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与血脂代谢及病情程度的关系
1
作者 许静 牛林 +2 位作者 王卫国 储红颍 王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8-8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TSL)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代谢指标和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急性加...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TSL)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代谢指标和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186例,测定患者血清CTSL和血脂代谢指标,根据CTSL四分位数分为A组(CTSL≤3.31μg/L)47例、B组(3.31μg/L<CTSL≤3.70μg/L)46例、C组(3.70μg/L<CTSL<4.41μg/L)47例和D组46例(CTSL≥4.41μg/L)。比较4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脂代谢和病情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SL与血脂代谢指标,用有序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清CTSL与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CHF急性加重患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TSL与CHF急性加重患者TC、TG、LDL-C呈正相关(r=0.203,P=0.005;r=0.178,P=0.015;r=0.184,P=0.012),与HDL-C呈负相关(r=-0.344,P=0.000)。有序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SL水平是影响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独立危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显示,血清CTSL水平与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呈线性关系(χ^(2)=3.140,P=0.371),血清CTSL>3.73μg/L时,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显著增加。结论血清CTSL水平与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密切相关,且是影响患者病情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 代谢 组织蛋白酶l 心力衰竭 病情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组织蛋白酶L联合ABCD^(3)-I评分对TIA患者短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种亚楠 尤雪梅 +2 位作者 狄海莉 孟林 孙岭岭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研究以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双重TIA和影像(age,blood pressure,clinical features,duration,diabetes,doubl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image;ABCD^(3)-I)评分联合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水... 目的研究以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双重TIA和影像(age,blood pressure,clinical features,duration,diabetes,doubl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image;ABCD^(3)-I)评分联合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水平预测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6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TIA患者资料,根据发病后90 d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BCD^(3)-I评分、血清CatL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 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ABCD^(3)-I评分、血清CatL水平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15例TIA患者,脑梗死组22例,对照组93例。脑梗死组的ABCD^(3)-I评分[7.0(6.0~7.0)分vs.5.0(4.5~6.0)分,P<0.001]、血清CatL水平[(6.1±0.9)μg/L vs.(4.8±0.9)μg/L,P<0.001]及LDL-C水平[(3.6±0.5)mmol/L vs.(3.4±0.6)mmol/L,P=0.039]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 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ABCD^(3)-I评分高(OR 4.843,95%CI 2.301~10.193,P<0.001)、血清CatL水平升高(OR 2.099,95%CI 1.332~3.308,P=0.001)是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BCD^(3)-I评分、血清CatL水平预测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AUC值分别为0.829(95%CI 0.749~0.909)和0.867(95%CI 0.796~0.938),对应截断值分别为7.0分和5.3μg/L,两者联合预测的AUC值提升至0.911(95%CI 0.848~0.974)。结论ABCD^(3)-I评分联合血清CatL水平对TIA患者短期发生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组织蛋白酶l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蛋白酶L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小华 李双杰 +2 位作者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L)表达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成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L)表达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成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黄芪甲甙对照组(B组10只,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余80只小鼠以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无菌注射制作VMC模型,VMC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对照组和1%、3%、9%黄芪甲甙干预心肌炎组,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1%、3%、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分别为C、D、E、F组,每组20只)。14d后处死全部小鼠并取其心脏。采用RT_PCR和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心肌CL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组小鼠较C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0%(2/20例)vs45%(9/20例),χ2=6.14,P<0.05],B组无小鼠死亡;与C组相比,CLmRNA、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心肌病变积分在F组均显著下降,而1%、3%黄芪甲甙对心肌炎小鼠CLmRNA、蛋白表达及心肌病变积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cathepsinL表达,对BALB/C小鼠CVB3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 组织蛋白酶l 黄芪甲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东辉 刘宇 +1 位作者 肖蓉 李庆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3-1099,共7页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TSL)是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具有非常独特的合成和转运方式.CTSL前体酶原的前体肽含有ERF/WNIN模体和GNFD模体.CTSL的空间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的L结构域以及由β折叠构成的R结构域组成.