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对小鼠哮喘模型T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嵩 郤庆 +1 位作者 沈朝斌 俞培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8-1583,共6页
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哮喘总患病率已达1.24%。哮喘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治疗多以激素类药物、受体激动剂等化学药为主,常易引起骨质疏松、抵抗力下... 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哮喘总患病率已达1.24%。哮喘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治疗多以激素类药物、受体激动剂等化学药为主,常易引起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多系统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模型 细胞免疫调节 呼吸系统疾病 小鼠 中药 危险因素调查 中国大陆地区 激素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DVH弱毒苗免疫鸭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闯 程安春 +6 位作者 汪铭书 陈斌 程志萍 段坤 杨梅 周雪 陈孝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94-98,112,共6页
为检测鸭α-干扰素对鸭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本文按常规方法构建了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pcDNA-DuIFN-α),并以50、100、200μg分别肌注28日龄樱桃谷鸭,15d后免疫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设空载体+DVH弱毒疫苗、生理盐水... 为检测鸭α-干扰素对鸭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本文按常规方法构建了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pcDNA-DuIFN-α),并以50、100、200μg分别肌注28日龄樱桃谷鸭,15d后免疫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设空载体+DVH弱毒疫苗、生理盐水、DVH弱毒疫苗以及pcDNA—DuIFN-α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分别对免疫鸭外周血的CD3^+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进行动态检测。结果:①CD3^+淋巴细胞数量:7~56d实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和显著高于(P≤0.05)DVH弱毒苗、空载体+DVH弱毒疫苗和pcDNA-DuIFN—α对照组,14~28d 100μg组显著(P≤0.05)高于50和200μg组;②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OD值):21~56d实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和显著高于(P≤0.05)DVH弱毒苗、空载体+DVH弱毒疫苗和pcDNA-DuIFN—α对照组,50和100μg组差异不显著,28~56d均略高于200μg组。研究表明pcDNA—DuIFN—α是一种优秀的鸭细胞免疫的分子增强剂和DVH弱毒疫苗的分子佐剂,肌注100μg/只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 细胞免疫调节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所时玉舫研究组在“TGF-β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3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共1页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健康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TGF—βPromotes Immune Responses in the Presenc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 TGF-Β 细胞免疫调节功能 健康 间充质 CELLS 学术期刊 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缨 周帆扬 +2 位作者 胡扬 陈效科 田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低氧暴露对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 8名 ,平均年龄 2 0 .6 3± 0 .74岁。让受试者晚上在低氧房暴露 (居住 ) 10小时。低氧房空气中氧含量... 目的 :探讨急性低氧暴露对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 8名 ,平均年龄 2 0 .6 3± 0 .74岁。让受试者晚上在低氧房暴露 (居住 ) 10小时。低氧房空气中氧含量为 15 .3% (相当于海拨 2 5 0 0m)。分别于低氧暴露前 1天、急性低氧暴露 10小时后晨起取安静空腹静脉血测试 ,采用花环方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活性。结果显示 ,急性低氧暴露 10小进后 ,机体RBC-C3bRR、RBC -ICRR急剧升高 (P <0 .0 1) ,同时出现免疫促进因子活性降低、免疫抑制因子活性升高的趋势。提示急性低氧应激后 ,红细胞免疫功能表现为亢进与紊乱 ,红细胞免疫调节系统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亢进的反馈性调节作用可能发生障碍或作用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暴露 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调节因子 运动员 细胞黏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与免疫调节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爱民 范桂香 +3 位作者 王军阳 任会勋 孟兆俊 袁育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29,共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与免疫调节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结果 褪黑素可提高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含量 ,调整CD4+/CD8+比值。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调整免... 目的 探讨褪黑素与免疫调节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结果 褪黑素可提高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含量 ,调整CD4+/CD8+比值。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调整免疫调节细胞TH/TS 的比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CD4^+T细胞 CD8^+T细胞 免疫调节细胞 激素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CD_4^+CD_(25)^+T调节免疫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乞国艳 薛银萍 +3 位作者 杨红霞 顾珊珊 周云辙 刘超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5-420,共6页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和以补中益气汤为主的辩证加减联合治疗)和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细胞CD_4^+CD_(25)^+Tr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和以补中益气汤为主的辩证加减联合治疗)和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细胞CD_4^+CD_(25)^+Tr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明确诊断220例重症肌无力全身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组均有110例患者。