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抑制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2
1
作者 霍毅 陈功金 +5 位作者 申彦彦 李柄毅 李玉芳 席文锦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利用小干涉RNA(siRNA)下调MYSM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微球实验检测BMDC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BMDC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MYSM1下调后DC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下调MYSM1的表达后,BMDC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变化,抗原提呈功能增强,IL-6、TNF-α的表达增强。结论 MYSM1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可以抑制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 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 固有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加快且凋亡增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莹 陈旭 +1 位作者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7-940,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MYSM1-/-)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的静息状态、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分离MYSM1-/-小鼠和野生对照(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面标志为lin-Sca-1+c-kit+的HSC...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MYSM1-/-)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的静息状态、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分离MYSM1-/-小鼠和野生对照(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面标志为lin-Sca-1+c-kit+的HSC。采用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的方法检测HSC增殖与细胞周期、采用Hoechst 33342-派若宁(pyronin)Y双染色法检测静息态HSC的比例、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膜联素Ⅴ/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Ⅴ-FITC/7-AAD)双染色法检测HSC凋亡。比较MYSM1-/-小鼠和MYSM1+/+对照小鼠HSC数目、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HSC总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明显降低;HSC的S期比例增加、增殖加快、静息期细胞减少但功能有缺陷的MYSM1-/-HSC凋亡率显著上升。结论 MYSM1对维持HSC的静息状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缺陷可引起静息态的HSC大量进入S期,异常增殖的HSC凋亡增加并最终引起HSC和骨髓细胞总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 MYSM1 造血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B单泛素化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群 刘聪 王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H2B单泛素化(histone H2B monoubiquitination,u H2B)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16例原发性结肠腺癌及1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u H2B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u ... 目的探讨组蛋白H2B单泛素化(histone H2B monoubiquitination,u H2B)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16例原发性结肠腺癌及1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u H2B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u H2B在低分化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阳性率(19.4%,6/31)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49.4%,42/85)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86.7%,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 H2B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u H2B作为一种抑癌因子可能与原发性结肠腺癌的恶化过程密切相关。其可能会成为原发性结肠腺癌早期检测、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分子生物学标志并应用于临床,而其在结肠腺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组蛋白h2 B单泛素 免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对HEK293细胞DNA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的影响
4
作者 李晓红 罗红霞 +3 位作者 句荣辉 李淑荣 王丽 谌小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9-764,共6页
探讨了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诱导HEK293细胞整体基因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H3K9甲基转移酶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及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OTA抑制了HEK293细胞的生长,降低了整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并呈剂量效应关系。随OTA暴... 探讨了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诱导HEK293细胞整体基因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H3K9甲基转移酶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及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OTA抑制了HEK293细胞的生长,降低了整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并呈剂量效应关系。随OTA暴露剂量的增加,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 mRNA表达量降低。且本研究首次探究了OTA对组蛋白H3K9甲基化修饰酶的影响。结果显示,OTA引起组蛋白H3K9甲基转移酶活性升高,且H3K9甲基化修饰酶G9a和SETDB1 mRNA表达量在高剂量OTA暴露时显著升高。OTA可能分别通过调控DNMT1、G9a及SETDB1使整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和H3K9甲基转移酶活性升高,这可能是OTA导致肾毒性的表观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hEK293细胞 DNA甲基 h3K9甲基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及其修饰酶在小鼠不同组织中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钰莹 王新力 +10 位作者 张冉 张之岩 汪钰 杨博 王冠杰 张鑫 马福浩 许宏业 武晓慧 张丰 李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1497,共7页
