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Al/40Cr钢扩散连接界面组织结构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何鹏 冯吉才 钱乙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扩散连接界面组织结构是影响连接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同的界面组织结构及生成相所决定的接合强度不同.本文研究了TiAl/40Cr钢的扩散连接,结果显示:连接温度过高及连接时间过长时,由于界面处形成了过多的TiC脆性层及Ti3Al+FeAl+FeAl2的金... 扩散连接界面组织结构是影响连接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同的界面组织结构及生成相所决定的接合强度不同.本文研究了TiAl/40Cr钢的扩散连接,结果显示:连接温度过高及连接时间过长时,由于界面处形成了过多的TiC脆性层及Ti3Al+FeAl+FeAl2的金属间化合物混合层,接头拉伸强度低;当连接温度较低及连接时间较短时,界面紧密接触与元素扩散不充分,接头拉伸强度也较低.脆性TiC层的生成导致TiAl与40Cr钢之间的扩散连接性能较差,接头均破断于TiC层或TiC层与Ti3Al+FeAl+FeAl2的金属间化合物混合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40Cr钢 扩散连接 界面组织结构 接头强度 TiC脆性层 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w/TC4钛合金与C/C复合材料钎焊接头的界面组织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黄超 林铁松 +1 位作者 何鹏 顾小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2,115,共4页
采用活性钎料TiZrNiCu对TiBw/TC4钛合金和C/C复合材料进行了钎焊连接,借助SEM,EDS,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iZrNiCu钎料可以实现对两种材料的连接,接头典型的界面结构为:C/C复合材料/Ti... 采用活性钎料TiZrNiCu对TiBw/TC4钛合金和C/C复合材料进行了钎焊连接,借助SEM,EDS,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iZrNiCu钎料可以实现对两种材料的连接,接头典型的界面结构为:C/C复合材料/TiC+(Ti,Zr)2(Cu,Ni)/Ti(s,s)+(Ti,Zr)2(Cu,Ni)/TiBw/TC4钛合金.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钎焊接头界面生成产物的种类并没有发生改变,但C/C复合材料侧TiC反应层逐渐变得连续且厚度逐步增加,α-Ti枝状晶变得粗大且数量增多,Ti(s,s)+(Ti,Zr)2(Cu,Ni)层逐渐变宽,(Ti,Zr)2(Cu,Ni)逐步分散在Ti(s,s)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w/TC4钛合金 C/C复合材料 真空钎焊 界面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结构界面分类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杜元伟 段万春 孙永河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解决现有研究对于重大科技项目中合作行为管理具有片面性的问题,基于合作结构界面对重大科技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分类探析,具体的说,从项目投入产出方面可以划分为人才、资金、实物、技术四类结构界面,从项目组织结构... 为解决现有研究对于重大科技项目中合作行为管理具有片面性的问题,基于合作结构界面对重大科技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分类探析,具体的说,从项目投入产出方面可以划分为人才、资金、实物、技术四类结构界面,从项目组织结构方面可以划分为项目负责人、课题组长、课题团队、其他辅助者四类结构界面,从项目管理过程方面可以划分为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六类结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项目 合作结构界面 投入产出界面 组织结构界面 管理过程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P焊膏钎焊C/C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易振华 冉丽萍 易茂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35,共9页
用真空熔炼、惰性气体雾化法制备Ni-Cr-P金属粉末,再加入有机黏结剂高速搅拌,制备Ni14Cr10P膏状活性钎料。用制备好的焊膏真空钎焊C/C复合材料,测试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通过OM,SEM,EDS,XRD等对钎焊接头界面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用真空熔炼、惰性气体雾化法制备Ni-Cr-P金属粉末,再加入有机黏结剂高速搅拌,制备Ni14Cr10P膏状活性钎料。用制备好的焊膏真空钎焊C/C复合材料,测试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通过OM,SEM,EDS,XRD等对钎焊接头界面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钎焊温度1000℃、保温时间0.5 h条件下,获得的接头剪切强度达到28.6 MPa,然后随着钎焊温度上升或保温时间延长,钎焊接头强度下降;通过界面组织结构分析发现焊膏可以增加钎料层与C/C复合材料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堵塞C/C复合材料表面的孔隙。焊后在界面处形成了交错分布的Cr碳化物相缓冲层,使得界面呈现热膨胀系数梯度增加的结构,有助于缓解热失配,提高C/C复合材料钎焊接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钎料 焊膏 C/C复合材料钎焊 剪切强度 界面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工艺参数对C/C复合材料/Cu/Mo/TC4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秦优琼 于治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82,共5页
在钎焊温度为820~940℃,钎焊时间为1~30min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Cu/Mo复合中间层对C/C复合材料和TC4进行了钎焊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工艺参数下,Cu/C/C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为Cu... 在钎焊温度为820~940℃,钎焊时间为1~30min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Cu/Mo复合中间层对C/C复合材料和TC4进行了钎焊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工艺参数下,Cu/C/C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Ti2(Cu,Ni)+Ti(Cu,Ni)+TiCu+Cu2TiZr/TiC/C/C复合材料。随着工艺参数的提高,TiCu和Cu2TiZr反应相逐渐消失,Ti(Cu,Ni)2新相生成,此时的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Ti2(Cu,Ni)+Ti(Cu,Ni)+Ti(Cu,Ni)2/TiC/C/C复合材料。钎焊工艺参数较高时界面结构为Cu/Cu51Zr14/Cu(s.s)+Ti(Cu,Ni)2/TiC/C/C复合材料。随着钎焊温度的增加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反应层Cu51Zr14和TiC反应层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C4 TiZrNiCu钎料 Cu/Mo复合中间层 界面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NiCu钎料钎焊石墨与TC4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秦优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73-175,共3页
