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中未见表达 ;NF κBp6 5表达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 ,在骨内高分化型组表达显著高于普通中心型组 (P<0 .0 5 )。cyclinD1在骨肉瘤中表达率为 73.9% ,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 (33.3% ,P <0 .0 5 ) ;骨肉瘤中NF κB p6 5与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r =0 .4 6 3,P <0 .0 1)。结论 :NF κBp6 5在骨肉瘤细胞中异常活化 ,并与cyclinD1过表达密切相关 ,其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表达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细胞周期蛋白D1 骨肉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变化及其对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月青 姚咏明 +3 位作者 刘辉 董宁 于燕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烫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0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假伤组(n=32)、烫伤组(n=32)和丙酮酸乙酯(EP)液(3·23mg/ml)治疗组(n=32),后3组分别在...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烫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0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假伤组(n=32)、烫伤组(n=32)和丙酮酸乙酯(EP)液(3·23mg/ml)治疗组(n=32),后3组分别在伤后第1、3、5、7天活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浆HMGB1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大鼠烫伤后1、3、5天血浆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假伤组比较,烫伤后1、3天G1期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同时G2+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EP组,伤后第1天G1期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G2+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HMGB1对严重烫伤后脾淋巴细胞周期具有明显影响,参与了烧伤延迟复苏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HMGb1蛋白 细胞周期 脾淋巴细胞 丙酮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及应用
10
作者 刘晏东 张彦军 +3 位作者 杨镇源 郭铁峰 王鹏 朱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组成,主要作用是减轻椎体之间的压力、缓冲震荡和保持脊柱的灵活性。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指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从40岁开始),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纤维环破裂,髓核...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组成,主要作用是减轻椎体之间的压力、缓冲震荡和保持脊柱的灵活性。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指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从40岁开始),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纤维环破裂,髓核发生形态改变,进而导致椎间盘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和损伤的过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软骨终板 形态改变 纤维环 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于鑫伟 左庆娟 +4 位作者 和丽丽 汪妍 杨凯同 李刚 郭艺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CRS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CRS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65岁)CHF(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302例,中位年龄73(69,79)岁,男性135例,占比44.7%。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分为单纯CHF组(220例,eGFR≥60 ml·min^(-1)·1.73 m^(-2))和CRS组(82例,eGFR<60 ml·min^(-1)·1.73 m^(-2))。将所有患者根据4∶1的比例,利用R语言sample函数随机分为训练组(242例)和验证组(6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情况、血脂、ApoB、ApoA1、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ApoB/ApoA1比值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组Ⅱ型CRS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向后回归分析筛选出训练组Ⅱ型CR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拟合优度。运用临床决策曲线对临床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CRS组年龄、高血压患病比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使用比例、利尿剂使用比例、三酰甘油、ApoB、ApoB/ApoA1比值、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单纯CHF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血红蛋白均低于单纯CHF组(均为P<0.05)。CRS组患者ApoB/ApoA1比值与三酰甘油(r=0.347,P=0.001)、总胆固醇(r=0.626,P<0.001)、LDL-C(r=0.763,P<0.00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552,P<0.001)均呈正相关。年龄(OR=1.098,P<0.001)、应用利尿剂(OR=4.180,P<0.001)、白细胞计数(OR=1.540,P<0.001)和ApoB/ApoA1比值(OR=1.031,P=0.006)是Ⅱ型CRS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是Ⅱ型CRS的保护因素(OR=0.946,P<0.001)。根据年龄、应用利尿剂、白细胞计数和ApoB/ApoA1比值构建CRS预测模型,训练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95%CI:0.756~0.883),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08~0.987)。该CRS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拟合度较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ApoB/ApoA1比值与老年CHF患者发生Ⅱ型CRS呈正相关,对老年CHF患者Ⅱ型CRS发生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由年龄、是否应用利尿剂、白细胞计数和ApoB/ApoA1比值构建的CRS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心肾综合征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因子κB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大丽 葛莉娜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p65,cyclinD1在32例宫颈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肿瘤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p65,cyclinD1在32例宫颈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肿瘤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75%(22/32),cyclinD178.5%;正常宫颈组织中NFκB无表达,cyclinD1表达率20.5%。结论:NFκBp65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核因子Κb 宫颈癌 表达及 相关性研究 NF-κbp65 cyclinD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宫颈组织 阳性表达率 P65蛋白 肿瘤增殖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优化的Cas9 RNP技术高效建立人前B淋巴细胞RAG1基因c.946T>G点突变细胞系及其功能分析
