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在油田特高含水期综合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逸 万新德 孙力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1,共3页
利用密井网资料,可以准确揭示单砂体的分布形态和接触关系,使砂体的空间展布更为清楚,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使措施井及措施层位的优选更有针对性,有效改善了措施效果,在以单砂体为单元的注采关系调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高含水期... 利用密井网资料,可以准确揭示单砂体的分布形态和接触关系,使砂体的空间展布更为清楚,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使措施井及措施层位的优选更有针对性,有效改善了措施效果,在以单砂体为单元的注采关系调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高含水期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收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地质研究 动态调整 压裂 补孔 细分重组 转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矿场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庆陵 陈超 +2 位作者 李顺凯 康艳琴 董耀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4期46-48,共3页
非均质油藏因其复杂构造和特殊储层物性等导致层间干扰严重 ,中差层潜力大 ,油藏水驱采收率低 ,提高开发水平的难度大。近年来综合运用地质油藏精细描述新技术 ,对储层和剩余储量重新认识评价 ,配套多靶定向井侧钻、1 0 1 6mm套管一... 非均质油藏因其复杂构造和特殊储层物性等导致层间干扰严重 ,中差层潜力大 ,油藏水驱采收率低 ,提高开发水平的难度大。近年来综合运用地质油藏精细描述新技术 ,对储层和剩余储量重新认识评价 ,配套多靶定向井侧钻、1 0 1 6mm套管一次固井、深调、分注等挖潜工艺技术与方法 ,对胡 1 2块进行细分重组综合调整治理 ,水驱采收率提高了 8 3% ,探索出一套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集成 ,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细分重组 综合调整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线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在断块油藏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家军 金忠康 蔡新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6期24-29,共6页
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小断层发育,储层非均质严重,开发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注采井间流线固定,水驱效率变差,水驱波及难以进一步扩大。改变流线已成为低油价下断块油藏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常规的动态分析不适应高含水断... 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小断层发育,储层非均质严重,开发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注采井间流线固定,水驱效率变差,水驱波及难以进一步扩大。改变流线已成为低油价下断块油藏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常规的动态分析不适应高含水断块油藏的调整。应用流线模拟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水驱流线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纵向非均质、平面非均质、注采井网对流线的影响显著,注采井距、注采压差等因素对水驱流线的影响相对较小,将流线分布模式分为流线密集区、流线稀疏区、流线空白区,并形成了基于流线的优化调整技术。在苏北盆地多个断块油藏开展了矢量调配、增新水线、抽稀井网、细分重组的调整,取得较好效果,对同类型油藏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 剩余油分布 调整优化 均衡驱替 细分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典型区块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勇 母长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从不同类型油层宏观地质统计与沉积微相的研究中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成片差层、表外储层和相对变化较大、平面非均质严重的过渡状砂体中,其次为厚油层内未水淹型剩余油。针对这些地质依据,相应采取加强注水调整、对低效井进行分类治... 从不同类型油层宏观地质统计与沉积微相的研究中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成片差层、表外储层和相对变化较大、平面非均质严重的过渡状砂体中,其次为厚油层内未水淹型剩余油。针对这些地质依据,相应采取加强注水调整、对低效井进行分类治理、周期注水等手段,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低效井治理 周期注水 细分重组 层系间注水量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13西油藏构建分类储层井网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窦让林 王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0,共3页
以深层高压低渗为特点的文13西油藏高含水后期井网不完善,二、三类层在弹性能量释放后得不到有效水驱动用,开发效果呈变差趋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储层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类型,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试... 以深层高压低渗为特点的文13西油藏高含水后期井网不完善,二、三类层在弹性能量释放后得不到有效水驱动用,开发效果呈变差趋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储层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类型,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积极探索储层水驱开发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托集成配套工艺技术的攻关及应用,重新构建与开发特点相适应的分类储层注采井网。通过缩小井距、压缩层段,合理控制层间渗透率级差,建立了二、三类层有效的水驱体系,通过井点优化抽稀,拉大井距,进一步提高了一类层水驱波及效率。实践表明,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调整,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提高,生产形势好转,采收率提高。针对该油藏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低渗油藏 高含水后期 水驱 细分重组 分类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水驱二次开发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3,共5页
为改善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开发期水驱开发效果,减缓产油递减速度,提高水驱采收率,增加水驱可采储量,开展了喇嘛甸油田水驱二次开发方法研究。在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通过层系进一步细分重组、井网加... 为改善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开发期水驱开发效果,减缓产油递减速度,提高水驱采收率,增加水驱可采储量,开展了喇嘛甸油田水驱二次开发方法研究。在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通过层系进一步细分重组、井网加密综合利用调整,形成了特高含水开发期水驱二次开发方法。结果表明,开发中的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从根本上缓解,有效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改善开发效果,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老油田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开发期 水驱 二次开发 层系细分重组 井网加密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