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酥液治疗猪破伤风及对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有申 刘继兰 +1 位作者 乔文宗 郭彦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37-38,共2页
猪破伤风是兽医临床常见的传染病。近几年来,我们用不同浓度的蟾酥液对猪破伤风进行试治。通过临床观察,用0.5%蟾酥液治疗1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关键词 破伤风 细胞免疫活性 蟾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吴旋 白东清 +3 位作者 杨广 宁博 张雪涛 孙立卓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选取54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灵芝多糖(300,600,900,1 200,1 500mg/kg)的配合饲料8周。而后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 选取54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灵芝多糖(300,600,900,1 200,1 500mg/kg)的配合饲料8周。而后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与MTT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探讨灵芝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各水平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投喂灵芝多糖饲料后,各组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活性虽有提高,但只有1 200~1 500 mg/kg水平组为极显著提高(P<0.01)。灵芝多糖可以有效提高黄颡鱼免疫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灵芝多糖 免疫细胞活性 呼吸爆发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3
作者 储岳峰 李祥瑞 胡元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测定了淫羊藿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人参皂甙和黄芪皂甙 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脏NK细胞活性以及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芪多... 测定了淫羊藿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人参皂甙和黄芪皂甙 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脏NK细胞活性以及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板蓝根多糖、蜂胶黄酮、人参皂甙均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ConA (刀豆蛋白A)和LPS (脂多糖 )诱导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 ,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和人参皂甙均能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NK细胞活性 ,黄芪多糖、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人参皂甙和淫羊藿多糖、黄芪皂甙极显著或显著增加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结果表明 ,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的刺激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中药成分 小鼠 免疫细胞活性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投喂黄芪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旋 白东清 +1 位作者 朱国霞 宁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7-89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540尾鱼被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300、600、900、1 200、1 500 mg/kg APS的饲料,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540尾鱼被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300、600、900、1 200、1 500 mg/kg APS的饲料,饲养期为8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纯化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液白细胞;分别采用硝基蓝四氮唑(NBT)法、格里斯氏(Griesse)试剂法和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氧、氮呼吸爆发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各APS组的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氧、氮呼吸爆发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但仅1 200 mg/kg组鱼巨噬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P<0.05);1 200和1 500 mg/kg APS组氮呼吸爆发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投喂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1 200和1 500 mg/kg组增殖效果尤为显著(P<0.01)。结果提示,APS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颡鱼免疫细胞的活性,最佳剂量为1 2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黄芪多糖 免疫细胞活性 呼吸爆发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对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莉如 杨开伦 +2 位作者 滑静 王晓霞 刘亭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0-197,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影响。选择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仔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影响。选择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仔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150 mg/kg金霉素),抗菌肽Ⅰ(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Ⅱ(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Ⅲ(饲喂基础饲粮+2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Ⅳ(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Ⅴ组(饲喂基础饲粮+3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饲养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各处理肠黏膜结构与对照组相比较完整,除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肌层厚度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不同添加水平的抗菌肽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对照组,隐窝深度均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对照组,抗菌肽Ⅴ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抗菌肽Ⅴ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Ⅲ、Ⅳ、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可显著改善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同时也增加了小肠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其中抗菌肽Ⅴ组添加效果最好,天蚕素抗菌肽添加量为3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海兰褐仔公鸡 黏膜形态结构 免疫活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白东清 吴旋 +1 位作者 朱国霞 宁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55-1858,共4页
