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清道夫受体MARCO原核表达及组织表达分析
1
作者 鲁子岳 王钢 +6 位作者 范文雨 薛嘉熹 张秦川 盛金良 贺笋 孙延鸣 张彦兵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8-65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绵羊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Macrophage receptor with collagenous structure,MARCO)多克隆抗体,分析MARCO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对绵羊各组织中MARCO的mRNA表达水平...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绵羊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Macrophage receptor with collagenous structure,MARCO)多克隆抗体,分析MARCO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对绵羊各组织中MARCO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在BL21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离心获得MARCO重组蛋白包涵体沉淀,利用MARCO包涵体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测定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绵羊各组织中的MARCO蛋白表达水量。结果MARCO mRNA在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肺脏、淋巴结和扁桃体中MARCO转录水平相对较高;成功诱导表达MARCO重组蛋白,免疫获得的抗体效价较高,特异性强;MARCO蛋白在肺脏、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均有表达,但在肺泡巨噬细胞、肾脏与小肠中表达量较低,几乎不表达。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绵羊MARCO蛋白在肺泡巨噬细胞不表达,在肺脏、淋巴结中高水平表达,也为进一步研究MARCO蛋白功能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 清道夫受体 原核表达 组织表达分析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Akirin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2
作者 马荣 路建卫 +7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喇永福 吴晓云 包鹏甲 郭宪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67-273,共7页
为探究牦牛Akirin1基因的序列特征,详细了解其组织表达特性。以甘南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在线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qPCR技术检测Akirin1基因在甘南牦牛... 为探究牦牛Akirin1基因的序列特征,详细了解其组织表达特性。以甘南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在线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qPCR技术检测Akirin1基因在甘南牦牛心、肝、脾、肺、肾、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长579 bp,共编码192个氨基酸,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_(964)H_(1525)N_(275)O_(291)S_(8),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91,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84.14,-0.822,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蛋白潜在磷酸化位点有29个,分别为14个丝氨酸,11个苏氨酸和4个酪氨酸;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蛋白高级结构主要由39.06%的α-螺旋和56.25%的无规则卷曲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比对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Akirin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具有一定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kirin1基因在成年甘南牦牛心、肝、脾、肺、肾、肌肉和脂肪组织均有所表达,而在肾脏组织中相对表达最多,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肌肉和肝脏组织中表达相对较少。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牦牛Akirin1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Akirin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眼鳟myostatin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邵芳 郁建锋 +4 位作者 张燕萍 卢祥云 徐建荣 朱斌 顾志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以赤眼鳟(Squaliobarbus crricul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获得其myostati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全长为2 214 bp的cDNA序列,其包含了1个含有1 128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ORF),共编码375个氨基酸。赤眼鳟与其他物种my... 以赤眼鳟(Squaliobarbus crricul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获得其myostati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全长为2 214 bp的cDNA序列,其包含了1个含有1 128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ORF),共编码375个氨基酸。赤眼鳟与其他物种myostatin的特征性一致。其编码区序列与鲤鱼同源性最高,为96.99%,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为76%~81%,与哺乳类和鸟类的同源性较低,为63%左右。赤眼鳟Myostati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尤其在C端生物活性区,高度的保守性反映了该基因受到了高度的进化限制以及功能的重要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myostatin基因在除肝脏外的其他组织都有表达,在肌肉和脑中的表达量较高,此结果表明赤眼鳟myostatin基因除了对肌肉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以外,还可能在机体中发挥其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鳟 MYOSTATIN基因 RACE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反式调节人类新基因HBVDNAPTP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伦永志 张黎颖 +3 位作者 成军 郭江 洪源 赵宝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克隆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反式调节新型靶基因HBVDNAPTP1,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进一步分析HBVDNAPTP1在组织中的分布表达水... 