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洪 丁钧 +1 位作者 郭鹏 张治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3-1479,共7页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微小RNA-106b(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将...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微小RNA-106b(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将同期8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96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慢性乙肝组、常规体检健康人员98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miR-106b水平。将肝癌组按照随访1年期间是否转移分为26例转移组、63例未转移组、11例失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细胞周期分子CDKN3、miR-106b、血清CHI3L1水平。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miR-106b、细胞周期分子CDKN3、血清CHI3L1联合检测对肝癌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慢性乙型组、肝硬化组的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血清miR-106b水平升高,且慢性乙型组<肝硬化组<肝癌组,随肝脏疾病程度不断增加,其呈现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谷丙转氨酶(ALT)、肿瘤> 3 cm占比、CHI3L1、细胞周期素A2(CCNA2)、肿瘤分期>Ⅲ期占比、细胞周期分子CDKN3、异常凝血酶原、谷氨酰转肽酶(GGT)、miR-106b、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肿瘤数量多发占比、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包括ALT、CCNA2、肿瘤> 3 cm、AST、GGT、肿瘤分期>Ⅲ期、AFP、CHI3L1、多发肿瘤、miR-106b、细胞周期分子CDKN3、TBA。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06b、血清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3.65%、准确度为84.27%、AUC值为0.776高于单项检测敏感度、准确度、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细胞周期分子CDKN3和血清CHI3L1、miR-106b水平升高为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可用于预测肝癌转移发生情况,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3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微小RNA-106b 肝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何燕芳 谢娇娇 +2 位作者 郑兰兰 郭才 马燕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0-1396,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各50例,收集同期体检中心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以及入院后首次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等检验指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DK1和AURKA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CDK1与AURKA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K1与AURKA对HBV-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BV-HCC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与HBV-HCC组Alb、Glb、DBil、AST、GG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LC组与HBV-HCC组Glb、AST、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HCC组患者血清中CDK1及AURKA水平明显高于HBV-LC组、CHB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CDK1水平与AURKA在总研究人群和HBV-HCC患者中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26 6、0.815 2,P值均<0.001)。以对照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2 3,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CC的AUC为0.886 6,敏感度为95.80%,特异度为74%。以CHB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3 3,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972 7,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1.67%。以HBV-LC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608 5,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54.17%;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762 2,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47.92%。结论 血清CDK1与AURKA水平随着HBV相关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二者对HBV相关HC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极光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建华 李华 +4 位作者 范钰 林庚金 钱立平 徐康 颜吉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作用人胃癌细胞系GHC - 2 7后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KIs) (P16、P2 1、P2 7)表达的变化 ,探讨RA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A作用HGC 2 7细胞后 ,MT...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作用人胃癌细胞系GHC - 2 7后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KIs) (P16、P2 1、P2 7)表达的变化 ,探讨RA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A作用HGC 2 7细胞后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Westermblot、Northernblot分别检测CKIs(P16、P2 1、P2 7)蛋白、mRNA水平。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 ,RA能抑制HGC 2 7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 ,并上调P2 1、P2 7的蛋白、mRNA水平 ,但对P16的蛋白、mRN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RA能通过上调CKIs尤其是P2 1、P2 7的表达而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胃癌细胞 HGC-27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钧强 张霄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46-434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CDK5RAP2)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1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CDK5RAP2)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家族史、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等;针吸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K5RAP2表达。