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野生荞麦细柄野荞麦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苏启陶
张争光
王宁
陈丽花
-
机构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0-599,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090
31760122)
+1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4BAB21401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BBF60064)~~
-
文摘
该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开花动态、花部基本特征、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及种子性状等方面对荞麦属(Fagopyrum Mill.)植物细柄野荞麦(Fagopyrum gracilipes)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各性状对其繁殖的贡献。结果表明:在贵州威宁,细柄野荞麦的花果期常为每年的6—10月,单花序和单花的花期分别为13~21 d和1~3 d。花较小,直径为(3.99±0.12) mm,花柱和花药高分别为1.30和1.65 mm,花直径与花被片长和花被片宽呈显著正相关,花柱高与花药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细柄野荞麦花粉胚珠比为371±16.40,杂交指数为2,套袋实验显示其自交、异交亲和,表明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部分异交亲和。细柄野荞麦的访花昆虫较少,主要为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 7个科的9种昆虫,食蚜蝇科(Syrphidae)昆虫是其主要传粉昆虫。细柄野荞麦果实存在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有利于其适应不同的传播方式,种子较小,千粒重为(1.05±0.04) g,萌发率较低,播种后30 d的累积萌发率为(19.60±2.14)%,但萌发整齐,主要集中在前5 d。综上所述,细柄野荞麦灵活的繁育系统为其产生大量种子提供了保障,多样的果实传播方式和整齐的种子萌发特性为其占据更广阔的生境成为群落优势种创造了基础。
-
关键词
细柄野荞麦
繁育系统
传粉生物学
种子
繁殖
-
Keywords
Fagopyrum gracilipes
breeding system
pollination biology
seed
reproduction
-
分类号
Q944.3
[生物学—植物学]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荞麦属2个野生荞麦种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建林
唐宇
邵继荣
罗强
孙俊秀
-
机构
西昌学院农学系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8-1803,共6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攻关课题(04NG001-015)
-
文摘
对荞麦属皱叶野荞麦(Fagopyrum crispatifoliumJ.L.Liu)及其近缘种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Hemsl.)Dam.et Diel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野生荞麦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32,但二者在随体数目、染色体长度等方面差异明显,染色体核型不同,皱叶野荞麦的核型公式为:30m(4SAT)+2sm,细柄野荞麦的核型公式为:32m,属首次报道。
-
关键词
荞麦属
皱叶野荞麦
细柄野荞麦
核型研究
-
Keywords
Fagopyrum
F.crispatifolium J.L.Liu
F.gracilipes(Hemsl.) Dam.et Diels
karyotypic study
-
分类号
Q343.22
[生物学—遗传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