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活动部癌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姗珊 王学峰 +2 位作者 刘宝财 韩东梅 程光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9-236,共8页
舌活动部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放射治疗(RT),舌活动部癌的RT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BRT)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ISBT)。早期舌活动部癌患者应用单纯ISBT或EBRT联合ISBT可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LC)率的同时保留舌功... 舌活动部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放射治疗(RT),舌活动部癌的RT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BRT)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ISBT)。早期舌活动部癌患者应用单纯ISBT或EBRT联合ISBT可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LC)率的同时保留舌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舌活动部癌患者采用EBRT联合ISBT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肿瘤LC率,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各期舌活动部癌术后具有局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用ISBT可有效提高肿瘤的LC率;局部复发性舌活动部癌患者可行ISBT或与EBRT联合的方式行挽救性治疗。现总结和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高剂量率(HDR)-ISBT治疗舌活动部癌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对HDR-ISBT治疗舌活动部癌的适应证、靶区勾画、处方剂量、正常组织剂量限值、相关临床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活动部癌 高剂量率 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 成慧君 +2 位作者 田淑贞 肖艳 杨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时超声联合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比较两组植入特点、疗效及放疗后90%高危临床靶区的受照射剂量(HR-CTVD90)、危及器官累积生物学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单根针插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放疗后3、6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瘤直径5~<6 cm、6~<7 cm者HR-CTVD90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乙状结肠、直肠累积生物学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6)。结论: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对宫颈癌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单根针插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具有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成像技术 宫颈癌 徒手 距离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和腔内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琢 陈健 +3 位作者 王宏雨 孙宝胜 欧健 张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和腔内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和腔内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腔内近距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靶区覆盖率、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有效率、肿瘤靶区覆盖率和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与腔内近距离治疗相比,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靶区覆盖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组织距离治疗 腔内距离治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Ir组织间插植联合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古红莉 张瑞文 +2 位作者 赵军梅 徐晓娜 徐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该区补照至60~70Gy。组织间插植于乳腺外照射开始2周后进行,靶区为乳腺肿块,剂量为21Gy/3次,每周1次,每次7Gy。微波热疗采用MH-1型微波治疗仪,频率915MHz,治疗功率50~250W,温度42~43℃,每次治疗时间40~45min,每周2次,共8~10次。结果治疗后1个月局部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NC)1例。治疗后短期内局部均有轻度色素沉着和插针孔轻度急性放射性皮炎,Ⅰ级8例,Ⅱ级3例,无Ⅲ、Ⅳ级皮肤反应。治疗结束2个月后,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随访6~66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5例死于远处转移,6例生存。5例死亡病人均于治疗后3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运用192Ir组织间插植加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局部控制率高,正常组织损伤小,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放射治疗 组织 微波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文 牛洪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2-845,共4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到肿瘤组织或其附近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内,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低能量照射肿瘤而发挥作用。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实质性脏器肿... 放射性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到肿瘤组织或其附近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内,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低能量照射肿瘤而发挥作用。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治疗,对于食管、胃肠道、胆道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鲜有报道,主要因为其独特的解剖学特点可能引起管腔的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组织 粒子治疗 消化道肿瘤 放射性粒子 空腔脏器肿瘤 距离治疗 放射性核素 实质性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术中植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英姿 张学新 +1 位作者 张磊 邢鹏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934-937,共4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照射对颅内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5I放射性粒子采用术中植入的方法,首先在手术显微镜下尽可能全切肿瘤,随后在肿瘤残腔表面植入125I,术后常规给予外放射治疗,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TTP...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照射对颅内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5I放射性粒子采用术中植入的方法,首先在手术显微镜下尽可能全切肿瘤,随后在肿瘤残腔表面植入125I,术后常规给予外放射治疗,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并对比同期单纯手术、外放疗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其统计学表现。结果:共观察19例初次发病的患者,平均年龄51.2岁,植入粒子8~20枚;术后肿瘤残腔周边的平均治疗剂量为31.6Gy,外照射剂量42~54Gy;粒子植入组平均TTP为42.1±2.4w(95%可信区间为37.2~46.5w),非粒子植入组为27.1±2.7w(95%可信区间为24.3~31.8w);粒子植入组平均OS为66.3±3.2w(95%可信区间为61.9~70.4w),非粒子植入组为47.7±2.6w(95%可信区间为44.4~50.5w),统计学分析显示明显差异。结论:通过粒子植入的方法能够明显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术中植入的方法能够迅速减少肿瘤体积,并减少粒子的植入总数,避免过量照射,但本研究观察样本少,术中植入在肉眼下进行,不能保证粒子准确排列,与外放射治疗的结合仍需要进一步摸索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组织距离照射 胶质母细胞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肖茜 董峰 王任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73-674,共2页
一、目的 对21例肿瘤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中联合^125I粒子植入或单纯^125I粒子术中植入,通过术后随诊观察,探讨放射性核素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125I粒子 晚期恶性肿瘤 疗效观察 术中 手术治疗 距离治疗 组织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