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辐射对EL-4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
1
作者 鞠桂芝 付士波 +1 位作者 刘建香 刘树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63-564,共2页
研究电离辐射对EL-4淋巴瘤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EL-4细胞并计数。按下式计算细胞倍增时间:TD=0.693(T2-T1)/ln(N2/N1)。结果:0.1~4.0GyX射线单次照射使EL-4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长。0.05Gy低剂量预照... 研究电离辐射对EL-4淋巴瘤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EL-4细胞并计数。按下式计算细胞倍增时间:TD=0.693(T2-T1)/ln(N2/N1)。结果:0.1~4.0GyX射线单次照射使EL-4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长。0.05Gy低剂量预照射可明显缩短2.0Gy大剂量照射所致细胞倍增时间的延长。结论:0.1Gy以上剂量X射线使EL-4细胞倍增时间延长。0.05Gy预照射可诱导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细胞倍增时间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龙霉素对携带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的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辉 严庆丰 +3 位作者 曹菊阳 王秋菊 杨伟炎 管敏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用细胞学方法,分析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中C1494T突变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携有线粒体DNAC1494T突变的母系遗传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性耳聋的中国大家系选择部分成员,另外从遗传背景相同的正常中国人群选择... 目的用细胞学方法,分析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中C1494T突变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携有线粒体DNAC1494T突变的母系遗传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性耳聋的中国大家系选择部分成员,另外从遗传背景相同的正常中国人群选择对照个体,分别建立淋巴细胞系;并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将淋巴细胞系的线粒体分别融合到缺乏线粒体DNA的!0206细胞中,建立相应的转线粒体细胞系;家系成员与对照个体的淋巴细胞系和转线粒体细胞系,分别在不含/含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巴龙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以倍增时间(doublingtime,DT)作为细胞生长特性的评价标准,通过计算在正常和含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培养液中倍增时间的比值,比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携有线粒体DNAC1494T突变家系成员较对照个体的淋巴细胞系的倍增时间比值平均增加了24%,但不同家系成员的细胞倍增时间比值的增加程度不同,自10%至50%不等;而当细胞核遗传背景相同后,家系成员较对照个体的转线粒体细胞系的倍增时间比值增长30%,并且来自不同表型的家系成员的细胞倍增时间比值基本相同。结论线粒体DNAC1494T突变可以造成细胞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超敏性,但其效应要受到核基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龙霉素 细胞倍增时间 线粒体DNA(mt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牛血清促细胞生长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庄金秋 梅建国 +2 位作者 管宇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奶牛》 2011年第6期31-37,共7页
牛血清是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中重要的原辅材料之一,做好牛血清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生物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应用PK15、BHK21和ST三种兽用生物制品研制中常用的细胞作为载体,选用国内同等价位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新生牛血清作为比较... 牛血清是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中重要的原辅材料之一,做好牛血清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生物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应用PK15、BHK21和ST三种兽用生物制品研制中常用的细胞作为载体,选用国内同等价位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新生牛血清作为比较对象,采用细胞倍增时间测定法、细胞克隆形成率测定法、细胞三次连续传代培养法、MTT比色法和微量终点稀释法五种血清质量鉴定的方法进行比较,检测新生牛血清的促细胞生长活性,最终确定了MTT比色法作为便捷高效快速筛选新生牛血清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牛血清 细胞倍增时间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安迪粉针剂对离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勤 谢艳华 +4 位作者 孙纪元 梁克明 张庆 王倩 王四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0-391,F004,共3页
目的 观察以蟾酥和人参为主要配方的中药粉针剂安迪 (Andi)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Andi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存活率 (SR)和细胞倍增时间 (TD) ;观察Andi对ECA 10 9细胞生长的时效关系。克隆计... 目的 观察以蟾酥和人参为主要配方的中药粉针剂安迪 (Andi)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Andi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存活率 (SR)和细胞倍增时间 (TD) ;观察Andi对ECA 10 9细胞生长的时效关系。克隆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Andi对ECA 10 9细胞在含氧和乏氧状态下的生存分数 (SF) ,计算其乏氧细胞毒性比 (HCR)和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①Andi组和对照组对ECA 10 9、HepG2、SGC 790 1细胞的TD 分别为 118.72、12 3.0 8、4 0 .17h和 4 6 .12、4 0 .17、19.6 7h ;Andi组的SR分别为对照组的 33.33%、5 0 .5 4 %、36 .88%。② 12 .5 0、2 5 .0 0、5 0 .0 0 μg·mL- 1 Andi对ECA 10 9细胞在有氧和乏氧环境中的SF分别为 1.34、0 .97、0 .2 5和 0 .96、0 .2 7、0 .18。③Andi在乏氧环境中能抑制ECA 10 9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大小与Andi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④在有氧和乏氧下Andi的IC50 分别为 39.6 0 μg·mL- 1 和 2 3.5 0 μg·mL- 1 ,HCR为 2 .0 2。结论 Andi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乏氧细胞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安迪粉针剂 离体肿瘤细胞 细胞毒作用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存活率 细胞倍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