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说“不一定”和“不见得”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志良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0,共2页
“不一定”和“不见得”这两个短语,都表示“不能确定”,但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在句法上的差异性就更大了。学习汉语的学生使用起来常常出错,有必要予以辨析。 1.0 “不一定”和“不见得”,都可用于某种事实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的猜测。... “不一定”和“不见得”这两个短语,都表示“不能确定”,但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在句法上的差异性就更大了。学习汉语的学生使用起来常常出错,有必要予以辨析。 1.0 “不一定”和“不见得”,都可用于某种事实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的猜测。 1.1.0 “不一定”和“不见得”,重音在“一定”和“见得”上时,都表示无定。 1.1.1 “不一定”和“不见得”,后边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形式,但句中不能有任指性成分。如“不一定去”和“不见得去”,意思都是“可能去,也可能不去”。例如: 1)他不一定就愿意参加比赛,你最好去问问他。 2)他不见得就愿意参加比赛,你最好去问问他。 3)老王的工资不一定就比他儿子的高。 4)老王的工资不见得就比他儿子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加比赛 形容词 肯定形式 汉语教学 倾向性 记笔记 存在的可能性 衣料 细微差别 主观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说“不要紧”与“没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惠芬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43-47,共5页
“不要紧”是否定副词“不”修饰形容词“要紧”,与它相反的词是“要紧”;“没关系”是“没有关系”的简说形式,它是否定副词“没”对动宾结构“有关系”的否定,因此,与它相反的词是“有关系”,而不是“关系”。“不要紧”、“没... “不要紧”是否定副词“不”修饰形容词“要紧”,与它相反的词是“要紧”;“没关系”是“没有关系”的简说形式,它是否定副词“没”对动宾结构“有关系”的否定,因此,与它相反的词是“有关系”,而不是“关系”。“不要紧”、“没关系”都是类词性结构,它们经常被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不起” 《现代汉语词典》 语义指向 说话者 语义蕴含 常用词 细微差别 礼貌用语 否定副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性与特色
3
作者 肖友瑟 奚士光 《中国大学教学》 1989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编写教材时,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统编”教材,编者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广泛需要,使教材具有最大的通用性,全书的格局结构也要照顾到各校对该课程教学的习惯性,因而似乎一般不应过分强调“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但是,如果光照顾了共性而忽视... 在编写教材时,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统编”教材,编者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广泛需要,使教材具有最大的通用性,全书的格局结构也要照顾到各校对该课程教学的习惯性,因而似乎一般不应过分强调“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但是,如果光照顾了共性而忽视了书本的特色,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质量 统编教材 千人一面 供热工程 水处理设备 辅助装置 热工计算 细微差别 供热通风 锅炉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是≠国事
4
作者 唐惠忠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39,共1页
国是≠国事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谭嗣同》首句有“定国是之诏”一语,人教社版课本译为“决定国家大计(指变法维新)的诏书”是对的。但接着注“国是,国事”则不妥。《现代汉语词典》注:“[国事]国家大事”,而另有“[国计]... 国是≠国事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谭嗣同》首句有“定国是之诏”一语,人教社版课本译为“决定国家大计(指变法维新)的诏书”是对的。但接着注“国是,国事”则不妥。《现代汉语词典》注:“[国事]国家大事”,而另有“[国计]<书>国家大计”。闵龙华主编《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中语文 适用范围 感情色彩 变法维新 谭嗣同 近义词 高级中学 细微差别 侧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音词(十)
5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同音词 “实用” 国家权力 词义辨析 《现代汉语词典》 细微差别 装饰 强制力量 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五)
6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5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同义词 “事件” 精神修养 优良传统 细微差别 品质高尚 中山舰事件 维持现状 交通事故 品质优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一)
7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师资队伍 细微差别 病毒感染 工会主席 生产规模 基本意义 等义词 抽象事物 纳税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二)
8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落后” 为人民服务 生产工具 “后进生” 细微差别 思想观念 滑稽可笑 发展水平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六)
9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学习成绩 左右摆动 不同状态 细微差别 向相反的方向 优良品种 上下颠簸 往前移动 不动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七)
10
作者 施旗 《当代传播》 1999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细微差别 用法不同 民族英雄 解放战争时期 生产停滞 词义 学习方法 抗战时期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九)
11
作者 施旗 《当代传播》 1999年第3期52-62,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电视节目 细微差别 社会主义现代化 众的利益 迎合观众 交换意见 造林面积 扩张血管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三)
12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领导意图 “仇” 领会精神实质 司法部门 细微差别 数学方法 社会丑恶现象 交换意见 日本法西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义词(四)
13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同义词 过分宠爱 思想工作 知识分子 茁壮成长 精神文明建设 批评与自我批评 计划生育工作 细微差别 后勤保障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异体词整理 被引量:27
14
作者 高更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11,共5页
