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尾獴的人工饲养
1
作者 王霞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细尾獴是一种备受人们喜爱的野生哺乳动物,在野外环境下的行为高度社会化,身姿与社会行为独特。然而,由于野外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猎,其群体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因此,人工饲养成为了保护细尾獴的关键手段之一。文章旨在提供细尾獴人工... 细尾獴是一种备受人们喜爱的野生哺乳动物,在野外环境下的行为高度社会化,身姿与社会行为独特。然而,由于野外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猎,其群体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因此,人工饲养成为了保护细尾獴的关键手段之一。文章旨在提供细尾獴人工饲养环境设计、饲料及饲喂、繁殖与幼仔管理及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实践指导,为细尾獴的种群保护和人工饲养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尾獴 人工饲养 繁殖 健康管理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尾矿充填模袋固结规律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刘小文 吴泽铭 +1 位作者 何海松 王建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用细粒尾矿充填模袋,其脱水、固结时间较长,脱水固结规律直接影响其筑坝的沉降变形以及稳定性。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在不同充灌浓度和充灌高度条件下,模袋体在固结过程中位移、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模袋张力的变化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 用细粒尾矿充填模袋,其脱水、固结时间较长,脱水固结规律直接影响其筑坝的沉降变形以及稳定性。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在不同充灌浓度和充灌高度条件下,模袋体在固结过程中位移、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模袋张力的变化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较吻合。同时通过建立大尺寸模袋体模型研究在实际工程中大模袋固结排水速率受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袋体的整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均随模袋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模袋的整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随充灌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对于工程中的大尺寸模袋,沉降量与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均随模袋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模袋高度下最终沉降率均在2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袋法 有限元分析 影响因素 大尺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3
作者 李建娟 谢海云 +3 位作者 陈海君 郭图悦 冯梦菲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75-80,96,共7页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矿中硫、磷浮选回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浮选最佳条件为pH=6~7、H_(2)SO_(4)用量6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和乙基黄药用量各50 g/t,磷浮选最佳条件为pH=10、Na_(2)CO_(3)用量8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200 g/t、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750 g/t。经过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可以获得S品位41.28%、回收率为88.83%的硫精矿和P_(2)O_(5)品位31.11%、回收率78.62%的磷精矿,实现了该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矿物的有效分离和高效回收。研究结果为类似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 黄铁矿 磷灰石 硫磷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细铁尾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小渊 田雨晴 周嘉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为研究细铁尾矿粉掺量对高强混凝土材料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及电液伺服压力机测量了细铁尾矿粉掺量为0%、5%、10%、15%、20%、25%、30%试件细观孔隙结构、孔隙率以及力学性能,分析了细铁尾矿粉掺量对试... 为研究细铁尾矿粉掺量对高强混凝土材料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及电液伺服压力机测量了细铁尾矿粉掺量为0%、5%、10%、15%、20%、25%、30%试件细观孔隙结构、孔隙率以及力学性能,分析了细铁尾矿粉掺量对试件孔隙率及抗拉、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细铁尾矿粉高强混凝土材料试件T2图谱曲线均呈三峰形,随着细铁尾矿粉掺量增加,试件孔隙率从掺量0%时的2.81%降至掺量为30%时的2.10%,试件孔隙率不断降低,前期试件孔隙率降幅更加显著;②试件内部孔隙结构以微孔与中孔占比为主,随着细铁尾矿粉掺量增加,试件微孔占比不断增大,中孔、大孔及裂隙占比均降低,细铁尾矿粉的掺入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得到优化;③铁尾矿粉掺量为20%时对试件抗压、抗拉强度提升效果较好,过量掺入反而会使试件力学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粉 高强混凝土 核磁共振 孔隙度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细尾矿生坯颗粒性能强化试验研究
5
作者 揣新 裴德健 李彪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为了高效利用铁矿企业细尾矿,针对使用细尾矿充填过程中尾矿浓度低和运输流动性差的问题,结合细尾矿特性,采用外加试剂硼酸、氧化硼、碳酸钠,进行了生坯造粒与油性覆膜疏水成效强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硼酸、氧化硼和碳酸钠的综合作用... 为了高效利用铁矿企业细尾矿,针对使用细尾矿充填过程中尾矿浓度低和运输流动性差的问题,结合细尾矿特性,采用外加试剂硼酸、氧化硼、碳酸钠,进行了生坯造粒与油性覆膜疏水成效强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硼酸、氧化硼和碳酸钠的综合作用下,生坯颗粒强度提高至空白组的3倍左右,表面喷覆高温油的生坯颗粒,在水中强振荡下也能保持稳定状态,且Na、B元素的浸出量明显较未覆盖高温油降低3~10倍,整体表现出良好的环境友好性;细尾矿生坯造粒与表层覆盖疏水性膜,可改善颗粒强度和水溶性等性能,为提高细尾矿充填浓度和改善充填运输的流动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使细尾矿在充填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可在源头上实现细尾矿的减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坯造粒 强度 疏水性 环境友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细粒尾矿堆坝方案研究
