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何燕芳 谢娇娇 +2 位作者 郑兰兰 郭才 马燕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0-1396,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各50例,收集同期体检中心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以及入院后首次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等检验指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DK1和AURKA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CDK1与AURKA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K1与AURKA对HBV-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BV-HCC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与HBV-HCC组Alb、Glb、DBil、AST、GG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LC组与HBV-HCC组Glb、AST、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HCC组患者血清中CDK1及AURKA水平明显高于HBV-LC组、CHB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CDK1水平与AURKA在总研究人群和HBV-HCC患者中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26 6、0.815 2,P值均<0.001)。以对照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2 3,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CC的AUC为0.886 6,敏感度为95.80%,特异度为74%。以CHB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3 3,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972 7,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1.67%。以HBV-LC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608 5,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54.17%;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762 2,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47.92%。结论 血清CDK1与AURKA水平随着HBV相关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二者对HBV相关HC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极光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专一性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与Roscovitine衍生物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董珂珂 王璇 +1 位作者 杨雪雨 朱小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本文通过分子对接,将极化的蛋白质专一性电荷(PPC)替换AMBERFF03电荷,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等方法研究3种Roscovitine衍生物抑制剂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相互作用,分析药物与其周围残基之间的氢键作用以... 本文通过分子对接,将极化的蛋白质专一性电荷(PPC)替换AMBERFF03电荷,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等方法研究3种Roscovitine衍生物抑制剂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相互作用,分析药物与其周围残基之间的氢键作用以及蛋白质极化对静电作用和范德华作用等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3种抑制剂与CDK5的结合模式很相似,范德华力对亲和能有较大贡献。但残基分解分析表明Glu81、Cys83和Lys89与抑制剂形成静电相互作用能显著区分3种不同Roscovitine衍生物类抑制剂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covitine衍生物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分子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专一性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过程中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刘煜 许顶立 +2 位作者 汪明慧 欧阳平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加入AngⅡ1×10-6 mol/L和/或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MA)20nmol/L,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VSMC作对照。在刺激后90min收集细胞,用免疫沉淀法检测MAPK活性的改变。在刺激后6和24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7、p57和p21蛋白表达量。结果AngⅡ可以使MAPK活性升高,但其升高幅度较低(仅较对照组增加了138%),未能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不能使VSMC增殖。PMA和AngⅡ共同作用时,可以轻度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但仍未能使VSMC增殖。结论MAPK通路是VSMC胞外增殖肥厚刺激信号进入核内的一条重要信息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性激酶类 肥大性心肌病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艳霞 尤良顺 +3 位作者 刘辉 毛莉萍 叶琇锦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microRNA芯片技术分析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差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STAT3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SNS-032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HL-60细胞凋亡,对照组、100 nmol/L 和200 nmol/L 的 SNS-032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1.7)%、(12.1±3.1)%和(59.4±3.6)%。 microRNA 芯片分析结果显示, SNS-032显著下调HL-60细胞miR-30a、miR-183、miR-20b、miR-26b、miR-20a、miR-589、miR-107、miR-181 a、miR-106 a、miR-17和miR-378 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320 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显示 SNS-032可抑制 STAT3的磷酸化和 JAK2、MCL-1、C-MYC蛋白的表达。作为JAK/STAT3通路的激活剂, IL-6联合SNS-032不能逆转后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 P>0.05),也不能逆转SNS-032对JAK2蛋白表达和磷酸化STAT3的抑制作用。结论:SNS-032能显著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抑制MCL-1和C-MYC及与之相关的miR-17-92基因簇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RNAs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生物合成 Janus激酶 STAT3转录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代谢 信号传导 HL-60 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解翠红 王伟 +1 位作者 喻志源 杜晓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8-590,594,共4页
