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的小鼠B细胞受体组库特征分析
1
作者 赵冬敏 刘青涛 +3 位作者 韩凯凯 黄欣梅 刘宇卓 李银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8,共10页
本研究根据鹅星状病毒(GoAstV)衣壳蛋白(Cap)基因序列,通过人工合成获得衣壳蛋白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杆状病毒rBV-Cap。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Western Blot鉴定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rBV-Cap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衣壳蛋白可自组装形成与... 本研究根据鹅星状病毒(GoAstV)衣壳蛋白(Cap)基因序列,通过人工合成获得衣壳蛋白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杆状病毒rBV-Cap。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Western Blot鉴定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rBV-Cap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衣壳蛋白可自组装形成与天然鹅星状病毒结构相似的病毒样颗粒。将纯化的衣壳蛋白免疫BALB/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病毒噬斑减少中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衣壳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抗体。为进一步探究B细胞免疫应答特征,分别摘取对照小鼠和免疫后的小鼠脾脏组织,利用单细胞免疫谱测序技术对B细胞受体(BCR)组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对照小鼠BCR重链(H)-CDR3多肽链长度主要为13 aa,免疫后的小鼠BCR重链(H)-CDR3多肽链长度主要为14 aa。与对照相比,免疫后的小鼠免疫球蛋白G(IgG)数量和占比升高,表明Cap蛋白能够有效刺激小鼠产生IgG抗体。与对照相比,Cap蛋白免疫后的小鼠BCR组库多样性指数(D50值)降低,表明免疫后BCR多样性降低。但是免疫后的小鼠某些克隆型细胞数量增加,表明免疫会引起特定克隆型的扩增。对照小鼠对IGHV1、IGHV2、IGHV5基因的取用频率较高,而免疫后的小鼠对IGHV1、IGHV6、IGHV9基因的取用频率较高。对照小鼠和免疫后的小鼠对IGHJ基因的取用频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免疫后小鼠的IGHV7-3-IGHJ2配对和IGHV2-6-2-IGHJ2配对的频率增加。免疫后的小鼠体内存在IGHV2-2-IGHJ1和IGHV5-1-IGHJ1配对,而对照小鼠体内未检测到这2种类型的配对,表明Cap蛋白免疫导致小鼠V-J基因配对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为基于B细胞表位的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星状病毒 衣壳蛋白 B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细胞受体CAR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泱 刘静瑞 +4 位作者 张瀚文 高亚茹 刘琳 李新生 宋亚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42,共8页
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类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导致从轻症到严重的感染。腺病毒通过其纤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是主要的介导者。CAR是... 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类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导致从轻症到严重的感染。腺病毒通过其纤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是主要的介导者。CA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在多种脊椎动物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聚焦于CAR的生物学功能和结构特征,探讨其在腺病毒感染机制中的核心作用;重点分析了CAR与人腺病毒、禽腺病毒及其他物种腺病毒的相互作用及功能差异,揭示腺病毒与宿主受体结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外,文章讨论了CAR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利用CAR介导的腺病毒载体递送抗癌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调控CAR表达水平及阻断其与病毒结合的策略被认为是优化腺病毒治疗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深化了对腺病毒感染机制的认识,并为基因治疗及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受体 CAR 腺病毒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策略
3
作者 汪婧雯 李振军 +2 位作者 吕亮成 姚晓雨 丁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6-441,共6页
B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70%~80%,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等都展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是B细胞表面重要的跨膜受体,在B细胞存活、... B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70%~80%,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等都展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是B细胞表面重要的跨膜受体,在B细胞存活、增殖、活化及免疫应答中发挥核心作用。BCR信号通路的功能异常促进了肿瘤B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抗凋亡能力,被认为是多种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积极探索靶向BCR及其信号通路的治疗策略,已成为改善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重要任务。BCR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占据核心位置,有望为未来开发治疗策略提供新方向和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B细胞受体 信号通路 小分子抑制剂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精准靶向免疫治疗的关键:T细胞受体抗原筛选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润棣 李贵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其中,TCR-T疗法主要通过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MHC)的特异性识别,进而激活过继性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全面解析... 