A组治疗方法为免疫抑制剂(甲泼尼松龙和硫唑嘌呤)配伍中药重剂补中益气汤治疗;B组治疗方法为单纯免疫抑制剂(甲泼尼松龙冲击配伍硫唑嘌呤)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8个月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值和免疫调节细胞CD_4^+CD_(25)^+Tr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同时用许氏评分法的相对临床计分来判定治疗后6个月和18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6个月: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治疗的出组患者A组3例,B组5例;(2)治疗前两组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浓度值和CD_4^+CD_(25)^+Tr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浓度值、CD_4^+CD_(25)^+Tr百分比、临床相对计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18个月,A组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浓度值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CD_4^+CD_(25)^+Tr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临床相对计分50%以上的患者人数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配伍重剂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值下降更明显、CD_4^+CD_(25)^+Tr免疫调节细胞值明显升高,患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且稳定而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 CD+4CD+25Tr免疫调节细胞 临床相对计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在炎症免疫相关疾病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9-893,共5页
调节性免疫细胞具有广义和狭义概念,狭义上,调节性免疫细胞是指具有负性调节作用的免疫细胞。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在控制炎症免疫相关疾病免疫应答、介导免疫耐受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Breg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 调节性免疫细胞具有广义和狭义概念,狭义上,调节性免疫细胞是指具有负性调节作用的免疫细胞。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在控制炎症免疫相关疾病免疫应答、介导免疫耐受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Breg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负性调控炎症免疫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TLRs/MyD88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Breg功能中起到关键作用。TLRs/MyD88信号转导活化促进Breg细胞产生IL-10,抑制T细胞活化及IFN-γ分泌。不同TLR控制着炎症免疫相关疾病的启动和恢复。运用优先触发Breg细胞调节功能的TLR激动剂,分离TLRs的相反作用,对控制免疫反应,制定合理的炎症免疫相关疾病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免疫细胞 调节性B细胞 炎症免疫相关疾病 TOLL样受体 信号转导 天然免疫 适应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免疫负调节细胞——MHC-Ⅱ类抗原约束性CTL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57,共3页
MHC约束性是普遍存在的免疫学现象。大多数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靶细时须识别MHC的I类抗原,辅助T细胞(TH)免疫提呈时识别Ⅱ类抗原。但是,一些CTL却是通过识别Ⅱ类抗原而完成杀伤功能的。Braakman等人认为后一类细胞(本文称ⅡCTL)
关键词 免疫调节细胞 II-C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邹瑞基 邹忠晴 +2 位作者 熊艳秋 饶进 张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33-1038,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尽管新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复发与耐药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入分析MM免疫微环境可能是潜在的突破口。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MM的突出特征,导致抗肿瘤免疫监...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尽管新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复发与耐药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入分析MM免疫微环境可能是潜在的突破口。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MM的突出特征,导致抗肿瘤免疫监视受损,恶性浆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调节性免疫细胞是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与MM的发病、进展和耐药密切相关。随着MM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调节性免疫细胞在MM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其数量或比例变化可能有助于MM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调节性免疫细胞在MM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调节免疫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异种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炳毅 陈文 刘志佳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异种移植是未来解决器官短缺最有前景的方法。近年来基因编辑和免疫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异种移植的快速发展,但是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其中排斥反应是引起异种移植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调节性免疫细胞是机体内一... 异种移植是未来解决器官短缺最有前景的方法。近年来基因编辑和免疫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异种移植的快速发展,但是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其中排斥反应是引起异种移植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调节性免疫细胞是机体内一群具有负性调节功能的免疫细胞,能够抑制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本文总结了近几年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异种移植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异种移植排斥反应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免疫细胞 异种移植 排斥反应 移植免疫 调节性T细胞(Treg)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 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 调节性B细胞(B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11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69-1169,共1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尽管新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复发与耐药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入分析MM免疫微环境可能是潜在的突破口。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MM的突出特征,导致抗肿瘤免疫监视受损,恶性浆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尽管新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复发与耐药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入分析MM免疫微环境可能是潜在的突破口。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MM的突出特征,导致抗肿瘤免疫监视受损,恶性浆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调节性免疫细胞是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与MM的发病、进展和耐药密切相关。