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洪 丁钧 +1 位作者 郭鹏 张治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3-1479,共7页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微小RNA-106b(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将...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微小RNA-106b(miR-106b)联合检测在肝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将同期8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96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慢性乙肝组、常规体检健康人员98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miR-106b水平。将肝癌组按照随访1年期间是否转移分为26例转移组、63例未转移组、11例失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细胞周期分子CDKN3、miR-106b、血清CHI3L1水平。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miR-106b、细胞周期分子CDKN3、血清CHI3L1联合检测对肝癌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慢性乙型组、肝硬化组的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血清miR-106b水平升高,且慢性乙型组<肝硬化组<肝癌组,随肝脏疾病程度不断增加,其呈现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谷丙转氨酶(ALT)、肿瘤> 3 cm占比、CHI3L1、细胞周期素A2(CCNA2)、肿瘤分期>Ⅲ期占比、细胞周期分子CDKN3、异常凝血酶原、谷氨酰转肽酶(GGT)、miR-106b、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肿瘤数量多发占比、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包括ALT、CCNA2、肿瘤> 3 cm、AST、GGT、肿瘤分期>Ⅲ期、AFP、CHI3L1、多发肿瘤、miR-106b、细胞周期分子CDKN3、TBA。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06b、血清CHI3L1、细胞周期分子CDKN3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3.65%、准确度为84.27%、AUC值为0.776高于单项检测敏感度、准确度、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细胞周期分子CDKN3和血清CHI3L1、miR-106b水平升高为肝癌转移的风险因素,可用于预测肝癌转移发生情况,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微小RNA-106b 肝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张新 金钊 +3 位作者 贾子秋 张珂 潘林 孙婴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的】解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阐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CFPCDKN3,转染至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mmo... 【目的】解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阐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CFPCDKN3,转染至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cell line,ICP1),观察CDKN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采用油酸钠诱导ICP1分化,qRT-PCR检测分化过程中CDKN3 mRNA表达水平;将pCMVHA-CDKN3和pCMV-HA分别转染到ICP1中,转染24 h后进行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情况,并利用qRT-PCR检测过表达CDKN3后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了pECFP-CDKN3的细胞主要在细胞核中呈青色荧光信号,提示鸡CDKN3定位于细胞核;在诱导ICP1成脂分化的过程中,CDKN3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CDKN3细胞内脂滴聚集减少,且脂肪分化相关基因C/EBPα、PPARγ、FABP4和FAS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FAS显著下降(P<0.05),PPARγ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CDKN3是核蛋白,可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 前脂肪细胞 脂肪分化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和p27在兔视网膜中的表达与细胞增生的关系
3
作者 王晓辉 谢茂松 +1 位作者 陈鲤敏 徐国兴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9-973,共5页
背景细胞周期调节不平衡可诱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研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及其抑制因子(CKI)对PVR形成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病理增生过程中细胞周期的调控对PV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背景细胞周期调节不平衡可诱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研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及其抑制因子(CKI)对PVR形成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病理增生过程中细胞周期的调控对PV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CKIp21和p27在不同发育阶段正常兔视网膜中的表达规律,探讨p21和p27表达与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按照兔龄将9只新西兰白兔分为10周龄组、20周龄组和30周龄组,每组3只。实验兔处死后取出双眼分别用于p21和p27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的检测。分离视网膜组织,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不同周龄兔视网膜中p21和p27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0周龄组、20周龄组和30周龄组兔视网膜组织中p2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31±0.063、1.506±0.012和1.585±0.015,p27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81±0.048、1.470±0.012和1.490±0.013,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1:F=9.311,P=0.014;p27:F=12.360,P=0.007),其中10周龄组和30周龄组兔视网膜组织中p21和p27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20周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周龄组、20周龄组和30周龄组兔视网膜组织中p2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5±O.061、0.089±0.001和0.200±0.007,p27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8±O.019、0.183±0.005和0.576±0.089,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1:F=228.905,P〈0.001;p27:F=148.957,P〈0.001),其中10周龄组和30周龄组兔视网膜组织中p21和p27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20周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兔视网膜中p21与p27间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mRNA:r=0.906,P〈0.01;蛋白:r=0.913,P〈0.01)。