目的研究出生后7日龄和2月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的水平及其修饰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出生后7日龄和2月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的水平及其修饰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日龄和2月龄小鼠脑、涎腺、背部脂肪、胸腺、肺、心脏、胃、肠、肝、睾丸、皮肤组织中H3K27me3、EZH2、JMJD3和UTX表达,实时定量PCR验证,统计分析H3K27me3水平与EZH2、JMJD3和UTX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H3K27me3在7日龄和2月龄小鼠被检测组织中均持续存在;EZH2在7日龄和2月龄小鼠脑、心肌、肝及皮肤中表达,但仅在2月龄小鼠涎腺、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胸腺中持续表达;JMJD3在7日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胃中表达,但在2月龄小鼠的肺、脂肪组织、胃中不再表达;UTX在7日龄小鼠的脑、皮肤、涎腺、心肌、睾丸、肺及脂肪组织中表达,但仅在2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大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H3K27甲基调节酶相应的mRNA呈中等或较高水平表达。结论 H3K27me3在小鼠不同时期各组织中均持续存在;EZH2多存在于2月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肝、胸腺;JMJD3、UTX多存在于7日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睾丸、肺、脂肪组织;H3K27me3分布与EZH2的表达之间无明显一致关系,与JMJD3或UTX不存在明显反向分布关系,EZH2与JMJD3或UTX的表达分布也不存在反向关系。提示EZH2、JMJD3和UTX在小鼠出生后多种组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体内H3K27me3水平及其修饰酶可能受多因素控制,以完成复杂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位氨基酸三甲基组蛋白3(h3K27me3) 修饰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6B(Kdm6B/JMJD3)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6A(Kdm6A/U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B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380-9383,共4页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其中,组蛋白泛素化可能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异染色质的基因沉默、DNA修复等有关。笔者介绍了组蛋白H2B的泛素化机制及其意义。
关键词 组蛋白h2B 泛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治疗肾脏纤维化的新靶点
7
作者 周晓旭 庄守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10-111,共2页
EZH2 (enhancer of zestehomolog 2) is a methyltransferase that induces histone H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 ( H3K27me3 ) and functions as an oncogenic factor in many cancer types. However, its rolein renal fibrogen... EZH2 (enhancer of zestehomolog 2) is a methyltransferase that induces histone H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 ( H3K27me3 ) and functions as an oncogenic factor in many cancer types. However, its rolein renal fibrogenesis remains to b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EZH2 and H3K27me3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cultured renal fibroblastsand thefibrotic kidney from mice with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and from humans withchronic kidney disease.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EZH2 with3-deazaneplanocin A(3-DZNeP) and GSK126, or silen- cing of EZH2 with its specific siRNA, inhibited serum-and TGF[31-induced activation of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 in vitro, and 3-DZNeP administration abrogated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and expression of oL-SMA in the obstructed kidney. Mechanistically,3-DZNeP inhibited expression of type I TGF-β1 receptor and phosphoryl- ation of Smad3, along with preservation of Smad-7 expression. 3-DZNeP treatment also suppresse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EGF and PDGFβ receptors as well as STAT3 and ERK1/2, two signaling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renal fi- brosis in the injured kidney. Moreover, EZH2 inhibitio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TEN, a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 tase associated with the dephosphorylation of multipl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in the kidney after ureteral ligation and in serum-stimulated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 Finally, inhibition of PTEN reversed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3-DZNeP on myofibroblast activation. These results uncover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ZH2in mediating activation of renal fibrobla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nal fibrosis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multiple profibrotic signaling path- ways. Targeted inhibition of EZH2 could therefore represent a novel therapy to trea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组蛋白甲基转移 肾脏纤维 RECEPTOR 新靶点 PROTEIN 治疗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简久莹 张妮 +5 位作者 余婷 王笑笑 伍聪聪 徐卫卫 郭兵 刘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94-3198,共5页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提供新的方向。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12周组、DM24周组和DM28周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DM小鼠模型,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B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利用HE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病理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SMYD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BG、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24周组和28周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纤维增生,α⁃SMA、Vimentin、SMYD2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SMYD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α⁃SMA,Vimentin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YD2在DM小鼠肾组织中表达上调,推测其可能和TGF⁃β1表达上调共同参与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转移2 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 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泛素化修饰OGG1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鹏飞 陈晓娟 +3 位作者 孙诚浩 张文怡 吴安然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索E3泛素连接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介导的碱基切除修复蛋白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发生过程中的泛素化降解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OGG1的泛素化修饰及其与SKP2的结合能力。