目的克隆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反式调节新型靶基因HBVDNAPTP1,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进一步分析HBVDNAPTP1在组织中的分布表达水平。方法应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DE3)宿主菌,IPTG诱导以获得HBVDNAPTP1融合蛋白的表达,利用Westernblot证实表达蛋白的特异性。应用UniGene数据库对HBVDNAPTP1基因的染色体中定位及组织分布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RT-PCR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插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受体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HBVDNAPTP1重组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证实了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特异性。HBVDNAPTP1在多数组织中低表达,仅在脑垂体腺、扁桃体、舌、胸腺、气管与脐带中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BVDNAPT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重组蛋白的表达,并初步了解了HBVDNAPTP1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与组织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DNA聚合酶 反式调节蛋白 原核表达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补体C9基因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欣欣 曹建萌 +2 位作者 卢迈新 陈琼 陈昆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1,共9页
为了探究补体C9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免疫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尼罗罗非鱼补体C9基因(OnC9)。结果显示:OnC9的cDNA序列全长2 502 bp,包含1 76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8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 为了探究补体C9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免疫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尼罗罗非鱼补体C9基因(OnC9)。结果显示:OnC9的cDNA序列全长2 502 bp,包含1 76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8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OnC9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补体C9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达73.0%,与其他鱼类补体C9的相似性介于49.3%~71.4%之间。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OnC9基因在所检测的各个组织或器官中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道、后肾、皮肤、肌肉、鳃,在脑、脾脏、心脏、头肾、胸腺和血液中表达量最低。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鱼体后,肝脏、后肾等组织中OnC9表达量表现为在感染12 h、48 h(或36 h)、120 h先后出现三个峰值的波动表达的规律。说明OnC9在无乳链球菌感染尼罗罗非鱼后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补体C9 无乳链球菌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NITR基因的克隆鉴定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志文 黄瑜 +3 位作者 张海艳 汤菊芬 简纪常 鲁义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152,共8页
从尼罗罗非鱼脾脏组织中克隆获得新型免疫受体(NITR,Novel immune-type recepto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Gen Bank登录号:KX989509;命名为On-NITR),该基因c DNA全长1 119 bp,ORF为1 026 bp,可编码34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38k D,等电点为8... 从尼罗罗非鱼脾脏组织中克隆获得新型免疫受体(NITR,Novel immune-type recepto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Gen Bank登录号:KX989509;命名为On-NITR),该基因c DNA全长1 119 bp,ORF为1 026 bp,可编码34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38k D,等电点为8.28。通过NCBI BLAST比对发现罗非鱼NITR与其他已报道的物种NITR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27%-46%。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On-NITR具有1个信号肽区域、2个胞外Ig-domain区、1个跨膜结构域,以及1个胞质尾区,该胞质尾区含有NITR典型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一个ITIM类似基序itim,且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On-NITR在健康尼罗罗非鱼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肠道、皮肤、肝脏表达水平较高,在胸腺、鳃、脾脏、心脏、脑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在头肾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NITR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C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蔡佳 张雪利 +4 位作者 吴灶和 简纪常 鲁义善 冯东岳 焦茂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9-185,共7页
