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加快且凋亡增加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莹 陈旭 +1 位作者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7-940,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MYSM1-/-)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的静息状态、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分离MYSM1-/-小鼠和野生对照(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面标志为lin-Sca-1+c-kit+的HSC...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MYSM1-/-)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的静息状态、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分离MYSM1-/-小鼠和野生对照(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面标志为lin-Sca-1+c-kit+的HSC。采用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的方法检测HSC增殖与细胞周期、采用Hoechst 33342-派若宁(pyronin)Y双染色法检测静息态HSC的比例、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膜联素Ⅴ/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Ⅴ-FITC/7-AAD)双染色法检测HSC凋亡。比较MYSM1-/-小鼠和MYSM1+/+对照小鼠HSC数目、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HSC总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明显降低;HSC的S期比例增加、增殖加快、静息期细胞减少但功能有缺陷的MYSM1-/-HSC凋亡率显著上升。结论 MYSM1对维持HSC的静息状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缺陷可引起静息态的HSC大量进入S期,异常增殖的HSC凋亡增加并最终引起HSC和骨髓细胞总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 MYSM1 造血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抑制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2
2
作者 霍毅 陈功金 +5 位作者 申彦彦 李柄毅 李玉芳 席文锦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利用小干涉RNA(siRNA)下调MYSM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微球实验检测BMDC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BMDC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MYSM1下调后DC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下调MYSM1的表达后,BMDC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变化,抗原提呈功能增强,IL-6、TNF-α的表达增强。结论 MYSM1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可以抑制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 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 固有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B单泛素化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群 刘聪 王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H2B单泛素化(histone H2B monoubiquitination,u H2B)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16例原发性结肠腺癌及1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u H2B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u ... 目的探讨组蛋白H2B单泛素化(histone H2B monoubiquitination,u H2B)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16例原发性结肠腺癌及1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u H2B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u H2B在低分化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阳性率(19.4%,6/31)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49.4%,42/85)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86.7%,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 H2B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u H2B作为一种抑癌因子可能与原发性结肠腺癌的恶化过程密切相关。其可能会成为原发性结肠腺癌早期检测、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分子生物学标志并应用于临床,而其在结肠腺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组蛋白h2 B单泛素 免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B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380-9383,共4页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其中,组蛋白泛素化可能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异染色质的基因沉默、DNA修复等有关。笔者介绍了组蛋白H2B的泛素化机制及其意义。
关键词 组蛋白h2B 泛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及其修饰酶在小鼠不同组织中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钰莹 王新力 +10 位作者 张冉 张之岩 汪钰 杨博 王冠杰 张鑫 马福浩 许宏业 武晓慧 张丰 李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1497,共7页
目的研究出生后7日龄和2月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的水平及其修饰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出生后7日龄和2月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的水平及其修饰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日龄和2月龄小鼠脑、涎腺、背部脂肪、胸腺、肺、心脏、胃、肠、肝、睾丸、皮肤组织中H3K27me3、EZH2、JMJD3和UTX表达,实时定量PCR验证,统计分析H3K27me3水平与EZH2、JMJD3和UTX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H3K27me3在7日龄和2月龄小鼠被检测组织中均持续存在;EZH2在7日龄和2月龄小鼠脑、心肌、肝及皮肤中表达,但仅在2月龄小鼠涎腺、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胸腺中持续表达;JMJD3在7日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胃中表达,但在2月龄小鼠的肺、脂肪组织、胃中不再表达;UTX在7日龄小鼠的脑、皮肤、涎腺、心肌、睾丸、肺及脂肪组织中表达,但仅在2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大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H3K27甲基调节酶相应的mRNA呈中等或较高水平表达。结论 H3K27me3在小鼠不同时期各组织中均持续存在;EZH2多存在于2月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肝、胸腺;JMJD3、UTX多存在于7日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睾丸、肺、脂肪组织;H3K27me3分布与EZH2的表达之间无明显一致关系,与JMJD3或UTX不存在明显反向分布关系,EZH2与JMJD3或UTX的表达分布也不存在反向关系。提示EZH2、JMJD3和UTX在小鼠出生后多种组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体内H3K27me3水平及其修饰酶可能受多因素控制,以完成复杂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位氨基酸三甲基组蛋白3(h3K27me3) 修饰酶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调控H9c2细胞中HIF-1α/VEGF通路(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燕 刘淑宝 +1 位作者 张文菁 朱冰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作为主要的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甲基转移酶,在调控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代谢和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体内,敲除Kmt2d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发育缺陷...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作为主要的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甲基转移酶,在调控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代谢和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体内,敲除Kmt2d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发育缺陷最终造成胚胎期死亡。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作为调节细胞应对低氧的关键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多种下游基因转录。有相关研究揭示,表观遗传调控者能够调节HIF-1α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样,作为表观遗传调控者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D是否参与低氧条件下HIF-1α对下游基因的调控,目前仍未知。在本研究中,观察在Kmt2d正常或缺乏的情况下,心肌细胞H9c2对低氧环境的应答反应。结果显示,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状态下HIF-1α、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KMT2D及其介导的H3K4一甲基化(H3K4 mono-methylation,H3K4me1)的蛋白质水平增加(P<0.05);HIF-1α下游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qPCR)检测结果显示,H3K4me1和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乙酰化(histone 3 lysine 27 acetylation,H3K27ac)在Veg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丰度明显增加(P<0.05)。