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
1
作者 王晋芬 郗彦凤 +2 位作者 刘冬梅 王全红 Clive R Taylor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cl 2 ,ABC和TUNEL双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ABC和SABAP双标记方法检测MIB1、TopoⅡα、Rb和 p2 1在 6 2例经典型霍奇金淋...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cl 2 ,ABC和TUNEL双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ABC和SABAP双标记方法检测MIB1、TopoⅡα、Rb和 p2 1在 6 2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  6 2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 35例bcl 2阳性 ,在 6 2例非肿瘤性背景细胞中均有凋亡小体 ,而在H RS细胞仅有 10例胞质内见凋亡小体 ;H RS细胞bcl 2表达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性 (P <0 0 5 ) ;MIB1及TopoⅡα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 (P <0 0 1) ,反之 ,Rb及p2 1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 (P <0 0 1)。所有抗原的表达与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亚型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bcl 2的过度表达可以阻断H RS细胞的凋亡 ;CD30阳性H RS细胞中MIB1及TopoⅡα表达指数随病程的进展而升高 ,而Rb及 p2 1表达指数随病程的进展而降低 ,他们可作为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凋亡 临床分期 检测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先兆子痫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周韵哲 苗竣翔 +2 位作者 韦杰桦 陈立章 王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2-2148,共7页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02例PE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在该院产检且血压正常的4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CND1和CCNE1基因多态性与PE发生的关联,并计算调整后比值比(a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叉生分析探索基因-基因相加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使用3DSNP数据库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T/TT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低于CC基因型(显性模型:aOR=0.44,95%CI=0.20~0.96,P<0.05)。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高于CC/GC基因型(隐性模型:aOR=4.31,95%CI=1.16~16.04,P<0.05)。3DSNP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染色质开放区域中,与血管以及胎盘形成相关的细胞调控因子结合位点占比较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位点间的相加交互作用与PE发生无关。结论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C基因型和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可能与PE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E1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相关肿瘤高表达蛋白(CREPT)在前列腺癌高表达并促进前列腺癌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洪涛 卜欣阳 +4 位作者 李维妙 卢通 杨安钢 秦卫军 郑国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5-590,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相关肿瘤高表达蛋白(CREPT)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2(GEPIA2)和癌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2Rv1前列腺癌细胞转染CREPT小干扰片段下调...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相关肿瘤高表达蛋白(CREPT)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2(GEPIA2)和癌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2Rv1前列腺癌细胞转染CREPT小干扰片段下调CREPT表达,采用CCK-8法、Transwell^(TM)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体内裸鼠荷瘤实验检测CREPT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CREPT在前列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与无进展生存期、肿瘤T分期、N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相关。CREPT能够促进前列腺癌22Rv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体内裸鼠荷瘤实验表明CREPT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CREPT高表达与CD8+T细胞的浸润呈负相关。结论CREPT是潜在前列腺癌预后标志物,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细胞周期相关肿瘤高表达蛋白(CREPT) 22Rv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副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张正艳 李长正 +2 位作者 李静 王艳 路承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基亚砜)和DpdtaA组(0.5μmol/L DpdtaA),处理24 h后采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另取细胞,分4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pdtaA与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ix)的表达。结果:DpdtaA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0.54±0.1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DpdtaA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多(P<0.05);DpdtaA组细胞核周围有大量空泡,线粒体肿胀,ROS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发生副凋亡。DpdtaA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AC预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DpdtaA能够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引起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和副凋亡,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ROS及抑制Ali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dtaA 神经母细胞 SH-SY5Y细胞 增殖 副凋亡 氧化应激 凋亡相关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和自噬相关基因3的影响
5