根据已知的海水鱼类C型凝集素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先后通过RT-PCR和RACE PCR法从红笛鲷脾脏中首次克隆获得红笛鲷C型凝集素(CTL)基因的c DNA全长(登录号:AGT37609)。该序列长828 bp,开放阅读框663 bp,编码220个氨... 根据已知的海水鱼类C型凝集素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先后通过RT-PCR和RACE PCR法从红笛鲷脾脏中首次克隆获得红笛鲷C型凝集素(CTL)基因的c DNA全长(登录号:AGT37609)。该序列长828 bp,开放阅读框663 bp,编码22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红笛鲷CTL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CTL的相似性在30%-68%之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红笛鲷C型凝集素与鳉鱼、条石鲷、斜带石斑鱼CTL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聚成一支。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红笛鲷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红笛鲷CTL基因在肝、脾以及皮肤中表达水平较高,其次是头肾、肾、胃、肠及肌肉,在心脏与脑中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C型凝集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MRF4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8
作者 张燕萍 邵芳 +3 位作者 郑红梅 卢祥云 徐建荣 顾志良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5,共8页
MRF4(myf6或herculin)基因属于MyoD家族成员之一,为成肌细胞分化成肌管的重要调控因子.本实验以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的方法,获得1 049 bp全长cDNA序列,包含了1个含有720个核苷酸的开放性... MRF4(myf6或herculin)基因属于MyoD家族成员之一,为成肌细胞分化成肌管的重要调控因子.本实验以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的方法,获得1 049 bp全长cDNA序列,包含了1个含有720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ORF),共编码239个氨基酸.其编码区序列与石斑鱼同源性最高、为91.81%,其次是东方红鳍鲀、为83.40%,与哺乳类、鸟类的同源性在65%左右,与爪蟾同源性最低仅为59.65%.预测松江鲈MRF4蛋白具有保守的HLH结构域,bHLH结构域形成剪刀状α-螺旋二聚体.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现,MRF4基因的mRNA在松江鲈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提示其在肌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MRF4 RACE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腹蛙TGF-α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9
作者 邹勇 李晓英 +1 位作者 罗洁 樊汶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28,共3页
为了解棘腹蛙TGF-α基因信息和组织表达特性,采用RT-PCR克隆棘腹蛙TGF-α全长序列,发现棘腹蛙TGF-αc DNA全长1 021 bp,开放阅读框为486 bp,编码16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17.28 k Da,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5%~73%;利用实... 为了解棘腹蛙TGF-α基因信息和组织表达特性,采用RT-PCR克隆棘腹蛙TGF-α全长序列,发现棘腹蛙TGF-αc DNA全长1 021 bp,开放阅读框为486 bp,编码16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17.28 k Da,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5%~7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肝脏和胃脏有较高表达。本研究克隆了棘腹蛙TGF-α并对其组织分布进行了分析,为后期深入挖掘棘腹蛙TGF-α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转化生长因子-Α 克隆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JAK2基因分子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友 高谦 +2 位作者 文春根 吴平 刘德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17,共10页
采用同源克隆策略和RACE-PCR技术,克隆得到可能的鲤(Cyprinus carpio)两面神激酶2(JAK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包括3 378 bp的开放阅读框,732 bp的5'-非编码区,529 bp的3'-非编码区,总长度达4 639bp。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 125个氨... 采用同源克隆策略和RACE-PCR技术,克隆得到可能的鲤(Cyprinus carpio)两面神激酶2(JAK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包括3 378 bp的开放阅读框,732 bp的5'-非编码区,529 bp的3'-非编码区,总长度达4 639bp。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 125个氨基酸,推测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129.33 ku和6.99。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的鲤鱼基因与斑马鱼(Danio rerio)JAK2同源性最高,其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和相似度分别达89%和95%。结构域预测表明,所编码氨基酸序列包含FERM、SH2及两个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这4个结构域也保守地存在于其他脊椎动物的JAK分子中。高级结构预测显示,鲤JAK2主要包括α-螺旋(α-helix)、β-折叠(β-sheet)和连接环(loop)等3类结构元件。脊椎动物JAK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JAK1、JAK2、JAK3和TYK2等4类JAK分子分别聚类,鲤JAK2处于JAK2支系中,与所有其他的鱼类JAK2聚为一大支,并与两栖类和哺乳类组成的另一大支构成姊妹群,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基因,为直系同源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鲤JAK2在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血液和脑,而在肌肉、鳃、头肾、心、肝、脾中表达量较低;鲤JAK3在脾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很低,甚至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 JAK3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TYK2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平 高谦 +3 位作者 刘德立 付友 袁永泽 文春根 《水生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3,共5页
