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入下世纪的微组装用材料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忱 张志刚 谢重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评述了“跨入下世纪的微组装用基板材料、导体布线材料、层间介质材料和封装材料的研制应用动向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组装技术 组装用材料 电子电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组装用高可靠性环氧塑封料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善君 唐晓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新型环氧塑封料是基于由热焊产生热应力引起的开裂机理研制的。应用低熔融粘度,具有高填充能力的联苯型环氧树脂代替传统的邻甲酚环氧树脂获得了低吸水性、低热膨胀系数及高强度性能。以芳香环或脂环结构取代酚醛树... 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新型环氧塑封料是基于由热焊产生热应力引起的开裂机理研制的。应用低熔融粘度,具有高填充能力的联苯型环氧树脂代替传统的邻甲酚环氧树脂获得了低吸水性、低热膨胀系数及高强度性能。以芳香环或脂环结构取代酚醛树脂中亚甲基,提高了材料的粘结强度,降低吸水性及弯曲模量。因此树脂结构的改变提高了塑封料的综合性能,显著地改进了该材料的热焊开裂性及高压蒸煮可靠性(P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塑封料 高可靠性 电子元件 表面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原位自组装用于细胞荧光成像分析研究
3
作者 王思成 韩挺 王广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77,共8页
DNA自组装由于其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和内置特性,在生物传感、药物递送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大多数天然聚合物或合成纤维相比,这些DNA分子相对坚固,可通过序列变异进行修饰。作为侧链连接到聚合物上形成的二级结构赋... DNA自组装由于其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和内置特性,在生物传感、药物递送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大多数天然聚合物或合成纤维相比,这些DNA分子相对坚固,可通过序列变异进行修饰。作为侧链连接到聚合物上形成的二级结构赋予DNA结构可设计的响应特性,如对金属离子、蛋白质、pH、DNA、RNA和其他一些小信号分子(如ATP)的响应,可实现DNA原位自组装并进一步用于细胞荧光成像分析。该文综述了DNA自组装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引发剂,并以触发机制分类探究其荧光成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原位自组装 荧光成像 活细胞 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管束组装用穿管引导头的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占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换热器 管束 组装 穿管引导头 结构 张紧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磁性纳米粒子组装用于肝癌的可视化治疗
5
作者 凌代舜 孔学谦 孙晓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4-286,共3页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第二位。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是提高肝癌治愈率的关键。可视化治疗有望实现实时监测的个体化治疗:在治疗前期,成像技术提供较准确的信息,如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利于拟定...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第二位。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是提高肝癌治愈率的关键。可视化治疗有望实现实时监测的个体化治疗:在治疗前期,成像技术提供较准确的信息,如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利于拟定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直观把控治疗进程,可以及时调整或更换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进一步监测疾病后续发展[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肿瘤微环境 纳米粒 磁共振成像 组装 发热性 肿瘤诊断 超顺磁性氧化铁 纳米生物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用导电胶粘剂 被引量:5
6
作者 高艳茹 李小兰 《绝缘材料通讯》 2000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用导电胶粘剂的设计、性能要求、组成、各组分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可靠性试验结果、导电胶粘剂与焊剂的性能比较。
关键词 电子元器件 表面组装 导电胶粘剂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的动力学与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海岩 田强 +2 位作者 文浩 罗凯 马小飞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共29页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讨论五个关键环节,即模块化组装方案及其动力学问题、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组装结果的动态校验与调控、地面模拟实验.本文指出,在轨组装技术需解决柔性部件大范围运动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机器人运动的高效规划与精准控制、力热耦合的误差校验与调控策略等难题,同时需要建立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地面实验验证相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逐步推进从百米级到千米级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包括高效动力学建模、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规划与控制、多模块闭合组装的动态预测与调控、天地一致的实验验证体系,进而为推动空间结构在轨组装技术提供系统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总体设计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运动规划与控制 动态校验与调控 地面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入海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组装机制
8
