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组培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迪 张晓宇 +5 位作者 宋宇鑫 郑东然 田静 李玉花 王宇 吴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植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展现出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被称为植物细胞全能性。基于细胞全能性的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与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植物离体再生过程。其... 植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展现出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被称为植物细胞全能性。基于细胞全能性的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与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植物离体再生过程。其中,在植物再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转录因子,被称为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关于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离体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众多转录因子被鉴定出来,并在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本文按照植物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在植物再生中的功能进行分类梳理,综述近几年植物离体再生过程中信号转导机制,总结植物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在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方面的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建立有效的无性繁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 组织培养 离体再生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一节的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黎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全能性 细胞分化 教学过程 生长发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 生命科学 高中二年级 细胞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移植到核转录因子转移: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发现——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简介
3
作者 郭晓强 高英杰 贡树基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3期2-4,共3页
高等动物体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对细胞发育过程的理解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62年英国科学家格登利用核移植技术率先证明非洲爪蟾体细胞全能性,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利用核转录因子转基因方法成功制备小鼠诱导多能干... 高等动物体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对细胞发育过程的理解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62年英国科学家格登利用核移植技术率先证明非洲爪蟾体细胞全能性,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利用核转录因子转基因方法成功制备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是动物细胞全能性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由于在成熟细胞重编程以及在多能干细胞发现中的巨大贡献,格登和山中伸弥分享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文通过描述两位科学家重大发现历程来了解细胞重编程的背景、方法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全能性 细胞重编程 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水培法观察植物细胞全能性实验设计
4
作者 陈帮强 毛亚飞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2期59-59,共1页
利用细胞全能性原理,以柳枝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组水培法快速表现植物细胞全能性实验。
关键词 柳枝 水培法 植物细胞全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的修正
5
作者 刘仲健 《生态经济》 1998年第4期47-48,共2页
本文就中国兰花的遗传性状的结果观察,证明植物细胞可以携带形成新个体信息,但不能包含母株的全部性状信息,甚至在一些遗传因子的表达上相距甚远,从而对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作出修正。对兰花细胞组织培养具有指导性意义。植物细胞学... 本文就中国兰花的遗传性状的结果观察,证明植物细胞可以携带形成新个体信息,但不能包含母株的全部性状信息,甚至在一些遗传因子的表达上相距甚远,从而对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作出修正。对兰花细胞组织培养具有指导性意义。植物细胞学说认为: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包含母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因而,一个细胞可以生成母株一样的新个体,即植物细胞具有体能性。这就是现代生物工程之一,细胞组织培养大量繁殖新一代的理论基础。但这一理论在中国兰花的细胞组织培养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植株细胞只可以产生新的个体,但所需要的母株的优良性状,在新的个体中无法表达,其结果往往走向“极端”,偏离了培养要求。我们通过对兰花繁殖的观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全能性 遗传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分子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6
《蔬菜》 2018年第4期17-17,共1页
植物细胞极高的全能性是植物可重复再生的基础,而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植物激素诱导的离体再生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基因改良中。长期以来,生长素诱导多能性的愈伤组织形成被认为是植物细胞获得全能性的过程,也是经典植物离体... 植物细胞极高的全能性是植物可重复再生的基础,而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植物激素诱导的离体再生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基因改良中。长期以来,生长素诱导多能性的愈伤组织形成被认为是植物细胞获得全能性的过程,也是经典植物离体再生体系的起始步骤。然而,生长素如何启动愈伤组织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研究所 细胞全能性 分子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 离体再生体系 愈伤组织形成 植物细胞 激素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忠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1期8843-8844,共2页
生活着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形成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潜能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植物学上发展了一项新的技术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 生活着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形成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潜能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植物学上发展了一项新的技术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全能性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全能性细胞系建立状况 被引量:5
8
作者 三好和睦 李思义 朱士恩 《国外畜牧科技》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动物全能性细胞 大白鼠 仓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勇江 曹斌云 《黄牛杂志》 2001年第2期39-41,共3页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技术 ,但体细胞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却引起了世界轰动 ,充分显示了其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
关键词 细胞 克隆 哺乳动物 细胞分化 细胞全能性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胚胎研究进展及研究基础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国武 张霞 +2 位作者 王雪芬 岳庆妮 齐妍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8期52-54,共3页