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其中,TCR-T疗法主要通过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MHC)的特异性识别,进而激活过继性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全面解析TCR所靶向的抗原信息有助于提高TCR-T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然而,高效、高通量的TCR抗原筛选技术的缺乏限制了TCR-T疗法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和计算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TCR抗原筛选技术用于解析TCR及其特异性识别的抗原信息。本文从抗原定向筛选、TCR定向筛选以及双向筛选三方面对TCR抗原筛选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介绍其优缺点,展望TCR抗原筛选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为未来抗原筛选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细胞受体 抗原 TCR抗原筛选技术 TCR-T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肝硬化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CDR3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王佳 胡宇婷 +3 位作者 龚跃峰 朱健 苏式兵 陆奕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6-1924,共9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库测序,分析肝硬化不同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探讨肝硬化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方法 2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包括肝胆湿热(LGHD)、肝郁脾虚(LDSD)、肝肾阴虚(LKYD)3种证型,10例健康患者为... 目的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库测序,分析肝硬化不同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探讨肝硬化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方法 2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包括肝胆湿热(LGHD)、肝郁脾虚(LDSD)、肝肾阴虚(LKYD)3种证型,10例健康患者为正常对照组。从外周血样品中提取DNA,对TCRβ链CDR3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对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结果 肝硬化证候LDSD的CDR3独有nt序列数与CDR3独有aa序列数均少于LKYD(P<0.05);LGHD和LKYD的Clonality、Pielous、Shannon.Index和DE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证型的V和J区基因中多个片段使用频率及V-J基因重组有显著性差异:在LGHD和LDSD中,TRBV21-1、TRBV12-4、TRBV11-1亚型及7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GHD和LKYD中,TRBV10-2、TRBV7-6、TRBV5-8亚型及30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DSD和LKYD中,TRBJ1-5亚型及18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挖掘肝硬化不同证候的免疫学特征,发现肝硬化证候TCR CDR3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且符合由实向虚的证型变化规律,为寻找“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提供新的支撑,以期发现肝硬化不同证候人群适应性免疫基因重排的表达差异和特异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证候 免疫组库测序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分析病毒性肺炎患者T细胞受体基因差异
6
作者 马恩泽 宁可 朱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6-801,共6页
目的:采用单细胞测序分析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基因差异,探讨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获得数据,设置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使用RStudio软件R语言分析单细胞测序数据,绘制表格和图片,得出结论。结果:病例组... 目的:采用单细胞测序分析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基因差异,探讨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获得数据,设置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使用RStudio软件R语言分析单细胞测序数据,绘制表格和图片,得出结论。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TCR有显著差异。对TCRα链和β链V、J基因片段使用频率进行分析,其中病例组TRAV1-2、TRAV29/DV5、TRAJ33、TRAJ48、TRBV20-1、TRBV2、TRBJ2-3、TRBJ1-1等基因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V-J基因组合分析显示,病例组α链V-J对使用频率最高的是TRAV1-2-J33,β链V-J使用频率最高的是TRBV20-1-J2-1,αβ双链V-J使用频率最高的是TRAV30-J24-TRBV3-1-J2-7。结论: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CR基因发生了明显改变,可能与病毒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测序 病毒性肺炎 T细胞受体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介导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平忠 于海涛 +1 位作者 蒋伟 白雪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1-443,共3页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参与固有免疫的主要成分,其表面可表达多种受体。识别和杀伤靶细胞与其表面受体特性密切相关。根据所介导的功能不同,将NK细胞受体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前者识别一定型别的MHCⅠ类分子后,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参与固有免疫的主要成分,其表面可表达多种受体。识别和杀伤靶细胞与其表面受体特性密切相关。根据所介导的功能不同,将NK细胞受体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前者识别一定型别的MHCⅠ类分子后,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传递抑制信号,阻抑对相应靶细胞的杀伤。后者识别靶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后,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传递活化信号,产生细胞毒活性和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从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细胞毒作用可能主要依赖于ERK途径,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可能主要依赖于NF-κB和(或)p38MAPK或JUK/AP-1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受体 抗病毒免疫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输出功能的评价手段—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扬秋 韩素芳 杨力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67-672,共6页
