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世义 马刚 于海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7-438,F003,共3页
目的 :建立人工真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 :取出生 2 4 h内的 Wistar大白鼠背部皮肤 ,分别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传代培养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 ,... 目的 :建立人工真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 :取出生 2 4 h内的 Wistar大白鼠背部皮肤 ,分别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传代培养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 ,属纤维型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95 %以上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呈棕色颗粒或棕色着染 (阳性 ) ;结蛋白抗体和第 因子相关抗原均无棕色颗粒或棕色着染 (阴性 ) ,表明所培养的细胞为比较纯净的成纤维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成纤维细胞 细胞分离培养 组织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酶消化法在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Schwann细胞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梅玉峰 汪静 +1 位作者 闫玉华 李世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Schwann细胞(SCs)是公认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快速分离和培养大量的SCs,本研究采用冷酶消化法对Wister乳鼠坐骨神经的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结果得到的细胞数量超过106,经S-100... Schwann细胞(SCs)是公认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快速分离和培养大量的SCs,本研究采用冷酶消化法对Wister乳鼠坐骨神经的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结果得到的细胞数量超过106,经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SCs的纯度超多了90%。从培养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曲线可见,冷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快捷地分离SCs的方法,使用该法得到的SCs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并在细胞的分离时间、数量、纯度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WANN细胞 细胞分离培养 冷酶消化法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羽番鸭成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3
作者 王丽 王锋超 +5 位作者 张玲 王洁 董飚 王军 陈嘉皓 王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5-160,共6页
为建立番鸭成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选取不同胚龄黑羽番鸭为材料,利用Ⅱ型胶原酶和胰酶消化鸭胚腿肌获得成肌细胞,再经过3次差速贴壁进一步纯化,最后采用含2%马血清的培养基对分离纯化的成肌细胞进行分化诱导,结合细胞形态的观... 为建立番鸭成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选取不同胚龄黑羽番鸭为材料,利用Ⅱ型胶原酶和胰酶消化鸭胚腿肌获得成肌细胞,再经过3次差速贴壁进一步纯化,最后采用含2%马血清的培养基对分离纯化的成肌细胞进行分化诱导,结合细胞形态的观察、成肌细胞增殖期及分化期的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的检测鉴定分离的成肌细胞。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的成肌细胞在贴壁后呈现纺锤形,进行分化处理后出现细胞融合。从E17鸭胚腿肌中获得的成肌细胞较E15、E16和E18中分离培养的效果更好,且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大部分细胞中均检测到标志基因Desmin的表达,表明纯化后成肌细胞纯度较好。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处理48 h后,成肌调控因子MyoD的表达显著上调;成肌细胞增殖期特异性表达的Myf5显著性降低;分化期特异性表达的基因MyHC、MyoG以及MRF4均显著性增加。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分离和鉴定了黑羽番鸭成肌细胞,可为研究番鸭肌肉发育和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成肌细胞 细胞分离培养 细胞分化 细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玮 张雅卿 李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优势。方法取3~4周龄雌性SD大鼠的卵巢,分别采用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机械法:于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针头刺破卵巢成熟的卵泡,将含有卵巢剩余组织及卵泡液的培养液用200目滤网过滤... 目的探讨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优势。方法取3~4周龄雌性SD大鼠的卵巢,分别采用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机械法:于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针头刺破卵巢成熟的卵泡,将含有卵巢剩余组织及卵泡液的培养液用200目滤网过滤;胰酶法:用无菌眼科剪将卵巢剪成小于2 mm3的小碎块,然后加入0.25%胰酶,室温消化1 h后,将含有卵巢碎块的消化液用200目滤网过滤。比较这2种分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细胞活力,及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情况。结果机械法和胰酶法这2种方法分离的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均>90%。将细胞培养1~9 d,除24 h外,其余各时间点胰酶法分离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机械法;胰酶法细胞增殖率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机械法24 h,并且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最大增殖率[72 h:(210.09±0.95)%]高于机械法[96 h:(180.5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激素的最大分泌量、每日平均分泌量及分泌总量均高于机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酶法分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激素分泌功能方面均优于机械法,值得在卵巢早衰的研究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颗粒细胞 细胞分离培养 胰酶法 机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细胞的功能:生物学研究和机理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谷国良 KalervoH. Vnnen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1-12,共12页
骨细胞(osteocyte)是在矿化骨基质内名副其实的骨的细胞(bone cell)。通过细胞突触,骨细胞彼此相连,很可能也与骨髓中某些细胞相接,从而形成三维细胞网络。从骨的超微结构看,骨细胞处于很理想的位置,可以担当骨生理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 骨细胞(osteocyte)是在矿化骨基质内名副其实的骨的细胞(bone cell)。通过细胞突触,骨细胞彼此相连,很可能也与骨髓中某些细胞相接,从而形成三维细胞网络。从骨的超微结构看,骨细胞处于很理想的位置,可以担当骨生理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由于骨细胞处于矿化骨基质深层,对其功能了解甚少。但随着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对这种成骨细胞系中的终末分化细胞进行深入研究,人们也由此对骨细胞的兴趣大增。骨细胞被认为是骨的机械应力感受器,它有可能参与骨重建。骨细胞能分泌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的硬骨素(sclerostin)一种能降低肾脏磷回吸收的激素——调磷因子FGF23也主要源自骨细胞。随着我们对骨细胞了解的深入,清楚显示,骨细胞不仅能影响局部骨转换活性,而且对全身矿物质的体内平衡也有多种功能。因此,对骨细胞的研究,可以为代谢性骨病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骨微结构 骨重建 机械应力感受器 细胞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的诊断与新出现的诊断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华峰 宋建领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8期56-57,共2页
猪瘟是目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种主要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方法以及今后可能用于该病的各种诊断技术。
关键词 猪瘟 诊断技术 免疫荧光试验 细胞分离培养 血清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Ⅱ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宝琴 魏畅 李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3-950,共8页
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HV-2),又称为疱疹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或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属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virus)。由于是第二个分离自鲤科鱼类的疱疹病毒,该病毒被国际病毒系统分类委员... 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HV-2),又称为疱疹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或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属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virus)。由于是第二个分离自鲤科鱼类的疱疹病毒,该病毒被国际病毒系统分类委员会命名为鲤疱疹病毒Ⅱ型[1-2]。该病毒为双链DNA病毒,无囊膜包被的核衣壳呈六角形或球形,囊膜包被下的病毒粒子成椭圆形,大小为175~200n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免疫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胞培养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