试验选取54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对其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香菇多糖(Lentinan,LNT)的配合饲料8周。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与MT... 试验选取54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对其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香菇多糖(Lentinan,LNT)的配合饲料8周。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与MTT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以探讨香菇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各水平组均能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且1200~1500mg/kg水平组提高作用极显著(P<0.01);香菇多糖各水平组能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活性,其中600 mg/kg水平组活性显著提高(P<0.05),900~1 500 mg/kg水平组活性提高效果极显著(P<0.01);投喂香菇多糖还能显著提高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600~1500mg/kg水平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可见,香菇多糖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颡鱼免疫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香菇多糖 免疫细胞活性 呼吸爆发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白东清 吴旋 +3 位作者 杨广 宁博 楚伟 翟凤庆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选取540尾黄颡鱼,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枸杞多糖的配合饲料(300、600、900、1200、1500mg/kg饲料)8周。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和MTT法测... 选取540尾黄颡鱼,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枸杞多糖的配合饲料(300、600、900、1200、1500mg/kg饲料)8周。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和MTT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以探讨枸杞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各水平组均能显著地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P〈0.05),且900~1200mg/kg水平组的提高作用极显著(P〈0.01);虽然各水平组均能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氮呼吸爆发活性,但只有1200—1500mg/kg的水平组能极显著提高该活性(P〈0.01);枸杞多糖还能明显提高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可见,枸杞多糖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颡鱼免疫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枸杞多糖 免疫细胞活性 呼吸爆发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微环境中免疫活性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敬柱 张汝鹏 +6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王刚 王学军 薛强 李昉璇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90-1292,1299,共4页
目的:主要研究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分析局部免疫活性... 目的:主要研究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TNM分期、肿瘤组织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及免疫细胞联合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记忆性T细胞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局部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可以很好地预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活性细胞 肿瘤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有胃真骨鱼消化道降钙素免疫活性细胞的定位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2 位作者 聂秀云 赵雅心 白雪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鳜、大口黑鲈、尼罗非鲫、短盖巨脂鲤、鲇、黄颡鱼、黄鳝和乌鳢等8种有胃真骨鱼消化道粘膜中降钙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及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在尼罗非鲫、...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鳜、大口黑鲈、尼罗非鲫、短盖巨脂鲤、鲇、黄颡鱼、黄鳝和乌鳢等8种有胃真骨鱼消化道粘膜中降钙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及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在尼罗非鲫、鳜和大口黑鲈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未见到阳性反应。另外5种鱼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可不同程度地见到阳性细胞,其中黄颡鱼的整个消化道均有降钙素免疫活性的阳性反应;黄鳝和乌鳢的肠道中则无阳性反应,但在它们的胃以及黄鳝的食道中见到阳性细胞;鲇除食道中没有发现阳性细胞外,消化道各段中均有阳性细胞的存在;短盖巨脂鲤则仅在食道中发现阳性细胞。降钙素免疫活性细胞在肠道中的形态大多为长校形,胞体膨大,胞核是空油状,有两个相对的胞突分别伸向肠腔和基膜;胃中的降钙素细胞在位于胃上皮细胞之间时形状多为较短的梭形,而位于胃腺中时其形状较前者更加粗、短,胞突短小,常常呈不规则形状沿胃腺管边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胃真骨鱼 消化道 降钙素 免疫活性细胞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肠病治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密度的定位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建韶 孙保存 +4 位作者 赵秀兰 张金时 王新允 吴琳 赵天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7-88,共2页