作者 宋宇 高明 +3 位作者 曲贵伟 张春鹏 李晓玲 李富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为了探究鸭绿江入海口湿地中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其组装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滩涂盐土、碱蓬草盐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等6种典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基于系统发育二进制的零模型分析... 为了探究鸭绿江入海口湿地中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其组装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滩涂盐土、碱蓬草盐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等6种典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基于系统发育二进制的零模型分析(model analysis)解析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平均相对丰度最高(38.5%),其次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8.2%)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7%)。6种土壤类型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整体差异显著(P<0.05)。主要菌门和菌属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电导率(EC)、全硫(TS)和pH是主要影响因子。基于零模型的群落组装分析表明,鸭绿江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装以随机性为主导,其中扩散限制贡献最大,在群落组装中占40.52%。研究结果可为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组装机制 鸭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演替规律和组装机制
9
作者 任海伟 李云帆 +6 位作者 阿丽米热·克热穆 马东林 郭晓鹏 张丙云 张智良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9,共12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菌属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中性理论模型和零模型探究不同等级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贮藏...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菌属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中性理论模型和零模型探究不同等级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不同等级大曲的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酸度则呈下降趋势,二者分别在11%~13%和0.9~1.3 mmol/10 g范围,符合QB/T 4259-2011《浓香大曲》标准;氨基酸态氮含量(3.4~4.7 g/kg)、糖化力(194.4~251.0 mg/(g·h))、发酵力(0.35~0.42 g/(0.5 g·72 h))和酯化力(148.7~391.1 mg/(50 g·7 d))均呈上升趋势。厚壁菌门(Firmicutes,61.3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2.98%)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7.25%)是优势菌门,芽孢杆菌(Bacillus,29.58%)、明串珠菌(Leuconostoc,9.51%)等为优势菌属,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群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酸菌属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等级大曲差异细菌包括芽孢杆菌、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等,其中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和高温放线菌等是贮藏0、45、90 d大曲的主要差异细菌。泛菌(Pantoea)、糖多孢菌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与酯化力、发酵力、氨基酸态氮含量呈正相关。细菌菌群参与代谢活动的程度不同,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11条代谢途径存在显著差异。细菌群落组装随机性过程中漂变占主导地位,酯化力、发酵力、水分含量、酸度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可能是贮藏过程中细菌群落组装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中性理论模型与零模型解析金徽酒大曲贮藏期间细菌群落演替和组装规律,为探析陇派浓香型大曲的内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贮藏期 细菌群落结构 相关性分析 功能预测 群落组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单分子层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磊 丁梦竹 +1 位作者 王芳芳 黄维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620,共24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低廉的制造成本和简便的制备工艺而备受瞩目,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然而,其长期稳定性问题和潜在的铅泄漏风险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iPSCs)凭借其优异的稳定性,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低廉的制造成本和简便的制备工艺而备受瞩目,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然而,其长期稳定性问题和潜在的铅泄漏风险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iPSCs)凭借其优异的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作为一种新型的空穴选择层(HSL)材料,因其定制化的分子剪裁策略和优异的界面调控能力,为解决iPSCs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SAMs在iPSCs中的应用进展,详细讨论了SAMs的分子结构设计、沉积方法以及其在能级调控、缺陷钝化和界面改性方面的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顺序沉积和共组装(Co-SAMs)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最后,对SAMs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大面积制备、长期稳定性提升、成本降低以及新型SAMs分子的设计等。SAMs技术有望推动iPSCs的高效、稳定和低成本商业化,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组装单分子层 空穴选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付承臣 赖璐 +2 位作者 周培茹 赖红静 曹机良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2,214,共7页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质量分数、GO分散液质量浓度对RGO/CS-棉织物导电、抗紫外线和抑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CS-棉织物表面沉积的GO已较充分还原为RGO,表面覆盖了一层连续的RGO/CS薄膜;RGO/CS-棉织物导电性随着GO分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质量分数2.0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5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1.02 kΩ/cm;RGO与CS协同增强了RGO/CS-棉织物的抑菌性能,抑菌率最高达95%;经质量分数0.5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3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经过30~50次皂洗洗涤后,导电、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棉织物 导电 组装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组装铝合金抢修塔地震易损性分析