结论p21和p27在生长发育期的兔视网膜中表达量升高,随着生长过程变缓其表达量降低,之后随着视网膜组织老年性变化发生病理性表达增加,在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可能起着平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代谢 周期蛋白依赖性 抑制因子/代谢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肖珊 曾小云 +3 位作者 朱筠 姚华 苏银霞 马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尿病、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人群1 01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SNP技术检测CDKN2A/2B基因2个T2DM易感位点;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NPStats在线软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并对基因型、单体型与BMI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少量样本基因位点未检测成功,故最终位点rs10811661成功分型1 940例(其中对照组967例、T2DM组973例),位点rs564398成功分型1 962例(其中对照组和T2DM组均为981例)。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点rs56439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共显性、显性、超显性及加性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性遗传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兹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分别为2 602.4、2 630.3;而隐性遗传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位点rs564398的各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T/T、T/C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53〔95%CI(1.80,3.55)〕、2.17〔95%CI(1.50,3.13)〕,P<0.05。与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A/A基因型的超重者和表现为A/A、A/G、G/G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2.69〔95%CI(1.86,3.88)〕、4.81〔95%CI(2.49,9.29)〕,P<0.05。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53〔95%CI(1.80,3.55)〕,P<0.05;表现为T/C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56〔95%CI(1.01,2.40)〕、3.21〔95%CI(2.09,4.92)〕,P<0.05。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P<0.05;表现为A/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09〔95%CI(1.38,3.15)〕;表现为G/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5.31〔95%CI(1.68,16.73)〕,P<0.05。肥胖者中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C/C基因型者较T/T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48〔95%CI(0.27,0.88)〕,P<0.05。选取两位点均成功分型的1 933例样本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体型构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位点rs10811661和rs564398间无强连锁不平衡(D'=0.268 2);CA单体型者较频率最高的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8〔95%CI(0.65,0.94)〕,P<0.05。与体质量正常的TA单体型者比较,肥胖的TA、CA、CG、TG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14〔95%CI(1.41,3.25)〕、3.05〔95%CI(1.48,6.28)〕、3.02〔95%CI(1.98,4.60)〕,P<0.05。TA、CA、CG、TG单体型者中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39〔95%CI(1.59,3.59)〕、3.70〔95%CI(1.11,12.31)〕、2.59〔95%CI(1.72,3.90)〕,P<0.05。肥胖者中CA单体型者较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3〔95%CI(0.55,0.97)〕,P<0.05。结论 CDKN2A/2B基因位点rs10811661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的发病风险可能有关,这种关联可能与BMI有交互作用。位点rs10811661携带T/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T为风险等位基因。rs564398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发病风险无关。位点rs10811661与rs564398之间的CG单体型合并肥胖者发生T2DM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 维吾尔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 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宇静 郭瑞珍 王海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癌组、病理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应用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瘢痕癌、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 D1、CDK4、p21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3组组织中的表达。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光密度(表达强度)和阳性面积(表达水平)。结果 1Cyclin D1、CDK4、p21蛋白和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瘢痕癌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表皮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瘢痕癌组CDK4蛋白表达强度(0.273±0.024)及表达水平(0.159±0.036)较正常皮肤组(0.194±0.013、0.053±0.086)、病理性瘢痕组(0.214±0.026、0.061±0.014)升高,瘢痕癌组CDK4 mRNA表达强度(0.281±0.033)、表达水平(0.207±0.039)较正常皮肤组(0.195±0.012、0.067±0.027)、病理性瘢痕组(0.235±0.021、0.080±0.0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强度(0.262±0.023)、表达水平(0.141±0.036)较正常皮肤组(0.169±0.012、0.039±0.095)及病理性瘢痕组(0.176±0.039、0.065±0.013)高,瘢痕癌组Cyclin D1mRNA表达强度(0.264±0.031)、表达水平(0.201±0.041)较正常皮肤组(0.179±0.022、0.049±0.083)及病理性瘢痕组(0.193±0.021、0.068±0.03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p21蛋白表达强度(0.148±0.031)、表达水平(0.275±0.032)较正常皮肤组(0.052±0.020、0.197±0.036)及病理性瘢痕组(0.062±0.021、0.214±0.032)高;瘢痕癌组p21 mRNA表达强度(0.227±0.059)较正常皮肤组(0.072±0.044、0.203±0.024)、病理性瘢痕组(0.075±0.041、0.223±0.02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理性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在瘢痕癌组织中,Cyclin D1与CDK4、p21与CDK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癌的发生与Cyclin D1、CDK4的异常表达有关,Cyclin D1可能是通过与CDK4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周期G1/S期转化,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瘢痕癌发生。