13
作者 刘永祥 刘彩凤 +5 位作者 李梓烁 黎允诗 陈杏梅 周娜 周少虎 黄雪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的利用优化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技术,高效建立一种通过递送新型Cas9-gRNA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制备人类重组激活基因1(RAG1)c.946T>G点突变的前B淋巴细胞系的方法,... 目的利用优化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技术,高效建立一种通过递送新型Cas9-gRNA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制备人类重组激活基因1(RAG1)c.946T>G点突变的前B淋巴细胞系的方法,并对突变体进行功能分析。方法实验以人前B淋巴细胞系(Nalm6细胞)为研究对象,在体外将化学修饰的gRNA(guide RNA)和高保真HIFI Cas9蛋白孵育形成RNP复合物,通过细胞核转染技术将RNP和含RAG1(T>G)目标突变与同义突变(C>A)的超分子单链寡核苷酸(Ultramer-ssODNs)同源模板带入细胞内,诱导RAG1基因发生切割与重组,T7EⅠ酶切检测基因编辑效率,并经计数稀释法进行单克隆筛选,Sanger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成功构建RAG1(c.946T>G)纯合点突变的细胞系,切割效率高达78.21%,单克隆筛选获得较高比例33.33%(4/12)的目标单克隆。通过功能实验发现c.946T>G点突变导致前B淋巴细胞RAG1、RAG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凋亡比例增多,可能是导致最终成熟B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的原因。结论该研究通过优化的Cas9 RNP技术高效获得RAG1基因c.946T>G纯合点突变的前B淋巴细胞系,为单碱基突变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更为提升剪切精确性、提高转染效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 b淋巴细胞 核糖核蛋白复合物 R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和衰老中的作用
14
作者 吴苗苗 李鹏飞 +3 位作者 徐林慧 康丽华 季敏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对照组)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ECs细胞株SRA01/04细胞中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H_(2)O_(2)处理后HMGB1蛋白表达变化,并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经任何处理)、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和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处理)、H_(2)O_(2)+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和H_(2)O_(2)+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DNA氧化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的组蛋白H2A(γH2A)、肿瘤蛋白53(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RC组患者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在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H_(2)O_(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A组相比,OE-HMGB1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_(2)O_(2)组及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P53、P21和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HMGB1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能力来抑制LECs的损伤性DNA的积累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DNA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D1、pRb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蕊 张木勋 +2 位作者 刘文励 金之欣 高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2-713,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 Rb)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 115例组织切片中 ,甲状腺癌组与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的 Cyclin D1、p R...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 Rb)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 115例组织切片中 ,甲状腺癌组与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的 Cyclin D1、p Rb表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乳头状癌组 Cyclin D1的表达率与滤泡性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 Rb的表达无差异性 ;甲状腺癌不同的分期比较 , 期中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与 、 、 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 Rb的表达无差异性。提示 :Cyclin D1、p Rb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同时 Cyc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PRb 细胞周期蛋白D1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颖颖 陈兰 +5 位作者 牟志向 胡小龙 张艺艳 翁娇青 吕佩瑜 关天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300、600μmol·L^(-1)IS干预人原代DC细胞24 h,分为Control组、IS-30组、IS-300组、IS-600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细胞经600μmol·L^(-1)IS干预24 h后加入1 mg·L^(-1)anti-HMGB1或经1 mg·L^(-1)HMGB1单独处理后分为Control组、IS组、HMGB1组、IS^(+)anti-HMGB1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IS浓度增加,CD83^(+)和CD86^(+)细胞数逐渐增加(P<0.01),DCs吞噬能力逐渐下降(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的CD83^(+)和CD86^(+)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吞噬能力增加(P<0.01)。此外,与Control组比较,IS或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结论拮抗HMGB1可抑制IS诱导的DCs表型及成熟并抑制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树突状细胞 硫酸吲哚酚 表型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3B1/FOXM1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干预宫颈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杨美平 邓颂 +1 位作者 陈明倩 袁超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9-1136,共8页
