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素对K562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婷 李子坚 +4 位作者 王丽娜 李卓 牟晓丽 吕莹 席亚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ICT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ICT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水平。结果:ICT对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0.837);凋亡细胞比例增多;PARP蛋白表达量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淫羊藿素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素 K562细胞 诱导凋亡 细胞内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丝膜菌抗氧化及降低细胞内活性氧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春颖 高杰 +3 位作者 孟振晗 杨勇智 王旭 马超美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8,共6页
贺兰山紫蘑菇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宁夏境内贺兰山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以贺兰山紫蘑菇的主要代表种—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好,... 贺兰山紫蘑菇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宁夏境内贺兰山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以贺兰山紫蘑菇的主要代表种—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好,在0.5 mg/mL的浓度下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88.3%和96.8%;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可显著保护自由基诱导的DNA断裂;在0.05 mg/mL时对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极显著降低作用,在0.15mg/mL时可将细胞内升高的活性氧降低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丝膜菌 清除自由基 保护DNA损伤 降低细胞内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热清对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及活性氧的作用
3
作者 岳晓莉 王芳 +2 位作者 李萍 张颖 蒋玉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42-1642,共1页
目的:实时监测脑热清口服液(NRQ)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及游离钙([Ca2+]i)的作用.方法: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原代培养24小时,分别以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酯(H2 DCFDA)和Fluo-3-AM标记细胞内ROS及[Ca2+]i,并用EDTA和维拉帕米螯... 目的:实时监测脑热清口服液(NRQ)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及游离钙([Ca2+]i)的作用.方法: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原代培养24小时,分别以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酯(H2 DCFDA)和Fluo-3-AM标记细胞内ROS及[Ca2+]i,并用EDTA和维拉帕米螯合细胞外钙,阻断细胞膜钙离子通道,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系统动态观察NRQ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 细胞内活性氧 脑热清口服液 Fluo-3-AM [CA^2+]I 细胞内ROS 二氯荧光素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及活性氧的作用
4
作者 王芳 岳晓莉 +2 位作者 李萍 张颖 蒋玉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7-1637,共1页
目的:动态观察清开灵(QK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活性氧及游离钙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以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酯(H2 DCFDA)和Fluo-3-AM标记细胞内活性氧及游离钙,通过激光共聚焦系统动态观察QKL的作用.
关键词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 细胞内活性氧 清开灵 Fluo-3-AM 动态观察 二氯荧光素 激光共聚焦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永祥 国石磊 +2 位作者 彭利沙 朱凤妹 李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8-1092,共5页
为了探讨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对紫外辐射所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辐射组和辐射给药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花色苷添加量对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以选择最优添加浓度。采用化... 为了探讨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对紫外辐射所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辐射组和辐射给药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花色苷添加量对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以选择最优添加浓度。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MMP-1分泌水平。结果表明:UVA辐照剂量为10 J/cm2条件下,与辐射组相比,MTT法显示花色苷添加组浓度为125μg/m L对损伤细胞增殖保护作用有极显著的提高(P<0.01),同时,125μg/m L花色苷添加组能够显著降低辐射损伤后细胞ROS含量以及MMP-1分泌水平(P<0.01)。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能够降低细胞ROS含量及MMP-1分泌水平,从而对辐射损的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 皮肤成纤维细胞 辐射损伤 细胞内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毒胡萝卜素引起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晶 邱华 +3 位作者 龙富立 石清兰 陈月桥 毛德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对毒胡萝卜素引起的huh 7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毒胡萝卜素和三七总皂苷干预培养的肝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量。免疫印迹测定Akt,PCNA,磷酸化应激...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对毒胡萝卜素引起的huh 7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毒胡萝卜素和三七总皂苷干预培养的肝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量。免疫印迹测定Akt,PCNA,磷酸化应激激活的c-Jun蛋白水平。结果:毒胡萝卜素0.8 mmol.L-1孵育1 h可诱导显著huh 7细胞损伤,细胞活力下降到(40±3.2)%,ROS生成量比未处理细胞多5.4倍。细胞经三七总皂苷150μmol.L-1与毒胡萝卜素共孵育后,细胞存活率提高到(94.5±9.84)%;三七总皂苷能显著抑制毒胡萝卜素引起的huh 7细胞ROS生成,ROS生成下降60%(P<0.01)。三七总皂苷抑制毒胡萝卜素引起huh 7细胞死亡和ROS生成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三七总皂苷抑制毒胡萝卜素激发huh 7细胞磷酸化c-Jun表达,提高细胞Akt,PCNA水平。结论:三七总皂苷抑制毒胡萝卜素引起的肝细胞应激损伤而导致的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抑制毒胡萝卜素激活磷酸化c-Jun,提高细胞Akt,PCNA水平,降低了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huh 7细胞 细胞内活性氧 磷酸化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胆酸对人食管腺癌细胞TNF-α、IL-8和IL-6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蓉 单虎 +1 位作者 刘欣 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食管腺癌OE19细胞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DCA(50、100、150、200、250、300μmol/L)在不同的作用时间(1、3、6、12、24h)对OE19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分析DCA...