瘢痕癌中Cyclin D1-CDK4复合物活性的抑制调控,可能是CKI家族的其他成员或者有CKI家族以外的其他抑制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细胞周期调控 CYCLIN 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基因在H9c2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时相性表达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敬美 丁圆媛 +3 位作者 潘夕春 刘雅 陈晓红 张海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mRNA的时相性表达。方法 AngⅡ(1.0μmol·L^(-1))刺激H9c2细胞,分别于0 min、5 min、10 min、30 min、1 h、2 h、3 h、6 h、12h、24 h、48 h...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mRNA的时相性表达。方法 AngⅡ(1.0μmol·L^(-1))刺激H9c2细胞,分别于0 min、5 min、10 min、30 min、1 h、2 h、3 h、6 h、12h、24 h、48 h,罗丹明标记鬼笔环肽染色并检测细胞面积;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D、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1、2、4、6,以及CDK抑制因子p21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随着AngⅡ刺激时间的延长,H9c2细胞面积逐渐增大;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均于刺激后出现短暂反应性表达增加,周期蛋白E与CDK2、CDK4 mRNA在5 min时达到峰值,周期蛋白D mRNA在10 min时达到峰值,随后一直呈减少趋势;CDK6与周期蛋白B mRNA表达出现双峰现象,分别于5 min和30min达第一峰,随后表达减少,于2 h达最低点,接着又表达增加,于12 h达第二峰。p21 mRNA表达量于30 min达峰值,随后逐步减少,3 h时表达最低,之后又缓慢增加。结论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发生的病理过程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震荡性表达相关,各因子共同促进细胞肥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心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调节NB4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和p21^(WAF1/CIP1)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新刚 陈燕 +1 位作者 吴青 刘红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47,共4页
 目的 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 (trichostatin A, TSA) 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1WAF1/CIP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 300、150、75、37 5、18 75 nmo...  目的 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 (trichostatin A, TSA) 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1WAF1/CIP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 300、150、75、37 5、18 75 nmol/L浓度的TSA分别作用NB4细胞 4、8、12、24、48 h, 提取细胞的总 mRNA和总蛋白,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p21WAF1/CIP1mRNA表达情况, 并用免疫印迹技术 (Western blot) 观察组蛋白 H3 的乙酰化水平变化及 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SA对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随时间改变而变化; 在低浓度时就可引起组蛋白H3的乙酰化。TSA对 p21WAF1/CIP1 mRNA和 p21WAF1/CIP1 蛋白表达的影响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TSA能够明显上调NB4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 促进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1WAF1/CI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 NB4细胞 表达水平 抑制 TSA 蛋白乙酰化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去乙酰化 RNA RT-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调控子宫内膜蜕膜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董熙远 胡丹 钱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2,共4页
1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基本过程胚胎的植入和生长要求子宫各种组织高度的重构。基质细胞快速增生和分化,腔上皮细胞逐渐凋亡,继之发生胚胎着床。胚泡滋养层与容受性子宫内膜接触后,基质细胞分化成蜕膜细胞,这一反应称为蜕膜化[1-2]。人类蜕... 1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基本过程胚胎的植入和生长要求子宫各种组织高度的重构。基质细胞快速增生和分化,腔上皮细胞逐渐凋亡,继之发生胚胎着床。胚泡滋养层与容受性子宫内膜接触后,基质细胞分化成蜕膜细胞,这一反应称为蜕膜化[1-2]。人类蜕膜化一般发生于每个月经周期的第23天,受孕后持续至妊娠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21^(WAF1)、P27^(KIP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苏庸春 徐酉华 +2 位作者 于洁 刘筱梅 宪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P2 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 -P染色法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P2 1WAF1、P2 7KIP1表达情况 ,分别观察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结...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P2 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 -P染色法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P2 1WAF1、P2 7KIP1表达情况 ,分别观察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结果 :P2 1WAF1、P2 7KIP1阳性率及在阳性病例中的阳性细胞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随访部分病例 ,经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 ,两种蛋白有阳转或表达增强现象 ,治疗前后两种蛋白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2 1WAF1、P2 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减低 ,可作为其化疗疗效的分子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儿童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hv-mir-k12-1-5p靶向调控CDKN1A影响卡波西肉瘤的细胞周期
10
作者 张静 彭靖淇 +1 位作者 吴秀娟 普雄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23-1927,共5页