大量...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TSL)是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具有非常独特的合成和转运方式.CTSL前体酶原的前体肽含有ERF/WNIN模体和GNFD模体.CTSL的空间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的L结构域以及由β折叠构成的R结构域组成.大量研究工作表明,CTSL在体内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以及在寄生动物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其生理作用广泛涉及到蛋白质水解、抗原提呈、T细胞分选、细胞凋亡以及胚胎发育等方面.CTSL还与多种类型的肿瘤发生、心血管疾病以及肾病等密切相关.另外,CTSL在寄生动物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针对CTST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总结及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前体酶原 生理作用 病理活动 寄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峻 刘颖娴 +5 位作者 李向平 彭道泉 谭峥 刘鸿敏 秦英楠 薛彦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L(CatL)与冠心病发病、冠脉狭窄程度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37例冠心病患者和48名对照者的血清CatL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S...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L(CatL)与冠心病发病、冠脉狭窄程度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37例冠心病患者和48名对照者的血清CatL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S)、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行冠脉造影,以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atL水平(5.63±0.12μg/L)与对照组(3.93±0.22μg/L)比较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tL血清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相对危险度为2.341(P<0.01,95%CI为1.567~3.496)。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atL水平与冠脉狭窄的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228,P<0.01),且CatL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相关因子(P<0.05)。血清Cat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28,P<0.01)、载脂蛋白A1(r=-0.187,P<0.05)呈显著负相关,与FBS呈显著正相关(r=0.161,P<0.05)。结论:CatL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独立相关,其血清水平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CatL可能对糖代谢及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干鲢鱼组织蛋白酶B、L活力变化的响应面法预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瑞昌 苏丽 +2 位作者 黄星奕 袁丽 马海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6-140,共5页
以鲢鱼为原料,进行腌制和热泵干燥加工,研究内源组织蛋白酶B、L活性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选取加工过程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组织蛋白酶B、L活力影响较大的3个工艺参数(温度、pH值、盐质量分数)作为试验因素,并根据酶学... 以鲢鱼为原料,进行腌制和热泵干燥加工,研究内源组织蛋白酶B、L活性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选取加工过程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组织蛋白酶B、L活力影响较大的3个工艺参数(温度、pH值、盐质量分数)作为试验因素,并根据酶学特性和干燥过程中各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确定其试验水平。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此3因素对组织蛋白酶B、L活性的影响,并根据回归方程对腊干鲢鱼加工过程中的组织蛋白酶活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可用于组织蛋白酶B、L实际活力预测;两种酶的潜在活力在加工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加工结束时组织蛋白酶B和L的潜在酶活力分别为初始的43.18%和26.08%;通过回归方程对组织蛋白酶B、L在腌制前、腌制后、干燥2d、干燥5d、干燥7d实际活力进行预测,组织蛋白酶B实际酶活力分别为潜在酶活力的36.7%、39.9%、46.5%、46.5%和53.5%,而组织蛋白酶L则为6.6%、5.6%、10.4%、10%和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干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热泵干燥 组织蛋白酶B l 响应面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运东 周发林 +6 位作者 黄建华 马振华 杨其彬 邱丽华 傅明骏 陈劲松 江世贵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6,共9页
通过克隆得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组织蛋白酶L基因(PmCatL)cDNA全长。该基因序列全长1 850bp,包括1 0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的PmCatL蛋白由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Val^(19)-Gln^(123))和成熟域(Leu^(1... 通过克隆得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组织蛋白酶L基因(PmCatL)cDNA全长。该基因序列全长1 850bp,包括1 0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的PmCatL蛋白由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Val^(19)-Gln^(123))和成熟域(Leu^(124)-Val^(341))三部分构成,存在3个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位点(Cys^(148)、His^(287)、Asn^(308))和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99))。具有组织蛋白酶L的E^(45)X_3RX_3FX_2NX_3IX_3N^(64)和G^(187)CXGG^(192)保守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PmCatL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似性为36%~75%。进化树显示PmCatL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组织蛋白酶L聚成一支。