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3过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中ERK1/2表达及细胞侵袭性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郝婷 商丽红 哈春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3(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PAQR3)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表达及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宁... 目的探讨过表达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3(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PAQR3)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表达及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符合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10例,分离培养、鉴定原代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成功构建合成过表达PAQR3重组慢病毒。测定最佳MOI后转染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设立实验组(加入重组过表达PAQR3慢病毒)、阴性对照组(仅加入慢病毒载体)、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同等条件处理细胞)。培养72 h后通过Western blot比较慢病毒转染前后各组ERK1/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比较转染后各组细胞侵袭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组ERK1/2蛋白较阴性对照组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细胞侵袭性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过表达PAQR3下调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ERK1/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PAQR3 ERK1/2 细胞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2
作者 程平 关军 +1 位作者 冯燕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3,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患者为42岁女性,以鼻面部及背部皮肤浸润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病损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CD8^(+)PCAECTL,T3aN_(0)M_(0)期。予以CHOP/HD-MTX(甲氨蝶呤,6g/m^(2))方案交替化疗,4周期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DHAP方案(顺铂100mg/m^(2),d1+阿糖胞苷2g/m^(2),q12h,d2+地塞米松40mg/d,d1-4)化疗后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成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以BEAM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巩固治疗。AHSCT后随访20个月,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CD8^(+)PCAECTL临床极为罕见,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亲表皮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增生及侵袭性临床过程为主要特征。目前最佳治疗方案仍无统一标准,预后很差,诱导化疗缓解后行AHSCT巩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皮肤侵袭亲表皮CD8^(+)细胞T细胞淋巴瘤 化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福鹏 李捷凯 +2 位作者 陈海琳 朱文伟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0例,GCB 16例,Non-GCB 23例,滤泡性型(Ⅲ级)6例,套细胞型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个月(范围2~45个月),ECOG评分2分以上(P=0.039)、LDH高表达(P<0.001)、IPI中高危/高危(P=0.005)是影响PFS的不良因素,IPI中高危/高危(P=0.002)、LDH高表达(P<0.001)是缩短PFS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形成制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经验方 周永明 侵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明福 余丽 +2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崔文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标本235例,其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05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27例,灰区淋巴瘤(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3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所有样本PIK3CA和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IK3C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扩增率为12.3%(29/23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6%(12/139)和17.7%(1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TEN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3.6%(32/23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呈负相关(P=0.046)。未发现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结论:PIK3CA扩增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疾病晚期相关,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B细胞淋巴瘤 PIK3CA PTEN 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型鲍温病致侵袭性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佟春光 曹鸿玮 陈懿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26-727,共2页