目的研究kshv-mirT12VTp通过靶向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 A(CDKN1A)影响卡波西肉瘤(KS)的细胞周期&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kshwmu-kl2NVp是否有CDKNlA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kshv-mir-k12-1-5p是否靶向结合CDKN... 目的研究kshv-mirT12VTp通过靶向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 A(CDKN1A)影响卡波西肉瘤(KS)的细胞周期&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kshwmu-kl2NVp是否有CDKNlA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kshv-mir-k12-1-5p是否靶向结合CDKNlA;将kshv-mir-k12-1 Vp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分别转染到卡波西肉瘤细胞株(SLK)中,Western blot和qRTTCR方法检测kshv-mir-k12-1-5p对CDKNlA的调控作用;PI法检测kshe-mU-k12-1-5p对KS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iOee靶基因预测软件分析显示:kshwmiRkl2VTp与CDKNlA的3,非翻译区(3PTR)有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分析证实kshe-mi e-k12-1-5p的作用合位点(P<0.01);Western blot和qRTTCR结果显示: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kshwmiRkl2NTp可显著降低CDKNlA的表达水平(P<0.01);PI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余各组比较,k/wmio kl2NTp mimics组PI值(51.43土0.75%)最高(P<0.01),能加速KS细胞周期进程;与其余各组比较,kshwmiRkl2N-5p inhibitor组PI值(3274±1.28)%最低#P<0.01),能减慢KS细胞周期进程&结论CDKNlA是kWiwmiRkl2NTp的靶基因,kshe-mi e-k12-1-5p通过靶CDKN1A的表达影响卡波西肉瘤的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编码的微小核糖核酸T12N 5p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 卡波西肉瘤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1、p21^(WAF1)、p53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玉兰 杜经丽 +3 位作者 石怀银 郭爱桃 韦立新 赵景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水平与HCC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8%、40.5%、65.4%及80.0%,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19.0%、11.5%、0.0%、6.3%,P<0.005)。相关分析显示,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核分级呈正相关(P=0.041),p21WAF1及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32、P=0.031)和血管浸润(P=0.036、P=0.011)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核分级(P=0.045)和血管浸润(P=0.001)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cyclin D1及Ki-67高表达者预后较差。Ki-67阳性表达与p53(P=0.000)及p21WAF1(P=0.047)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其他各蛋白之间表达无明显相关。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42)、肿瘤数目(P=0.004)及血管浸润(P=0.000)为H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可能参与了HCC的生物学进程;cyclin D1及Ki-67阳性表达对HCC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周期依赖激酶抑制p21 肿瘤抑制蛋白p53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在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志刚 由彩云 +2 位作者 韩金栋 李海燕 颜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0-425,共6页
背景p21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能阻止细胞从G.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增生,研究认为内源性p21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与细胞增生性病变有关。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眼部增生性反应相关性疾病,了解PVR过程中... 背景p21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能阻止细胞从G.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增生,研究认为内源性p21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与细胞增生性病变有关。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眼部增生性反应相关性疾病,了解PVR过程中p21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为PVR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目的检测p21WAF1/CIP1在兔外伤性PVR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外伤性PV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青紫蓝兔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造模后7、14、21和28d组(每组12只),每只兔任意选取一眼作为实验眼。各模型组兔眼玻璃体腔注射人富含血小板血浆(PRP)0.4ml,同时于鼻上方角巩膜缘后5mm处行巩膜外冷冻约5s,以建立外伤性PVR模型。各组兔眼行眼部B型超声检查以评估建模情况。分别于造模后7、14、21和28d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兔并制备实验眼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兔眼视网膜的形态表现,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a及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兔视网膜中p21WAF1/CIP1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兔眼眼前后节均正常,模型组兔造模后1~7d兔眼玻璃体中增生条索逐渐变粗,可见视网膜皱褶,造模后14d兔眼出现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造模后28d兔眼漏斗状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造模后7d兔眼视网膜表面有增生膜和炎性细胞聚集,造模后28d可见视网膜呈花瓣形固定皱褶,视网膜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21WAF1/CIP1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的细胞核内呈强阳性表达,造模后7、14、21和28d表达强度减弱,以造模后14d表达量最低。Westernbl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7、14、21和28d组兔眼视网膜中p21WAF1/CIP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4±0.08、0.60±0.05、0.56±0.03、0.74±0.02和0.65±0.0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5,P=0.00),造模后7d和14d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1d和28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T—PCR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7、14、21和28d组兔眼视网膜中p21WAF1/CIP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O.09、0.57±0.05、0.45±0.04、0.46±0.02和0.47±0.04,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6,P=0.00),造模后14、21和28dp21WAF1/CIP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7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21WAF1/CIP1在外伤性PVR兔眼视网膜中的动态表达变化与PVR的病程发展过程相吻合,p21可能参与外伤性PVR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p21WAF1/CIP1表达量的下降与细胞增生的动态变化过程一致,可能促进了PVR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p21/分析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并发症 