随着MM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调节性免疫细胞在MM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其数量或比例变化可能有助于MM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2022年第49卷第20期《中国肿瘤临床》血液肿瘤专栏专家论坛栏目刊发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张丽教授撰写的《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一文,该文对调节性免疫细胞在MM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免疫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价值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 骨髓浆细胞 血液内科 免疫微环境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才华 郭楠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0-1112,共3页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是一类最近才被人们认识的免疫调节细胞,起源于胸腺,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持续性表达IL-2Rα链(CD25),具有免疫抑制性和免疫无能性两大特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移植耐受...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是一类最近才被人们认识的免疫调节细胞,起源于胸腺,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持续性表达IL-2Rα链(CD25),具有免疫抑制性和免疫无能性两大特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移植耐受的诱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作者拟对CD4+CD25+T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自身免疫T1D相关的控制iNKT细胞发育的基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莉 李惠英 +2 位作者 钟海燕 樊茂 刘晓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6-1728,共3页
iNKT细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iNKT cells),半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群能够调控机体抗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同种异体移植物以及自身组织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1,2]。与传统T细胞相比,iNKT细胞不仅具... iNKT细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iNKT cells),半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群能够调控机体抗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同种异体移植物以及自身组织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1,2]。与传统T细胞相比,iNKT细胞不仅具有CD1d限制性,而且可以同时表达NK细胞表面标志CD161(人类)(鼠类NK1.1)以及恒定的Vα24-Jα18/Vβ11 T细胞受体(TCR)(人类)(鼠类Vα14-Jα18/Vβ8.2、7、2 T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发育 自身免疫 免疫调节性T细胞 NKT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 同种异体移植物 基因 细胞表面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参与肺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菊 张建初 +3 位作者 张劲农 金阳 陶晓南 白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GF-β1 肺癌病变 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免疫耐受机制 免疫抑制因子 肿瘤患者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莲 宋继科 +3 位作者 唐凯 郑凤鸣 郭俊国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4-690,共7页
背景 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免疫性眼病,Treg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 背景 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免疫性眼病,Treg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观察Treg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84只6~8周龄SPF级Lewis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于大鼠双后足垫、腹部双侧及背部皮下注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177-1191、结核菌素(TB)、完全弗氏佐剂(CFA)和PBS混合乳化剂共300μl,对照组大鼠以同样方法皮下注射等容量不含IRBP的TB与CFA乳化剂.分别于造模后第9、13、18、23、28、35、48天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眼部炎症症状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炎症评分.于造模后上述时间点分别处死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各6只,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眼部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分离大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悬液中Treg细胞特异性标志物Foxp3标记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 结果 免疫后第8天模型组大鼠虹膜血管扩张充血,开始出现眼部炎症表现,免疫后第13天虹膜血管明显扩张,前房可见渗出和积脓,瞳孔区有膜样渗出,炎症评分最高,为(3.75±0.42)分,之后眼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至免疫后第23天炎症反应接近消失,造模后第7、11、13、15、17、19、21天间模型鼠眼炎症反应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709,P<0.001).对照组大鼠眼部检查正常.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虹膜、睫状体、视网膜等组织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组织结构排列疏松,以免疫后第13天最为明显,此后逐渐减轻,至免疫后第23天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炎性细胞浸润消失.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免疫后第13、18、23、28、35、48天模型组大鼠脾脏Foxp3标记细胞比例分别为(5.50±0.64)%、(13.36±0.98)%、(10.34±0.79)%、(9.58±1.02)、(6.73±0.81)%和(5.58±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38)%、(3.36±0.53)%、(3.65±0.57)%、(3.37±0.43)%、(3.33±0.50)%和(3.13±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2、-15.556、-11.910、-9.753、-6.154、-5.491,均P<0.01).模型组和对照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与Foxp3标记细胞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结论 EAU大鼠葡萄膜炎的发病及转归与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免疫 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活性 近交系Lew大鼠 动物模型 叉头转录因子/免疫 脾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炎症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云莉 李世刚 +2 位作者 柳蔚 喻玲玲 曾小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2-843,共2页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靶细胞,是与IgE有关的免疫调节细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大细胞也参与非过敏性刺激引发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深入研究肥大细胞的功能,对于相...