患者男,59岁。25年前右髋部受外界摩擦皮肤被刺破,出现暗褐色斑片,并逐渐扩大,进展缓慢。5年前皮损隆起。3年前皮损中央出现破溃。皮肤科检查:右髋部见一约10cm×10cm暗褐色斑块,表面疣状突出,境界清楚,质硬,有压痛。中央有一溃疡,... 患者男,59岁。25年前右髋部受外界摩擦皮肤被刺破,出现暗褐色斑片,并逐渐扩大,进展缓慢。5年前皮损隆起。3年前皮损中央出现破溃。皮肤科检查:右髋部见一约10cm×10cm暗褐色斑块,表面疣状突出,境界清楚,质硬,有压痛。中央有一溃疡,边缘隆起。皮损活检示鲍温病致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型鲍温病 侵袭鳞状细胞 皮肤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免疫表型分析在1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杨莹 张欣 廖红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免疫分型及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cell leukemia,ANK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11例ANKL患者临床资料,包括...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免疫分型及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cell leukemia,ANK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11例ANKL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免疫表型及病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并均伴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8例骨髓涂片中可见噬血细胞。流式细胞学示11例ANKL患者免疫表型均为:CD2^(+)sCD3^(-)CD4^(-)CD8^(-)CD56^(+)CD19^(-),CD45和CD56表达强度增高(P=0.048)、细胞体积偏大(P=0.000),5例CD16^(-),6例CD7表达缺失或部分缺失。8例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为:CD3ε^(+)、粒酶B^(+)及EBER1/2-ISH^(+)。结论:ANKL的免疫表型有独特的特征,在ANK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等检查结果可实现对ANKL的及时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NK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 流式细胞 免疫表型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1例
7
作者 李春迎 郝瑞军 徐正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48-2148,共1页
1病历资料 患者女,70岁,主因无痛性淋巴结肿大2年,头晕乏力心悸9个月,咳嗽发热1日于2007年1月16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疼痛,曾作活检无异常(未见报告单)未治疗。
关键词 侵袭NK细胞白血病 颈部淋巴结肿大 病历资料 无痛 报告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阴性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Nicolae A Ganapathi K A +2 位作者 Pham T H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0-500,共1页
侵袭性NK细胞淋巴瘤(ANKL)是一种系统性NK细胞肿瘤,与EB病毒(EBV)有关。EBV阴性的ANKL临床罕见,且提示具有惰性的生物学行为。作者报道7例EBV阴性ANK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关键词 侵袭NK细胞白血病 NK细胞淋巴瘤 遗传学特征 临床病理 EBV 分子 NK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熊文婕 李姮 +6 位作者 刘慧敏 易树华 李增军 吕瑞 刘薇 邹德慧 邱录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54-1758,共5页
目的:了解侵袭性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01月至2014年01月,733例初诊惰性B-NHL患者及同期148例侵袭性B-NHL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资料,比较... 目的:了解侵袭性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01月至2014年01月,733例初诊惰性B-NHL患者及同期148例侵袭性B-NHL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差异。结果:B-NHL患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阳性率为1.8%,其中侵袭性组及惰性组患者HCV-Ab阳性率分别为1.35%及1.9%。B-NHL组及惰性B-NHL组患者HCV-Ab阳性率均较全国一般人群明显升高(P<0.01),而侵袭性B-NHL组HCV-Ab阳性率较全国一般人群未见明显差异(P>0.05)。惰性组与侵袭性组相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NH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较全国一般人群明显增高(9.0%vs 7.2%)(P<0.05)。在B-NHL患者中,侵袭性组患者HBs-Ag阳性率较全国一般人群升高非常显著(14.2%vs 7.2%)(P<0.05),但惰性组患者HBs-Ag阳性率较全国一般人群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7.9%vs 7.2%)(P>0.05)。惰性组与侵袭性组相比较,惰性组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侵袭性组(7.9%vs 14.2%,P=0.015)。在侵袭性B-NHL患者中乙肝"大三阳"者占4.7%,较惰性B-NHL组1.2%明显升高(4.7%vs 1.2%,P=0.004)。乙肝"小三阳"在两组患者间未见明显差异(5.5%vs 6.1%)(P>0.05)。结论:在B-NHL中HCV感染可能与惰性B-NHL关系更为密切而HBV感染可能与侵袭性B-NHL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怡 何合胜 +6 位作者 魏元凤 沈大鹏 季欣悦 黄辰 黄君 靳小可 黄东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总结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认识与见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ANK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影像学... 目的:探讨总结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认识与见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ANK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影像学结果及治疗与转归。结果:7例患者中5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47(33-69)岁。7例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均可见类似大颗粒淋巴细胞;5例免疫分型提示异常NK细胞。截至随访结束,6例死亡,1例存活,中位生存时间76.9(4-347)天。结论:ANKL在临床上罕见,病程短,预后很差,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时预后更差,目前治疗上没有统一的方法,部分患者使用PD-1抑制剂可能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NK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 程序死亡蛋白-1(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感染是否总是有害?
11
作者 高文娜 朱瑞琳 杨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7-1051,共5页
微生物感染(包括寄生虫感染)可以打破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症状。分子模拟作为外来抗原与自身抗原之间的一种常见现象,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 微生物感染(包括寄生虫感染)可以打破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症状。分子模拟作为外来抗原与自身抗原之间的一种常见现象,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中的模拟抗原肽非但不会诱导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症状,甚至还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修饰抗原肽,对再次受到相似抗原入侵的机体从抗体水平或者T细胞水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立足于分子模拟的机制,综述了微生物感染后被感染机体可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修饰抗原肽 天然自身抗体 侵袭交叉反应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