6
作者 王伟明 张诏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以小兴安岭地区某尾矿库为例,开展了全尾矿湿排堆坝、全尾矿池填法堆坝和旋流器分级堆坝试验。结果表明,旋流器分级堆坝具有对比优势,可有效提高坝前尾矿的排水固结能力、增大干滩长度和坝前区域尾矿的强度,同时可形成较大的沉积滩坡度... 以小兴安岭地区某尾矿库为例,开展了全尾矿湿排堆坝、全尾矿池填法堆坝和旋流器分级堆坝试验。结果表明,旋流器分级堆坝具有对比优势,可有效提高坝前尾矿的排水固结能力、增大干滩长度和坝前区域尾矿的强度,同时可形成较大的沉积滩坡度、保证安全超高,改善坝体渗流条件、提高滩面承载能力和堆坝效率。通过细化旋流器分级堆坝工艺,采用非冬季堆坝、冬季放矿的宽体子坝堆筑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沉积滩含水量大、承载力低、无法尾砂堆筑子坝等问题,但在粗砂利用率、高等级尾矿库子坝宽度、冻土发育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最终结合旋流器分级宽体子坝和模袋法两种堆坝工艺,有效解决了尾矿库堆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作为高寒地区细粒尾矿堆坝的高效方案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矿库 堆坝 池填法堆坝 宽体子坝 旋流器分级堆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怒江细尾高原鳅生长特征与食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邓华堂 岳兴建 +2 位作者 陈大庆 田辉伍 刘绍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3,共8页
对2008年从怒江采集到的172尾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进行了生长与食性的研究。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Logistic生长方程以及三项式方程分别拟合了细尾高原鳅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耳石适合于细尾... 对2008年从怒江采集到的172尾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进行了生长与食性的研究。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Logistic生长方程以及三项式方程分别拟合了细尾高原鳅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耳石适合于细尾高原鳅的年龄鉴定。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9996×10-5L2.9762(R2=0.9680)。体长与耳石半径间关系式为L=0.0027R1.7230(R2=0.9542)。四种生长方程均能反映其生长规律,其中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式为Lt=246.9430(1-e-0.05964(t-0.1689));Wt=132.0300(1-e-0.05964(t-0.1689))2.9762。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8.45龄。食性分析表明:细尾高原鳅为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主要是水生昆虫幼虫,着生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碎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 年龄 生长方程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连续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细铁尾矿中铁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禄政 熊大和 +1 位作者 任南琪 赵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7-1261,共5页
采用SLon实验型连续式离心机(简称SLon实验型离心机),以高梯度磁选细粒赤铁矿尾矿得到的磁性产物(52.42%Fe)为试样,在给料体积速率为(24.5±0.4)L/min、给料固体浓度为20%和水束流冲击压力为0.45MPa的条件下,研究转鼓转速和水束流... 采用SLon实验型连续式离心机(简称SLon实验型离心机),以高梯度磁选细粒赤铁矿尾矿得到的磁性产物(52.42%Fe)为试样,在给料体积速率为(24.5±0.4)L/min、给料固体浓度为20%和水束流冲击压力为0.45MPa的条件下,研究转鼓转速和水束流往复速度对连续离心分离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鼓转速和水束流往复速度分别通过改变颗粒受离心力和流膜流动特性影响分离结果;当转鼓转速为450r/min和水束流往复速度为36mm/s时,铁精矿的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62.32%Fe和65.02%,说明应用SLon离心机分离提纯高梯度磁选细粒赤铁矿尾矿得到的磁性产物,再富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离心分离 薄流膜分离 高梯度磁分离 粒铁 铁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细粒铁尾矿制备细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郑永超 倪文 +2 位作者 张旭芳 王海霞 杨菁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将某-0.074 mm占74.5%的细粒铁尾矿按0.045 mm分级,通过热活化处理改善-0.045 mm尾矿的反应活性,并将其制备成复合胶凝材料,然后与+0.045 mm尾矿制备成细骨料混凝土。制品尾矿掺量达到70%,28 d抗压强度达到99 MPa。
关键词 粒铁 分级 热活化 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细粒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国文 余果 尹光志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通过对细粒尾矿堆坝的不利因素分析,讨论了干滩面长度、堆坝坡度、尾矿砂密实度以及浸润线高度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并与一般尾矿坝进行对比,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相应提高细粒尾矿坝体稳定性的措施。
关键词 矿坝 稳定性 浸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都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坝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建新 尹光志 +2 位作者 魏作安 万玲 张东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6,共3页