作者 高志旭 王玉满 +6 位作者 郭建恩 刘岩 杨冰然 辛秋平 孙嘉颖 武晓磊 楚世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9-1754,共6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量生理盐水。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评估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Mankin)评分、滑膜炎病理评分(Krenn)情况,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量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情况,检测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自噬相关基因3(Atg3)mRNA及Notch1、Atg3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升高,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降低,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升高(P<0.05)。结论:探讨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干预,改善大鼠炎症反应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结构,调节Notch1、Atg3表达,改善轻软骨细胞破坏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大鼠 软骨组织 跨膜受体蛋白1 自噬相关基因3 软骨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钾泵抑制剂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介导肝癌HepG2细胞周期S期阻滞与凋亡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默杰 徐忠伟 +3 位作者 王凤梅 陈小义 呼文亮 徐瑞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A1、CDK2、PCNA和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荧光染色显示药物处理24h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升高,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下调CyclinA1、CDK2和PC-NA的表达(P<0.05),上调p21CIP1的表达(P<0.05)。结论钠泵抑制剂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这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华蟾毒配基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细胞凋亡 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天灵 吕巧 +2 位作者 翟羽 卞志群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302,共9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Gli1)对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的影响及其在椎间盘髓核组织纤维化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针刺法构建SD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学染色评估...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Gli1)对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的影响及其在椎间盘髓核组织纤维化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针刺法构建SD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学染色评估未处理(negative control,NC)组和针刺(puncture-induce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PIDD)组的椎间盘退变及髓核纤维化改变水平,Western blot评估组织Gli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在NPCs中过表达Gli1蛋白并进行鉴定,实验分三组:对照(Blank)组、对照慢病毒处理(Lv-Ctrl)组、Gli1过表达(Lv-Gli1)组,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蛋白FAP、FSP-1表达水平;添加Gli1抑制剂GANT61,实验分四组:空白(blank)组、Gli1过表达(Lv-Gli1)组、Gli1过表达抑制(Lv-Gli1+GANT61),Gli1抑制对照组(Lv-Gli1+DMSO),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AP、FSP-1蛋白表达水平;动物体内实验,分组:针刺(PIDD)组,针刺治疗(PIDD+GANT61)组和治疗对照(PIDD+DMSO)组,通过苏木精伊红、番红固绿、天狼猩红染色和Western blot评估椎间盘退变及纤维化改变水平。结果: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退变椎间盘组织学评分明显上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退变组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细胞实验结论与其一致;构建Gli1蛋白过表达NPCs,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病毒对照组、Gli1过表达组的FAP、FSP-1表达明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显示,Gli1过表达组纤维化标志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GANT61干预细胞实验中Gli1过表达抑制组,较Gli1过表达组,Gli1抑制对照组,Western blot提示FAP、FSP-1蛋白表达下调(P<0.05),体内实验中,PIDD+GANT61组,组织学评分及胶原构成明显改善(P<0.01)。结论:退变髓核组织和细胞中的Gli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抑制Gli1基因表达可以下调FAP、FSP-1蛋白表达。椎间盘纤维化退变机制可能与Gli1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细胞 神经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E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胃腺癌细胞迁徙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华 于丽莉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从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一个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E2基因 ,深入研究周期蛋白E2在高转移性胃腺癌细胞系RF 4 8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 .首先通过合成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正义和错配寡核苷酸片段 ,使用半定量RT PCR和Western印... 从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一个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E2基因 ,深入研究周期蛋白E2在高转移性胃腺癌细胞系RF 4 8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 .首先通过合成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正义和错配寡核苷酸片段 ,使用半定量RT 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被 3种寡核苷酸转染的RF 4 8细胞在 1~ 5d内周期蛋白E2基因及它可能调控下游靶基因之一FGFR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 ,检测寡核苷酸转染的RF 4 8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 ,观察寡核苷酸转染RF 4 8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运动能力和体外侵袭能力 .结果表明 ,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在有效地抑制RF 4 8细胞中周期蛋白E2表达上调后 ,RF 4 8细胞的迁徙能力被显著降低 ,其增殖、运动能力没有变化 .周期蛋白E2基因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促细胞分裂 ,也与细胞的增殖、运动能力无关 ,周期蛋白E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胃腺癌的迁徙性存在相关性 ,其触发肿瘤的侵袭性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其下游靶基因之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周期蛋白 E2基因 基因过表达 胃腺癌细胞 细胞迁徒 基因芯片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E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薛惠平 倪培华 +2 位作者 吴洁敏 孙建华 童菊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Cyclin E2与临床肿瘤病理的关系,探讨Cyclin E2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组织标本,用于RNA提取。