采用中波... 目的探索E3泛素连接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介导的碱基切除修复蛋白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发生过程中的泛素化降解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OGG1的泛素化修饰及其与SKP2的结合能力。采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过表达模型细胞中SKP2的蛋白表达。通过转染SKP2质粒,增加SKP2的表达并观察细胞中OGG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OGG1蛋白存在泛素化修饰。UbiBrowser软件预测能与OGG1结合的潜在E3泛素连接酶,并通过免疫沉淀实验证明SKP2与OGG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氧化损伤环境下,SRA01/04细胞中SKP2蛋白表达出现先下降后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UVB照射10 min时SKP2表达下降最为显著。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组和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SRA01/04细胞中SK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0.007、0.920±0.008和1.330±0.020,与转染空载质粒组相比,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细胞中SKP2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空白对照组、UVB组、UVB+转染空载质粒组和UVB+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细胞中OGG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0.01、5.05±0.16、5.20±0.07和3.83±0.10;与UVB+转染空载质粒组相比,UVB+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SRA01/04细胞中OGG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3泛素连接酶SKP2能够促进OGG1发生泛素化降解,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内部损伤性DNA的累积,从而导致AR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泛素修饰 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 S期激相关蛋白2 中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2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樊智文 徐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57-1457,共1页
【据《Hepatology》2017年6月报道】题: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2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作者樊智文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典型由于营养过剩及活动过少导致代谢紊乱的肝脏病理状态。
关键词 Suv39h2 甲基转移 肝脏病理 NASh 智文 组蛋白 的巨噬细胞 营养过剩 肝脏炎症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调控H9c2细胞中HIF-1α/VEGF通路(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 刘淑宝 +1 位作者 张文菁 朱冰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作为主要的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甲基转移酶,在调控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代谢和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体内,敲除Kmt2d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发育缺陷...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作为主要的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甲基转移酶,在调控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代谢和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体内,敲除Kmt2d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发育缺陷最终造成胚胎期死亡。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作为调节细胞应对低氧的关键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多种下游基因转录。有相关研究揭示,表观遗传调控者能够调节HIF-1α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样,作为表观遗传调控者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D是否参与低氧条件下HIF-1α对下游基因的调控,目前仍未知。在本研究中,观察在Kmt2d正常或缺乏的情况下,心肌细胞H9c2对低氧环境的应答反应。结果显示,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状态下HIF-1α、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KMT2D及其介导的H3K4一甲基化(H3K4 mono-methylation,H3K4me1)的蛋白质水平增加(P<0.05);HIF-1α下游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qPCR)检测结果显示,H3K4me1和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乙酰化(histone 3 lysine 27 acetylation,H3K27ac)在Veg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丰度明显增加(P<0.05)。低氧条件下沉默Kmt2d之后,H3K4me1蛋白水平和Vegf的mRNA表达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低氧条件下KMT2D参与调控HIF-1α和下游基因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2D 组蛋白h3K4一甲基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酮对去泛素化酶2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文娟 秦东军 +2 位作者 张健 周虎臣 吴英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的去泛素化酶2(USP2)抑制剂。方法利用泛素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USP2抑制剂筛选。100μmol/L紫菀酮(SH)处理NB4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底物蛋白Cyclin D1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分子... 目的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的去泛素化酶2(USP2)抑制剂。方法利用泛素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USP2抑制剂筛选。100μmol/L紫菀酮(SH)处理NB4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底物蛋白Cyclin D1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分子对接技术分析SH与USP2结合情况。结果体外筛选结果显示:SH抑制USP2活性,50%抑制浓度(IC50值)为69μmol/L。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SH引起USP2底物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H处理NB4细胞48 h时,S和G2/M期细胞减少,并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Sub-G1峰);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H的氧原子及其骨架中心和USP2的K503、W439、R363及D440对于两者之间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SH能够抑制USP2活性,为发展新的USP2抑制剂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2 抑制剂 紫菀酮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上调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培一 陈磊峰 +3 位作者 卢虹成 杜栋年 李家娟 邵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研究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CSN5)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CSN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在肝癌细胞转染CSN5干扰片段并采... 