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411)磷酸化p70^(S6k)的细胞免疫化学定位
1
作者 夏立新 刘志刚 吴子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培养NIH3T3细胞,结合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70的S6激酶(p70^(S6K))及其第411位丝氨酸(Ser^(411))处于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定位进行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发现p70^(S6K)存在于细胞的各个部分,而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 培养NIH3T3细胞,结合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70的S6激酶(p70^(S6K))及其第411位丝氨酸(Ser^(411))处于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定位进行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发现p70^(S6K)存在于细胞的各个部分,而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只存在细胞核内.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并利用抗磷酸化Ser^(411)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只有细胞核部分才出现免疫条带,说明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特异性地存在于细胞核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0^S6k Ser^411磷酸化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选循环肿瘤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敏 王浩 +3 位作者 金鎏 贾春平 张森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8期9-12,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由肿瘤原发灶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与肿瘤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物理尺寸设计一种捕获CTCs的微流控芯片,芯片包含分流通道,捕获细胞团的六边柱阵列和单细胞过滤通道阵列,并结合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用...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由肿瘤原发灶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与肿瘤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物理尺寸设计一种捕获CTCs的微流控芯片,芯片包含分流通道,捕获细胞团的六边柱阵列和单细胞过滤通道阵列,并结合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用肿瘤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K8+18、CK19、AntiVimentin、PD-L1染色表征鉴别CTCs。芯片对细胞的捕获率可达80%以上,并在100名肺癌患者和100名正常人对照组中检测了其CTCs数量,发现肺癌患者的CTCs数目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此微流控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2%)和特异性(91%)。总之,该微流控芯片能有效地捕获CTCs,表征它们在癌症诊断中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循环肿瘤细胞 尺寸 捕获率 灵敏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玉佩 王淑艳 +6 位作者 刘通 许玥 陈洁 卢忠孝 赵宏照 霍则军 张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4-71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MSC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呈梭型。分离所得到的细胞具有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大鼠腰多裂肌MSC在静止期表达Pax7、增殖期表达MyoD、分化早期表达MyHC。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腰多裂肌MS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肌卫星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