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杂交细胞化学技术的特异性及非同位素标记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桂宝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共7页
已有不少利用原位杂交细胞化学技术(Hybridocytochemistry)显示机体组织特别是神经系统内特定序列核酸的报道。研究可以在细胞水平,也可以在染色体水平进行。此技术于1969年由Pardue和Gall、John最早建立,最初由于分子克隆技术的限制,... 已有不少利用原位杂交细胞化学技术(Hybridocytochemistry)显示机体组织特别是神经系统内特定序列核酸的报道。研究可以在细胞水平,也可以在染色体水平进行。此技术于1969年由Pardue和Gall、John最早建立,最初由于分子克隆技术的限制,只限用于用常规生化手段能够分离、提纯的序列如小鼠卫星DNA、病毒DNA及核糖体RNA,并且同位素是主要的核酸标记物,因当时技术方法落后,敏感性差。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细胞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转录因子激活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单佑安 刘小华 +1 位作者 罗向东 杨宗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4,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转录因子 激活 ICC 抗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器标志酶的检测
3
作者 白晓洋 梁国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00期83-84,共2页
电镜酶的细胞化学技术就是通过酶的特异性细胞化学反应,在超微结构水平上显示酶在细胞内的定位。本文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正常大鼠肾组织进行碱性磷酸酶(AKP)、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检测,成功地显示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和线粒体... 电镜酶的细胞化学技术就是通过酶的特异性细胞化学反应,在超微结构水平上显示酶在细胞内的定位。本文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正常大鼠肾组织进行碱性磷酸酶(AKP)、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检测,成功地显示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特异性标志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化学技术 肾小管 标志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标志酶细胞化学的技术关键及其探讨
4
作者 金立强 马素霞 +2 位作者 万美玲 祝纪山 张东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81-381,共1页
电镜标志酶细胞化学的技术关键及其探讨金立强,马素霞,万美玲,祝纪山,张东生(南京铁道医学院电镜室,南京210009)经过几年的探索、引用或改进,我们建立了ACP、CMP酶、G6P酶、TPP酶、5′-核苷酸酶、Mg ̄(... 电镜标志酶细胞化学的技术关键及其探讨金立强,马素霞,万美玲,祝纪山,张东生(南京铁道医学院电镜室,南京210009)经过几年的探索、引用或改进,我们建立了ACP、CMP酶、G6P酶、TPP酶、5′-核苷酸酶、Mg ̄(++)-ATP酶、N ̄+-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细胞化学 标志酶 细胞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浆膜腔积液涂片中的应用
5
作者 方长清 范滨 +1 位作者 林国宏 吴广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对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癌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谈了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白_3侏儒小鼠垂体前叶TSH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6
作者 刘皓 曾孝儒 +2 位作者 陈芷沅 陈雪娴 刘金宝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对津白3侏儒小鼠 (dWt)垂体前叶TSH细胞进行观察 ,以探讨dWt 是否存在垂体发育缺陷。方法 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体视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dwt TSH细胞的体积密度 (Vv)和数密度(Nv)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dwt ... 目的 对津白3侏儒小鼠 (dWt)垂体前叶TSH细胞进行观察 ,以探讨dWt 是否存在垂体发育缺陷。方法 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体视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dwt TSH细胞的体积密度 (Vv)和数密度(Nv)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dwt 由于垂体前叶TSH细胞数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H 垂体前叶 小鼠 观察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对照组 正常 侏儒 发育 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蛋白CD59与接头分子Cbp在T细胞上的定位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美华 姬静 +3 位作者 王冰 张蓓 张树超 秦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研究CD59、Src羧基末端激酶结合蛋白(Cbp)在细胞膜的定位,及其在细胞活化及增殖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系统对CD59、Cbp的定位进行了分析;Jurkat细胞转染pSUPER-siCD59重组质粒,并行RT-PCR... 目的研究CD59、Src羧基末端激酶结合蛋白(Cbp)在细胞膜的定位,及其在细胞活化及增殖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系统对CD59、Cbp的定位进行了分析;Jurkat细胞转染pSUPER-siCD59重组质粒,并行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59的表达及蛋白酪氨酸激酶癌基因家族(fyn)磷酸化水平。