两面神激酶(JAK,Janus kinase)是一类酪氨酸蛋白激酶(PTK,protein tyrosine kinase),迄今已发现有4个成员,即JAK1、JAK2、JAK3和TYK2(Tyrosine kinase 2),JAK分子具有7个独特的结构域,从C端到N端依次为JAK同源区1(JAK homology 1,JH1)-J... 两面神激酶(JAK,Janus kinase)是一类酪氨酸蛋白激酶(PTK,protein tyrosine kinase),迄今已发现有4个成员,即JAK1、JAK2、JAK3和TYK2(Tyrosine kinase 2),JAK分子具有7个独特的结构域,从C端到N端依次为JAK同源区1(JAK homology 1,JH1)-JH7[1]。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后,JAK与受体偶联并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而激活,活化的JAK能催化受体上特定部位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等含Src同源区2(S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K2 JAK1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CTGF基因克隆、蛋白功能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美 柴志欣 +3 位作者 武志娟 王吉坤 钟金城 信金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61-367,共7页
为获得牦牛CTGF基因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研究该基因在肾脏、心脏、肺脏、肝脏和臀肌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以类乌齐牦牛为研究对象,采取RT-PCR方法获得类乌齐牦牛CTGF基因CDS序列,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该基... 为获得牦牛CTGF基因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研究该基因在肾脏、心脏、肺脏、肝脏和臀肌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以类乌齐牦牛为研究对象,采取RT-PCR方法获得类乌齐牦牛CTGF基因CDS序列,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其5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牦牛CTGF基因含2个CpG岛,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050 bp(登录号:MT968972),可编码349个氨基酸,CTGF编码蛋白存在信号肽,为水溶性不稳定的表面蛋白,共存在21个磷酸化位点和7个糖基化位点,在内质网和微体(过氧物酶体)中分布较多,有3个完整的保守功能结构域。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TGF基因在类乌齐牦牛肾脏、心脏、肺脏、肝脏和臀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旨在为CTGF基因在调控牦牛肌肉生长发育方面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CTGF基因 克隆 蛋白功能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BminOBP25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司品法 周琼 崔中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7-545,共9页
【目的】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与嗅觉识别密切相关,在触角感受器淋巴液内运输外界的脂溶性气味分子顺利到达嗅觉受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进行了... 【目的】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与嗅觉识别密切相关,在触角感受器淋巴液内运输外界的脂溶性气味分子顺利到达嗅觉受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气味结合蛋白在柑橘大实蝇嗅觉识别中的作用及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大实蝇嗅觉传递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柑橘大实蝇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Bmin OBP25,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表达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柑橘大实蝇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克隆获得柑橘大实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min OBP25(Gen Bank登录号:MH181875)。测序结果表明,Bmin OBP25开放阅读框全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7.5 k D,编码序列具有OBPs典型的6个保守半胱氨酸和6个α螺旋区域特征。在IPTG诱导下目标蛋白以6×His标签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宿主菌中得到稳定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min OBP25 mRNA在成虫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翅和产卵器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触角、头(去除触角)、足和产卵器中表达量较高。【结论】Bmin OBP25在柑橘大实蝇成虫触角、头、足和产卵器中具有高转录活性,提示该基因在非嗅觉组织中可能也具有生理功能,特别是可能在昆虫的取食与产卵地选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功能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实现了Bmin OBP25基因的原核表达,为深入研究Bmin OBP25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BminOBP25 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RP2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14
作者 裴爱君 杨艳津 +4 位作者 秦艳杰 赵祥吉 闫喜武 李霞 王福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 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法首次从壳长为28 mm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外套膜中克隆出RP2基因(Gen Bank登录号:KF826881)。结果表明:RP2基因c DNA序列长度为1158 bp,包括62 bp的5'端非编码区,41... 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 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法首次从壳长为28 mm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外套膜中克隆出RP2基因(Gen Bank登录号:KF826881)。结果表明:RP2基因c DNA序列长度为1158 bp,包括62 bp的5'端非编码区,41 bp的3'端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1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TBCC(57aa^175aa)和CARP(65aa^102aa)保守结构域,并为非跨膜糖蛋白;经Blast同源性比较表明,菲律宾蛤仔RP2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相似性较高(56%),与高等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和节肢动物各模式动物之间的相似性为43%~53%,与非洲眼线虫Loa loa的相似性较低(33%);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RP2基因在菲律宾蛤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RP2基因在菲律宾蛤仔雄性性腺中表达量最高,在鳃、水管和外套膜组织中次之,在斧足和闭壳肌中表达量极少,在雌性性腺中无表达。研究表明,RP2基因在菲律宾蛤仔各组织中的表达较为广泛,但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无脊椎动物RP2基因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2 分子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牡蛎钙调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素萍 喻达辉 +3 位作者 李应清 王培 郭颖 白丽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75-81,共7页