表达结果表明,PmCatL基因在肝胰腺、淋巴、肌肉、性腺等被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淋巴和肝胰腺的表达量较高;PmCatL基因在斑节对虾仔虾时期表达量较高,可能与斑节对虾在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相关;PmCatL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表达量最高,可能在斑节对虾的卵巢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卵巢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侯鲁娜 陈学云 +1 位作者 聂小华 刘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主要研究了鲤鱼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鲤鱼组织蛋白酶L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20%冻藏、20~50℃加热处理、不同酸性环境中均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活性;鱼肉中组织蛋白酶L在漂洗工艺中并不能完全去除,漂洗后仍残存了45.6... 主要研究了鲤鱼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鲤鱼组织蛋白酶L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20%冻藏、20~50℃加热处理、不同酸性环境中均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活性;鱼肉中组织蛋白酶L在漂洗工艺中并不能完全去除,漂洗后仍残存了45.65%活性。此外,鲤鱼组织蛋白酶L在豆科粪蛋白、大米蛋白、鸡蛋清蛋白、马铃薯蛋白、茶多酚和大豆异黄酮等各种食品组分作用下,其活性发生明显的下降,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组织蛋白酶l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白志毅 汪桂玲 李家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组织蛋白酶L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mgii)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610996)。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为1 10... 组织蛋白酶L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mgii)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610996)。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为1 105 bp,包括24 bp的5′-末端非转录区,1 002 bp的开放阅读框和79 bp的3′-末端非转录区,共编码333个氨基酸,包含1个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推测的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前体肽具有组织蛋白酶前体抑制因子功能结构域,具有组织蛋白酶L家族高度保守结构基序ERFNIN[E-X3-R-X2-(L/V)-F-X3-N-X3-I-X3-N]、GNFD和GCXGG;该蛋白的半胱氨酸类蛋白酶半胱氨酸、组氨酸和天冬氨酸活性位点均高度保守。同源性分析表明,推测的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贝类高度保守,同源性在60%-74%之间。进化分析显示,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与其他贝类组织蛋白酶L聚为一支,在该支中,三角帆蚌与软体动物淡水螺(R.peregra)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的生理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组织蛋白酶L为靶位的骨质疏松新药筛选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隽 刘斌 张月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4-266,312,共4页
对骨质疏松症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发现 ,破骨细胞溶酶体向骨小腔分泌组织蛋白酶L ,进而造成以I 胶原为主要成分的骨支持蛋白分解亢进 ,成为导致骨质疏松症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寻找一种针对组织蛋白酶L的专一性抑制剂尤为重要。我们... 对骨质疏松症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发现 ,破骨细胞溶酶体向骨小腔分泌组织蛋白酶L ,进而造成以I 胶原为主要成分的骨支持蛋白分解亢进 ,成为导致骨质疏松症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寻找一种针对组织蛋白酶L的专一性抑制剂尤为重要。我们以组织蛋白酶L为靶位建立了寻找专一性抑制剂筛选模型。初筛模型 :以木瓜蛋白酶为靶酶筛选出半胱胺酸蛋白酶B、L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之比 (B/L)为参照系数 ,以Chymostatin为强选择性对照 (B/L >30 ) ,以Leupeptin为弱选择性对照 (B/L <10 ) ,筛选出组织蛋白酶L的专一性抑制剂。应用此模型筛选得到JF 2 6 2、JF 2 87两株阳性菌。其发酵液对L型组织蛋白酶有强烈的选择性抑制活性。经初步鉴定 ,其产生菌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文献报道的几株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产生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组织蛋白酶l 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九中 于小华 +7 位作者 吕建华 邓晖 李双杰 赵刚 张新刚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cathepsinL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与RT-PCR结果显示,感染CVB3m后小鼠心肌组织中cathepsinL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30d表达最高,各时点cathepsinL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thepsinL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l 病毒性心肌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组织蛋白酶L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杏安 林贤伟 +3 位作者 蒋旭红 刘展眉 钟国华 胡美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422,共13页
【目的】克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并制备该酶多克隆抗体,为探析其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组织蛋白酶L基因开放阅读框(ORF)... 【目的】克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并制备该酶多克隆抗体,为探析其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组织蛋白酶L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两端直接设计引物克隆草地贪夜蛾组织蛋白酶L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利用ClustalX2软件进行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利用同源建模预测该酶三维结构。通过原核表达重组蛋白,多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该酶多克隆抗体。【结果】克隆获得了草地贪夜蛾的组织蛋白酶L基因SfCatL(GenBank登录号:HQ110065),ORF序列长1 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预测N-末端含有长度为1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序列,去除信号肽序列后,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为36.8 kD,等电点为6.69。SfCatL氨基酸序列与其他13个物种的组织蛋白酶L氨基酸序列比较有53.7%~96.8%的一致性,与甜菜夜蛾组织蛋白酶L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达96.8%。同源建模预测表明,SfCatL折叠成紧密而稳定的元宝状结构,含3个对结构有稳定作用的二硫键,亲水性氨基酸主要包被在蛋白的表面。原核表达、纯化SfCatL蛋白制备抗血清,其效价超过1∶40 000,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抗血清与草地贪夜蛾Sf9细胞SfCatL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草地贪夜蛾SfCatL完整ORF序列,分析了其特征,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蛋白,成功获得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并开发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类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肉组织蛋白酶L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婷 刘昕 +3 位作者 余群力 田甲春 师希雄 李儒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5-230,共6页