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靶细胞,是与IgE有关的免疫调节细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大细胞也参与非过敏性刺激引发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深入研究肥大细胞的功能,对于相关炎症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对与肥大细胞相关的若干炎症免疫性疾病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细胞 获得性免疫反应 速发型变态反应 细胞 活性介质 性刺激 迟发型超敏反应 健康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功能调节与丙型病毒性肝炎
17
作者 苏峥 姚洪森 姚希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功能调节 T细胞亚群 丙型肝炎病毒(HCV) Th1/Th2 感染慢性化 体液免疫反应 辅助性T细胞 免疫调节细胞 致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 Nano》发表我院肿瘤外科活体免疫细胞成像研究成果
18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0-780,共1页
我院孙志军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崔然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张明曦团队合作,在活体免疫细胞成像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领域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为《Molecular Targeting Nanoprobes with ... 我院孙志军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崔然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张明曦团队合作,在活体免疫细胞成像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领域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为《Molecular Targeting Nanoprobes with Non-Overlap Emission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for in Vivo Two-Color Colocalization of Immune Cells》。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PD-1/PD-L1阻断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口腔癌等多种实性肿瘤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但响应率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孙志军教授课题组发现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作为一种负性免疫调节细胞,阻碍了抗PD-1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体观察肿瘤内MDSC的数量,并且活体动态观察药物对MDSC的作用,对于实现精准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外科 免疫调节细胞 免疫细胞 口腔癌 细胞成像 响应率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 Nano》发表我院肿瘤外科活体免疫细胞成像研究成果
19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2-442,共1页
我院孙志军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崔然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张明曦团队合作,在活体免疫细胞成像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领域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为《Molecular Targeting Nanoprobes with ... 我院孙志军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崔然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张明曦团队合作,在活体免疫细胞成像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领域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为《Molecular Targeting Nanoprobes with Non-Overlap Emission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for in Vivo Two-Color Colocalization of Immune Cells》。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PD-1/PD-L1阻断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口腔癌等多种实性肿瘤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但响应率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孙志军教授课题组发现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作为一种负性免疫调节细胞,阻碍了抗PD-1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体观察肿瘤内MDSC的数量,并且活体动态观察药物对MDSC的作用,对于实现精准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外科 免疫调节细胞 免疫细胞 口腔癌 细胞成像 响应率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 Nano》发表我院肿瘤外科活体免疫细胞成像研究成果
20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364,共1页
我院孙志军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崔然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张明曦团队合作,在活体免疫细胞成像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领域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为《Molecular Targeting Nanoprobes with ... 我院孙志军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崔然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张明曦团队合作,在活体免疫细胞成像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领域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为《Molecular Targeting Nanoprobes with Non-Overlap Emission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for in Vivo Two-Color Colocalization of Immune Cells》。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PD-1/PD-L1阻断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口腔癌等多种实性肿瘤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但响应率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孙志军教授课题组发现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作为一种负性免疫调节细胞,阻碍了抗PD-1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体观察肿瘤内MDSC的数量,并且活体动态观察药物对MDSC的作用,对于实现精准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外科 免疫调节细胞 免疫细胞 口腔癌 细胞成像 响应率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