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细痣疣螈栖息地环境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覃文更 唐小平 +1 位作者 覃国乐 韦凌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06,共4页
2010年3~9月,运用样线调查和植被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林区细痣疣螈的分布、数量和栖息地环境进行了调查,使用GPS对各分布点进行地理坐标定位,观测记录植物种类、多度、盖度,记录地形、海拔、坡向、坡位、... 2010年3~9月,运用样线调查和植被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林区细痣疣螈的分布、数量和栖息地环境进行了调查,使用GPS对各分布点进行地理坐标定位,观测记录植物种类、多度、盖度,记录地形、海拔、坡向、坡位、坡度、森林起源、土壤类型、水塘长宽深度、塘底物组成、水流速度、水体清晰度和干扰程度等生态环境因子,以揭示细痣疣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林区细痣疣螈主要分布于地下水露头的积水坑周围的郁闭度>75%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灌木林,海拔300~850m,调查样点31个,数量1725只,平均密度55.65只/点。细痣疣螈的分布范围与栖息地周围的水源、植被、地形等密切相关,同时受人类捕捉的影响。调查分析结果可为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该物种的保护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痣疣螈 种群数量 栖息地环境 喀斯特地貌 广西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自然保护区细痣疣螈种群分布及栖息地生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盛锴 兰洪波 +1 位作者 姚雾清 王万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160-161,168,共3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细痣疣螈,于2017年2—6月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对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的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细痣疣螈分布海拔为500~834 m,... 为了更好地保护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细痣疣螈,于2017年2—6月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对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的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细痣疣螈分布海拔为500~834 m,4月为繁殖期;栖息地分别为季节性水潭、溪流,主要分布点有48个,种群数量较少。因此,提出了通过加大宣传、资源调查力度、加强监测等保护细痣疣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痣疣螈 数量 生境 保护 茂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痣疣螈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玉芬 隗权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细痣疣螈 野生动物调查 华中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5种蝾螈几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谷晓明 田应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非五谱带型 ,各种的LDH亚基构成和迁移率均有所不同。依据 5个种的LDH同工酶的种属差异 ,对它们的系统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细痣疣螈 蓝尾瘰 LDH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