炎性肠病治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密度的定位观察*1林建韶1孙保存1赵秀兰1张金时1王新允2吴琳1赵天茹炎性肠病(IBD)患者肠粘膜中常有大量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尤其是粘膜基底部的浆细胞增生是诊断IBD的主要特征之一〔1〕... 炎性肠病治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密度的定位观察*1林建韶1孙保存1赵秀兰1张金时1王新允2吴琳1赵天茹炎性肠病(IBD)患者肠粘膜中常有大量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尤其是粘膜基底部的浆细胞增生是诊断IBD的主要特征之一〔1〕。近年报道,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炎性肠病 治疗 免疫活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转移与患者免疫活性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书奎 周振英 +4 位作者 吴晓柳 朱月清 沈宗丽 王亚平 李秀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6-788,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恶性肿瘤转移者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 P <0 0 5 )。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在各种情况下均呈现平行性的变化。结论 :恶性肿瘤能引起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 ,肿瘤转移使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流式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T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及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叶玲丽 郑加勇 +2 位作者 方深慧 许锴 张德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2-894,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毒复制及肝脏损伤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行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肝患者(高载量组、低载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实时免疫荧光定量、常规生化分析和...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毒复制及肝脏损伤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行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肝患者(高载量组、低载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实时免疫荧光定量、常规生化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HBV-DNA载量、肝功能、肝酶学、凝血指标和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百分比。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各免疫活性细胞百分比及肝酶学、凝血指标因体内HBV-DNA载量不同而明显不一样。高、低载量组和阴性对照组CD4/CD8分别为1.12±0.26、1.40±0.29、1.76±0.32,NK细胞表达分别为(7.47±3.19)%、(9.72±2.39)%、(11.63±2.77)%,CD3+细胞分别为(56.12±5.16)%、(62.32±4.27)%、(73.11±5.86)%。CD4+细胞分别为(34.26±3.59)%、(37.05±4.07)%、(41.56±5.32)%。CD4/CD8与白蛋白/球蛋白(A/G)呈负相关(r=-0.5193),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r=0.4840)。结论:本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高载量组CD4/CD8显著低于低载量组和阴性对照组,NK细胞低于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CD4+、CD3+细胞显著高于其他两组。CD4/CD8与A/G呈负相关,与PT呈正相关,为临床利用免疫机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原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晓黎 何建军 +3 位作者 陈侃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和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LDLN)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免疫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活性细胞(IC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的病理学方法,对22例乳腺癌LDLN(71个)和7例进展期胃癌LDLN(28个)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类,并...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和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LDLN)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免疫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活性细胞(IC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的病理学方法,对22例乳腺癌LDLN(71个)和7例进展期胃癌LDLN(28个)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类,并以抗穿孔素、抗颗粒酶B、抗CD8、抗CD56、抗CD68、抗S-100、抗CD134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C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LNDN中ICC的分布。结果:肿瘤LDLN中以副皮质区增生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无和微转移的淋巴结内,穿孔素+、颗粒酶B+及S100+DC的数量高于晚期转移淋巴结(P<0.05);而S100+DC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形态也有变化,呈多角形、星形,并有胞质突起,与周围淋巴细胞接触呈活化状态的DC变为椭圆形,少有胞质突起或呈短突起的静止状态的DC。CD134+细胞及CD25+细胞的数量在晚期转移淋巴结中明显高于无和微转移淋巴结(P<0.01)。ICC在无和微转移的前哨和非前哨淋巴结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LDLN中ICC分布的变化,提示随着肿瘤的进展,其免疫微环境向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引流淋巴结 免疫活性细胞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连宁 陈纯 +6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魏菁 包蓉 李艳 韩红星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5-632,共8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CD15 8和CD94与GVHD发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CD15 8a,CD15 8b和CD94表达状况 ,同时用PCR方法分析供受者HLA Cw配型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造血...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CD15 8和CD94与GVHD发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CD15 8a,CD15 8b和CD94表达状况 ,同时用PCR方法分析供受者HLA Cw配型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和脐血移植 (UCBT)后该KIR分子变化和HLA Cw相合或错配与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 :无论是PBSCT或是UCBT ,移植后CD3+CD15 8a+和CD3+CD15 8b+T细胞均增高并以CD8+CD15 8b+细胞升高为主。