多年来 ,因缺乏合适的检测胸腺输出naiveT细胞的技术 ,未能明确胸腺输出功能。由于胸腺T细胞的分化始于T细胞受体 (TCR)基因的重排 ,在TCRα基因重排时 ,通过δRec和 ψJα基因片段重组形成染色体外DNA环而删除TCRδ基因 ,该删除环称为... 多年来 ,因缺乏合适的检测胸腺输出naiveT细胞的技术 ,未能明确胸腺输出功能。由于胸腺T细胞的分化始于T细胞受体 (TCR)基因的重排 ,在TCRα基因重排时 ,通过δRec和 ψJα基因片段重组形成染色体外DNA环而删除TCRδ基因 ,该删除环称为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 (sjTRECS)或TRECs。TRECs十分稳定 ,不扩增且随着细胞增殖而稀释 ,故近期研究认为对TRECs的定量检测可以直接地估计胸腺的输出功能。本文综述了TRECs定量分析在评价正常人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HI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的胸腺输出功能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 胸腺输出功能 定量PCR 基因 T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氏病强毒株感染鸡T细胞受体亚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一经 刘宝全 +3 位作者 李海滨 杨庆霞 刘胜旺 卢景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鸡脾脏中TCR1+T细胞异常增高,而TCR2+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TCR1+T细胞与TCR2+T细胞的这种异常变化是vMDV感染雏鸡后T细胞表型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病毒 T细胞受体亚群 M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冲击治疗Graves眼病对T细胞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悦 刘宇峰 +3 位作者 郭辉 刘晓梅 伍丽萍 施秉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97-1801,共5页
目的通过对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冲击治疗前后的Graves眼病(TAO)患者T细胞受体(TCR)进行测序,进一步探索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冲击治疗TAO的免疫学机制,为新兴免疫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6例TAO患者,于诊断时、第1次... 目的通过对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冲击治疗前后的Graves眼病(TAO)患者T细胞受体(TCR)进行测序,进一步探索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冲击治疗TAO的免疫学机制,为新兴免疫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6例TAO患者,于诊断时、第1次冲击治疗结束时和第3次冲击治疗结束时的3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提取RNA进行TCR免疫组库测序,后续进行高通量测序数据挖掘分析。结果3次激素冲击结束后,病情好转的TAO患者,其TCR多样性指数、VJ家族迁移、VJ家族频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反病情恶化的TAO患者,其高频VJ家族出现克隆扩增。TAO患者缓解伴随着Th17细胞的下降。结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冲击治疗TAO的机制是机体免疫平衡的重新建立,而不是自身反应性克隆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冲击 GRAVES眼病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受体Vβ表达和克隆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昕熙 李锦添 +3 位作者 吴一龙 王思愚 杨学宁 陈诗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了解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及非癌肺组织淋巴细胞中T细胞受体 (TCR)Vβ优势表达情况及优势亚家族的克隆性分布。方法 收集 2 4例NSCLC患者外周血、... 目的 了解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及非癌肺组织淋巴细胞中T细胞受体 (TCR)Vβ优势表达情况及优势亚家族的克隆性分布。方法 收集 2 4例NSCLC患者外周血、肺癌组织和非癌肺组织 ,提取RNA ,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扩增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互补决定区 3(CDR3) ,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 ,以 10例正常人外周血结果作对照 ,比较不同来源T细胞TCR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 结果 NSCLC患者仅存在部分亚家族的T细胞 ,其中TCRVβ5的表达率在TIL中 (6/18,33.3% )明显高于PBL(1/2 4,4.2 % )和非癌肺组织(0 /12 ) ,P值均 <0 .0 5 ,而且 6例表达Vβ5的TIL中 2例为寡克隆增殖 ,4例为多克隆增殖。 结论 NSCLC患者TCRVβ 2 4个亚家族呈倾斜性分布和克隆性增殖 ,提示NSCLC的TIL中可能存在肿瘤相关抗原 (T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克隆 T细胞受体 肺肿瘤 NSCLC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早期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关祥 仇一华 +3 位作者 徐铿 林梓 应大明 陈诗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9-84,共6页