目的研究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CSN5)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CSN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在肝癌细胞转染CSN5干扰片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CSN5和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表达的变化,同时用EdU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CSN5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干扰CSN5后肝癌细胞中CSN5 mRNA及蛋白的水平和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01)。在肝癌细胞中干扰CSN5的表达可以明显降低MAT2A蛋白水平(P<0.01)并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CSN5可以通过调控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的表达进而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去泛素 增殖 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 甲硫氨酸腺苷转移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JOSD2促进肝癌细胞的存活和转移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祯祯 刘禹辰 王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2-771,共10页
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信号转导和蛋白质稳定性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去泛素化酶调控在许多种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63种去泛素化酶在肝细胞癌病人的生存和预后进行分析,发现去泛素化酶JOSD2(josephin ... 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信号转导和蛋白质稳定性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去泛素化酶调控在许多种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63种去泛素化酶在肝细胞癌病人的生存和预后进行分析,发现去泛素化酶JOSD2(josephin domain containing 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P<0.0001),且与总生存期相关(P<0.05)。JOSD2属于去泛素化酶MJD(machado josephin domain)亚家族成员,该家族其它成员与肝细胞癌发生无显著的相关性。对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中JOSD2高表达样本和低表达样本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显示JOSD2高表达样本中与细胞增殖相关通路显著富集(FDR<0.05)。在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JOSD2,发现其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存活、迁移和侵袭(P<0.01)。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去泛素化酶JOSD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JOSD2的肝细胞癌病人总生存期显著降低(P=0.041),过表达JOSD2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存活和转移,提示JOSD2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去泛素 泛素 JOS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对畜禽热应激和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李秋艳 许宏 +1 位作者 贺德勇 赵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2-136,共5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位于细胞质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去乙酰化酶,通过蛋白质泛素化以及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共同调控细胞内的异常蛋白降解,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文章综述了HDAC6作为细胞内管理错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位于细胞质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去乙酰化酶,通过蛋白质泛素化以及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共同调控细胞内的异常蛋白降解,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文章综述了HDAC6作为细胞内管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关键者,间接调控了畜禽热应激以及脂代谢过程,为动物养殖生产过程中防治热应激以及脂肪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6 去乙酰 泛素 错误折叠蛋白 热应激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在Col4α3/Alport小鼠中导致肾纤维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肖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9-2119,共1页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 like-2,LOXL2)是一种胺氧化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具有重要功能。在细胞外,LOXL2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而在细胞内,已报道LOXL2可修饰组蛋白H3,稳定SNAIL,并降低细胞极性。尽管LOXL2促进肝和...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 like-2,LOXL2)是一种胺氧化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具有重要功能。在细胞外,LOXL2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而在细胞内,已报道LOXL2可修饰组蛋白H3,稳定SNAIL,并降低细胞极性。尽管LOXL2促进肝和肺纤维化,但目前我们对其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知之甚少。Cosgrove等探讨了LOXL2是否影响COL4A3^-/-Alport小鼠的肾脏疾病。他们用选择性LOXL2小分子抑制剂或溶剂处理这些小鼠,并评估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白蛋白尿、血尿素氮、寿命、促纤维化基因表达和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还观察了肾小球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α2的沉积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系膜丝足侵入(mesangial filopodial inv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 肾纤维 蛋白2 小鼠 肾小球基底膜 肾小球硬 小分子抑制剂 组蛋白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介导POLDIP2的泛素化及其降解
17