眼外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Cyclin D1,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国新 李晓春 +2 位作者 王宁夫 来蕾 冷建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s)增殖,Cyclin D1及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甲基莲心碱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甲基莲心碱对HUVSMCs增殖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s)增殖,Cyclin D1及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甲基莲心碱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甲基莲心碱对HUVSMCs增殖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yclin D1及P21Waf1/Cip1蛋白表达,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clin D1及P21Waf1/Cip1rnRNA的表达。结果:AngⅡ对HUVSMCs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其促增殖效应在24 h达到峰值,且在0.001-0.1μmol/L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关系。甲基莲心碱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HUVSMCs增殖,同时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yclin D1蛋白及mRNA的表达,促进P21Waf1/Cip1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甲基莲心碱可通过下调Cyclin D1及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有效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Waf1/Cip1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肿瘤细胞中p27^(kip1)蛋白功能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晓翔 陈龙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58-3259,共2页
p27kip1(以下简称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传统经典观点认为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 dent kinaseinh ibitor,C... p27kip1(以下简称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传统经典观点认为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 dent kinaseinh ibitor,CD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 肿瘤细胞 蛋白功能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p27KIp1 预后因子 细胞分裂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15
作者 李佳芮 杨振林 +2 位作者 高帆 郭晶晶 李今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7,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采用PONEMAH 6.X实验动物遥测平台...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采用PONEMAH 6.X实验动物遥测平台记录各组大鼠脑电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形态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和E2F转录因子1(E2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流口水、颤抖、血泪、凝视和咀嚼震颤,随后点头眨眼,最后有前肢痉挛、直立及跌倒。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缩短(P<0.01);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延长(P<0.01)。RT-q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升高(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细胞排列整齐;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不规整。TUNEL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上调,神经元凋亡率升高,抑制miR-34a-5p表达能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34a-5p调控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5p 癫痫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 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蛋白 E2F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INK4a/p19Arf与年龄相关性胰岛β细胞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迪 刘东方 吴锦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2-1086,共5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年龄增加,胰岛β细胞增殖能力和分泌能力下降,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抑制剂p16INK4a是引起胰岛β细胞年龄...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年龄增加,胰岛β细胞增殖能力和分泌能力下降,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抑制剂p16INK4a是引起胰岛β细胞年龄相关性老化的重要调控因子.研究表明,通过p16INK4a介导的胰岛老化机制可能有如下两个:p38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途径和PDGFR(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途径,两者均引起p16ink4a及p19ARF表达增加,而损害胰岛细胞增殖.本文综述年龄相关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的潜在机制,从而为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衰老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4a编码抑癌蛋白p16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饰胶蛋白聚糖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永先 聂敏海 +1 位作者 陈潇 刘旭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意义,及DCN影响OS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 目的: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意义,及DCN影响OS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致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P21)四种因子在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将DCN质粒转入HSC-3细胞中,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CN过表达对EGFR、C-Myc和P21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OSCC分化程度的降低,DCN蛋白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EGFR蛋白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转染组EGFR和C-Myc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皆降低,P21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皆升高(P<0.05)。结论:DCN与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紧密相关,其对OSCC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EGFR、C-Myc和P21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饰胶蛋白聚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致癌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通过EZH2/NXPH4/CDKN2A轴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18