从29例免疫分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中选出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和不与细胞系相关或成熟细胞系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反应的6例白血病细胞,进一步作免疫球蛋白(包括重链和κ轻链)和T细胞受体(包括δ、γ、β)基因结构的分析。所有6例均有IgH基... 从29例免疫分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中选出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和不与细胞系相关或成熟细胞系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反应的6例白血病细胞,进一步作免疫球蛋白(包括重链和κ轻链)和T细胞受体(包括δ、γ、β)基因结构的分析。所有6例均有IgH基因的重排,提示这些白血病细胞是β细胞来源。两例CD_(10)阴性和白病细胞.κ链基因没有重排,其中一例的TCRδ、γ、β基因也都处于胚系,另一例的TCRβ处于胚系。在CD_(10)阳性白血病细胞中,其中两例κ链基因丢失,TCR基因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重排或丢失)。这些结果可能提示在CD_(10)阳性白血病细胞中能产生功能性IgH的重排,并可导致IgL和TCR基因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免疫球蛋白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α和β链亚家族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海燕 王琳 +5 位作者 丁宁 范振平 刘妍 钟彦伟 刘永明 徐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2-86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α和β链亚家族特点。方法:从1例HLA*0201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乙肝抗原HBsAg表位S335-343多肽和细胞因子刺激PBMC以诱导CD8+ T增殖,用流式细胞...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α和β链亚家族特点。方法:从1例HLA*0201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乙肝抗原HBsAg表位S335-343多肽和细胞因子刺激PBMC以诱导CD8+ T增殖,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特异性CTL到96孔培养板,培养10~14 d后,提取细胞RNA,PolyA介导反转录,巢式PCR扩增TCR Vα和TCR Vβ,并用非特异性CD8+ T细胞作为对照。对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从HBV急性肝炎患者分离的HBsAg335-343表位特异性CD8+ T细胞扩增出15个Vα亚家族和10个Vβ亚家族,其中用少量CTL仅检出Vα2、Vα9和TCR Vβ3、Vβ4、Vβ9,提示这几种亚家族可能为该特异性CTL TCR的优势取用亚家族,除Vα2呈现3种序列和Vβ9呈现2种序列外,其他亚家族内序列单一;而从患者非特异性CD8+ T对照细胞中可扩增到所有的32个TCRVα和25个Vβ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序列呈现高度多样性。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存在优势利用的特点,可能是由于针对同一抗原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其机制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 T细胞 T细胞受体(TCR)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Vβ基因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少刚 席启林 +5 位作者 郭新 白剑 胡东亮 庄乾元 刘继红 叶章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1、Vβ8、Vβ11和Vβ20基因表达,了解TCRVβ克隆增殖与CAP/CPPS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6例CAP/CPPS患者和14例正... 目的检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1、Vβ8、Vβ11和Vβ20基因表达,了解TCRVβ克隆增殖与CAP/CPPS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6例CAP/CPPS患者和14例正常健康男性外周血TCRVβ1、Vβ8、Vβ11和Vβ20mRNA的表达,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TCRVβ1mRNA平均相对吸光度(A)值分别为(0.24±0.08)和(0.25±0.04),P>0.05;TCRVβ8分别为(0.26±0.07)和(0.28±0.03),P>0.05;TCRVβ11分别为(0.31±0.06)和(0.27±0.05),P>0.05;而CAP/CPPS患者外周血TCRVβ20mRNA平均相对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2±0.11)和(0.29±0.04),P<0.05。结论CAP/CPPS患者外周血存在TCRVβ20优势克隆,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CAP/CPP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病毒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建青 褚秀玲 +2 位作者 马秀亮 江成 张吉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9,共5页
麻疹病毒是一种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同属的还包括犬瘟热病毒、牛瘟病毒等。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和启动感染的关键。目前,3种蛋白质分子——膜辅蛋白CD46、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和细胞... 麻疹病毒是一种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同属的还包括犬瘟热病毒、牛瘟病毒等。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和启动感染的关键。目前,3种蛋白质分子——膜辅蛋白CD46、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和细胞黏附分子Nectin-4已经被证实是介导麻疹病毒入侵易感染细胞和启动感染的受体。论文综述了麻疹病毒3种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对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及有针对性地进行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细胞受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受体信号及其靶向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杏 贾晓益 +1 位作者 吴育晶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4-607,共4页
淋巴瘤是来源于成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在B细胞的发育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恶性B细胞的生长和存活由BCR及其信号通路介导。目前,已相继研发了针对通路的各种靶酶如Syk、Btk及PI3K的抑制剂。该文... 淋巴瘤是来源于成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在B细胞的发育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恶性B细胞的生长和存活由BCR及其信号通路介导。目前,已相继研发了针对通路的各种靶酶如Syk、Btk及PI3K的抑制剂。该文对BCR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恶性淋巴瘤 SYK BTK PI3K 靶向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受体群谱偏移与肿瘤免疫逃逸及逆转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彩 田志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9-614,共6页