为了获得提取牦牛肉中组织蛋白酶L的最佳工艺参数,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影响酶活力的7个因素进行筛选,发现浸提缓冲液pH值、L-Cys浓度及(NH4)2SO4饱和度3个因素显著影响酶活力。基于该3个因素的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 为了获得提取牦牛肉中组织蛋白酶L的最佳工艺参数,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影响酶活力的7个因素进行筛选,发现浸提缓冲液pH值、L-Cys浓度及(NH4)2SO4饱和度3个因素显著影响酶活力。基于该3个因素的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浸提缓冲液pH值>(NH4)2SO4饱和度>L-Cys;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缓冲液pH值5.68、L-Cys浓度为6.48 mmol/L、(NH4)2SO4饱和度为76.63%。在此条件下,酶活力最高为13.98 U/mg。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说明所建模型切实可行,为进一步研究牦牛肉组织蛋白酶L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组织蛋白酶l 提取 优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RT-PCR分析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的基因5’末端序列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智刚 李卓雅 +3 位作者 何蔼 孟锦绣 易冰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测定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基因的 5’端序列。 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中提取总RNA ,以该RNA为模板 ,进行巢式RT -PCR ,扩增SjCL1基因 5’端序列。将其与 pMD18-T载体连接得到含SjCL1基因 5’端序列的重组质粒 ,并测定上... 目的 测定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基因的 5’端序列。 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中提取总RNA ,以该RNA为模板 ,进行巢式RT -PCR ,扩增SjCL1基因 5’端序列。将其与 pMD18-T载体连接得到含SjCL1基因 5’端序列的重组质粒 ,并测定上述DNA插入片段的序列。结果 通过巢式RT -PCR扩增出 332bpSjCL1基因 5’端序列 ,测序后 ,与报道的SjCL1基因部分序列拼接后 ,可得到一个编码 317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 结论 使用巢式RT -PCR技术 ,扩增得到SjCL1基因的 5’端序列。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忠良 简纪常 +4 位作者 鲁义善 丁燏 王蓓 陈刚 吴灶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04-1611,共8页
根据已构建的溶藻弧菌(Vibro alginolyticus)诱导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血淋巴cDNA差减文库得到的ESTs序列,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其组织蛋白酶L基因(PFCatL),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 根据已构建的溶藻弧菌(Vibro alginolyticus)诱导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血淋巴cDNA差减文库得到的ESTs序列,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其组织蛋白酶L基因(PFCatL),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PFCatL基因在溶藻弧菌刺激前后马氏珠母贝足、外套膜、鳃、闭壳肌等8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PFCatL基因cDNA全长2004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50bp,3′非编码区(3′-UTR)865bp,开放阅读框(ORF)1089bp,编码362个氨基酸,其分子量计算值(MW)为40.52kDa,理论等电点(IP)为5.2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FCatL含有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以及组织蛋白酶前体抑制功能域I29;Clustalw2多重比对发现PFCatL氨基酸序列在催化三联体Cys-His-Asn、底物结合位点以及二硫键形成相关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点高度保守;Real-time PCR研究发现,PFCatL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各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以肾和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最高;溶藻弧菌感染4h后,外套膜、鳃以及血淋巴中PFCatL基因的表达较感染前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组织蛋白酶l CDNA末端快速扩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静真 饶颖竹 +1 位作者 陈蓉 邓富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69-1574,共6页
【目的】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克隆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基因,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推导氨基酸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斑马鱼的组织蛋白酶L核苷酸序列(Y08321.1)为探针,对红鳍东方鲀基因... 【目的】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克隆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基因,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推导氨基酸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斑马鱼的组织蛋白酶L核苷酸序列(Y08321.1)为探针,对红鳍东方鲀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n分析,将检索到的匹配结果进行碱基3'端及5'端的适当延长,用DNAssist预测其编码信息;然后从GenBank获取若干物种组织蛋白酶L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结果】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基因全长2005bp,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包含编码33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1011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组织蛋白酶L所特有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ERWNIN和GNFD)及由Cys25、His159和Asn175残基组成的保守活性位点,与青鳉、鲤鱼的组织蛋白酶L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结论】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的一些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位点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与鱼类物种来源的组织蛋白酶L在氨基酸水平上一致性较高,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组织蛋白酶l 生物信息学 电子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全长序列的获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洪林 张为宇 黄维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1,共6页