按Laure...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Cyclin E2与临床肿瘤病理的关系,探讨Cyclin E2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组织标本,用于RNA提取。按Lauren方案分为肠型胃癌11例,弥漫型胃癌29例;按有无胃周围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8例,非转移组12例。临床分期采用UICC的TNM方案,Ⅰ、Ⅱ期13例,Ⅲ、Ⅳ期27例。用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Cyclin E2基因mRNA表达。结果肿瘤组织表达Cyclin E2 mRN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在肿瘤组织中可见Cyclin E2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表达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P<0.01),TNM分期中Ⅲ、Ⅳ期者Cyclin E2 mRNA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肿瘤组织中Cyclin E2 mRNA表达与性别及Lauren分型无关(P>0.05)。结论Cyclin E2基因可能促使胃癌转移,其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E2 基因 胃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新超 杨亚军 +3 位作者 马春雷 金基强 马建强 曹红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5-2372,共8页
以茶树萌动芽为材料,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茶树萌动芽中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CYC1),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该基因全长1... 以茶树萌动芽为材料,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茶树萌动芽中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CYC1),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该基因全长1 956bp,包含1 320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39个氨基酸残基。(2)CsCYC1预测分子量为49.35kD,具有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典型的保守cyclin-box结构域和三维结构。(3)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sCYC1的氨基酸序列与葡萄、蓖麻、毛果杨、琴叶鼠耳芥、拟南芥等的相似性分别为77%、74%、72%、68%和67%。(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sCYC1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期的表达量远低于恢复生长期,在萌发期表达量最高,说明该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的解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芽萌发 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sCYC1 克隆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癌基因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莉萍 蒋纪恺 Joe Tam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7-350,360,共5页
目的:探讨在苦参碱诱导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和分化时相关癌基因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 Northern Blot和 Dot Blot杂交技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在苦参碱作... 目的:探讨在苦参碱诱导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和分化时相关癌基因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 Northern Blot和 Dot Blot杂交技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在苦参碱作用后的c-myc、N-ras 及 p53 mRNA表达;同时用 Western Blotting-ECL分析苦参碱作用前、后24、48、72,小时K562 细胞CyclinD1,CyclinE,Cdk2,Cdk5的不同表达水平。结果:在增殖的 K562细胞(培养48小时)中,伴随着 DNA合成增加,CyclinE和 Cdk2保持高表达;而在苦参碱作用24小时分化启动的细胞中,随着DNA合成减少,N-ras、p53mRNA表达增强; c-myc mRNA表达明显受抑;同时 CyclinD, Cdk5表达增强。结论:苦参碱抑制 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可能与相关癌基因表达和 CyclinD1/Cdk5,CyclinE/Cdk2不同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白血病 基因 细胞周期 调控蛋白 苦参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父母本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克隆与分子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良国 陶敏 +3 位作者 段巍 刘少军 刘东 刘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49-858,共10页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是真核细胞周期运转中调控G2期至M期转化的关键因子.本实验根据斑马鱼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的剪切方式,设计3对特异于金鱼和银鲫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外显子区兼并引物,首次扩增出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鲤...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是真核细胞周期运转中调控G2期至M期转化的关键因子.本实验根据斑马鱼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的剪切方式,设计3对特异于金鱼和银鲫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外显子区兼并引物,首次扩增出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鲤鱼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2条大小分别约为2.4kb和2.1kb的片段.测序及比对分析表明:这3种鱼的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2个片段均包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内含子剪切位点符合GT-AG规则,推测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2个片段可能是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的2种存在形式.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原始父母本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外显子区还是内含子区,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原始亲本都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在1025bp的外显子序列中相同的碱基位点数达963个,为异源四倍体鲫鲤来源于红鲫和鲤鱼提供了分子证据;同时,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原始亲本差异碱基位点的存在又表明这一独特的多倍体物种与其原始亲本存在着进化上的变异.