目的:观察磷酸化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缺血后1d、3d、7d、14d大鼠缺血侧病灶周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 目的:观察磷酸化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缺血后1d、3d、7d、14d大鼠缺血侧病灶周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磷酸化周期素依赖激酶2(CDK2)、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激酶2(CDC2)的表达。结果:在神经元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后1d、3d组磷酸化CDK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磷酸化CDC2在正常组及缺血组均无明显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缺血后1d、3d、7d均出现明显的磷酸化CDK2、CDC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早期部分神经元再次进入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可能参与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分裂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神经元 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vopirido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4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张家堂 郎森阳 +2 位作者 匡培根 刘洁晓 王俊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 4 (cdk4 )的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cdk4阻滞剂———Flavopiridol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栓塞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 4 (cdk4 )的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cdk4阻滞剂———Flavopiridol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栓塞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染色方法观察缺血组、Flavopiridol治疗组 [根据剂量多少又分为FH(多剂量 )组和FL(少剂量 )组 ]和假手术组神经元阳性细胞染色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 cdk4蛋白和凋亡细胞自缺血后 12h开始表达 ,前者缺血后 4 8h达高峰 ,后者缺血后 72h达高峰 ;FH组和FL组各相应时间点cdk4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 (P<0 .0 1) ;FL组各相应时间点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1) ,FH组仅在缺血 4 8h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相邻切片可见cdk4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染色区域基本相同。结论 cdk4的蛋白表达可能诱发缺血神经细胞的凋亡 ,Flavopiri dol通过抑制cdk4的表达而减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害 ,但同时Flavopiridol本身也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细胞凋亡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4通过S期激酶相关蛋白2调控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凤 陈天天 +7 位作者 王月月 李钰 张凌宇 丁勇兴 陈素莲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及过表达技术下调或上调CXCR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与Skp2调...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及过表达技术下调或上调CXCR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与Skp2调控的关联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干扰及过表达后对信号蛋白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CXCR4、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干扰CXCR4后,Skp2表达下调;过表达CXCR4后,Skp2表达上调。CXCR4可通过对信号蛋白的调控影响Skp2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CXCR4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相应减少,CXCR4与LY294002及U0126联合作用对细胞周期的阻断更加明显。结论:CXCR4能够通过对信号蛋白PI3K/Akt及ERK的调控,影响Skp2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阻断CXCR4/Akt/Skp2或CXCR4/ERK/Skp2信号通路后可有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受体 CXCR4/生物合成 受体 CXCR4/遗传学 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代谢 细胞 肿瘤/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过氧化氢诱导WI-38细胞衰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朝晖 陈晓春 +5 位作者 金建生 朱元贵 师广斌 曾育琦 李永坤 彭小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 :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 (t-BHP)诱导WI - 38细胞衰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 :从 30代开始 ,隔代用t-BHP作用WI- 38细胞 4次 ,每次 1h,诱导细胞衰老 ,从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分析和β -半乳糖苷酶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衰老细胞的特... 目的 :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 (t-BHP)诱导WI - 38细胞衰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 :从 30代开始 ,隔代用t-BHP作用WI- 38细胞 4次 ,每次 1h,诱导细胞衰老 ,从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分析和β -半乳糖苷酶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衰老细胞的特点 ,同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K4、CDK2、cyclinD1、cyclinE、p2 1和p16的表达程度。结果 :10 0 μmol/Lt-BHP作用 4次后 ,WI- 38细胞出现衰老的特征 ,细胞增殖分裂停止 ,细胞体积增大、胞体变平、次级溶酶体增多 ,同时G1期细胞比例增加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 ,提示t-BHP能有效地诱导细胞衰老。t-BHP作用后CDK4、CDK2、cyclinE表达下降 ,cyclinD1、p2 1和p16表达增加。结论 :t-BHP有诱导细胞衰老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控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细胞周期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叔丁基氢过氧化物 蛋白质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抑制剂对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背根神经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小军 郝建华 +1 位作者 郭正刚 李萌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结(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痛组、PD1组和PD10组。疼痛模型采用大鼠足底注射CFA100μL。对...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结(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痛组、PD1组和PD10组。疼痛模型采用大鼠足底注射CFA100μL。对照组及单纯致痛组经椎管内给予二甲基亚砜(DMSO)10μL,每日2次。PD1组和PD10组分别经椎管内给予PD980591μg或10μg,每日2次。测定大鼠每日痛阈变化,3d后RT-PCR法检测大鼠DRG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CFA致痛后各组大鼠痛阈均显著降低,PD1组与PD10组大鼠痛阈均较单纯致痛组显著升高,PD1组与PD10组痛阈升高差异无显著性。单纯致痛组DRG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D1组、PD10组。除PD1组DRG中GLT-1表达高于对照组外,PD1组、PD10组及对照组DRG中GLT-1与EAAC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鞘内给予PD98059可减轻大鼠足底注射CFA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减低致痛侧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谷氨酸 载体蛋白质 炎性疼痛 完全弗氏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类方对氧化应激PC12模型细胞CDK5及凋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芳 陈乃宏 +2 位作者 胡耀梅 胥咏薇 朱炎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58-1764,共7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类方对氧化应激模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及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以0.3 mmol·L^-1的H 2O 2与PC12细胞共同作用2 h,成功复制脑缺血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成正...