患者接受6个周期的TEC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乳腺癌仿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前评估化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18例(9.4%)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 CR),23例(12.1%)患者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 CR),106例(55.5%)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44例患者(23.0%)获得稳定(SD)。不同肿瘤直径、分子分型的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19.9%)患者CDK5RAP2表达阴性,153例(80.1%)患者CDK5RAP2表达阳性。不同CDK5RAP2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K5RAP2表达的Luminal A型、基底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K5RAP2表达的Luminal B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5RAP2表达对Luminal B型及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新辅助化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两种剪接体在SH-SY5Y细胞中共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岳枫 马文丽 +2 位作者 张宝 宋艳斌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研究CDK-2的表达,用DNA银染技术观察PCR产物,割胶回收后,克隆到载体上、测序。结果在聚丙烯酰胺胶上可以观察到两条DNA带,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NA...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研究CDK-2的表达,用DNA银染技术观察PCR产物,割胶回收后,克隆到载体上、测序。结果在聚丙烯酰胺胶上可以观察到两条DNA带,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NA带染色较弱;将两条DNA带切下,回收后与载体连接,测序证实两条DNA带均为CDK-2基因的产物。结论CDK-2的两种剪接形式在SH-SY5Y细胞中共表达,其中一种剪接形式是第五外显子缺如,但其表达量比较弱,其作用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剪接体 SH-SY5Y细胞 酶学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抑制Bel7402/5-Fu耐药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玉 刘云 +2 位作者 余春波 刘喜平 范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沉默后对Bel7402/5-氟尿嘧啶(5-Fu)肝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周期及机制的影响,探讨DNA-PKcs影响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Bel7402/5-Fu细胞转染siDNA-PKcs后,对5-Fu、阿霉素(A... 目的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沉默后对Bel7402/5-氟尿嘧啶(5-Fu)肝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周期及机制的影响,探讨DNA-PKcs影响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Bel7402/5-Fu细胞转染siDNA-PKcs后,对5-Fu、阿霉素(ADM)的敏感性;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siDNA-PKcs寡核苷酸片段转染Bel7402/5-Fu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2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p5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TM、P53蛋白水平。结果敲低细胞DNA-PKcs水平后,siDNA-PKcs组5-Fu、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降低,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蛋白水平增加,cyclin B1、CDC2蛋白水平降低,ATM、p53的mRNA及蛋白水平增加。结论敲低DNA-PKcs水平,增加P21蛋白水平,同时抑制cyclin B1、CDC2蛋白水平,诱导Bel7402/5-Fu细胞G2/M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ATM-p53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耐药肝癌细胞 细胞周期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和细胞周期蛋白T1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吉银 周世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的影响。方法小剂量注射链佐星(链脲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周每天分别给予小檗碱75,150及300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的影响。方法小剂量注射链佐星(链脲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周每天分别给予小檗碱75,150及300 mg·kg-1、非诺贝特1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处死大鼠后用HE染色检查肾组织结构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部分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区扩张,肾小球及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重/体重比值增加;150及300 mg·kg-1小檗碱和罗格列酮能部分改善糖尿病性肾组织病变和降低肾重/体重比值。150及300 mg·kg-1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恢复糖尿病肾组织中降低了的Cdk9和cyclin T1表达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小檗碱通过调控肾组织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能部分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 细胞周期蛋白T1 糖尿病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P25激酶活性与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金 盛迅伦 +3 位作者 任英华 容维宁 李慧平 刘雅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550,共5页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相关,可能是引起RP光...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相关,可能是引起RP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途径,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目的探讨Cdk5/P25激酶活性在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SPF级RCS变性大鼠及RCS—rdy‘正常对照大鼠各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亚分至出生后17、25、35d组,每亚组各6只大鼠。各组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直接处死后摘除眼球,并取视网膜组织,以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35、P25蛋白的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光谱法测定两组不同Et龄大鼠视网膜组织吸光度(A。)峰值的变化,定量分析各组Cdk5/P25激酶的活性。结果P3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3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48、1.23±0.1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1.43±O.13和0.9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4.28,P〈0.05);P2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及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但在25日龄和35Et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为0.300~0.003、0.230+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40±0.004和0.07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77.51,P〈0.01);Cdk5蛋白在各Et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RCS—rdy’大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0.19、1.62,P〉0.05);17日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25日龄和35日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分别为0.0058±0.0005、0.0056±O.