以龙都尾矿库的设计尾矿坝为依据 ,按照 1∶2 0 0的比尺堆积坝体模型 ,进行细粒尾矿堆积坝稳定性模型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坝体加筋加固的作用效果 ,获得了加筋坝体与未加筋坝体的破坏模式 。
关键词 矿库 模型试验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级尾矿膏体最佳排放浓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超 郭利杰 +1 位作者 侯国权 李宗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前,尾矿浆体达到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的确定主要通过塌落度及经验法,对于集料粒度在毫米级的矿山尾矿并不完全适用。对于细粒级全尾矿,应以物料的基本特性为基础,探寻相适应的细粒级尾矿达到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以某矿山细粒级铜尾矿... 目前,尾矿浆体达到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的确定主要通过塌落度及经验法,对于集料粒度在毫米级的矿山尾矿并不完全适用。对于细粒级全尾矿,应以物料的基本特性为基础,探寻相适应的细粒级尾矿达到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以某矿山细粒级铜尾矿的膏体排放为研究背景,基于饱和度及泌水率2个指标,确定细粒级尾矿达到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方法,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达到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范围为73%~75%;同时根据流变试验,确定不同浓度条件下料浆的流变参数;结合管道输送特性,分析了浓度对管道输送阻力的影响;开展了料浆滩角试验,考察其在排放场地的流动性能;最终综合分析评价其输送性能及流动性能,确定全尾砂膏体排放最佳质量浓度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级 膏体 排放浓度 饱和率 泌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尾矿堆积坝加固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作安 尹光志 +1 位作者 万玲 张东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55,60,共3页
以龙都尾矿库的设计资料为依据 ,在分析尾矿堆积坝加固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加筋法为主的综合加固方案。通过稳定性计算 ,得出采用加筋法进行加固 ,可以提高细粒尾矿堆积坝的稳定性 。
关键词 堆积坝 加固设计 加筋法 稳定性 龙都矿库 加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尾细桉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时忠杰 徐大平 +4 位作者 高吉喜 宋爱云 于春堂 张宁南 胡哲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8,共8页
基于海南西部沿海台地区、北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台地区和中部山地区共18个调查点54个尾细桉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固碳能力及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物量平均为49.72t... 基于海南西部沿海台地区、北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台地区和中部山地区共18个调查点54个尾细桉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固碳能力及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物量平均为49.72t·hm-2,乔木层(85.10%)>凋落物层(8.08%)>林下植被层(6.82%);尾细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平均为88.84t·hm-2,乔木层为20.55t·hm-2(23.13%),林下植被层为1.55t·hm-2(1.74%),凋落物层为1.93t·hm-2(2.17%),土壤层(0~100cm)为64.81t·hm-2(72.96%);尾细桉各器官碳贮量以树干最大,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2.81%;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净生产力平均为17.56t·hm-2a-1,年净碳固定量平均为8.43t·hm-2,折算成CO2量为30.91t·hm-2a-1;整个海南尾细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958.37万t,年净碳固定量为280.97万t·a-1;从不同区域来看,中部山地区尾细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达11.89t·hm-2a-1,远高于北部平原区(8.97t·hm-2a-1)、西部沿海台地区(7.18t·hm-2a-1)和东部沿海台地区(8.26t·hm-2a-1),北部、西部和东部区域间固碳能力差异不明显;除东部沿海台地区与西部沿海台地区之间碳贮量差异不大外,其他区域之间碳贮量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碳贮量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人工林 碳贮量 固碳能力 空间分布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铁尾矿的沉积特性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晓霞 陈之祥 +1 位作者 邵龙潭 田筱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0-1227,共8页
尾矿的沉积与固结过程是形成强度和确定变形量的重要依据。为探求尾矿沉积过程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演变规律,揭示尾矿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变形特征,结合现场溜槽试验,对细粒铁尾矿的沉积坡度、以及沉积过程中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 尾矿的沉积与固结过程是形成强度和确定变形量的重要依据。为探求尾矿沉积过程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演变规律,揭示尾矿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变形特征,结合现场溜槽试验,对细粒铁尾矿的沉积坡度、以及沉积过程中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监测。同时,采用十字板剪切仪确定了沉积完成后尾矿的剪切强度。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沉积断面尾矿料的颗粒级配和渗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尾矿沉积速率的演变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研磨极其均匀的尾矿料的堆积形式和渗透特性与尾矿料的水力特性存在差别;受尾矿颗粒相对密实度较大、颗粒分布均匀等因素影响,增加尾矿料的可透水边界较施加外荷载,更能提升尾矿料中有效应力的形成速率;尾矿料表层硬化和封闭微孔隙引发了上层滞水入渗困难,应采用必要的引水导流措施降低高势能流体对筑坝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 溜槽试验 沉积特性 孔隙水压力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褐铁矿干式磁选抛尾技术在化念铁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宫磊 徐晓军 梁忠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51-152,177,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褐铁矿选矿技术,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效果好等优点.