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Cu-Ti/TiC复合钎料钎焊细粒度金刚石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兰英 傅玉灿 +4 位作者 陈燕 苏宏华 向孙祖 徐九华 徐鸿钧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9-1514,共6页
在Ag-Cu-Ti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TiC颗粒制成复合钎料,进行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45钢基体的真空钎焊实验。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TiC颗粒、Ag-Cu-Ti合金和金刚石磨粒之间的结合界面。结果表明:TiC颗粒能有效降低试... 在Ag-Cu-Ti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TiC颗粒制成复合钎料,进行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45钢基体的真空钎焊实验。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TiC颗粒、Ag-Cu-Ti合金和金刚石磨粒之间的结合界面。结果表明:TiC颗粒能有效降低试验工艺下Ag-Cu-Ti合金在基体表面的流动性和结晶时产生的隆起,复合钎料在基体表面分布更趋平整,有利于细粒度金刚石钎焊等高性的控制;适量TiC颗粒在结合剂层中的均匀分布,能显著细化结合剂层的显微组织;复合钎料中添加TiC颗粒在实现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钢基体钎焊连接的同时,有效抑制了钎料合金对细粒度金刚石磨粒过度浸润所造成切削刃的包裹,保证了细粒度金刚石磨粒良好的出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颗粒 细粒度金刚石磨粒 Ag-Cu—Ti合金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温度稳定性对两面顶细粒度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姚勇 杨缤维 寇自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两面顶细粒度金刚石合成中采用PtRh30-PtRh6(双铂铑热电偶)测量温度,测得了合成芯块内部温度,得出了加热功率曲线与晶体生长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建立了生长温度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的四种典型功率曲线;并分析了各曲线对... 在两面顶细粒度金刚石合成中采用PtRh30-PtRh6(双铂铑热电偶)测量温度,测得了合成芯块内部温度,得出了加热功率曲线与晶体生长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建立了生长温度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的四种典型功率曲线;并分析了各曲线对应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幅度,四种曲线中温度变化幅度最大超过70℃,最小可控制在.10℃以内。对各曲线合成的金刚石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及专门的产品指标对照分析,发现晶体生长温度越稳定晶体质量越好;将晶体生长温度控制在10℃以内,能使细粒度晶体质量的综合指标提高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顶 细粒度金刚石 温度稳定性 晶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度金刚石钎焊热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尹芳 黄辉 徐西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采用Cr基钎料对细粒度金刚石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钎焊实验,通过SEM对金刚石与钎料界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利用EDS分析了金刚石、钎料和基体三者之间化学元素的分布情况,借助Raman光谱分析了钎焊后金刚石颗粒的石墨化程度。结果表明:... 采用Cr基钎料对细粒度金刚石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钎焊实验,通过SEM对金刚石与钎料界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利用EDS分析了金刚石、钎料和基体三者之间化学元素的分布情况,借助Raman光谱分析了钎焊后金刚石颗粒的石墨化程度。结果表明:细粒度金刚石钎焊时,钎料爬升较高,钎料中的Cr元素向金刚石磨粒发生偏析,所使用的细粒度金刚石经过高温焊接后,有少许石墨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金刚石 钎焊 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