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骨骼肌纤维内粗、细肌丝的数量比
- 1
-
-
作者
黄河
刘正华
刘红卫
文建国
伍赶球
-
机构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
长沙市周南中学数学组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241
31660266)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201800)
-
文摘
目的:确认骨骼肌纤维中粗、细肌丝数量比。方法:采用数值计算法与数学几何法对粗、细肌丝比进行计算。结果:采用数值计算法,分细肌丝为边界和粗肌丝为边界2种情形,得出粗、细肌丝之比接近1:2。用数学几何法证明,在粗、细肌丝数量无限状况下,粗、细肌丝之比为1:2。结论:在活体情况下,粗、细肌丝之比宜采用1:2.1。
-
关键词
骨骼肌纤维
粗肌丝
细肌丝
-
Keywords
skeleton muscle fiber
thick filament
thin filament
-
分类号
R3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运动训练中骨骼肌的适应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彭文杰
-
机构
遵义医学院
-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1995年第3期87-88,共2页
-
文摘
一切动物对反复刺激都有适应能力。体力活动的反复刺激可使动物逐渐适应于活动的需要。这种适应包括器官的、组织的、细胞的、分子的一系列变化。但是动物能够适应的程度受到严格的限制,因为它不可能超越遗传学限定的范围。从生理学理论上看,体力活动的刺激使动物体内的内环境稳定受到干扰和破坏的威胁。动物在生理范围内的适应是力图使这种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训练
肌纤维型
复刺
横切面积
体力活动
肌内
细肌丝
辅酶A
最大摄氧能力
-
分类号
G804.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肌节定义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庞爱兰
杨美凤
叶频
杨新旺
孟步亮
-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56-357,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267)。
-
文摘
定义与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是教学的基本点,是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教科书一直以肌原纤维的中间部分为代表,以相邻Z线之间的部分来定义肌节。但是要确定横纹肌收缩以及发生的基本结构单位,还应考虑到肌纤维的末端是由半个肌节与另外没有Z线且长度不规则的部分构成。以相邻Z线或相邻M线之间部分作为肌节,必然会导致细肌丝复合体(Z线与其两侧的细肌丝)的或粗肌丝复合体(粗肌丝与其中部的M线)的构造不完整;心肌的二联体和骨骼肌的三联体与肌原纤维横纹的对应位置也各自不同;因而原有肌节的定义不能够严整,对洽上述现象,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基本结构单位
肌原纤维
肌节
对应位置
粗肌丝
三联体
细肌丝
复合体
-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