针对化念铁矿的细粒级褐铁矿进行了细粒褐铁矿干式磁选抛尾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并将其用于该铁矿的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细粒褐铁矿干式磁选抛尾技术可实... 介绍了一种新的褐铁矿选矿技术,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效果好等优点.针对化念铁矿的细粒级褐铁矿进行了细粒褐铁矿干式磁选抛尾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并将其用于该铁矿的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细粒褐铁矿干式磁选抛尾技术可实现-10 mm粒级褐铁矿矿石的有效干式磁选,使得褐铁矿矿石品位超过50%,矿石的回收率达到86%以上.通过工业应用,粉矿品位从原矿品位47%提高到50%.该技术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1%,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干式强磁磁选 粒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尾矿模袋充填体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旋 周汉民 +1 位作者 郄永波 吴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设计3个试验内容,分别从细粒尾矿、模袋体及模袋层间3个方面开展了细粒尾矿模袋法特性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模袋与细粒尾矿组成的模袋充填体可获得较高的承载力,模袋层间强度参数较尾砂体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最后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进一... 设计3个试验内容,分别从细粒尾矿、模袋体及模袋层间3个方面开展了细粒尾矿模袋法特性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模袋与细粒尾矿组成的模袋充填体可获得较高的承载力,模袋层间强度参数较尾砂体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最后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进一步揭示了细粒尾矿特性及其模袋法堆坝的适用性,拓宽了尾矿堆坝所要求的粒径范围。该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细粒尾矿模袋法堆坝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袋法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细粒尾矿大变形固结试验在尾矿库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小刚 汪斌 +1 位作者 项宏海 周玉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
基于gibson提出的大变形和非线性固结理论,描述出建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大变形固结特征方程。结合华东某铜矿尾矿库细粒尾矿筑坝的研究项目,在对该尾矿库饱和细粒尾矿进行一系列固结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饱和细粒尾矿固结度在自重应力... 基于gibson提出的大变形和非线性固结理论,描述出建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大变形固结特征方程。结合华东某铜矿尾矿库细粒尾矿筑坝的研究项目,在对该尾矿库饱和细粒尾矿进行一系列固结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饱和细粒尾矿固结度在自重应力下与时间因素的演化过程,分析细粒尾矿固结度与颗粒组成、分层厚度等因素变化关系;并将理论计算值与离心机试验值进行对比,论证了大变形固结理论在细粒尾矿固结变形研究方面的适用性,并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矿土 大变形固结 时间因素 矿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问题 被引量:42
19
作者 陈守义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3期70-76,共7页
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是尾矿处理技术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对细粒尾矿堆坝的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和一般砂性尾矿堆坝条件的对比,讨论了二者在沉积滩形态、坝体剖面结构及土层力学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并就如何解... 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是尾矿处理技术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对细粒尾矿堆坝的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和一般砂性尾矿堆坝条件的对比,讨论了二者在沉积滩形态、坝体剖面结构及土层力学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并就如何解决这一辣手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法 矿坝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店细粒铁尾矿固化造块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曼 李铁一 +3 位作者 刘正强 罗文斌 雷国元 虞志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以金山店细粒铁尾矿为固化对象,以经激发剂Y、Z激发的工业固体废弃物X为固化剂,研究了固化剂配方、陈化温度、养护方式、成型压力等工艺技术条件对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的合理配方为X、Y、Z的质量比=8:3.7... 以金山店细粒铁尾矿为固化对象,以经激发剂Y、Z激发的工业固体废弃物X为固化剂,研究了固化剂配方、陈化温度、养护方式、成型压力等工艺技术条件对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的合理配方为X、Y、Z的质量比=8:3.7:1,固化剂与尾矿质量比为12.7:87.3适宜的陈化温度为30℃,高压蒸养(180℃、1MPa)最有利于提高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自然养护效果最差,固化块适宜的成型压力为2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 固化 养护方式 抗压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