目的:基于剪接因子3B亚单位1(splicing-factor-3B-subunit-1,SF3B1)/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M1)轴探讨调控细胞周期宫颈癌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转染SF3B1过表达质粒(SF3B1 overexpression plasmid,pSF3B1)和2个SF3B1特... 目的:基于剪接因子3B亚单位1(splicing-factor-3B-subunit-1,SF3B1)/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M1)轴探讨调控细胞周期宫颈癌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转染SF3B1过表达质粒(SF3B1 overexpression plasmid,pSF3B1)和2个SF3B1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SF3B1-1、shSF3B1-2)过表达HeLa细胞或敲低SiHa细胞SF3B1。通过试验和乙炔基-2'-脱氧尿苷分析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增殖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应用细胞周期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阵列分析、流式细胞术、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hIP-qPCR)和荧光素酶实验明确SF3B1和FOXM1的靶向关系。结果:SF3B1过表达后,HeLa细胞的生长率和增殖能力均显著增加(P<0.05)。此外,SF3B1敲低后,SiHa细胞的生长率和增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在HeLa细胞中,与pENTER组相比,pSF3B1组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_(0)/G_(1)期降低。然而,在SiHa细胞系中,敲低SF3B1提高了G_(0)/G_(1)期比率。此外,SF3B1过表达促进了HeLa细胞中G_(1)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而敲低SF3B1抑制了SiHa细胞中周期蛋白D1表达。上调SF3B1表达明显增强FOXM1的表达,而下调SF3B1导致FOXM1的明显抑制。ChIP-qPCR分析进一步显示SF3B1在HeLa细胞系中与FOXM1启动子位点结合。在野生型FOXM1启动子中,与shNC组相比,荧光素酶活性在SF3B1敲低组中受到抑制(1.30±0.08 vs.0.73±0.02、0.70±0.04,均P<0.01),突变型FOXM1启动子不能在SiHa细胞中引发对shSF3B1的应答。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SF3B1过表达而增强(shNC+pENTER vs.shNC+pSF3B1:25.1±1.9 vs.61.2±3.8,P<0.01),并被shFOXM1降低(shNC+pSF3B1 vs.shFOXM1+pSF3B1:61.2±3.8 vs.18.5±1.9,P<0.001),并且SF3B1过表达诱导的细胞G_(0)/G_(1)周期降低通过敲低FOXM1而部分逆转(shNC+pSF3B1 vs.shFOXM1+pSF3B1:35.0±1.5 vs.58.0±1.8,P<0.05)。结论:SF3B1可以作为宫颈癌中的潜在肿瘤促进基因,其可能通过上调FOXM1的表达来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并扰乱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因子3b亚单位1 叉头框蛋白M1 细胞周期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周期蛋白D1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桂英 邹德生 +1 位作者 周立宏 曹玉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9-843,共5页
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全长cDNA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c(+)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后获得表达菌株.该菌株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带有组氨酸标签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3%.... 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全长cDNA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c(+)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后获得表达菌株.该菌株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带有组氨酸标签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3%.包涵体经洗涤和溶解,在变性条件下利用N i2+螯合柱纯化、尿素梯度复性后,得到纯度达98%以上的纯化蛋白.SDS-PAGE显示纯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000,W estern-blot分析表明,在相应分子量处有一特异性条带,说明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人细胞周期蛋白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表达 包涵体 融合蛋白 蛋白质纯化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HMGB1诱导的大鼠滑膜细胞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惠芳 刘淑霞 +3 位作者 韩长城 左连富 郭建文 王大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4-715,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组织侵蚀样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在滑膜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滑膜细胞 砷剂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杜云玲 时长江 +5 位作者 高方媛 张梦娜 王玲玲 张竹青 明颖 谢守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8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HCC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HCC患者、11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132...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HCC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HCC患者、11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132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148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AKR1B10和AFP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用于多组间的比较和进一步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检验效能。结果四组间AKR1B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C组:3053.79(1475.67~4605.86)pg/mL,肝脏良性疾病组:1324.42(659.68~2023.88)pg/m L,其他恶性肿瘤组:660.68(377.56~2087.77)pg/m L,健康组:318.30(82.73~478.82)pg/m L,H=240.8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HCC组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其他恶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值均<0.001)。HCC组与其他三组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诊断HCC的最佳血清AKR1B10浓度界值为1584.97 pg/mL,AUC为0.86,95%CI:0.82~0.90,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5.2%。相较于单一指标,AKR1B10与AFP联合应用,可以提高HCC诊断的敏感度(81.8%)和特异度(91.4%)。AKR1B10诊断早中期HCC患者的AUC为0.84,95%CI:0.78~0.90,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1.2%。AKR1B10诊断AFP阴性HCC患者的AUC为0.85,95%CI:0.77~0.92,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9.9%。结论AKR1B10是一种有潜力的诊断HCC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与AFP联合使用,可能提高HCC(尤其是早中期HCC和AFP阴性HCC)患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