作者 李莎莎 赵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旨在细胞外和HEK293细胞中鉴定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POLDIP2)是否为泛素连接酶E4B的底物,并探究E4B能否介导POLDIP2经由26S蛋白酶体降解。方法利用BL21表达并纯化POLDIP2蛋白,设置体外E1-E2-E3泛素传递反应,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 目的旨在细胞外和HEK293细胞中鉴定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POLDIP2)是否为泛素连接酶E4B的底物,并探究E4B能否介导POLDIP2经由26S蛋白酶体降解。方法利用BL21表达并纯化POLDIP2蛋白,设置体外E1-E2-E3泛素传递反应,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OLDIP2的泛素化;同时,构建pcDNA-Flag-POLDIP2重组质粒并转染进HEK293细胞、E4B敲减稳转株(shE4B)、E4B过表达细胞株(E4B OE)中,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4B表达量的变化是否影响POLDIP2的泛素化水平;其次,进一步通过CHX Chase实验,以及在HEK293细胞中转染依次增量的pLVX-E4B质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OLDIP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论胞外泛素化反应和胞内泛素化鉴定均证实泛素连接酶E4B可以将POLDIP2泛素化,并且能够介导其通过26S蛋白酶体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连接 E4B 聚合δ相互作用蛋白2 泛素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刘晓华 文冬梅 +3 位作者 余庆 邓凯 陆凤花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3-216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μmo...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μmol·L^(-1))处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8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在UNC0638(0(对照组)、0.5、1.5、2.5μmol·L^(-1))处理BFFs 48h后,检测细胞核型,同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NC0638对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BFFs经不同浓度UNC0638处理后,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似,均呈"S"形分布,0.5、1.5、2.5μmol·L^(-1 )UNC0638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效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5.0μmol·L^(-1)UNC0638抑制BFFs增殖;2)各处理组细胞核型正常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3)此外,UNC0638处理组的细胞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UNC0638(0、0.5、1.5、2.5μmol·L^(-1))处理水牛转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24h,2.5μmol·L^(-1)组细胞eGF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48h,0.5、1.5、2.5μmol·L^(-1)组eGF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综上表明,UNC0638可有效降低水牛成纤维细胞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并提高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转基因动物 UNC0638 组蛋白甲基 基因沉默 h3K9m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调控miR-200c/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汴霞 任红 +1 位作者 晋佳路 曹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共10页
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调控微小RNA200c(miR-200c)/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调控微小RNA200c(miR-200c)/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冬凌草甲素组、mimic control组、miR-200c mimics组、冬凌草甲素+inhibitor control组、冬凌草甲素+miR-200c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miR-200c、EZH2 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EZH2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黏附实验检测A375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A375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0c与EZH2的靶向关系;构建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肿瘤质量;免疫组化法分析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375细胞存活率随冬凌草甲素浓度的增加以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P<0.05),由于40μmol/L冬凌草甲素接近半数抑制浓度,因此选取40μmol/L冬凌草甲素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组、miR-200c mimics组A375细胞中miR-200c、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黏附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mimic control组相比,miR-200c mimics组EZH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200c沉默可逆转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组肿瘤质量、EZH2 mR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200c、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冬凌草甲素组相比,冬凌草甲素+miR-200c inhibitor组肿瘤质量、EZH2 mR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200c、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促进miR-200c/EZH2轴来抑制A375细胞的EMT及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冬凌草甲素 微小RNA200c 组蛋白甲基转移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上皮-间质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YSM1基因稳定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的建立及其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宇 朱恒 +6 位作者 江小霞 张斌 廖丽 刘元林 张毅 陈虎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9-55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基因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MYSM1基因敲除后MSC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MYSM1基因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基因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MYSM1基因敲除后MSC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MYSM1基因进行特异性基因敲除,再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基因敲除情况。为检测MYSM1敲除对MSC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将MYSM1基因敲除的MSC上清加入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在镜下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采用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内炎性因子白介素4,干扰素γ、白介素17A和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的鉴定结果表明,CRISPR-Cas9技术稳定敲除了MSC细胞系内MYSM1基因。敲除了MYSM1基因之后的MSC上清显著抑制刀豆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分泌(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小鼠MYSM1稳定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同时发现MYSM1敲除后MSC体外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此相关发现为深入研究MYSM1基因的功能,探索基因修饰MSC对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 间充质干细胞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