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La_2O_3含量对NiCrCoAlY熔覆涂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忠 黎向锋 +3 位作者 左敦稳 王宏宇 江世好 陈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104-17108,共5页
基于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NiCoCrAlY熔覆涂层,考察纳米稀土La2O3含量对熔覆涂层质量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显微硬度计对添加稀土La2O3含量分别为0,1%,2%和3%的涂层的微观形貌、组织及硬度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基于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NiCoCrAlY熔覆涂层,考察纳米稀土La2O3含量对熔覆涂层质量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显微硬度计对添加稀土La2O3含量分别为0,1%,2%和3%的涂层的微观形貌、组织及硬度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稀土La2O3含量的增加,熔覆层的稀释率逐渐降低,抑制了熔覆层中柱状晶的生长,加速了枝状晶的形成,且枝状晶的分支加剧,二次枝状晶的间距减小,使熔覆层的晶粒得到细化,并且出现花朵状。添加纳米稀土La2O3的熔覆层硬度相对未添加的都较高,但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稀土含量 纳米La2O3 显微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强化NiAl/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庆明 姚建华 孔凡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Al/Al2O3复合镀层,并用高功率连续CO2激光在多种扫描速度及功率密度下对镀层进行强化。采用光学显微镜(OM)、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XRD)和显微硬度仪(载荷200 g、加载时间15 s)分... 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Al/Al2O3复合镀层,并用高功率连续CO2激光在多种扫描速度及功率密度下对镀层进行强化。采用光学显微镜(OM)、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XRD)和显微硬度仪(载荷200 g、加载时间15 s)分别对镀层强化前后表面及截面形貌、元素、物相、显微硬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高功率、快扫描、大光斑的工艺直接合成了Ni30Al20Fe金属间化合物,并制备出无裂纹和气孔,连续完全致密,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涂层,截面由表及里可分为4层:激光作用层、过渡层、热影响区(HAZ)以及基体,Al2O3颗粒均匀分布在过渡区,激光强化层显微硬度约是基体的4倍,这主要是由于Al2O3的弥散强化作用和强化相Ni0.77AlFe0.23、Fe0.64Ni0.36的存在共同提高了镀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强化 金属间化合物 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 化学复合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Ti-5Fe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3
作者 黄士星 林成 +5 位作者 张秀良 于佳石 尹桂丽 张爱民 赵志伟 郭丽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5Fe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从β相区淬火后,合金的相组成为淬火ω相、α相和亚稳β相;在300、350、400℃时效后,合金组织为α相、β相以及等温ω相;在450℃时效后,合金组织中只观察到α相和β相;在Ti-...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5Fe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从β相区淬火后,合金的相组成为淬火ω相、α相和亚稳β相;在300、350、400℃时效后,合金组织为α相、β相以及等温ω相;在450℃时效后,合金组织中只观察到α相和β相;在Ti-5Fe合金中,ω相大量存在的温度低于450℃。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硬度先升高后下降,这主要是由合金在时效过程中α相的析出和ω相的形成与分解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Fe 合金 时效处理 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时效处理对Ti-3Al-7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4
作者 黄士星 林成 +4 位作者 张秀良 于佳石 尹桂丽 张爱民 赵志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82-187,共6页
研究了二级时效对Ti-3Al-7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889℃×40 min固溶并第一级时效(350℃)+第二级时效(600℃×8 h)处理后,合金组织中析出的α相弥散分布,未出现与β相混合的片状α相;第一级时效为300℃时,二... 研究了二级时效对Ti-3Al-7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889℃×40 min固溶并第一级时效(350℃)+第二级时效(600℃×8 h)处理后,合金组织中析出的α相弥散分布,未出现与β相混合的片状α相;第一级时效为300℃时,二级时效处理也能使合金组织中析出较多α相,但是α相发生聚集,合金组织不均匀;单级时效处理和第一级时效分别为400、450℃的二级时效处理后,Ti-3Al-7Fe合金组织中在晶界及亚晶界附近出现了夹杂残余β相的片状α相,且合金的组织不均匀。单级时效处理和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度较固溶处理具有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7Fe 二级时效 相变 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组织定征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2,共3页
由于超声通过组织的传输和反射特性的复杂性,超声和组织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人们只能从不同方面来进行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tisuecharacterization)探讨。本文综述超声组织定征的研究、... 由于超声通过组织的传输和反射特性的复杂性,超声和组织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人们只能从不同方面来进行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tisuecharacterization)探讨。本文综述超声组织定征的研究、应用进展。1声速与声衰减超声传导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组织定征 声速 散射 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W35钢埋弧焊环缝组织及高温冲击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香云 王文先 郝瑞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92,96,共5页