本文简述了1958年发现植物体细胞胚胎以来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的细胞学和组织化学等理化特性研究进展,同时还简述了体细胞胚发生时蛋白质、氨基酸代谢,淀粉粒动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酯酶同工酶变化等基础研究。
关键词 细胞胚胎 细胞胚胎发生 细胞全能性 愈伤组织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克隆猴诞生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婷 黄浩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67,共2页
本文在回顾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及体细胞克隆猴诞生过程的基础上,从科研前景、临床应用和伦理影响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克隆 细胞核移植 细胞全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有关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建永 桑润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5-109,112,共6页
综述了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有关机理 ,包括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基因组的转录激活与分化 ,体细胞核全能性的恢复 ,核受体卵母细胞的激活和MPF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及其调节细胞周期的机理。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细胞核移植 促成熟因子 早期胚胎基因组 细胞全能性 核受体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奇 安立龙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从全能性或多能性细胞获取、分化抑制物选择、培养基、分离方法、鉴定、保存等6个方面,对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系统综述。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分离 克隆 全能性细胞 分化抑制物 培养基 鉴定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PGCs用于胚胎干细胞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建永 桑润滋 《黄牛杂志》 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原始生殖细胞 (PGCs)的研究进展 ;归纳了影响用 PGCs分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因素 ;阐述了在 PGCs用于胚胎干细胞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原始生殖细胞 胚胎干细胞 全能性细胞 培养基 饲养层 分化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海军 熊伟 王杏龙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3期2-5,共4页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STEM 成体干细胞 Cell 发育阶段 全能性细胞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组织培养技术及草莓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小英 《果农之友》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使用草莓茎尖、花药、叶片等进行组织培养,能实现草莓的快速繁殖。所培育出来的幼苗,产量也比一般繁殖方法多一成以上。笔者在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梳理了草莓组织培养的常用途径和常见问题...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使用草莓茎尖、花药、叶片等进行组织培养,能实现草莓的快速繁殖。所培育出来的幼苗,产量也比一般繁殖方法多一成以上。笔者在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梳理了草莓组织培养的常用途径和常见问题及对策。1植物组织培养概述1.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茎或叶的表皮、叶脉、幼嫩茎或芽组织(如芽、胚轴等)用无菌水清洗,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利用细胞分裂增殖、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等机制来生产植株的过程。植物组织培养是2世纪60年代中期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是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学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工程技术 繁殖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 器官形成 组织分化 植物细胞全能性 生物技术领域 现代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多倍体化对离体叶片不定梢再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清荣 孙洪雁 +2 位作者 辛力 李慧峰 刘庆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以源于二倍体梨品种Fertility(Pyrus communis L.)通过秋水仙碱离体诱变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不同同源多倍体无性系为试材,以离体叶片为外植体,观察研究了不同倍性无性系叶片的不定梢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多倍体的不定梢再生率显著低... 以源于二倍体梨品种Fertility(Pyrus communis L.)通过秋水仙碱离体诱变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不同同源多倍体无性系为试材,以离体叶片为外植体,观察研究了不同倍性无性系叶片的不定梢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多倍体的不定梢再生率显著低于二倍体的再生率。不同多倍体无性系的不定梢再生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三倍体无性系3x-3和四倍体无性系4x-4不能诱导产生不定梢。表明器官发生能力下降或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丧失与细胞染色体多倍体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 叶片 不定梢再生 细胞全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克隆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裕强 张涌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5-90,共6页
动物机体的大部分分化细胞具备全能性 ,成熟卵母细胞胞质中 m RNA、蛋白质等母型信息能使注入其中的细胞基因发生再程序化 ,从而启动新个体的发育。供体细胞和受体卵母细胞的周期和功能状态的同步协调是实现重构胚正常发育的关键。克隆... 动物机体的大部分分化细胞具备全能性 ,成熟卵母细胞胞质中 m RNA、蛋白质等母型信息能使注入其中的细胞基因发生再程序化 ,从而启动新个体的发育。供体细胞和受体卵母细胞的周期和功能状态的同步协调是实现重构胚正常发育的关键。克隆动物的成功受供体细胞、受体卵母细胞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的许多规律还未被掌握 ,动物克隆的研究必将揭示这些生物学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克隆 核移植 核质互作 细胞全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再生分子调控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俊 范世航 +2 位作者 刘婧琳 刘静 华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2,共7页
植物细胞全能性被认为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受创伤刺激诱导器官再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可形成完整植株,实现无性繁殖。外植体再生高度依赖发育和环境信号。本文概述了外植体对创伤信号的感知和重编程启动、芽和根器... 植物细胞全能性被认为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受创伤刺激诱导器官再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可形成完整植株,实现无性繁殖。外植体再生高度依赖发育和环境信号。本文概述了外植体对创伤信号的感知和重编程启动、芽和根器官发生过程中的外源激素平衡和基因表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调控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等内容,特别概述了外植体再生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获得高效的再生体系、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全能性 再生 器官发生 细胞胚胎发生 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光自养微繁技术的环境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文科 杨其长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5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环境特征 微繁技术 细胞全能性 自养 物光 植物组织培养 White 1939年 生物学性质 研究与实践 种间杂种 继代培养 器官发生 形成层 茎切段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