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及其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欧志君 苏诚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内胞浆游离钙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患者心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ISH患者 ,原发性收缩期、舒张期均增高之“经典”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者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 ([Ca2 +]i) ,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及左心室收... 目的 :探讨细胞内胞浆游离钙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患者心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ISH患者 ,原发性收缩期、舒张期均增高之“经典”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者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 ([Ca2 +]i) ,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及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ISH患者和经典高血压患者均较血压正常者的 [Ca2 +]i和LVMI明显升高 ,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下降 ,收缩功能参数无显著改变。ISH和经典高血压患者的 [Ca2 +]i与收缩压值和LVMI呈正相关。结论 :ISH患者与经典高血压患者同样存在严重的钙代谢紊乱及心脏损害 ,其心脏损害和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钙代谢紊乱有关 ,可考虑用钙离子拮抗剂作为ISH的一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细胞内胞浆游离钙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功能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关系
2
作者 苏楠 苏诚坚 潘洁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组之血压及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及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四周后血压及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并观察其...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组之血压及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及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四周后血压及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并观察其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后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压显著下降(P<0.01),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下降幅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呈正相关(r=O.866,P<0.001及r=0.734,P<0.001)。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日间收缩压负荷、日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非洛地平是平稳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其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高血压 细胞内胞浆游离钙 24小时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游离钙、血压变异性在氯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伍蓓影 苏诚坚 +2 位作者 温燕杭 肖霭仪 潘洁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3期193-194,19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 EH)患者淋巴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 ( [Ca2 + ] i)、血压变异性 ( BPV)与氯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作用的关系。方法 选择 EH患者 60例 ,予氯沙坦治疗 6个月 ,治疗前后检测 [Ca2 + ] i、BPV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 EH)患者淋巴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 ( [Ca2 + ] i)、血压变异性 ( BPV)与氯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作用的关系。方法 选择 EH患者 60例 ,予氯沙坦治疗 6个月 ,治疗前后检测 [Ca2 + ] i、BPV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 LVMI)。结果 经氯沙坦治疗后 ,EH患者淋巴细胞内 [Ca2 + ] i 从治疗前的 10 2 .3± 11.84nmol/ L降至 84.64± 9.5 2 nmol/ L( P<0 .0 1) ,LVMI从治疗前的 15 5 .69± 2 1.75 g/ m2降至 13 5 .85± 13 .66g/ m2 ( P<0 .0 0 1) ,BPV亦显著下降 ( P<0 .0 1)。 [Ca2 + ] i 的下降幅度与 LVMI的下降幅度呈显著正相关 ( r=0 .6675 ,P<0 .0 5 )。结论 氯沙坦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 BPV,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管紧张素 引起的 [Ca2 + ]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细胞内胞浆游离钙 血压变异性 左心室肥厚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肾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内钙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伍蓓影 苏诚坚 +2 位作者 李蕃俊 何建平 潘洁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心肾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 ([Ca2 + ] i)的关系。  方法 :选择EH患者 90例 ,予氨氯地平治疗 6个月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检测淋巴细胞内 [Ca2 + ] i,2 4小时动态血压 ,左心室重量指数 ...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心肾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 ([Ca2 + ] i)的关系。  方法 :选择EH患者 90例 ,予氨氯地平治疗 6个月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检测淋巴细胞内 [Ca2 + ] i,2 4小时动态血压 ,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 ,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等的变化。  结果 :经氨氯地平治疗后 ,日间、夜间和 2 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 (P <0 0 1) ,降压谷 /峰值 :收缩压为 79% ,舒张压为 66%。氨氯地平治疗后 [Ca2 + ] i,LVMI和 2 4小时尿蛋白均显著下降 (P <0 0 1) ,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均显著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a2 + ] i的下降幅度与LVMI的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γ =0 6675 ,P <0 0 5 ) ,[Ca2 + ] i的下降幅度与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 /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 (E/A)值的上升幅度呈负相关(γ =-0 5 2 3 0 ,P <0 0 5 )。  结论 :氨氯地平治疗EH可达到平稳降压、逆转左心室重构和肾功能损害的疗效 ,[Ca2 + ] i的降低可能参与其改善心肾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细胞内胞浆游离钙 左心室肥厚 肾功能 降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