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食管腺癌OE19细胞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DCA(50、100、150、200、250、300μmol/L)在不同的作用时间(1、3、6、12、24h)对OE19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分析DCA对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A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改变,并与200μmol/L DCA+5mmol/L NAC(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胺酸)组进行比较。结果在OE19细胞系中,DCA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并且200μmol/L DCA作用6h是其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初始浓度及有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DCA组TNF-α、IL-8和IL-6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DCA也增加了细胞内ROS水平,呈剂量依赖性。NAC明显抑制DCA诱导的TNF-α、IL-8和IL-6的表达及ROS的释放。结论 DCA对OE19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及促炎作用,其促炎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 食管腺癌 炎症因子 细胞内活性氧 TNF-α、IL-8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对ROS和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旸 廖爱军 +3 位作者 潘梦瑶 周蕾 徐淑梅 刘卓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分析凋亡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ROS)及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DCFH-DA荧光定量法检测ROS含量;...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分析凋亡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ROS)及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DCFH-DA荧光定量法检测ROS含量;Fluo-3AM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齐墩果酸对Jurkat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0,40,80,160μmol/L齐墩果酸作用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36±0.40)%、(19.80±1.59)%、(29.39±0.64)%、(34.72±0.94)%,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4.26±1.43)%、(85.83±0.91)%、(91.18±1.32)%、(92.90±1.19)%。80μmol/L和16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24 h,细胞中ROS和[Ca2+]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S和[Ca2+]i水平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97)。结论细胞中ROS和Ca2+可能参与了齐墩果酸对Jurkat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JURKAT 细胞凋亡 细胞内活性氧 细胞内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oxiredoxin 1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放射增敏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麦仓 张龙 +1 位作者 张殿增 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Prx)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 RN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方法研究Prx家族(Prx1~6)在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中的mRNA表达谱;使用si RNA敲低HepG2和S...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Prx)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 RN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方法研究Prx家族(Prx1~6)在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中的mRNA表达谱;使用si RNA敲低HepG2和SMMC-7721细胞高表达的Prx1亚型为Prx1 si RNA转染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rx1si Neg),分别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克隆形成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HepG2和SMMC-7721细胞均高表达Prx1、Prx3和Prx5。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Prx1 si RNA转染组在8 Gy X线照射后其剂量生存曲线明显左移,照射12 h后细胞周期出现G2-M阻滞,24 h后细胞凋亡率及1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Prx1 si RNA转染组放射增敏比在1.38~1.45之间。结论小分子干扰RNA对人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放射敏感性 PEROXIREDOXIN 1 RNA干扰 细胞内活性氧 细胞周期阻滞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与ROS在As_2O_3作用于S_(180)肉瘤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莹 柳红 孔庆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0-183,F00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内活性氧(ROS)在三氧化二砷(As2O3)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采用细胞培养,并建立S180移植瘤动物模型,体内体外观察As2O3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S180肉瘤细胞及S180移植... 目的:初步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内活性氧(ROS)在三氧化二砷(As2O3)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采用细胞培养,并建立S180移植瘤动物模型,体内体外观察As2O3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S180肉瘤细胞及S180移植瘤肿瘤组织内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以及ROS的改变。结果:As2O3可以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在一定浓度下其作用强于化疗药物阿霉素(ADM);肿瘤细胞内及肿瘤组织内的TSOD以及MnSOD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ROS则表现出上升趋势。TSOD和ROS呈负相关。结论:As2O3是通过降低细胞内SOD值,使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更多的积累以杀伤肿瘤细胞,这可能是As2O3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内活性氧 S180肉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添加木犀草素与黄芩苷混合物对细胞损伤的减害作用研究
11
作者 陈义坤 魏敏 +4 位作者 宋旭艳 罗诚浩 李文芳 王君 胡霞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共4页
将木犀草素、黄芩苷混合物加入卷烟制成样品卷烟,研究其在卷烟烟气中对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用不同浓度卷烟烟气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彗星实验观察DNA损伤,荧... 将木犀草素、黄芩苷混合物加入卷烟制成样品卷烟,研究其在卷烟烟气中对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用不同浓度卷烟烟气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彗星实验观察DNA损伤,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卷烟比较,样品卷烟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内活性氧(ROS)彗星尾长、尾部DNA含量、尾距、Olive尾距均小于对照卷烟组。因此,添加木犀草素与黄芩苷混合物的特制卷烟烟气对细胞的损伤较少,产生较少ROS,减少一定的DNA损伤,对细胞毒性有一定的减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烟气提取物 木犀草素 黄芩苷 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 细胞内活性氧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