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038±O.0003和0.0032±0.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7、5.97,P〈0.01);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RCS—rdy’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3.17,P〈0.05)。结论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与P25蛋白表达水平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P25表达增加可能诱导Cdk5/P25激酶活性升高,并通过磷酸化其作用底物引起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5 RCS大鼠 视网膜神经细胞 凋亡 P35 P25 TAU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与细胞周期蛋白T2相互结合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敬芬 隋建丽 +1 位作者 周平坤 吴德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鉴定与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相互结合的蛋白,以深入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获得DNAPKcs的相互结合蛋白复合物,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肽质指纹分析和Western印迹鉴定蛋白。结果以DNAPKcs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从... 目的鉴定与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相互结合的蛋白,以深入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获得DNAPKcs的相互结合蛋白复合物,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肽质指纹分析和Western印迹鉴定蛋白。结果以DNAPKcs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从HeLa细胞中获得DNAPKcs的相互结合蛋白,对部分结合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和蛋白数据库检索,发现转录延伸因子PTEFb的亚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T2是其中之一。其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进一步证实DNAPKcs与cyclinT2相互结合作用。结论首次发现DNAPKcs与cyclinT2的相互结合,提示DNAPKcs参与基因转录调控或转录偶联修复反应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细胞周期蛋白T2 免疫共沉淀 DNA修复 基因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张新 金钊 +3 位作者 贾子秋 张珂 潘林 孙婴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的】解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阐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CFPCDKN3,转染至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mmo... 【目的】解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阐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CFPCDKN3,转染至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cell line,ICP1),观察CDKN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采用油酸钠诱导ICP1分化,qRT-PCR检测分化过程中CDKN3 mRNA表达水平;将pCMVHA-CDKN3和pCMV-HA分别转染到ICP1中,转染24 h后进行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情况,并利用qRT-PCR检测过表达CDKN3后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了pECFP-CDKN3的细胞主要在细胞核中呈青色荧光信号,提示鸡CDKN3定位于细胞核;在诱导ICP1成脂分化的过程中,CDKN3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CDKN3细胞内脂滴聚集减少,且脂肪分化相关基因C/EBPα、PPARγ、FABP4和FAS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FAS显著下降(P<0.05),PPARγ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CDKN3是核蛋白,可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3(CDKN3) 前脂肪细胞 脂肪分化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junN端激酶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春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增殖的机制。方法:取肺癌部分切除手术病人远离肺癌的周围正常组织,酶消化法培养细胞。在正义寡核苷酸(FAK SODNs)、反义寡核苷酸(FAK ASODNs)、随机寡核苷酸(FAK MS)转染后,...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增殖的机制。方法:取肺癌部分切除手术病人远离肺癌的周围正常组织,酶消化法培养细胞。在正义寡核苷酸(FAK SODNs)、反义寡核苷酸(FAK ASODNs)、随机寡核苷酸(FAK MS)转染后,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了FAK、c-junN端激酶(JN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胞浆FAK的表达。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FAK MS组比较,应用FAK ASODNs转染后HPASMCs FAK、JNK、CDK2蛋白质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P<0.01);而用正义寡核苷酸转染后则明显增加(P<0.01、P<0.05、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示:与FAK MS转染组比较:FAK SODNs转染后,HPASMCs中G1相的比例显著减少,S相显著增加(P<0.01),细胞凋亡减少(P<0.01);而FAK ASODNs转染后结果则相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FAK SODNs转染后HPASMCs胞浆染色增强,FAK ASODNs转染后胞浆浅染,提示FAK表达减少。结论:FAK可能经由JNK、CDK2信号通路促使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C-JUN N端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肖珊 曾小云 +3 位作者 朱筠 姚华 苏银霞 马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尿病、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人群1 01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SNP技术检测CDKN2A/2B基因2个T2DM易感位点;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NPStats在线软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并对基因型、单体型与BMI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少量样本基因位点未检测成功,故最终位点rs10811661成功分型1 940例(其中对照组967例、T2DM组973例),位点rs564398成功分型1 962例(其中对照组和T2DM组均为981例)。