作者 张亮 杨波 +4 位作者 肖婷 李晓平 王旭 张卫东 李明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5年第8期814-822,共9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通过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EZH2/NXPH4/CDKN2A)轴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梯度浓度(0、6.25、12.5、25、50、100、200...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通过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EZH2/NXPH4/CDKN2A)轴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梯度浓度(0、6.25、12.5、25、50、100、200μg/mL)的Pae处理肺癌A549细胞,采用CCK-8法确定干预浓度;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Pae组(12.5μg/mL Pae)、Pae+siEZH2组(转染siEZH2+12.5μg/mL Pae)、Pae+siNC组(转染siNC+12.5μg/mL Pae)、Pae+vector NC组(转染vectorNC+12.5μg/mL Pae)、Pae+vectorEZH2组(转染vector EZH2+12.5μg/mL Pae),予以相应的处理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B法检测EZH2、NXPH4、CDKN2A、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在A549细胞中单独转染siEZH2或siNC,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凋亡,WB法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建立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Pa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选择12.5μg/mL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ae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Pae+siNC组相比,Pae+siEZH2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幅度更大,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幅度更大(P<0.05);与Pae+vectorNC组相比,Pae+vectorEZH2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敲低EZH2后A549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5)。体内实验表明Pae可显著降低肿瘤体积和质量且抑制EZH2/NXPH4/CDKN2A通路的活性。结论:Pae通过抑制EZH2/NXPH4/CDKN2A通路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8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秀兰 赵彤 +3 位作者 陈丹峰 李蕾 郭海燕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922,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p18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18基因在食管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4例经外科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经术前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4例食管癌患者的癌旁正常...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p18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18基因在食管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4例经外科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经术前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4例食管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和30例慢性胃炎患者内镜活检组织(慢性胃炎组)作为对照。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食管癌组织活检标本p18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其表达水平与癌灶大小、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和慢性胃炎组比较,食管癌组p18 mRNA均呈现高表达(P<0.01),癌旁正常组与慢性胃炎组间比较p18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8 mRNA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灶大小无关(P>0.05)。结论:p18基因对食管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但对其转移有抑制作用。p18基因在食管癌中呈高表达,可考虑作为食管癌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8 肿瘤抑制基因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诱导新生鼠肺纤维化中CDK2及P27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晓岩 孙艳丽 +1 位作者 胡瑜 富建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2(CDK2)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7)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鼠肺纤维化中的动态表达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高浓度氧诱导新生鼠CLD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技术...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2(CDK2)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7)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鼠肺纤维化中的动态表达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高浓度氧诱导新生鼠CLD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CDK2及P27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并同时测定肺组织纤维化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4、21dCDK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2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DK2的动态表达变化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702),P27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765)(P<0.05)。结论 CDK2及P27的异常表达与高氧致CLD肺纤维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7 高氧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