[目的]探究CaM在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壳钙代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香港牡蛎为试验材料,利用RACE-PCR技术克隆获得了香港牡蛎钙调蛋白(CaM)基因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RT-PCR试验。[结果]香港牡蛎Ca... [目的]探究CaM在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壳钙代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香港牡蛎为试验材料,利用RACE-PCR技术克隆获得了香港牡蛎钙调蛋白(CaM)基因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RT-PCR试验。[结果]香港牡蛎CaM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770 bp,开放阅读框为450 bp,5′端非编码区54 bp,3′非编码区266 bp,共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CaM蛋白分子量为16.82 kD,理论等电点为4.14,亲水性(GRAVY)总平均值为-0.656,不稳定指数为31.08,属于稳定性亲水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香港牡蛎与长牡蛎的CaM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其系统进化分析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相吻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aM基因在香港牡蛎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外套膜次之,鳃是参与牡蛎钙代谢中钙吸收的关键器官,外套膜是分泌有机质的关键器官。[结论]推测该基因在香港牡蛎壳形成过程中调节钙的摄取、运输和分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钙调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SERPINE2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16
作者 余晨琦 潘雨 +3 位作者 杨燕燕 王乐怡 邓彦飞 石德顺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本试验对水牛SERPINE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其在水牛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规律,旨在为研究SERPINE2在水牛生殖过程中的具体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利用PCR技术克隆水牛SERPINE2基因CDS区的全长序列,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程序对SERP... 本试验对水牛SERPINE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其在水牛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规律,旨在为研究SERPINE2在水牛生殖过程中的具体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利用PCR技术克隆水牛SERPINE2基因CDS区的全长序列,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程序对SERPINE2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ERPINE2 mRNA在水牛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ERPINE2基因CDS区长度为1191 bp,编码397个氨基酸,通过分析相似性结果,发现水牛和牛、绵羊、山羊的相似性为99.6%;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遗传距离最近的是水牛和牛,绵羊次之。在组成SERPINE2蛋白的氨基酸中,缬氨酸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数的9.6%。SERPINE2蛋白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蛋白,SERPINE2有一个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域。SERPINE2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的占比最高,为41.56%。多个器官检测出SERPINE2 mRNA的表达,其中在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说明SERPINE2基因可能与卵巢生长发育有重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SERPINE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BTG2基因CDS区克隆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7
作者 申金伟 赵雪 +4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杨树猛 梁春年 成述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PCR克隆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技术,分析BTG2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全长453 bp,共编码150个氨基酸;BTG2蛋白的分子式为C748H1190N208O213S8,分子质量为16 761.42 ku,原子总数为2 367个;不稳定性指数为48.51,是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为9.14;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占56.5%)和线粒体(占26.1%);氨基酸序列的1~108位有1个BTG1域;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123,是亲水蛋白;共有1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与10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间蜂猴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BTG2在成年公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和脾脏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肌肉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克隆了牦牛BTG2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其组织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BTG2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TMEM18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璇 李婧平 +4 位作者 马海叶 张倩雯 王嘉俊 李忠慧 李文蓉 《草食家畜》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克隆绵羊TMEM182基因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通过在线软件分析TMEM182基因结构和表达蛋白序列,以探究其在绵羊各部位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从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中克隆获得TMEM182基因,利用在线生物学信息软件... 