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点rs56439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共显性、显性、超显性及加性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性遗传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兹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分别为2 602.4、2 630.3;而隐性遗传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位点rs564398的各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T/T、T/C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53〔95%CI(1.80,3.55)〕、2.17〔95%CI(1.50,3.13)〕,P<0.05。与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A/A基因型的超重者和表现为A/A、A/G、G/G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2.69〔95%CI(1.86,3.88)〕、4.81〔95%CI(2.49,9.29)〕,P<0.05。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53〔95%CI(1.80,3.55)〕,P<0.05;表现为T/C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56〔95%CI(1.01,2.40)〕、3.21〔95%CI(2.09,4.92)〕,P<0.05。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P<0.05;表现为A/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09〔95%CI(1.38,3.15)〕;表现为G/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5.31〔95%CI(1.68,16.73)〕,P<0.05。肥胖者中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C/C基因型者较T/T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48〔95%CI(0.27,0.88)〕,P<0.05。选取两位点均成功分型的1 933例样本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体型构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位点rs10811661和rs564398间无强连锁不平衡(D'=0.268 2);CA单体型者较频率最高的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8〔95%CI(0.65,0.94)〕,P<0.05。与体质量正常的TA单体型者比较,肥胖的TA、CA、CG、TG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14〔95%CI(1.41,3.25)〕、3.05〔95%CI(1.48,6.28)〕、3.02〔95%CI(1.98,4.60)〕,P<0.05。TA、CA、CG、TG单体型者中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39〔95%CI(1.59,3.59)〕、3.70〔95%CI(1.11,12.31)〕、2.59〔95%CI(1.72,3.90)〕,P<0.05。肥胖者中CA单体型者较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3〔95%CI(0.55,0.97)〕,P<0.05。结论 CDKN2A/2B基因位点rs10811661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的发病风险可能有关,这种关联可能与BMI有交互作用。位点rs10811661携带T/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T为风险等位基因。rs564398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发病风险无关。位点rs10811661与rs564398之间的CG单体型合并肥胖者发生T2DM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 维吾尔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细胞周期蛋白编码基因fvccnl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3
作者 黄千慧 汤熙 +3 位作者 周冰心 林冬梅 张维瑞 郑世仲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探索细胞周期蛋白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筛选得到一个假定细胞周期蛋白编码基因fvccnl,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基本性质、分子进化、蛋白质比对与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为探索细胞周期蛋白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筛选得到一个假定细胞周期蛋白编码基因fvccnl,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基本性质、分子进化、蛋白质比对与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vccnl基因全长1767 bp,含有5个外显子及4个内含子,CDS长度为1563 bp,编码蛋白含52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9099.95 Da,等电点为5.01。保守域与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Fvccnl蛋白具有Cyclin_N与CYCLIN两个保守结构域,均系典型的细胞周期蛋白保守域,属于细胞周期蛋白超家族成员;Fvccnl与子囊菌和动物的B类细胞周期蛋白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动物D类和子囊菌CLN型细胞周期蛋白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vccnl在原基、菌柄和菌盖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菌丝的3.2、9.1和4.2倍,在菌柄伸长部位的表达量是非伸长部位的11倍,推测fvccnl对金针菇子实体的发育,尤其是对菌柄的伸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 子实体发育 金针菇 菌柄伸长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细胞周期蛋白E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促进细胞增殖及其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哲 倪月莉 +7 位作者 王舒婕 刘文静 朱玉芝 车蓉 段友斌 况应敏 朱月春 张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8-670,共13页
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一种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细胞代谢性疾病,对其有效诊疗及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十分重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在ccRCC中高表达,并提示患... 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一种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细胞代谢性疾病,对其有效诊疗及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十分重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在ccRCC中高表达,并提示患者不良预后,其促进ccR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发现,降低G6PD可抑制细胞周期G_(1)/S期转化并显著抑制ccRCC细胞增殖。G6PD可在细胞水平调控G_(1)/S期转化及增殖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CDK6,Cyclin E1和CDK2基因表达。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ccRCC中Cyclin D1,Cyclin E1和CDK2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而CDK4表达无明显差异,CDK6表达却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6PD与Cyclin D1呈显著负相关(P<0.0001),G6PD与CDK4,CDK6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G6PD与Cyclin E1(P<0.0001)以及CDK2(P<0.05)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Cyclin E1和CDK2在ccRCC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生存预后分析结果显示,Cyclin D1高表达提示ccRCC患者整体预后更为良好,CDK4和CDK6表达水平在ccRCC患者总生存率预测中无意义;而Cyclin E1和CDK2高表达均可提示ccRCC患者预后不良。进一步细胞水平检测发现,Cyclin E1、CDK2表达降低可显著逆转G6PD促进ccRCC细胞增殖的能力。综上,与增殖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和CDK6相比,G6PD有可能通过促进Cyclin E1和CDK2表达升高而发挥促进ccRCC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这3者的异常高表达有望成为ccR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生存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细胞周期蛋白 E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蓉 唐青海 +6 位作者 卜宾 毛倩倩 李羽 唐存多 姚伦广 焦铸锦 阚云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56-1962,共7页
