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内合作网络与超越追赶阶段企业创新绩效——组织间合作网络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笑明 魏迎 +2 位作者 王巍 王雅兰 王静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1-122,共12页
合作网络对创新绩效的意义已得到广泛论证,但同时考虑组织内、外部合作网络的研究相对匮乏,更鲜有文献考虑超越追赶阶段的特殊情境。基于2014—2019年国内34家超越追赶阶段后发科技企业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索组织内合作... 合作网络对创新绩效的意义已得到广泛论证,但同时考虑组织内、外部合作网络的研究相对匮乏,更鲜有文献考虑超越追赶阶段的特殊情境。基于2014—2019年国内34家超越追赶阶段后发科技企业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索组织内合作网络密度、网络规模与超越追赶阶段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间合作网络密度与网络规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内合作网络密度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低;组织内合作网络规模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组织间合作网络密度强化组织内合作网络密度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而组织间合作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会削弱组织内合作网络规模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追赶阶段 企业创新绩效 组织合作网络 组织间合作网络 网络密度 网络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永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4,共7页
组织间合作网络是近年来在社会学、工商企业管理及公共行政学中兴起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与方式。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在我国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从组织间合作网络的角... 组织间合作网络是近年来在社会学、工商企业管理及公共行政学中兴起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与方式。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在我国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从组织间合作网络的角度探讨多元社会中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寻求公共服务的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组织间合作网络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体方法的国家应急组织合作网络基元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亮 黄琴 韩传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为分析和比较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过程中,由不同类型组织个体及其不同频次合作关系构成的应急复杂组织网络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运用表征个体差异和关系强弱的改进模体分析方法,以中国和美国国家应急组织合作网络为例,比较分析其基元同构... 为分析和比较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过程中,由不同类型组织个体及其不同频次合作关系构成的应急复杂组织网络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运用表征个体差异和关系强弱的改进模体分析方法,以中国和美国国家应急组织合作网络为例,比较分析其基元同构与异构特征。结果表明:中美应急组织系统不同类型的应急主导和支持组织构成的主要合作模式具有同构性,但子图结构数量分布具有异构性;考虑个体间关系频次差异,中美应急组织网络基元合作模式具有形式同构但相对数量分布异构的特征;比较而言,美国合作网络为分布式、分权化和关系型基元构型,中国合作网络具有集中式、集权化和契约型基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组织间合作网络 基元 模体 公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组合作网络的基元结构辨识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组(NEMWG)的微观结构及其构建机理,针对应对汶川地震的NEMWG合作系统,构建其合作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模体方法辨析其基元结构特征——模体结构及其构建机制。结果表明,国家应急管理组织合... 为研究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组(NEMWG)的微观结构及其构建机理,针对应对汶川地震的NEMWG合作系统,构建其合作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模体方法辨析其基元结构特征——模体结构及其构建机制。结果表明,国家应急管理组织合作网络具有模体和反模体2种基元结构,网络基元结构自下而上的组合规则具有规律性,模体可被视为非常规突发事件不确定性和应对复杂性需求下应急组织合作有效性和效率最大化系统规制的伴生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组(NEMWG) 组织间合作网络 基元结构 网络模体 非常规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次合作网络构建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娜 刘凤朝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整合吸收能力理论、社会网络以及探索性创新等相关研究,考察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组织间... 本文整合吸收能力理论、社会网络以及探索性创新等相关研究,考察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中心度位置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结构洞位置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呈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增加,中心度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曲线变得平坦;这表明较高的网络密度在缩小发明人对外部机会和异质性知识考虑范围的同时,也降低了高中心度带来的知识转移和整合的困难。随着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增加,结构洞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间的负向关系减弱;这表明较高的网络密度改善了企业对外部异质性知识的吸收效果,进而缓解了结构洞位置给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带来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 组织间合作网络 中心度 结构洞 探索性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脉区域跨域性政府协同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晓军 温娜 张近乐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区域性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同区域内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而秦巴山脉区域内的多头治理以及政府间缺乏政策协调的现状,已经明显制约了区域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秦巴山脉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目前协同合作中表现出的缺乏... 区域性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同区域内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而秦巴山脉区域内的多头治理以及政府间缺乏政策协调的现状,已经明显制约了区域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秦巴山脉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目前协同合作中表现出的缺乏系统规划和全局思路、合作程度较浅以及合作领域较窄等问题,本文阐述了组织间合作网络理论,分析了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据此提出了构建秦巴山脉区域三级协同治理体系的总体思路。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秦巴山脉区域的统筹规划、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门机构来落实协同治理的"协调人"角色、发挥区域性重点建设工程对协同治理的引领和实践作用、推动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人员交流和换位思考。相关研究可为秦巴山脉区域建立区域政府协同治理机制、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脉区域 政府治理 协同合作 组织间合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