利用MTT比色法检测转染各组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 CD59、Cbp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转染pSUPER-siCD59重组质粒的Jurkat细胞中CD59表达量减少,磷酸化的fyn含量也随之减少,细胞增殖能力也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CD59是一种膜蛋白,在细胞活化及增殖中与Cbp分子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9 CBP JURKAT细胞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中川芎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敏 阮秋蓉 +3 位作者 朱大和 任新瑜 瞿智玲 路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4,128,239,共5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的VSMC表达粘附分子模型的基础上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AngⅡ刺激组、川芎嗪治疗组。分别在 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的VSMC表达粘附分子模型的基础上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AngⅡ刺激组、川芎嗪治疗组。分别在 6、 12、 2 4h 3个时段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VCAM 1的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结果 ①各时段正常对照组即有VCAM 1的基础表达 ;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ngⅡ能够明显诱导VCAM 1的表达 ,而且其诱导作用在 6h即已出现 (P <0 0 5 ) ,12h表达增强 (P <0 0 1) ,2 4h有所回降 (P <0 0 5 ) ;③川芎嗪在各个时段均能抑制VCAM 1蛋白和mRNA的转录水平 (P <0 0 5 )。结论 AngⅡ能够明显诱导VSMC中VCAM 1的表达 ,而川芎嗪能够通过抑制VSMC中V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川芎嗪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1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鱼表皮中酚氧化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国荣 张士璀 +1 位作者 姜明 薛钦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昌鱼是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 ,在进化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以 L -多巴为底物 ,显示酚氧化酶 ( PO)存在于文昌鱼体表上皮细胞的胞质中 ,PO颗粒呈圆形均质状 ,直径在4 2 0~ 70 0 nm之间 ,电子密度较高 ,其外无膜包被... 文昌鱼是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 ,在进化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以 L -多巴为底物 ,显示酚氧化酶 ( PO)存在于文昌鱼体表上皮细胞的胞质中 ,PO颗粒呈圆形均质状 ,直径在4 2 0~ 70 0 nm之间 ,电子密度较高 ,其外无膜包被。苯硫尿 ( PTU)抑制酚氧化酶反应 ,指出该反应为PO的特异性反应 ,而不是底物的自氧化或其它假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酚氧化酶 超微结构 表皮细胞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L-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茎韧皮部ATP酶活性以及在糖分运输上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伟建 彭时尧 王景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64-69,2-93,共8页
本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设置四种酶反应液处理甘蔗茎不同节间的辅导组织,研究对二个甘蔗品种不同节间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甘蔗茎韧皮部细胞膜结合ATP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离子和不同pH值对甘蔗茎韧... 本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设置四种酶反应液处理甘蔗茎不同节间的辅导组织,研究对二个甘蔗品种不同节间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甘蔗茎韧皮部细胞膜结合ATP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离子和不同pH值对甘蔗茎韧皮部细胞ATP酶活性影响明显不同。Mg^++和Cl^-对韧皮部ATP酶激活力最大,介质pH6.5时韧皮部细胞ATP酶活性较pH7.6时强。不同生长期,相同节位,韧皮部细胞的ATP酶活性亦有所不同,与甘蔗成熟期糖分积累的增加相符合,表明韧皮部运输的糖分在茎中卸出是靠ATP酶洪能的主动过程;并认为用细胞化学方法,有助于定性地了解难于分离的韧皮部细胞膜结合的ATP酶的特性及其在糖分运输积累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皮部细胞 ATP酶活性 甘蔗品种 细胞化学技术 节间 细胞化学方法 韧皮部运输 ATPase 贮藏组织 福建省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快速免疫荧光法在肾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海霞 熊正文 刘俊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433-2433,共1页
关键词 免疫荧光法 肾活检 肾脏疾病诊断 免疫荧光技术 微波 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
12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1991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用光镜细胞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三氯化镱、三氯化镧两种稀土化合物对小鼠腹腔接种S_(180)小鼠腹水型癌细胞的影响。一次性给药组于肿瘤接种后第6d分别ip不同剂量的三氯化镱或三氯化镧,连续性给药组于肿瘤接种同时分别ip不同剂量的上... 用光镜细胞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三氯化镱、三氯化镧两种稀土化合物对小鼠腹腔接种S_(180)小鼠腹水型癌细胞的影响。一次性给药组于肿瘤接种后第6d分别ip不同剂量的三氯化镱或三氯化镧,连续性给药组于肿瘤接种同时分别ip不同剂量的上述稀土化合物,连续注射6d。稀土化合物的剂量分别是1、5、10和2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光镜细胞化学技术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