为研究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pCDK2)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Cdk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rpCDK2)表达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经纯化及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 为研究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pCDK2)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Cdk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rpCDK2)表达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经纯化及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抗体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rpCDK2蛋白,该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可溶性rpCDK2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8ku,包涵体rpCDK2蛋白在38~43ku间有3种不同分子质量形式;IPMA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CDK2蛋白多克隆抗体与猪肾细胞(PK-15)和猪睾丸细胞(ST)免疫染色呈特异性反应,且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多克隆抗体与这两种细胞的总蛋白反应出现4条特异性条带(分子质量在34~50ku之间),可能跟pCDK2的多种磷酸化形式有关。本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rpCDK2蛋白,并制备了免疫活性和特异性良好的pCDK2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多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隰成林 刘风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转录和转录后过程,从而调控多种细胞的功能。早期研究认为CDK12是一种转录型CDK,它与cyclin K形成复合物,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Ⅱ介导基因转录。最近的...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转录和转录后过程,从而调控多种细胞的功能。早期研究认为CDK12是一种转录型CDK,它与cyclin K形成复合物,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Ⅱ介导基因转录。最近的研究表明,CDK12还参与DNA复制,影响发育。CDK12被证明能特异性地上调DNA损伤、应激和热激反应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已在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中被检测到CDK12基因发生改变,占被检测病例的5%~15%。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检测CDK12能够预测肿瘤的治疗反应,包括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和PD-1抑制治疗。CDK12抑制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有效策略,特定的遗传或细胞背景能够使CDK12抑制的敏感性增强,包括PARP和CHK1抑制、MYC依赖和EWS/FLI重排。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范围的CDK12抑制剂已经被用于临床前研究,CDK12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2(CDK12) DNA损伤修复 标志物 生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与泌尿系统肿瘤
17
作者 沈俊 唐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周期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P27 泌尿系统肿瘤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细胞周期 前列腺癌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振杰 刘新光 梁念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81-1285,共5页
细胞周期的研究是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及医学等相关领域中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其运转的分子基础是以Cyc lin-CDK-CK I为中心的细胞周期网络调控系统。蛋白激酶CK2在进化过程中是最保守的蛋白激酶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在细胞周期的调... 细胞周期的研究是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及医学等相关领域中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其运转的分子基础是以Cyc lin-CDK-CK I为中心的细胞周期网络调控系统。蛋白激酶CK2在进化过程中是最保守的蛋白激酶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在细胞周期的调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细胞周期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骥(综述) 刘文超(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3的下游调节因子,与肿瘤血管的生成、淋巴转移及预后相关;p27作用机制复杂,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并可恢复耐药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p57在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其表达程度与部分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它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这些基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而寻找有效治疗靶点,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与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皓 景嘉楠 +4 位作者 董慧 轩阁 李铁鹏 夏鑫 董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二者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6、Ki67蛋白在75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数学...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二者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6、Ki67蛋白在75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数学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DK1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CDK16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的病理形态均无关(P>0.05)。另外,在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且相关性分析显示,食管鳞癌中CDK16与Ki67二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24.36,P<0.001, Pearson列联系数=0.518)。结论 CDK16蛋白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检测CDK16与Ki67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6(CDK16) KI67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