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类方对氧化应激模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及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以0.3 mmol·L^-1的H 2O 2与PC12细胞共同作用2 h,成功复制脑缺血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精简方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胞外培养液中L-LDH的含量和胞内GSH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CDK5、Tau、Bax、Bcl-2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胞内凋亡因子caspase-3、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类方能有效降低氧化应激模型细胞培养液中L-LDH的含量,增加胞内GSH、降低胞内ROS、抑制模型细胞内CDK5和Tau蛋白的过表达,下调凋亡因子caspase-3和Bax/Bcl-2。结论补阳还五汤类方可能通过CDK5信号转导途径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Tau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k3对宫颈癌Hela细胞mTOR信号转导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玉和 于春艳 +1 位作者 王皓 孙连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K3(Vk3)对Hela细胞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底物p70S6激酶(p70S6K)α1、α2、β1、β2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mRNA表达的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mTOR及其底物的影响,探讨mTOR信号转导蛋白在人宫颈癌的发生、发... 目的:观察维生素K3(Vk3)对Hela细胞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底物p70S6激酶(p70S6K)α1、α2、β1、β2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mRNA表达的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mTOR及其底物的影响,探讨mTOR信号转导蛋白在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Vk3处理组(Vk3)、Vk3与NAC联合作用(Vk3+NAC)组及NAC单独应用组(NAC),MTT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存活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mTOR、p70S6K-α1、p70S6K-α2、p70S6K-β1、p70S6K-β2及cyclinD1mRNA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Vk3组Hela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mTOR、p70S6K-α1、p70S6K-α2、p70S6K-β1、p70S6K-β2及cyclin D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与Vk3组比较,Vk3+NAC组Hela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上述指标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Vk3通过其氧化应激作用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降低mTOR信号转导蛋白及cyclinD1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蛋白质激酶 70-kDa HELA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MAT1蛋白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建平 袁世珍 +2 位作者 张世能 詹俊 朱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MAT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多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首先分析了70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标本、10例胰腺良性肿瘤、14例慢性胰腺炎和10例尸解来源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的MAT1蛋白表达。然后比较MAT1... 目的研究MAT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多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首先分析了70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标本、10例胰腺良性肿瘤、14例慢性胰腺炎和10例尸解来源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的MAT1蛋白表达。然后比较MAT1蛋白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多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癌灶部位、癌灶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结果MAT1蛋白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癌细胞,也可见于成纤维细胞,棕黄色染色局限于细胞浆和核膜。757%(53/70)的胰腺癌组织中可见MAT1蛋白的表达,而正常对照标本中则未表达或仅微弱表达MAT1。MAT1在4种组织中的表达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MAT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3种组织。进一步分析发现,MAT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但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在胰腺癌中表达明显上调的MAT1蛋白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并且MAT1蛋白是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用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细胞周期 蛋白质MAT1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和IL-4对肾小球系膜细胞p27和CDK_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景宏 杨惠标 +1 位作者 黄云剑 余荣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4-805,共2页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p2 7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2表达的影响。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IL 1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前后p2 7和CDK2 的表达变化 ,及同时应用IL 4...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p2 7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2表达的影响。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IL 1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前后p2 7和CDK2 的表达变化 ,及同时应用IL 4后对上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IL 1可以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生 ,同时观测到p2 7表达下降而CDK2 表达增高 ;IL 4可以抑制IL 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生 ,同时发现p2 7表达增加而CDK2 表达减弱。提示IL 1和IL 4对系膜细胞增生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I 细胞介素4 肾小球 基因产物 REX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晓波 谭建明 陈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CDK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及40例BTCC标本中的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4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和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52.50%(P<0.05)。C... 目的:探讨CDK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及40例BTCC标本中的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4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和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52.50%(P<0.05)。