此外,还分别以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构建了包括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父母本在内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初步表明: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用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与传统的物种进化树一致;而对于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用内含子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与传统的物种进化顺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细胞周期蛋白B基因 内含子 分子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真核及shRNA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BxPC-3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锐 王芳 +2 位作者 栾康 罗欣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构建甲羟戊酸激酶(MVK)基因真核及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xPC-3细胞中,观察其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从BxPC-3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PCR(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MVK以及通过化学合成MVK(751~779)和MVK(1089~1117)位... 目的 构建甲羟戊酸激酶(MVK)基因真核及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xPC-3细胞中,观察其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从BxPC-3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PCR(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MVK以及通过化学合成MVK(751~779)和MVK(1089~1117)位点寡核苷酸片段,构建真核表达及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xPC-3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Westernblot法分析转染后对BxPC-3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MVK基因真核表达(pcD-NA3.1-mvk)及两个针对MVK shRNA表达载体(piLenti-RNAi-shRNA1/2)。通过抗生素筛选及Westernblot分析获得了稳定的MVK过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Westernblot分析显示:过表达MVK的细胞株及MVK knockdown的细胞株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CyclinE表达量与正常及对照细胞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 MVK过表达及低表达均抑制Bx-PC-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Cyclin 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羟戊酸激酶 基因重组 寡核苷酸 细胞周期蛋白 BXPC-3 SH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大新 吕刚 +2 位作者 黄涛 郑玮 杜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分型间的差异及其与cyclinD1表达的关系。 结果 :NF κBp6 5亚单位显著表达于骨肉瘤细胞中 (6 7.4 % ) ,而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中未见表达 ;NF κBp6 5表达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 ,在骨内高分化型组表达显著高于普通中心型组 (P<0 .0 5 )。cyclinD1在骨肉瘤中表达率为 73.9% ,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 (33.3% ,P <0 .0 5 ) ;骨肉瘤中NF κB p6 5与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r =0 .4 6 3,P <0 .0 1)。结论 :NF κBp6 5在骨肉瘤细胞中异常活化 ,并与cyclinD1过表达密切相关 ,其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表达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细胞周期蛋白D1 骨肉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在家蚕胚胎期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2 位作者 李兵 秦佳梅 刘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3,45,共6页
【目的】研究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CyclinA、CyclinB、CyclinB3、CyclinE、CyclinLl)在滞育卵与即时浸酸处理的滞育卵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活性,为家蚕胚胎发育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大造为试材,取产... 【目的】研究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CyclinA、CyclinB、CyclinB3、CyclinE、CyclinLl)在滞育卵与即时浸酸处理的滞育卵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活性,为家蚕胚胎发育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大造为试材,取产后1-8d的滞育卵及产后20h即时浸酸的非滞育卵,提取其RNA反转录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家蚕Cyclin家族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结果】在即时浸酸处理的家蚕非滞育卵中均能检测到Cyclin家族基因的表达,但不同发育阶段Cyclin家族基因表达量差异很大,在发育开始的1-3d,Cyclin家族基因变化显著,说明此期细胞分裂频繁,正处于组织和器官活跃形成时期。在胚胎发育晚期,除CyclinLl外的其他基因表达量都很低,表明此时幼虫器官发育几近完成,因此细胞分裂迟缓。而滞育卵从蛾体产下经过3d后,细胞分化停滞于G2期,Cyclin家族基因也进入沉默状态。【结论】Cyclin家族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细胞周期蛋白 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中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巨钢 姜波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487-3489,共3页
胃癌是世界上主要的癌症之一,现已公认,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细胞的凋亡减少、增殖增加及细胞去分化等多个细胞生命活动,最终引起细胞的失控性生长,而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最终都要汇... 胃癌是世界上主要的癌症之一,现已公认,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细胞的凋亡减少、增殖增加及细胞去分化等多个细胞生命活动,最终引起细胞的失控性生长,而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最终都要汇聚到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上来,使细胞周期发生紊乱。eDNA microarray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能对细胞周期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进行广泛的筛选。从而发现新的胃癌相关基因,最终明确对胃癌发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基因。本文通过对细胞周期各个环节中。目前重点研究的关键基因的简单介绍,阐释细胞周期紊乱在胃癌研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紊乱 相关基因 胃癌 异常表达 蛋白质组学 生命活动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周期蛋白G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东红 陈惠瑜 胡建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基因(CyclinG)mRN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9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CyclinG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白血病(AL)组和慢性白血病(CL)组CyclinGm...