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及其细胞亲和性改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健 贝建中 王身国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综述近年来组织工程中有关细胞在材料上粘附的机理研究并从生物学观点与材料学观点来分析影响细胞亲和性的因素 ,介绍了目前研究中的改性生物医学材料细胞亲和性的研究方法 。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亲和性 细胞支架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壳聚糖纤维及其细胞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艳秋 浦跃朴 +2 位作者 王军 李新松 尹立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9-482,共4页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对壳聚糖纤维进行化学改性 ,通过扫描电镜和含水量测定对改性的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纤维进行表征 .并对改性材料进行细胞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测定与评价 .结果表明 :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纤维表面有明显附着物 ,纤维略微变...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对壳聚糖纤维进行化学改性 ,通过扫描电镜和含水量测定对改性的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纤维进行表征 .并对改性材料进行细胞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测定与评价 .结果表明 :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纤维表面有明显附着物 ,纤维略微变粗 ;含水量增加到 93 49%(质量分数 ) ;细胞在改性壳聚糖纤维上的形态无异常 ,粘附、生长、增殖情况良好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呈阴性 .该改性壳聚糖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牛血清白蛋白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酰壳聚糖的制备及其与HL-60细胞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海燕 高立文 +1 位作者 王剑文 孙晓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97,共5页
以粘均相对分子质量700000和17500的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吡啶催化制备N-琥珀酰壳聚糖(N-SUCC-CTS),通过甲磺酸保护氨基制备O-琥珀酰壳聚糖(O-SUCC-CTS)。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黄(FITC)对合成的2种琥珀酰壳聚糖进行标记,荧光标记... 以粘均相对分子质量700000和17500的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吡啶催化制备N-琥珀酰壳聚糖(N-SUCC-CTS),通过甲磺酸保护氨基制备O-琥珀酰壳聚糖(O-SUCC-CTS)。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黄(FITC)对合成的2种琥珀酰壳聚糖进行标记,荧光标记率分别为0.97%(O-SUCC-CTS1.75)、0.66%(N-SUCC-CTS1.75)和0.34%(N-SUCC-CTS70)。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琥珀酰壳聚糖与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结合能力,亲和性能力顺序为O-SUCC-CTS>N-SUCC-CTS>N-SUCC-CTS。O-SUCC-CTS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肿瘤靶向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琥珀酸酐 FITC HL-60细胞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细胞不亲和性及ERIC-PCR研究虫草无性分离物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传红 唐庆九 +2 位作者 杨焱 刘艳芳 张劲松 《食用菌》 2013年第4期20-22,36,共4页
通过对22个从虫草菌体分离到的无性菌株进行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发现几乎所有菌株之间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不亲和性。利用ERIC-PCR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供试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62的水平上分成两个类群,即①蛹虫草的无性分离物(Cordyceps... 通过对22个从虫草菌体分离到的无性菌株进行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发现几乎所有菌株之间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不亲和性。利用ERIC-PCR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供试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62的水平上分成两个类群,即①蛹虫草的无性分离物(Cordyceps militaris)及冬虫夏草的分离物(Elaphocordyceps subsessilis)、②蝉花的无性分离物(Lecanicillium fungicola);在相似性为0.64的水平上被分成3组,即①C.militaris、②E.subsessilis、③L.fungicola;当相似性水平高于0.92时,19个C.militaris菌株被各自分开。ERIC-PCR分析结果与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都显示这些无性分离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亲和 ERIC—PCR 分离 物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膜氨等离子处理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田冶 杨菊林 +1 位作者 杨媛 周长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5-1158,1181,共5页
利用氨低温等离子对聚乳酸(PLA)膜进行处理,并对改性后的膜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等离子处理会对膜表面产生一定的刻蚀作用,从而影响膜表面的粗糙度及氨基接枝密度;改性后的膜表面亲水性得到提高,水接触角显著降低(由90°... 利用氨低温等离子对聚乳酸(PLA)膜进行处理,并对改性后的膜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等离子处理会对膜表面产生一定的刻蚀作用,从而影响膜表面的粗糙度及氨基接枝密度;改性后的膜表面亲水性得到提高,水接触角显著降低(由90°下降到24°),并可在低温下(-20℃)长期保持稳定;处理后的PLA膜的细胞亲和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氨低温等离子 表面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膜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乙烯吡咯烷酮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冶 周长忍 杨菊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壳聚糖膜进行预处理后,引发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膜上接枝聚合。接枝膜的红外光谱在1650cm^(-1)处出现了NVP五元环上的-CON特征吸收峰,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接枝反应使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接触...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壳聚糖膜进行预处理后,引发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膜上接枝聚合。接枝膜的红外光谱在1650cm^(-1)处出现了NVP五元环上的-CON特征吸收峰,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接枝反应使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接触角测定显示接枝膜的表面水接触角由110°减少到65°,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3T3成纤维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接枝后壳聚糖膜的细胞亲和性得到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低温等离子体 N-乙烯基吡咯烷酮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身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5期267-269,共3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支架 生物材料 细胞亲和性 生长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细胞粘附肽仿生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卢玲 王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RGD(Arg-Gly-Asp)短肽序列是一种细胞粘附肽,能被细胞膜上的整合素识别,参与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为改善合成生物材料缺乏细胞识别信号的缺点,可将含 RGD 序列肽经本体或表面修饰引入材料,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综述了采用含 RGD... RGD(Arg-Gly-Asp)短肽序列是一种细胞粘附肽,能被细胞膜上的整合素识别,参与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为改善合成生物材料缺乏细胞识别信号的缺点,可将含 RGD 序列肽经本体或表面修饰引入材料,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综述了采用含 RGD 肽对各种合成生物材料进行仿生修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生物材料 研究进展 RGD肽 短肽 细胞亲和性 整合素 RGD序列 仿生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锌铁氧体制备工艺及其对磁性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光大 冯书营 +4 位作者 赵三团 梁高峰 麻开旺 董看看 邢亚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5-1019,共5页
采用氧化物煅烧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并将其与生物玻璃陶瓷复合,制备磁性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铁氧体对材料磁性、生物活性和细胞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磁至7.96×105 A/m,材料的饱和磁化... 采用氧化物煅烧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并将其与生物玻璃陶瓷复合,制备磁性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铁氧体对材料磁性、生物活性和细胞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磁至7.96×105 A/m,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在7.49~6.46A.m2/kg之间,矫顽力在9.95×103~1.60×104 A/m之间。其中使用共沉淀法制备铁氧体前驱体使复合材料磁滞回线包围面积最大,预期有最好的生热能力。而各铁氧体的掺入均导致材料生物活性下降,但在浸泡入模拟体液21d后,各材料表面均能生成类磷灰石层。将ROS17/2.8细胞与共沉淀法制备的铁氧体复合材料共同培养7d,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细胞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玻璃陶瓷 热疗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拮抗和ISSR标记鉴定64个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针菇菌株基于拮抗试验划分为7个类群,基于ISSR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栽培金针菇菌株之间亲缘关系普遍较近,野生金针菇菌株与栽培金针菇菌株大多具有较远的亲缘性;32号栽培菌株和49号野生菌株可以优先选作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细胞亲和 ISSR分子标记 拮抗试验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琼姣 李世普 +1 位作者 殷义霞 李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0-1195,共6页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GD接枝量为6.9~14.3μmol/g;PRGD膜和聚乳酸(PLA)膜的水接触角分别为43.63°和62.45°;PRGD膜表面黏附的嗅鞘细胞较PLA组活性高,细胞密度大,生长状态好。PRGD较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 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