【目的】本试验旨在克隆绵羊TMEM182基因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通过在线软件分析TMEM182基因结构和表达蛋白序列,以探究其在绵羊各部位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从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中克隆获得TMEM182基因,利用在线生物学信息软件对TMEM182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糖基化位点、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蛋白互作等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MEM182基因在绵羊13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这些组织包括大脑、小脑、心、肾、脾、肝、肺、皮肤、卵巢、尾部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和肌肉。【结果】绵羊TMEM182基因CDS区全长序列为690bp,编码229个氨基酸,TMEM182基因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显示,TMEM182属于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具有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具有3个N-糖基化位点,其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38.43%)和2α螺旋(30.57%)组成,而延伸链(24.89%)和β转角(6.11%)的占比相对较少,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MEM182基因在肌肉、心和脂肪中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肾、大脑、小脑、皮肤等其它部位组织(P<0.05)。【结论】成功克隆了绵羊TMEM182基因的CDS区片段,分析了该基因在绵羊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TMEM182基因在绵羊肌肉生长发育和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182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SlitPBP4的分子克隆、组织表达谱及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佳斌 刘乃勇 +2 位作者 李双美 闫祺 董双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667,共11页
【目的】鉴定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新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基因,明确其在斜纹夜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基于已报道的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家蚕Bombyx mori、君主斑蝶Danaus p... 【目的】鉴定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新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基因,明确其在斜纹夜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基于已报道的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家蚕Bombyx mori、君主斑蝶Danaus plexippus和庆网蛱蝶Melitaea cinxia 4种非夜蛾科昆虫PBP4同源基因的序列特点及与其他PBP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邻关系,通过分析实验室先前克隆到的斜纹夜蛾PBP/GOBP基因序列,克隆斜纹夜蛾PBP4同源基因;通过RT-PCR和q PCR技术测定该基因在斜纹夜蛾雌雄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体外表达和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测定斜纹夜蛾PBP4蛋白对性信息素组分和植物气味物质的结合能力。【结果】在夜蛾科昆虫斜纹夜蛾中鉴定到首个PBP4基因,命名为Slit PBP4(Gen Bank登录号:MG356847),c DNA编码210个氨基酸,具有N末端信号肽、疏水性气味分子结合域及6个保守半胱氨酸等PBP的典型序列特征,其基因组DNA在保守位置也含有2个内含子;但和已报道的斜纹夜蛾3个PBP相比,PBP4的C末端明显较长。Slit PBP4在雄成虫腹部(生殖系统)极高表达,在雌雄成虫触角及其他组织中仅微弱表达或不表达。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结果表明,Slit PBP4蛋白与被测定的信息素组分及植物气味物质均没有明显结合能力。【结论】报道了夜蛾科昆虫的首个PBP4基因,该基因可能主要参与雄虫生殖相关的生理过程而非嗅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SlitPBP4 组织表达分析 原核表达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油体蛋白基因Oleosin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功能分析
20
作者 陈晨 王会伟 +5 位作者 李春鑫 王树峰 程珊 朱雅婧 宋万献 张向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7-1030,共14页
探究油莎豆中Oleosin基因家族特征及筛选响应油脂储存的关键Oleosin基因对于解析其块茎储存油脂的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油莎豆和其他多个物种中Oleosin基因进行了家族分析,并进一步开展了CeOLEs的组织表达分析及... 探究油莎豆中Oleosin基因家族特征及筛选响应油脂储存的关键Oleosin基因对于解析其块茎储存油脂的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油莎豆和其他多个物种中Oleosin基因进行了家族分析,并进一步开展了CeOLEs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油莎豆全基因组共鉴定到6个Oleosin基因家族成员(CeOLE1~6),分布在3个进化谱系(U、SL和SH亚家族);这6个基因在油莎豆块茎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根、叶、分蘖节、匍匐茎等组织中表达水平极低。相应地,油脂含量检测发现,油莎豆块茎中油脂含量最高可达24.68%,而根、叶、分蘖节和匍匐茎中油脂含量均小于1.00%。可以看出,油莎豆油脂含量可能与CeOLEs的表达水平密切正相关。另外,CeOLE1、CeOLE2、CeOLE3和CeOLE5的表达水平较高,并且它们的表达模式与块茎中油脂含量变化速率一致(先升后降),说明这4个CeOLEs可能是影响油莎豆块茎中油脂含量的关键基因。拟南芥中过表达CeOLE1、CeOLE2、CeOLE3和CeOLE5均可显著提高拟南芥种子的油脂含量,验证了这4个CeOLEs在油脂储存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油体蛋白 基因家族 组织表达分析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