12
作者 王多智 李天池 +1 位作者 于广滨 Chizhik Sergei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30,共12页
以快速组装铝合金抢修塔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抢修塔数值模型,确定了与基本周期对应的谱加速度Sa(T 1)为地震动强度指标、节间位移角ISDR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采用极限状态划分方法建立了抢修塔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从美... 以快速组装铝合金抢修塔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抢修塔数值模型,确定了与基本周期对应的谱加速度Sa(T 1)为地震动强度指标、节间位移角ISDR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采用极限状态划分方法建立了抢修塔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从美国太平洋地震中心数据库分别选取20条余震、主余震序列地震动记录,采用IDA分析方法得到结构的地震响应,评估了在余震、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抢修塔的易损性,分析了地震动入射角为0°和90°时抢修塔的抗震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余震作用下,当地震动入射角为0°时,抢修塔遭遇多遇、基本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概率很低,几乎为0,遭遇罕遇地震时的倒塌概率为43.9%;当地震动入射角为90°时,抢修塔遭遇多遇、基本及罕遇地震的倒塌概率都很低,几乎为0。②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当地震动入射角为0°时,抢修塔遭遇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及罕遇地震时的倒塌概率分别接近于0、2.8%和57.6%;当地震动入射角为90°时,抢修塔遭遇多遇地震、基本地震时的倒塌概率接近于0,遭遇罕遇地震时的倒塌概率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组装铝合金抢修塔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余震 主余震序列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茶多酚-苹果果胶自组装涂膜对鲜核桃仁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雯雯 姚登杰 +5 位作者 张文文 曾春银 宁德鲁 庄永亮 李梦娜 李莉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244,共9页
以玉米醇溶蛋白、茶多酚和苹果果胶为原料,通过浇铸的方式分别制备混合薄膜和自组装薄膜。之后采用浸渍的方式针对鲜核桃仁展开3种不同的处理,即混合涂膜处理(混合涂膜组)、自组装涂膜处理(自组装涂膜组)以及无菌水浸渍处理(对照组),并... 以玉米醇溶蛋白、茶多酚和苹果果胶为原料,通过浇铸的方式分别制备混合薄膜和自组装薄膜。之后采用浸渍的方式针对鲜核桃仁展开3种不同的处理,即混合涂膜处理(混合涂膜组)、自组装涂膜处理(自组装涂膜组)以及无菌水浸渍处理(对照组),并将其置于4℃贮藏40 d,以评价混合涂膜和自组装涂膜对鲜核桃仁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薄膜有颗粒生成,表面分布相对不均匀;而自组装膜比混合膜分布更均匀,表面相对光滑。贮藏40 d后,自组装涂膜组的鲜核桃仁L*值、硬度和水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混合涂膜组和对照组。自组装涂膜组的鲜核桃仁菌落总数显著低于混合涂膜组和对照组。自组装涂膜的抗氧化性明显优于混合涂膜,具体表现为贮藏期间自组装涂膜组鲜核桃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混合涂膜组。此外,自组装涂膜在保护鲜核桃风味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贮藏40 d后,自组装涂膜组的鲜核桃仁含有最多的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带酸味和刺激性气味的醋酸含量显著低于混合涂膜组和对照组。研究表明,玉米醇溶蛋白/茶多酚/苹果果胶自组装涂膜在保持冷藏鲜核桃仁的品质方面具有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应用于鲜核桃仁贮藏保鲜的多层自组装涂膜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 涂膜保鲜 核桃仁 抑菌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规整化对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明珠 金碧鑫 李霄羽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28,共20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深入发展,具有精确可控形貌和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胶束结构,如柱状胶束、囊泡,球形胶束等。尤其在液晶嵌段共聚物体... 随着纳米科技的深入发展,具有精确可控形貌和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胶束结构,如柱状胶束、囊泡,球形胶束等。尤其在液晶嵌段共聚物体系中,通过引入液晶规整化作用作为其溶液态自组装驱动力,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胶束结构,从而直接决定了其组装体的功能和性能。因此,控制胶束结构的尺寸十分重要。近年来,如何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实现对聚合物纳米组装结构尺寸的精确控制,成为了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晶嵌段共聚物(liquid crystalline block copolymers,LC BCPs)的溶液态自组装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对液晶规整化作用驱动自组装的深入理解、精确控制胶束形貌和尺寸的组装方法以及可控多级自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嵌段共聚物 精确可控自组装 多级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铟共晶-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功能性分子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晓萍 黄士 +4 位作者 郭千千 刘宁 倪建聪 杨伟强 林振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8,共15页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上电极和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来构筑功能性分子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在EGaIn基功能性分子结(MJ)的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合评述了以EGaIn为上电极进行分子结研究的优势,以及自组装单分子...