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基因(CyclinG)mRN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9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CyclinG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白血病(AL)组和慢性白血病(CL)组CyclinGmRNA的表达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AL组和CL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AL、AML、ALL组中初治/复发亚组的CyclinG阳性率分别为71.3%、66.7%和85.7%,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缓解组(P<0.05或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但各白血病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Cyc-linG阳性表达率在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幼稚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AL组和AML组中初治患者WBC计数>50×109/L组的Cyclin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计数≤50×109/L组。(4)初治患者中有53例CyclinG表达阳性,其中强阳性表达患者的缓解率(51.7%)显著低于一般阳性患者的缓解率(79.1%)(P<0.05)。结论CyclinG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异常高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其异常高表达可能是白血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G基因 白血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周期蛋白H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及功能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冀全博 徐小洁 +7 位作者 张强 王涛 冯滢滢 李玲 黄蓉 周丽英 叶棋浓 王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细胞周期蛋白H(cyclin H)是一种含3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Mr)为38 000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可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yclin-dependent kinase 7,CDK7)共同参与细胞周期和基因转录的合理调控,其复合... 细胞周期蛋白H(cyclin H)是一种含3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Mr)为38 000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可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yclin-dependent kinase 7,CDK7)共同参与细胞周期和基因转录的合理调控,其复合体可以催化各种CDK分子的活化,从而影响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H基因 真核表达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K4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鸿鹤 朱孝峰 +3 位作者 谢冰芬 冯公侃 沈竞康 刘宗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9-714,共6页
通过生物工程获得人重组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蛋白 ,作为抗癌药物筛选的分子靶点 .从人HL 6 0细胞中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 CDK4基因的cDNA ,先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 ,再经重组构建供体质粒pFastBac D1和pFas... 通过生物工程获得人重组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蛋白 ,作为抗癌药物筛选的分子靶点 .从人HL 6 0细胞中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 CDK4基因的cDNA ,先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 ,再经重组构建供体质粒pFastBac D1和pFastBac CDK4 .重组供体质粒转化感受态DH1 0Bac细胞 ,挑取确证为白色克隆的菌落振荡培养 ,分离制备高纯度杆粒DNA .以重组病毒适量感染昆虫细胞Tn 5B1 4 ,利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Tn 5B1 4 (Hi5 )中表达相应的重组蛋白 .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Bac to Bac)在昆虫细胞Tn 5B1 4中分别高效表达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蛋白 .SDS PAGE分析表明 ,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 2 0 %左右 ,表达产物经Ni2 + 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 85 %以上 .研究表明 ,昆虫细胞表达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蛋白能促进Rb蛋白的磷酸化 ,具有生物活性 .成功构建了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真核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并且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分子靶点 真核表达 基因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细胞周期蛋白D基因的转录与蛋白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峻 杨连甲 +1 位作者 董绍忠 李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舌部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系以及根据不同的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来分类的舌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的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yclinD蛋白合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D基因的转录... 目的:研究舌部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系以及根据不同的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来分类的舌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的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yclinD蛋白合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D基因的转录。结果:1cyclinD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8.6%(33/42)显示cyclinD蛋白过度表达;2cyclinD探针随机引物标记,经原位杂交后显示,cyclinD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6.7%(28/42);3cyclinD的表达与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有相关性,12例有转移的舌癌组织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后分别有10例(83.3%)和9例(75%)有cyclinD的表达,而在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舌癌组织中,分别仅有13例(43.3%)和11例(36.7%)出现cyclinD的表达。结论:cyclinD在舌癌中有高水平的表达,且临床分期越晚,恶性程度越高,其表达率也较高,提示cyclinD的过度表达与舌癌的特性密切相关;cyclinD标记指数与舌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yclinD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判断舌癌恶性程度及预测肿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细胞周期蛋白D 基因转录 蛋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