异体词的整理问题,60年代就提出来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又开展了讨论。但是,对于异体词的性质、类型、范围、整理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至今意见还不太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关于异体词,笔者曾写过《谈异体词整理》,在《抓紧整理待规... 异体词的整理问题,60年代就提出来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又开展了讨论。但是,对于异体词的性质、类型、范围、整理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至今意见还不太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关于异体词,笔者曾写过《谈异体词整理》,在《抓紧整理待规范字》中也牵涉到这个问题。现在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异形词汇编》、《词语整理表》(征求意见稿)及有关论文提供的资料和观点,就一些问题谈点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异形词 汉字学 细微差别 语文建设 表义 单音 类词 等义词 误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炳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共3页
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杨炳辉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敏感到什么程度?敏感到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既不费时间... 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杨炳辉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敏感到什么程度?敏感到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既不费时间,也不费精力,似乎达到了自动化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文章结构 逻辑判断 细微差别 语言审美 直觉性 语言实践活动 杨炳 信息交流 信号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语同形异构同义现象初探——兼析与之有关的某些语言现象
16
作者 侯敬 谢惠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06-110,共5页
在语言交际中,经常会遇到“歧义”现象,即一句话有两种讲法。歧义一般是出现在同形异构的句子中,这种现象或者使人要猜测一番,或者使人无从知道句子的真意所在。但是也有一些歧义现象在交际中常常被忽略,这是因为有的两种讲法具有相同... 在语言交际中,经常会遇到“歧义”现象,即一句话有两种讲法。歧义一般是出现在同形异构的句子中,这种现象或者使人要猜测一番,或者使人无从知道句子的真意所在。但是也有一些歧义现象在交际中常常被忽略,这是因为有的两种讲法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这种歧义在效果上不形响交际。我们这里要探讨的就是这种在具体语境中存在的同形异构同义现象。取“同义词”中“同义”的涵义,即包括等义和近义。“近义”是个模糊词语,本文所指的是“交际中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说能传递大致相同的语义信息。另外,受拥有材料的限制,把范围局限在定语的书面语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现象 异构现象 模糊词语 近义 等义 细微差别 使人 语义指向 语义信息 深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和北京话(下)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明扬 《语文建设》 1986年第4期49-51,共3页
2 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差异2.1 现在有的人误以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实际上北京话和普通话有差异。初到北京的人也许觉察不到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差异,但是常住在北京的人就会发现北京话和普通话有不少地方是很不相同的。撇开语法方面可能有... 2 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差异2.1 现在有的人误以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实际上北京话和普通话有差异。初到北京的人也许觉察不到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差异,但是常住在北京的人就会发现北京话和普通话有不少地方是很不相同的。撇开语法方面可能有的细微差别不谈,在语音和语汇方面有不少不同之点。2.2 在语音方面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差异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方面 语法方面 基础方言 细微差别 审音 标准英语 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词典 语音系统 改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用字应适当规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永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29,共1页
比起普通话词语来,方言词语中的异形词要多得多,同一个词语往往有多种写法。以华北、东北方言中的“geying”(义为讨厌)一词为例,仅笔者在文学作品中见到的,就有“咯应…”“咯印”“搁痒”“硌硬”“格蝇”“硌殃”“虼厌”等七八种写... 比起普通话词语来,方言词语中的异形词要多得多,同一个词语往往有多种写法。以华北、东北方言中的“geying”(义为讨厌)一词为例,仅笔者在文学作品中见到的,就有“咯应…”“咯印”“搁痒”“硌硬”“格蝇”“硌殃”“虼厌”等七八种写法,《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除收“硌硬”外,还收了“忔怏、格应、各应、膈应、隔膺、(?)盈”等写法,加起来竞有十几种之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方言词语有音无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词语 七八 文学作品 东北方言 异形词 于伶 细微差别 化劲 生僻字 翁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句子的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建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36-37,共2页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一书里指出:“说话总是语汇不大,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插说,有填空的‘呃呃’‘这个、这个’;而写文章就不然……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层次...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一书里指出:“说话总是语汇不大,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插说,有填空的‘呃呃’‘这个、这个’;而写文章就不然……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层次比较清楚,废话比较少。”(7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初始口语的句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比较短小,说话中停顿多。例如: 咱不赚那钱。要说钱,咱兜里还趁几个, 国家月月发。说帮忙,(?)子儿不要也干,提钱?越给的多还不去。天生的这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叔湘先生 三联书店 流水句 长句 细微差别 义句 语言风格 基本格式 表达作用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古代汉语词汇部分的学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明俊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3期8-9,3,共3页
词汇是《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在应试中占很大比重。许多同学有畏难情绪,不知该如何下手。有些人肯下苦功夫,但不知动脑筋思考,只知死记硬背,结果事倍功半,效果也不佳。词汇的内容包括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中义两大部分,中... 词汇是《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在应试中占很大比重。许多同学有畏难情绪,不知该如何下手。有些人肯下苦功夫,但不知动脑筋思考,只知死记硬背,结果事倍功半,效果也不佳。词汇的内容包括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中义两大部分,中心问题是掌握词的本义,本义掌握了,引申义即迎刃而解。如"朝"字,本义是早晨。古代臣子拜见君主是在早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中义 秦始皇本纪 细微差别 古今字 马中锡 《报任安书》 石壕吏 陈涉 夏后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