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6,历史的“终结”抑或“再生”——《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再解读
1
作者 李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7,共13页
从“百花文学”到“重放的鲜花”,从“政治小说”到“官场小说”,从“成长小说”到“青春写作”,常读常新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顽强地留驻于当代思想史与批评史的视域,成为我们讨论“现代中国”时一再回首、一再光顾的坐标。本文将... 从“百花文学”到“重放的鲜花”,从“政治小说”到“官场小说”,从“成长小说”到“青春写作”,常读常新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顽强地留驻于当代思想史与批评史的视域,成为我们讨论“现代中国”时一再回首、一再光顾的坐标。本文将这部发表于1956年的中国小说视为引发德里达与福山激辩的全球史意义上的“历史终结”的中国版本,它对1956年这一“历史转捩点”的时代症候的揭示与呈现,尤其是在“政治无意识”中与“马克思的幽灵”的相遇与对话,不仅再现了“现代中国”与“短二十世纪”的关联,更有力地展示了“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精彩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6年 王蒙 “历史的终结”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僚主义”还是“官僚制”?——《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卡夫丁峡谷”
2
作者 李杨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从小说发表后迅即成为“百花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坛乃至政坛引发轩然大波,到1980年代作为“重放的鲜花”凯旋归来,直到今天,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再解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从小说发表后迅即成为“百花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坛乃至政坛引发轩然大波,到1980年代作为“重放的鲜花”凯旋归来,直到今天,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再解读,从未停止。从1950年代的“反官僚主义”再到1980年代以来的“政治小说”“官场小说”“成长小说”“青春写作”,甚至“爱情小说”,说不尽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顽强地留驻于当代思想史与批评史的视域,成为我们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乃至“现代中国”时无法回避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官僚制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表达、运作与想象——《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它“逆流小说”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清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王蒙著《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他"逆流小说"一个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方面,在于对权力以及权力的表达与运作方式的质疑、解剖和挑战,与小说作为表达的一种,其本身所展现的表达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联。这些小说一面质疑... 王蒙著《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他"逆流小说"一个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方面,在于对权力以及权力的表达与运作方式的质疑、解剖和挑战,与小说作为表达的一种,其本身所展现的表达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联。这些小说一面质疑现实权力的表达与运作方式,一面又贯穿着对于权力的"想象",担负起与实践中的"权力网络"相类似的征询功能。与此同时,小说一面被权力者纳入权力清洗系统当中,一面又为权力组织所不容,成为权力再清洗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权力 表达 想象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新解 被引量:4
4
作者 毕光明 《中文自学指导》 2005年第5期50-53,共4页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表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人生实现愿望,同以政治形式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规范的冲突和摩擦。这种似乎是个人理想与外部现实的冲突,贯穿了王蒙后来的很多小说,这也是王蒙小说为当代丈学提供的一个解读中国社会冲突...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表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人生实现愿望,同以政治形式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规范的冲突和摩擦。这种似乎是个人理想与外部现实的冲突,贯穿了王蒙后来的很多小说,这也是王蒙小说为当代丈学提供的一个解读中国社会冲突的重要的主题线索。在《组织部》里,“年轻人”——林震,是这个小说的原发点,这篇小说是由他的感受、体验而产生的,或者说,小说的动机与意向性,都产生于林震的内心经验,作品反映的是一个心理事件,因而是一篇心态小说。但在客观论的片面认识论的时代思潮中,小说不可能不被错读和误读。刘世吾的真正悲剧是被组织,被革命话语所异化,而非“革命意志衰退”。林震是个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同集体主义时代必然构成冲突,林震的喜剧性遭遇由此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蒙 小说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批判、浪漫书写与“人性循环”——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一种理解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3,共8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蒙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曾被看作是一部具有“反官僚主义”思想内涵的作品。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反官僚主义”主题内涵的作品可以说非常之多,但为什么只...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蒙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曾被看作是一部具有“反官僚主义”思想内涵的作品。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反官僚主义”主题内涵的作品可以说非常之多,但为什么只有王蒙这部作品能够跨越半个多世纪,成为“十七年”期间屈指可数的一部文学经典?又或者说,既然《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已然成为一部经过了时间与历史残酷淘洗的文学经典,那么,它肯定具有并非“反官僚主义”这五个字所能概括的深厚思想艺术内涵。迄今为止,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陈思和与洪子诚两位的见解具有启示性的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陈思和 《人民文学》 文学经典 现实批判 洪子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创作道路上的“转机”——也谈《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6
作者 丁茂远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5期29-30,共2页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时题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收入一九五六年《短篇小说选》时恢复了原稿的名称)是王蒙的成名作。它在《人民文学》一九五六年九月号发表以后,很快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时,《文艺学习》、《人民...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时题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收入一九五六年《短篇小说选》时恢复了原稿的名称)是王蒙的成名作。它在《人民文学》一九五六年九月号发表以后,很快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时,《文艺学习》、《人民日报》、《文汇报》、《延河》等报刊,均就作品足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和对人物的性格应怎样理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创作道路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蒙 《人民文学》 《文艺学习》 《人民日报》 《文汇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万岁?青春已逝——评王蒙中篇小说《秋之雾》的文化心态
7
作者 朱献贞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心态 中篇小说 青春 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活动变人形》 “季节系列” 《春之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