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4个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
24
1
作者
郑晓翠
王海波
+5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宝亮
魏长存
刘万春
何锦兴
刘凤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140R、225Ru、1103P、SO4、5BB、101-14、420A、3309C、110R、华葡1号、34E.M、Lot、抗砧3号和贝达14个葡萄砧木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利用相对电导率法和组织褐变法评价了砧木的抗寒性。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葡1号、贝达抗...
以140R、225Ru、1103P、SO4、5BB、101-14、420A、3309C、110R、华葡1号、34E.M、Lot、抗砧3号和贝达14个葡萄砧木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利用相对电导率法和组织褐变法评价了砧木的抗寒性。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葡1号、贝达抗寒性最强,420A、Lot抗寒性较强,SO4、140R、34E.M、3309C、1103P、抗砧3号抗寒性中等,5BB、110R、225Ru、101-14抗寒性差,可为葡萄生产上抗寒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枝条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法
组织褐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廖声熙
张春华
+2 位作者
李立
李文良
赵培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地区可选择抗寒力稍强的IND95003种源先行试验性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引种
种源试验
抗寒能力
组织褐变法
电导法
低温寒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4个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
24
1
作者
郑晓翠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魏长存
刘万春
何锦兴
刘凤之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出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nycytx-30-zp)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10032012006)
文摘
以140R、225Ru、1103P、SO4、5BB、101-14、420A、3309C、110R、华葡1号、34E.M、Lot、抗砧3号和贝达14个葡萄砧木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利用相对电导率法和组织褐变法评价了砧木的抗寒性。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葡1号、贝达抗寒性最强,420A、Lot抗寒性较强,SO4、140R、34E.M、3309C、1103P、抗砧3号抗寒性中等,5BB、110R、225Ru、101-14抗寒性差,可为葡萄生产上抗寒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枝条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法
组织褐变法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廖声熙
张春华
李立
李文良
赵培仙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省元谋县林业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0C0027Q)
国家"十五"农业科技攻关课题(2001BA606A07)
科技部公益研究所专项"干热河谷生态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文摘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地区可选择抗寒力稍强的IND95003种源先行试验性引种。
关键词
印楝
引种
种源试验
抗寒能力
组织褐变法
电导法
低温寒害地区
Keywords
neem
provenances
cold resistance
hot-dry valley
分类号
S79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4个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评价
郑晓翠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魏长存
刘万春
何锦兴
刘凤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4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廖声熙
张春华
李立
李文良
赵培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