发生急性与慢性GVHD组CD3+CD15 8b+细胞均呈不同程度升高 ,在急性GVHD病例中升高最明显。急性GVHD期 (即移植早期 )KIR表达增高 ,慢性GVHD阶段 (即移植后期 )KIR呈减低趋势。CD94主要表达于CD3+CD8+T细胞 ,在UCBT或PBSCT后CD94在CD4 +T细胞和CD8+T细胞均明显增高。 5例HLA Cw相合者无 1例发生重症GVHD ;2例HLA Cw不相合病例 ,有 1例发生急重症GVHD ,并死于间质性肺炎 (IP) ,另 1例为AML(M5) ,完全植入 ,无重度GVHD发生 ,但于 5 3天后复发。 4例相关相合移植中 2例无急性GVHD ,而无关相合者 4例均发生不同程度GVHD。结论 :GVHD的发生与KIR表达有一定关系。CD15 8b分子可能是移植后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调控分子。从T细胞表达KIR来理解GVHD发生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T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蟾酥免疫增强剂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及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敬双 于洋 +4 位作者 唐雨顺 张玉科 李明 李敏 田莉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免疫器官 生长发育 免疫活性细胞 肉仔鸡 蟾酥 中药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免疫活性细胞反应的意义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东兵 沈晓建 +3 位作者 朱小燕 沙莉 王海云 陈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1,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活性细胞 淋巴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HVT免疫雏鸡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春杰 程相朝 +1 位作者 李银聚 吴庭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研究对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免疫雏鸡饲喂中药免疫增强剂后,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HVT免疫后添加中药免疫增强剂组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组织不同区域的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均明... 研究对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免疫雏鸡饲喂中药免疫增强剂后,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HVT免疫后添加中药免疫增强剂组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组织不同区域的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尤其是胸腺中的T淋巴细胞、法氏囊和脾脏红髓中的浆细胞数及脾脏动脉周围鞘中的T淋巴细胞表现得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免疫增强剂 HVT免疫 雏鸡 免疫器官 免疫活性细胞 火鸡疱疹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龋病牙髓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月萍 王志伟 +2 位作者 姜艳华 孙宏晨 王冠英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龋病不同阶段牙髓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变化。方法应用六种单克隆抗体对龋病不同阶段的牙髓免疫活性细胞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牙髓中存在着数目较多的HLA一DR+”细胞,Th/Ts比值随龋病进展略降低,当牙髓暴露后比值... 目的研究龋病不同阶段牙髓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变化。方法应用六种单克隆抗体对龋病不同阶段的牙髓免疫活性细胞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牙髓中存在着数目较多的HLA一DR+”细胞,Th/Ts比值随龋病进展略降低,当牙髓暴露后比值显著升高。结论牙髓免疫活性细胞在牙髓组织炎症和自身修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牙髓暴露使免疫反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淑兰 陈洪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 5_羟色胺 (5_HT)免疫活性阳性细胞在家兔消化道内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方法 取家兔消化道 ,冲洗、固定、石蜡切片 ,用ABC(avidin biotin peroxidase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HT阳性细胞。结果 食... 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 5_羟色胺 (5_HT)免疫活性阳性细胞在家兔消化道内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方法 取家兔消化道 ,冲洗、固定、石蜡切片 ,用ABC(avidin biotin peroxidase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HT阳性细胞。结果 食管和胃贲门部呈阴性反应 ,其他部位均有 5 HT细胞分布 ,分布的密度近似呈字母“M”形。 5 HT细胞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只有小肠段 5 HT细胞呈梭形具有突起 ,直肠部 5 HT细胞呈锥体形。 5 HT细胞多分布于粘膜上皮或腺泡上 ,但直肠部的 5 HT细胞位于固有膜内。结论 家兔的食性、消化特点对 5 HT细胞分布型形成有一定影响 ,5 HT细胞形态与其内、外分泌功能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消化道 5-羟色胺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5-HT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雁北 张新胜 杜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5-HTIR细胞)的变化。方法:以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取恢复过程中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HT,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数及平均灰度。结果:1)胃窦5... 目的:探讨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5-HTIR细胞)的变化。方法:以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取恢复过程中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HT,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数及平均灰度。结果:1)胃窦5-HTIR细胞的数量分别在力竭游泳后1h和24h时出现了两个峰值(P<0.05),阳性细胞平均灰度也相应下降,但只有恢复24h时的平均灰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恢复48h时,实验组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平均灰度已接近正常水平。2)十二指肠5-HTIR细胞的数量分别在力竭游泳后1h和24h时也出现了两个峰值,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0.05)。恢复48h时,实验组阳性细胞数量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平均灰度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HTIR细胞处于活跃的合成和分泌状态,可能通过5-HT的合成和释放来参与应激反应,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游泳 免疫组织化学 5-HT免疫活性细胞 细胞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