在钎焊时间为60~1500s,钎焊温度1163~1273K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对石墨和TC4钛合金进行了钎焊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石墨/TiC/(Ti,Zr)2(Cu,Ni)/Ti(s.s)+(Ti,Zr)2(Cu,Ni... 在钎焊时间为60~1500s,钎焊温度1163~1273K的条件下,采用TiZrNiCu钎料对石墨和TC4钛合金进行了钎焊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石墨/TiC/(Ti,Zr)2(Cu,Ni)/Ti(s.s)+(Ti,Zr)2(Cu,Ni)/TC4。以抗剪强度评价石墨和TC4钛合金接头的力学性能,发现当钎焊温度为1193K,保温时间为300s时,接头抗剪强度最高,为1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TC4 TiZrNiCu钎料 界面组织结构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工艺参数对铜/钢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秦优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45-146,149,共3页
在钎焊时间120~1500s、钎焊温度1093~1223K的条件下,采用Ag-Cu共晶钎料对铜和1Cr18Ni9Ti进行钎焊,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其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Cu/Cu(s.s)/Ag(s.s)+Cu(s.s)/1Cr18Ni9Ti。以抗剪强度评... 在钎焊时间120~1500s、钎焊温度1093~1223K的条件下,采用Ag-Cu共晶钎料对铜和1Cr18Ni9Ti进行钎焊,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其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Cu/Cu(s.s)/Ag(s.s)+Cu(s.s)/1Cr18Ni9Ti。以抗剪强度评价其接头的力学性能,发现当钎焊温度为1173K、保温时间为300s时,接头抗剪强度最高,为21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TI AgCu共晶钎料 界面组织结构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包覆半固态铝合金挤压连接成形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洪伟 郭成 +2 位作者 程羽 刘旭峰 邵光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采用包套挤压成形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不锈钢与半固态铝合金的连接与成形。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包套的变形行为以及铝合金固相率、挤压比对材料复合后界面强度和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界面组织结构进... 采用包套挤压成形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不锈钢与半固态铝合金的连接与成形。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包套的变形行为以及铝合金固相率、挤压比对材料复合后界面强度和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挤压比的情况下不锈钢包套破裂发生在凹模出口处,界面剪切强度随挤压比的增大而提高,固相率为30%时达到最大值;铝合金固相组织与低熔点液相组织以一定比例交替与不锈钢表面接触,由于液相扩散能力大于固相成分,从而形成非均匀扩散的新型界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套挤压 半固态铝合金 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组织结构 非均匀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ensile strength for friction welded joints of AA-7005 aluminum alloy 被引量:2
9
作者 Seyyed Mostafa Tahsini Ayyub Halvaee Hamed Khosrav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839-1846,共8页
Similar friction welded joints of AA-7005 aluminum rods were fabricated us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friction pressure(1.0, 1.5 and 2.0 MPa) and friction time(10, 15 and 20 s). Interfacia... Similar friction welded joints of AA-7005 aluminum rods were fabricated us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friction pressure(1.0, 1.5 and 2.0 MPa) and friction time(10, 15 and 20 s).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t the joint interface were evaluated vi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um(EDS), and optical microscopy(OM).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reveal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tallic phases during the welding process which cannot be extruded from the interface. Theses phases influenc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resultant joints. From the tensile characteristics viewpoint, the greatest tensile strength value of 365 MPa is obtained at 1.5 MPa and 15 s. Finally, the role of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n tensile strength of resultant joint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welding AA-7005 aluminum alloy MICROSTRUCTURE INTERMETALLICS tensil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