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评述影响细根生长量、死亡量的几种因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向飞
邰文超
景璐
常金财
齐雅静
-
机构
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红花尔基林业局辉河林场
-
出处
《温带林业研究》
2020年第2期31-33,共3页
-
文摘
细根(直径≤2 mm)是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生产和周转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的主体,但因为测定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限制而了解甚少。在以往的研究中,影响细根生长量、死亡量的因子很多,其中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氮的有效性的研究较为广泛。如:当细根生长不受土壤水分因子、养分因子等限制时,适合范围内的土壤温度,细根生长量、死亡量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即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直到最大值,之后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为过高的土壤温度使细根寿命缩短,死亡加速;当细根生长不受土壤温度控制时,细根的生长量、死亡量与土壤水分有效性呈正相关关系,即随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氮的有效性季节变化影响细根的生长量、死亡量,而且不同矿化速率的土壤氮含量会导致细根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差异。本文就这几种因子对细根生长量、死亡量的影响进行评述。
-
关键词
细根
细根生长量
细根死亡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氮的有效性
-
Keywords
fine roots
fine root production
fine root mortality
soil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soil nitrogen availability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滴灌条件下3种紫花苜蓿细根周转及不同土层分布特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孙艳梅
苗晓茸
刘俊英
张前兵
于磊
马春晖
-
机构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10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69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13252)
+2 种基金
石河子大学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CXRC201605)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专项(CZ0021)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4)资助
-
文摘
以新疆北疆绿洲区常见的3种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用微根管技术监测3个品种细根的生长与死亡动态,明确不同品种间的细根周转及不同土层分布动态特征,分析苜蓿细根周转与干草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紫花苜蓿细根总现存量均在7月21日达到最大值,WL343HQ、WL363HQ和WL366HQ数值分别为0.294、0.861和0.568 cm·cm-3;其中细根生产量分别出现了2、3和2次峰值,细根死亡量分别出现了2、2和3次峰值;细根生产量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6日至7月21日,且大小顺序为WL363HQ(0.455 cm·cm-3)>WL366HQ(0.260 cm·cm-3)>WL343HQ(0.116 cm·cm-3)。在刈割时期与未刈割时期观测细根生长与死亡,刈割时期细根现存量较未刈割时期减少,说明刈割能影响苜蓿细根的生长,降低其现存量。3个苜蓿品种在不同土层的细根现存量大小均为0~20 cm>20~40 cm>40~60 cm。WL343HQ、WL363HQ和WL366HQ苜蓿细根周转率分别为1.566、1.973和1.859 yr-1,且3者周转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总干草产量与死亡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年细根生产量与年细根最大现存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苜蓿地下细根的生长与死亡动态影响其地上部分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干草产量。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的细根现存量、生产量及干草产量均优于WL343HQ和WL366HQ,故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在当地的生产性能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进行推广种植。
-
关键词
细根现存量
细根生产量
细根死亡量
苜蓿
细根周转
-
Keywords
fine root standing crop
fine root production
fine root mortality
alfalfa
fine root turnover
-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5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细根的时间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向飞
王传宽
全先奎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172-4180,共9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7B01)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54)
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2006-77)
-
文摘
细根(直径≤2 mm)的生长和死亡动态及其影响因子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因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而了解甚少。于2010年5—10月采用微根管技术对东北东部山区5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细根生长量(FRP)和死亡量(FRM)进行了动态跟踪测定,并同步测定了土壤温度(Ts)、土壤湿度(Ms)、叶面积指数(LAI)等相关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和取样时间的FRP和FRM均差异显著(P<0.001)。杨桦林、硬阔叶林、兴安落叶松林、红松林、蒙古栎林的FRP和FRM分别为:(13.34±0.90)μm.cm-.2d-1(平均值±标准误)和(5.02±0.36)μm.cm-.2d-1、(13.04±0.82)μm.cm-.2d-1和(6.85±0.32)μm.cm-.2d-1、(8.74±1.44)μm.cm-.2d-1和(5.05±0.61)μm.cm-.2d-1、(8.02±2.27)μm.cm-.2d-1和(3.88±0.35)μm.cm-.2d-1、(7.59±0.82)μm.cm-.2d-1和(3.88±0.61)μm.cm-.2d-1。所有林型生长季期间FRP的时间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单峰型,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却因林型而异。FRM随生长季的进程而逐渐增加,杨桦林和硬阔叶林FRM在8月初出现峰值,而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的FRM峰值均出现在生长季末期。Ts、Ms和LAI对FRP和FRM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P<0.05),3个因子的综合作用对各个林型FRP和FRM变异性的解释率分别达68%和53%以上,表明这些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细根生长和死亡的时间动态主要受土壤温湿度和叶面积变化的联合影响。
-
关键词
细根生长量
细根死亡量
季节动态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叶面积指数
-
Keywords
fine root production
fine root mortality
seasonality
soil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leaf area index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