CDK4蛋白在G1、G2、G3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6.84%、61.54%、7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is~T1中CDK4阳性表达率为40.00%,明显低于T2~T4中的73.33%(P<0.05)。结论: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在BTCC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K4可成为一种新的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 膀胱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CDK4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x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CNA和CDK2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王耿 韩雅玲 +2 位作者 冉擘力 张萍 景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2 (CDK2 )在gax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dCMV gax)转染VSMC后 ,检测 gax、PCNA和CDK2的表达及3 H ...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2 (CDK2 )在gax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dCMV gax)转染VSMC后 ,检测 gax、PCNA和CDK2的表达及3 H TdR掺入量的变化。结果 AdCMV gax转染后 ,VSMC中Gax蛋白的表达比转染前显著增高 ;AdCMV gax转染后VSMC的PCNA和CDK2表达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 ;AdCMV gax转染使VSMC的3 H TdR掺入量显著降低。结论 gax基因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与其抑制PCNA和CDK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gax 平滑 血管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卡地平对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敏 张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发生衰老过程中,乐卡地平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的4月龄和24月龄Wistar大鼠VSMCs分别为青年组、老年组,青年和老年大鼠加乐卡地平10μmol/L处理24 h分为青年实验组和老年...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发生衰老过程中,乐卡地平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的4月龄和24月龄Wistar大鼠VSMCs分别为青年组、老年组,青年和老年大鼠加乐卡地平10μmol/L处理24 h分为青年实验组和老年实验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分析仪和Real-time共聚焦等技术检测各组细胞核内p21蛋白结构含量的变化、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指数和凋亡率。结果与青年组比较,青年实验组大鼠VSMCs分裂指数明显下降,相差13倍(P<0.05)。与青年组大鼠比较,乐卡地平对老年组大鼠的细胞内钙的抑制作用更强。与老年组比较,老年实验组大鼠细胞分裂指数和凋亡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0.22)%vs(0.7±0.06)%,P<0.05],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2.04)%vs(2.3±0.88)%,P<0.01]。与青年组和老年组比较,老年实验组大鼠细胞核内p21蛋白随乐卡地平剂量增加而增强,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增殖性核抗原表达减少。结论乐卡地平通过改变p21蛋白的结构和含量表达,从而抑制增殖性核抗原表达,抑制VSMCs的增殖,降低老年大鼠VSMCs凋亡,减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 血管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乐卡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嘧啶类CDK9抑制剂的分子对接、3D-QSA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光辉 张娅 +3 位作者 张玉萍 周朋朋 林治华 王远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61-2069,共9页
选取64个具有潜力的含磷嘧啶类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9)小分子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该类小分子与CDK9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分子构象、氢键形成、疏水性和氨基酸残基Cys106在此类抑制剂与CDK9的结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 选取64个具有潜力的含磷嘧啶类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9)小分子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该类小分子与CDK9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分子构象、氢键形成、疏水性和氨基酸残基Cys106在此类抑制剂与CDK9的结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配体叠合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 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 MSIA)和Topomer Co MFA(T-COMFA)研究了分子结构与抑制活性的关系,发现由训练集立体场、静电场和疏水场组合的Co MSIA模型为最优模型,其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557)、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59)和外部预测相关系数(r2=0.863)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显示了化合物的活性与其三维结构的关系.根据这些结果设计了10个具有新结构的含磷嘧啶类化合物,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新化合物和CDK9的结合模式与原化合物64相同,自由能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新化合物64d的CDK9抑制活性优于化合物64,并且显示含磷基团与残基Asp109的静电场能在化合物与CDK9作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嘧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分子对接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Topomer COMFA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艳春 李红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9-1012,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牛磺酸(Tau)对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内实验以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Tau治疗组(80、160和320 mg.kg-1.d-1),取心肌组织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HE染色。体外实... 目的:研究牛磺酸(Tau)对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内实验以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Tau治疗组(80、160和320 mg.kg-1.d-1),取心肌组织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HE染色。体外实验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Tau治疗组(40、80和160 mmol.L-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ELISA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的变化。结果:体内实验显示Tau(160和320 mg.kg-1.d-1)组羟脯氨酸含量低于Iso组(P<0.01或P<0.001);HE染色可见Iso组心肌纤维增生、排列紊乱、肌浆肿胀;Tau组明显减轻Iso引起的心肌损伤。体外实验表明,各剂量Tau组CFb增殖程度及TGF-β1蛋白含量均低于AngⅡ组(P<0.05或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Tau(80和160 mmol.L-1)组P27蛋白表达量高于AngⅡ组(P<0.05或P<0.01)。结论:Tau通过抑制TGF-β1蛋白含量的增多、促进P27的表达,抑制CFb增殖和胶原合成,最终抑制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心肌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