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维斯《细察》集团回溯实录
1
作者 张瑞卿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本文聚焦于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F.R.利维斯及其《细察》集团。《细察》(Scrutiny,1932年—1953年)乃利维斯夫妇于1932年创办的一份学术期刊。它不仅深刻影响了英国几代人的批评思想和教育理念,而且引起中国学... 本文聚焦于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F.R.利维斯及其《细察》集团。《细察》(Scrutiny,1932年—1953年)乃利维斯夫妇于1932年创办的一份学术期刊。它不仅深刻影响了英国几代人的批评思想和教育理念,而且引起中国学界的关注,特别是21世纪初的十几年间,我国的利维斯研究渐呈上升趋势。但多数学者趋向将利维斯及其《细察》集团的学术成就统称为"利维斯学说""利维斯派""利维斯主义",或直接以"利维斯"一概而过,似有将其视为"孤身英雄",而忽视《细察》"批评共同体"成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对这份期刊做一回溯性书写,以真实再现利维斯《细察》集团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利维斯 细察》集团 文化批评 剑桥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凤鸡价值高 引种者需细察
2
作者 扶银海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9期23-23,共1页
目前,由于黑凤鸡种苗紧缺,社会上有少数人针对部份引种者对黑凤乌鸡的特征不太了解以及种苗不易鉴别的实际情况,利用黑羽公鸡与泰和白凤鸡配种,将杂交的后代当作黑凤乌鸡种苗高价出售,谋取暴利,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用某些地方的乌鸡种... 目前,由于黑凤鸡种苗紧缺,社会上有少数人针对部份引种者对黑凤乌鸡的特征不太了解以及种苗不易鉴别的实际情况,利用黑羽公鸡与泰和白凤鸡配种,将杂交的后代当作黑凤乌鸡种苗高价出售,谋取暴利,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用某些地方的乌鸡种苗冒充黑凤乌鸡种苗对外供种,骗取钱财。上述这些伪劣种苗,不仅遗传性能极不稳定,而且滋补和药用价值也与正宗黑凤乌鸡相差甚远,给引种者造成很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凤乌鸡 黑凤鸡 伪劣种苗 细察 药用价值 白凤鸡 高价出售 谋取暴利 遗传性能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同和异
3
作者 宋长瑞 《河北学刊》 1982年第4期96-97,共2页
一 宇宙间千姿百态的事物,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相同的。德国的福录贝尔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个一样的手掌,没有两个一样的鼻子。”许多外表完全相同的事物,细细察之,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形... 一 宇宙间千姿百态的事物,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相同的。德国的福录贝尔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个一样的手掌,没有两个一样的鼻子。”许多外表完全相同的事物,细细察之,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形形色色的事物,各有其特点、特殊性而互相区别。但是,在相互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中,又必有其共同性。恩格斯说:“两种不同的事物总有某些质(至少在物体性这个属性上)是它们所共有的”。人与石头,这是极不相同的事物,但它们都处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都在运动变化着,这又是相同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制度、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和异 运动变化 原野 细察 互相区别 提纯改良 资产阶级思想 物质世界 沙子 外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式糊涂
4
作者 希望 《人民论坛》 1995年第5期59-59,共1页
近年来,将清代名士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文墨,明悬中堂,置诸案头的人渐多起来。长久玩味深得三昧的,也许大有人在。但据笔者细察,一些人信奉的并不是郑老先生那种清高傲世的“糊涂”哲学,而是一种见利见名则争则抢、见义临危则避则溜的... 近年来,将清代名士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文墨,明悬中堂,置诸案头的人渐多起来。长久玩味深得三昧的,也许大有人在。但据笔者细察,一些人信奉的并不是郑老先生那种清高傲世的“糊涂”哲学,而是一种见利见名则争则抢、见义临危则避则溜的圆滑实用的“糊涂”之道,可谓新形势下的“新式糊涂”。 一是不该糊涂却糊涂。小偷掏包、歹人行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涂” 难得糊涂 代名 文墨 细察 三昧 案头 郑板桥 私欲 私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