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上电极和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来构筑功能性分子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在EGaIn基功能性分子结(MJ)的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合评述了以EGaIn为上电极进行分子结研究的优势,以及自组装单分子层-分子结(SAM-MJ)的构筑,对近年来EGaIn基分子结在整流、记忆、光电开关、热电以及固态阻抗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EGaIn分子结存在的难题,并对未来分子器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铟共晶 组装单分子层 功能性分子结 分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装式筒仓仓顶结构支撑平台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筒仓仓顶结构施工是筒仓工程的难点及关键环节。针对筒仓仓顶结构施工方法多样、各支撑体系不能通用、经济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组装式筒仓仓顶支撑平台,可以适合多种仓型仓顶结构施工的支撑体系。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撑体系构造简单,平... 筒仓仓顶结构施工是筒仓工程的难点及关键环节。针对筒仓仓顶结构施工方法多样、各支撑体系不能通用、经济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组装式筒仓仓顶支撑平台,可以适合多种仓型仓顶结构施工的支撑体系。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撑体系构造简单,平台桁架通过将标准节拼接不同长度的平台桁架,以满足不同直径筒仓仓顶结构施工的需要;中心柱采用分段式设计,承插对接、螺栓连接,将标准节拼接成不同高度的中心柱,以满足不同高度仓顶结构施工的需要。该体系采用组装式,具有总重轻、可周转、安全经济、施工快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顶结构 组装施工 中心柱 钢桁架 平台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的自组装与光响应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阳 姚文倩 +2 位作者 丁明宇 靳海宝 林绍梁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星状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拓扑结构而备受关注。然而,开发刺激响应型序列可控星状聚合物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固相亚单体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序列结构、光响应性的两亲性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Star-[... 星状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拓扑结构而备受关注。然而,开发刺激响应型序列可控星状聚合物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固相亚单体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序列结构、光响应性的两亲性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Star-[(N_(AZO4)-b-NME4-b-NCOOH)]_(3),并通过溶液自组装制备了尺寸均一的球形胶束。由于偶氮苯基团的光致异构化特性,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该球形胶束能够实现光控的尺寸可逆转变。此外,铂纳米颗粒修饰的球形胶束对硼氢化钠介导的4-硝基苯酚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和可逆的光控催化活性。此研究工作为刺激响应型序列可控星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序列聚合物 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 组装 可逆结构转变 光控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脂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自组装结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甘婉玲 苏巍 +3 位作者 王英 刘小莉 周剑忠 范琳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5-332,共8页
脂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在供给人体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脂质在消化过程中的产物会形成不同的自组装结构,如乳液、囊泡、胶束、溶致液晶等,这些结构是递送活性营养物质的重要载体,不仅影响脂质自身代谢产物的消化代谢,同... 脂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在供给人体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脂质在消化过程中的产物会形成不同的自组装结构,如乳液、囊泡、胶束、溶致液晶等,这些结构是递送活性营养物质的重要载体,不仅影响脂质自身代谢产物的消化代谢,同时也影响营养物质的递送和吸收。本文综述脂质的消化过程及产物,重点论述其形成的自组装结构及这些结构变化对活性物质的肠道递送和生物可及性的潜在影响。了解膳食脂质的消化及其产物自组装结构有助于认识脂质在消化过程中对营养物质尤其是疏水成分的递送作用,同时可为新型自组装营养递送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消化 组装结构 营养递送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聚赖氨酸对胶原自组装的影响
19
作者 张晓霞 李国英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将抗菌肽聚赖氨酸(ε-PL)引入胶原溶液,旨在探究生理条件下ε-PL对胶原(Col)自组装的影响。结果显示,阳离子性的ε-PL减缓了Col的自组装进程,组装产物网络结构趋于松散,胶原原纤维直径减小。当Col/ε-PL比例<1∶0.5时,仍可清晰地观察... 将抗菌肽聚赖氨酸(ε-PL)引入胶原溶液,旨在探究生理条件下ε-PL对胶原(Col)自组装的影响。结果显示,阳离子性的ε-PL减缓了Col的自组装进程,组装产物网络结构趋于松散,胶原原纤维直径减小。当Col/ε-PL比例<1∶0.5时,仍可清晰地观察到Col自组装形成具有D周期的纤维,Col/ε-PL组装产物热稳定性与纯Col组装产物接近。并且,由于ε-PL的引入,Col/ε-PL组装产物表现出出色的抗菌活性。因此,适量引入抗菌肽ε-PL参与Col的自组装是一种构建抗菌性仿生胶原原纤维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赖氨酸 组装 胶原原纤维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材料连续强制组装加工设备分级辊压装置结构设计
20
作者 仇思源 王文昊 +5 位作者 陈元民 李亚娇 郑秀婷 许红 吴大鸣 孙靖尧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基于连续辊压-空间限制域强制组装法(continuous roll-spatial-spatial confining forced network assembly,CRSCFNA)开发了一种聚合物复合材料连续强制组装加工设备。该设备的核心是分级辊压装置,它能够逐步将复合材料的厚度压缩至与... 基于连续辊压-空间限制域强制组装法(continuous roll-spatial-spatial confining forced network assembly,CRSCFNA)开发了一种聚合物复合材料连续强制组装加工设备。该设备的核心是分级辊压装置,它能够逐步将复合材料的厚度压缩至与限域板相匹配的尺寸。结果表明,利用强制组装力,即径向压力与垂直于径向的剪切力可以促进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高密度排列和定向组装,构建出一个密实的导热/导电强制组装网络。这一创新工艺显著提升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传导和电传导性能,满足了现代工业对高性能材料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强制组装 分级辊压装置 连续化生产 填料网络 设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