NK细胞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后所传递信号的平衡状态。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进化出许多机制,调控NK细胞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及肿瘤细胞NK细胞识别的配体表达的平衡状态,通常表现... NK细胞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后所传递信号的平衡状态。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进化出许多机制,调控NK细胞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及肿瘤细胞NK细胞识别的配体表达的平衡状态,通常表现为活化受体/配体表达受到抑制而抑制性受体/配体表达增强的群谱偏移现象,成为肿瘤细胞削弱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功能、诱导NK细胞免疫耐受甚至功能耗竭,最终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本文就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NK细胞受体/配体表达的失衡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基于逆转NK受体及其配体失衡的免疫治疗策略(尤其是抑制性受体的Checkpoint阻断疗法和CAR修饰的NK细胞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NK细胞受体 肿瘤免疫逃逸 免疫治疗 Checkpoint阻断疗法 CAR-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协同刺激分子对T细胞受体介导的胸腺细胞亚群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梅 张华刚 +3 位作者 王宏程 钱晓萍 陈慰峰 孔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anti-TCRαβ mAb、anti-TCRαβ mAb+anti-CD28mAb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凋亡及凋亡程度,分析CD28协同刺激分子对TCR受体介导的胸腺细胞亚群凋亡 的影响。方法:新鲜分离胸腺细胞,加入anti-TCRαβ mAb、anti-TCRαβ... 目的:分析anti-TCRαβ mAb、anti-TCRαβ mAb+anti-CD28mAb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凋亡及凋亡程度,分析CD28协同刺激分子对TCR受体介导的胸腺细胞亚群凋亡 的影响。方法:新鲜分离胸腺细胞,加入anti-TCRαβ mAb、anti-TCRαβ mAb+anti-CD28 mAb等培养20 h,进行多重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与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的结果相比较:①双信号刺激可明显增加胸腺细胞凋亡的数目,尤其是CD4+ CD8+胸腺细胞的凋亡数目。②凋亡的CD4+ CD8+亚群、CD4+ CD8-亚群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均增多。结论:CD28共刺激分子对TCR受体介导的胸腺细胞亚群凋亡的影响与细胞的成熟程度有关。CD28共刺激分子能明显增强不成熟皮质胸腺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协同刺激分子 T细胞受体介导 胸腺细胞亚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细胞受体α链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结构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海燕 莫斯科 +1 位作者 房永祥 景志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旨在为研究猪T细胞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并首次在国内克隆了猪T细胞受体α链基因。以GenBank上登载的猪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α链(AB087988)为参考序列,从甘肃合作猪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TCR-α链基因(p... 旨在为研究猪T细胞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并首次在国内克隆了猪T细胞受体α链基因。以GenBank上登载的猪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α链(AB087988)为参考序列,从甘肃合作猪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TCR-α链基因(pTCR-α)。结果表明:克隆的TCR-α基因具有完整的ORF,全长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30 kDa,含18个强碱性氨基酸,23个强酸性氨基酸,87个疏水性氨基酸和103个极性氨基酸,含有一段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与GenBank上登载的TCR-α参考序列(AB087988)的同源性为94.6%,与其他具有完整ORF的猪TCR-α相比,同源性为54.4%-80.3%。推测可能是一新的TCR-α基因转录本。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其基因序列及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这为猪T细胞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T细胞受体α链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基因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海燕 王琳 +4 位作者 范振平 钟彦伟 苏何玲 刘永明 徐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Vβ)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TCRVβ26个亚家族基因序列特点设计扩增Vβ基因的上游内引物34条、上游外引物37条,并将内、外上游引物各分为8个简并组。在恒定区(C区)设计下游内、外和测...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Vβ)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TCRVβ26个亚家族基因序列特点设计扩增Vβ基因的上游内引物34条、上游外引物37条,并将内、外上游引物各分为8个简并组。在恒定区(C区)设计下游内、外和测序引物各1条以及扩增Cβ基因的上游引物1条。提取细胞RNA,用PolyA介导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扩增正常人CD8T细胞TCRVβ26个亚家族基因,并用JurkatT淋巴瘤细胞作为对照。用T-easy载体克隆RT-PCR产物,对克隆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从正常人的CD8T细胞中扩增到所有TCRVβ亚家族基因,克隆后测序与相应的参考序列同源。从Jurkat细胞扩增出TCRVβ8基因,经测序验证与文献报道一致,且最少可从10个细胞提取的RNA模板中扩增成功。结论:建立的巢式RT-PCR方法可以高效、广谱地扩增人TCRVβ基因,为进一步进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TCR克隆和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 T细胞 T细胞受体(TCR) 反转录PCR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