根据文库载体序列与原组织蛋白酶表达序列标签(EST)设计引物,以大片吸虫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Touchdown PCR与梯度PCR相结合的扩增反应,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经鉴定后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编码氨... 根据文库载体序列与原组织蛋白酶表达序列标签(EST)设计引物,以大片吸虫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Touchdown PCR与梯度PCR相结合的扩增反应,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经鉴定后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编码氨基酸序列、蛋白质同源性比较、二级、三级结构等分析;结果所获序列全长990 bp,编码330个氨基酸,分子量36771.2 u,等电点5.44;具有较明显的螺旋、片层和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α螺旋占17.3%,β折叠占27.0%,无规卷曲占55.8%;具有2个较明显的跨膜区和2个疏水区,未发现明显的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其属于半胱氨酸家族;三级结构同源建模预测显示其与组织蛋白酶K(PDB number 2f7dA)有49%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吸虫 组织蛋白酶l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2(SjCL2)基因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冰 何蔼 +6 位作者 雷智刚 郑小英 张瑞林 孟锦绣 申川军 李卓雅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扩增SjCL2基因 ,构建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 -SjCL2 ,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酶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RT -PCR技术 ,从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总RNA中扩增获得SjCL2基因 ;将其定向克隆至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 目的 扩增SjCL2基因 ,构建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 -SjCL2 ,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酶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RT -PCR技术 ,从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总RNA中扩增获得SjCL2基因 ;将其定向克隆至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质粒 ;经KpnⅠ、XbaⅠ双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 ,测序分析SjCL2基因并确定其读码框的正确插入。结果 利用RT -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中扩增到约 1Kb大小的SjCL2基因 ,通过双酶切分析、PCR鉴定以及DNA序列分析确定SjCL2基因被克隆到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中。 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SjCL2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2 基因克隆 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组织蛋白酶L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冉 陈治光 +5 位作者 蒋然然 陈秀华 李树红 李新 钟海霞 但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33-237,247,共6页
首先采用TA克隆技术克隆建鲤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 L)成熟肽基因片段并进行双酶切鉴定,进而构建表达载体CAT L-p ET-30a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经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在37℃诱导2 h表达重组CAT L... 首先采用TA克隆技术克隆建鲤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 L)成熟肽基因片段并进行双酶切鉴定,进而构建表达载体CAT L-p ET-30a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经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在37℃诱导2 h表达重组CAT L蛋白。而后经尿素梯度洗涤和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利用SDS-PAGE检测诱导效果和纯化过程。最后以荧光合成肽底物(Z-Phe-Arg-MCA)测活法鉴定建鲤重组CAT L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以及鱼糜生产和冻藏中常用添加剂对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片段,与鲤鱼CAT L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11%。SDS-PAGE分析表明经诱导、尿素梯度洗涤及亲和层析后,成功获得高度纯化目的蛋白,分子量约28 ku。活性鉴定结果表明重组CAT L在20~50℃及p H3.0~6.5范围内稳定;氯化钠、焦磷酸钠对重组CAT L活性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而各浓度蔗糖、山梨醇则对其活性无明显作用。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建鲤CAT L,并阐明了热、p H及鱼糜生产和冻藏中常用添加剂对该酶稳定性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组织蛋白酶l 克隆表达 纯化 活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西志 于三科 +4 位作者 林矫矫 顾越星 刘金明 张亮 沈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 ,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 ;以间接ELISA法 ,检测血吸虫病因牛血清 10 4份 ,阳性检出率为 6 7 31% ;以血吸虫感染小鼠、兔、绵羊血清做阻断试验 ,得到的O...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 ,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 ;以间接ELISA法 ,检测血吸虫病因牛血清 10 4份 ,阳性检出率为 6 7 31% ;以血吸虫感染小鼠、兔、绵羊血清做阻断试验 ,得到的OD值与阴性血清相当。结果表明 ,以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作为诊断抗原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牛感染情况 ,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 间接ElIS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