低氧条件下沉默Kmt2d之后,H3K4me1蛋白水平和Vegf的mRNA表达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低氧条件下KMT2D参与调控HIF-1α和下游基因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 组蛋白h3K4一甲基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刘晓华 文冬梅 +3 位作者 余庆 邓凯 陆凤花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3-216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μmo...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μmol·L^(-1))处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8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在UNC0638(0(对照组)、0.5、1.5、2.5μmol·L^(-1))处理BFFs 48h后,检测细胞核型,同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NC0638对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BFFs经不同浓度UNC0638处理后,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似,均呈"S"形分布,0.5、1.5、2.5μmol·L^(-1 )UNC0638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效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5.0μmol·L^(-1)UNC0638抑制BFFs增殖;2)各处理组细胞核型正常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3)此外,UNC0638处理组的细胞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UNC0638(0、0.5、1.5、2.5μmol·L^(-1))处理水牛转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24h,2.5μmol·L^(-1)组细胞eGF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48h,0.5、1.5、2.5μmol·L^(-1)组eGF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综上表明,UNC0638可有效降低水牛成纤维细胞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并提高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转基因动物 UNC0638 组蛋白甲基 基因沉默 h3K9m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在Col4α3/Alport小鼠中导致肾纤维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肖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9-2119,共1页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 like-2,LOXL2)是一种胺氧化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具有重要功能。在细胞外,LOXL2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而在细胞内,已报道LOXL2可修饰组蛋白H3,稳定SNAIL,并降低细胞极性。尽管LOXL2促进肝和...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 like-2,LOXL2)是一种胺氧化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具有重要功能。在细胞外,LOXL2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而在细胞内,已报道LOXL2可修饰组蛋白H3,稳定SNAIL,并降低细胞极性。尽管LOXL2促进肝和肺纤维化,但目前我们对其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知之甚少。Cosgrove等探讨了LOXL2是否影响COL4A3^-/-Alport小鼠的肾脏疾病。他们用选择性LOXL2小分子抑制剂或溶剂处理这些小鼠,并评估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白蛋白尿、血尿素氮、寿命、促纤维化基因表达和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还观察了肾小球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α2的沉积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系膜丝足侵入(mesangial filopodial inv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 肾纤维 蛋白2 小鼠 肾小球基底膜 肾小球硬 小分子抑制剂 组蛋白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YSM1基因稳定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的建立及其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宇 朱恒 +6 位作者 江小霞 张斌 廖丽 刘元林 张毅 陈虎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9-55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基因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MYSM1基因敲除后MSC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MYSM1基因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基因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MYSM1基因敲除后MSC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MYSM1基因进行特异性基因敲除,再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基因敲除情况。为检测MYSM1敲除对MSC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将MYSM1基因敲除的MSC上清加入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在镜下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采用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内炎性因子白介素4,干扰素γ、白介素17A和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的鉴定结果表明,CRISPR-Cas9技术稳定敲除了MSC细胞系内MYSM1基因。敲除了MYSM1基因之后的MSC上清显著抑制刀豆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分泌(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小鼠MYSM1稳定敲除的间充质干细胞系,同时发现MYSM1敲除后MSC体外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此相关发现为深入研究MYSM1基因的功能,探索基因修饰MSC对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 间充质干细胞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和H3K27me3的表达对食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飞 尹丹静 +4 位作者 黄卫娜 谷丽娜 吴云艳 刘世娜 桑梅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通过转染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过表达或者敲低载体,探讨EZH2和Lys27位点三甲基化组蛋白H3(histone H3 methylated Lys27,H3K27me3)对食管麟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细胞... 目的:通过转染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过表达或者敲低载体,探讨EZH2和Lys27位点三甲基化组蛋白H3(histone H3 methylated Lys27,H3K27me3)对食管麟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SCC细胞株KYSE30、KYSE170、TE1、Eca109中EZH2 mRNA水平,以及ESCC细胞过表达或者敲低EZH2对H3K27me3表达水平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过表达或者敲低EZH2后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ESCC细胞过表达及敲低EZH2对MMPs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食管癌Eca109及TE1细胞中EZH2和H3K27me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KYSE30及KYSE170细胞(P<0.05)。过表达EZH2的食管癌KYSE30及KYSE170细胞H3K27m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敲低EZH2后Eca109及TE1细胞H3K27m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EZH2后,KYSE30及KYSE170细胞的穿膜数目明显增多[(281.33±4.10)、(241.67±4.04)vs(132.00±4.00)、(105.33±3.51)个,均P<0.05]、迁移距离明显增大[(63.6±1.2)、(62.5±2.5)vs(23.0±2.3)、(21.2±1.0)μm,P<0.05]。敲低EZH2后Eca109及TE1细胞的穿膜数目显著减少(均P<0.05),转染sh EZH2后Eca109及TE1细胞迁移的距离明显减小(均P<0.05)。结论:EZH2可增加靶基因启动子上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并增强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同源物增强子2 Lys27位点三甲基组蛋白h3 食管鳞状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L5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商书交 周燕 +2 位作者 娄兴亮 高述民 范春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176,共5页
几乎每个真核生物都有UBL5的同源基因。UBL5蛋白在单泛素化H2B、mRNA前体剪接、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以及抗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UBL5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的类泛素蛋白(UBL),它与泛素及类泛素的三维结构相似,只是C末端的双... 几乎每个真核生物都有UBL5的同源基因。UBL5蛋白在单泛素化H2B、mRNA前体剪接、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以及抗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UBL5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的类泛素蛋白(UBL),它与泛素及类泛素的三维结构相似,只是C末端的双酪氨酸取代了保守的双甘氨酸。在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在文冠果UBL5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对UBL5基因的克隆、蛋白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L5 h2B泛素 mRNA前体剪接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