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焦雪辉 乔雨轩 +1 位作者 秦玉文 史喜兵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5,共11页
为探讨氮肥对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两种施氮模式,研究细叶青冈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对施氮量的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最佳施氮模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1 60... 为探讨氮肥对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两种施氮模式,研究细叶青冈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对施氮量的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最佳施氮模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1 6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株高和生物量最大,总施肥量为1 2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地径最大;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4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株高、地径及生物量均最大。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3个处理作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施氮处理为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1 600 mg·株^(-1)。与指数施氮相比,平均施氮模式施肥程序简单,便于经营者掌握,更适合细叶青冈幼苗生长,建议将总施肥量1 600 mg·株^(-1)作为细叶青冈良种壮苗培育的施肥措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青冈 平均施氮 指数施氮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细叶青冈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结构 被引量:17
2
作者 樊后保 李燕燕 黄玉梓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套种1年生细叶青冈幼苗,经过16年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采用分层平均标准木收获法对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并以马尾松纯林作对照.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林分总生物量分...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套种1年生细叶青冈幼苗,经过16年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采用分层平均标准木收获法对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并以马尾松纯林作对照.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204.37 t·hm-2和245.94 t·hm-2;混交林中,由于马尾松处于主林层,其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81.80%;在林木总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在纯林中占总生物量的64.77%,在混交林中占60.17%,其它组分所占的比例依次为根(18.62%、16.95%)>枝(8.99%、13.46%)>皮(6.55%、6.37%)>叶(1.07%、3.05%);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混交林中0~10 m高度的生物量分布比例为67.3%,明显大于马尾松纯林(53.7%);混交林中,叶片主要分布于2~11 m及17~22 m两个高度范围,而马尾松纯林则集中分布于15~23 m之间;混交林根系在土壤中呈哑铃型分布,表层土壤(0~20 cm)和深层土壤(>60 cm)的生物量分别占根系总生物量的43.3%和28.2%;而在纯林中,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呈金字塔型分布;混交林林分的初级生产力为13.24 t·hm-2a-1,比纯林增加80.38%;混交林中林木各组分生产力大小为干>叶>枝>根>皮,纯林中表现为干>根>叶>枝>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细叶青冈 混交林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细叶青冈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蒋红宝 伊力塔 +3 位作者 刘美华 俞飞 余树全 殷秀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6-321,共6页
采用受控试验和模拟酸雨试验,研究不同酸雨浓度处理下(pH值分别为2.5、4.0、5.6)细叶青冈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酸雨浓度处理下,细叶青冈幼苗叶片叶绿素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 采用受控试验和模拟酸雨试验,研究不同酸雨浓度处理下(pH值分别为2.5、4.0、5.6)细叶青冈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酸雨浓度处理下,细叶青冈幼苗叶片叶绿素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随着酸雨浓度增加而升高,在重度酸雨(pH 2.5)条件下达到最大值;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的光化学量子产额(Yield)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酸雨浓度增加并没有对细叶青冈幼苗叶片的光系统活性造成损伤,反而推动其光合电子传递,增加光能利用效率,促进光合作用,表明细叶青冈对酸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叶绿素荧光 细叶青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细叶青冈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思婧 丁山 +3 位作者 庞春梅 郑枭 王通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目的】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是中亚热带森林主要构成树种,也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优势树种之一。研究自然状态下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群落中细叶青冈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其动态规... 【目的】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是中亚热带森林主要构成树种,也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优势树种之一。研究自然状态下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群落中细叶青冈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其动态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对该区域森林生态恢复、细叶青冈种群发展以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保护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100 m×100 m)固定监测样地2012和2017年2期调查数据,从种群数量特征、龄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细叶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①2012—2017年细叶青冈种群个体从276株增加到291株,死亡个体共25株,新增个体共40株,种群年增长率为1.06%。种群平均胸径从10.65 cm增加到10.82 cm,胸高断面积从4.71 m^(2)·hm^(-2)增加到5.15 m^(2)·hm^(-2)。②细叶青冈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型,种群自然更新良好,种群结构稳定。③细叶青冈种群新增与死亡个体集中分布在幼苗幼树阶段(Ⅰ~Ⅱ龄级),且随龄级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④细叶青冈整体呈聚集分布,随着龄级的增加转为随机分布。相比2012年,2017年幼苗聚集强度有所减弱,幼树、中树聚集强度稍有增强。⑤各生长阶段间的空间关联均在小尺度表现为正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过渡到无相关或负相关,2017年除幼树与中树、幼树与大树外,其余生长阶段间的空间正相关稍有增强。【结论】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细叶青冈种群属于稳定增长型种群,种群整体呈聚集分布,各生长阶段间的空间关联在小尺度空间呈正关联,体现细叶青冈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5 a间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显著,幼龄个体因聚集分布受密度制约而竞争激烈。为维持种群的长期稳定,必要时可分阶段进行人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细叶青冈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余小龙 余树全 +2 位作者 伊力塔 殷秀敏 张华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通过对在自然生境(CK)、辐射UV-B增强(+10%)和辐射UV-B减弱(-80%)三种条件下的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II的测定研究,探讨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叶青冈幼苗在辐射UV-B减弱胁迫下叶... 通过对在自然生境(CK)、辐射UV-B增强(+10%)和辐射UV-B减弱(-80%)三种条件下的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II的测定研究,探讨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叶青冈幼苗在辐射UV-B减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II均高于辐射增强胁迫组和对照组,表明细叶青冈幼苗在减弱UV-B辐射胁迫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能促进其生长;而辐射增强胁迫下细叶青冈幼苗的适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叶绿素荧光 细叶青冈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细叶青冈混交林生物量及林下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雨晖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分析了福建三明35年生杉木细叶青冈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乔木层、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结果表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但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皆小于杉木纯林。混交林林下植被以灌木占优势,其生物量占林下植被总生... 分析了福建三明35年生杉木细叶青冈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乔木层、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结果表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但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皆小于杉木纯林。混交林林下植被以灌木占优势,其生物量占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68.39%,而杉木纯林以草本占绝对优势,其生物量占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90.83%,且混交林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不同层次林下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杉木纯林,营造混交林有利于提高杉木林下植被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杉木细叶青冈混交林 生物量 林下植被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青冈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崔贵峰 乔明奎 席林波 《河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1-23,共3页
细叶青冈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也是良好的造林树种。对于北方来说,是一种珍贵的常绿乡土树种。研究表明:细叶青冈种子经过低温(1℃~5℃)沙藏后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常温沙藏,25℃是最适合的发芽温度,发芽率达到79.4%;同时也表明种皮是抑制... 细叶青冈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也是良好的造林树种。对于北方来说,是一种珍贵的常绿乡土树种。研究表明:细叶青冈种子经过低温(1℃~5℃)沙藏后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常温沙藏,25℃是最适合的发芽温度,发芽率达到79.4%;同时也表明种皮是抑制发芽的关键因素:去除种皮能较大幅度提高发芽率,可达到92%。从扦插结果来看,NAA 400 mg/kg时嫩枝条生根率最高,达到40%,但低于清水对比的60%,所以用NAA处理枝条可能不是最适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青冈 沙藏种子 种皮 发芽率 扦插试验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