BHW35钢匹配H08Mn2MoA+HJ350焊材,采用埋弧自动焊焊制的厚壁焊接接头,经消应力退火热处理后,对接头及母材实施了室温,100,200,350℃下缺口冲击试验,并进行冲击断口、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硬度为291.6HV.随着温度... BHW35钢匹配H08Mn2MoA+HJ350焊材,采用埋弧自动焊焊制的厚壁焊接接头,经消应力退火热处理后,对接头及母材实施了室温,100,200,350℃下缺口冲击试验,并进行冲击断口、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硬度为291.6HV.随着温度升高,接头韧度较室温大幅度提高,冲击吸收功均出现峰值温度,焊缝为100℃,而HAZ和母材为200℃.热影响区的韧度优于焊缝,接头冲击吸收功室温为47.33 J以上,350℃为134.67 J以上,满足韧度要求.断口分析表明,母材冲击断口均为延性韧窝,室温焊缝及HAZ冲击断口呈准解理+韧窝的混合断裂特征,而高温下均变为延性韧窝.冲击吸收功越高,断口撕裂特征越明显,韧窝越大,分布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W35钢 埋弧焊接接头 金相组织硬度 冲击吸收功 断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头轴颈用钢热处理组织性能及渗碳数值模拟
7
作者 方剑 沈劲松 +2 位作者 胡章咏 汪杨志 熊志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4,共5页
通过钢表面渗碳及热处理分析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用Matlab软件模拟渗层碳浓度梯度,预测渗碳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表层获得回火隐针马氏体+大量碳化物组织的硬化层。当碳传递系数β、碳扩散常数D0、碳浓度影响系数Bc分别取1.16&... 通过钢表面渗碳及热处理分析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用Matlab软件模拟渗层碳浓度梯度,预测渗碳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表层获得回火隐针马氏体+大量碳化物组织的硬化层。当碳传递系数β、碳扩散常数D0、碳浓度影响系数Bc分别取1.16×10^(-4)mm/s、25 mm^(2)/s和0.6时,模拟与试验结果接近。预测得出,在1.0%、1.1%、1.2%、1.3%碳势下,分别渗碳26.947、13.028、8.389、6.009 h,热处理后获得深度为0.3 mm的硬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轮钻头 渗碳 热处理 数值模拟 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鹿晋铭 欧志宇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移植肾功能障碍的早期检测对于免疫抑制的管理与移植肾的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移植肾功能障碍早期不会在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指标上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其早期检测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超声检查... 移植肾功能障碍的早期检测对于免疫抑制的管理与移植肾的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移植肾功能障碍早期不会在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指标上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其早期检测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超声检查项目,已经成功应用于甲状腺、乳房、肝脏等器官的检查,因其具有实时、动态、准确与重复性较好等优点,在移植肾检查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分类、原理、优势、影响因素及其在肾移植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在移植肾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SWE) 肾移植 超声检查 移植肾功能障碍 组织检查 无创诊断 瞬时弹性成像(TE) 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W35钢焊接接头高温冲击试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香云 王文先 +1 位作者 李结木 王保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BHW 35钢采用埋弧自动焊和焊条电弧焊,焊材为H10Mn2N iMoA及E7015-D2焊制的厚壁焊接接头,经正火、回火、消应力退火热处理后,对接头及母材实施了室温、100,200,350℃下缺口冲击试验,并进行了冲击断口、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分析.结... BHW 35钢采用埋弧自动焊和焊条电弧焊,焊材为H10Mn2N iMoA及E7015-D2焊制的厚壁焊接接头,经正火、回火、消应力退火热处理后,对接头及母材实施了室温、100,200,350℃下缺口冲击试验,并进行了冲击断口、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硬度Hm ax埋弧焊为270.5 HV,电弧焊条焊为235.2 HV.探明随着温度升高,接头韧度较室温大幅度提高,冲击吸收功均出现峰值温度,埋弧焊接头为100℃,而焊条电弧焊接头为200℃,与母材变化规律相近.热影响区的韧度优于焊缝.焊条电弧焊的韧度优于埋弧焊.接头冲击吸收功室温在96.33 J以上,350℃下在120 J以上.结果表明,接头断口均为延性韧窝特征.冲击吸收功越高,断口韧窝撕裂特征越明显,韧窝越大,分布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W35钢 焊接接头 金相组织硬度 冲击吸收功 断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扭模通道倒圆角半径对铜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志 谢玉敏 纪良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基于Deform-3D体积成形软件,对CDA110铜合金挤扭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挤扭模通道横截面的不同倒圆角半径R值对坯料等效应变、挤扭力及模具应力的影响规律及变形均匀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倒圆角半径R=1.5 mm的模具,对该合金进行室温挤扭实... 基于Deform-3D体积成形软件,对CDA110铜合金挤扭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挤扭模通道横截面的不同倒圆角半径R值对坯料等效应变、挤扭力及模具应力的影响规律及变形均匀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倒圆角半径R=1.5 mm的模具,对该合金进行室温挤扭实验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越小,挤扭力越大,模具应力分布越不均匀,挤扭剪切塑变能力越强;R越大,挤扭剪切塑变能力越差,但变形均匀性越好;优选倒圆角半径R值为1.0~1.5 mm时(挤扭模通道横截面尺寸10 mm×10 mm),可保证坯料挤扭强剪切塑性变形量,且挤扭力和模具应力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证实,合适的倒圆角半径R能确保材料整体细晶化,且不同区域材料硬度分布差距减小,变形均匀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扭变形 倒圆角半径 大塑性变形 模具应力 均匀系数 显微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热源的GMAW热输入分布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后孝 孙俊生 +1 位作者 魏艳红 郑媛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0,34,共5页
分析比较了三种基于点热源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热输入分布模式,并结合移动点热源作用下焊接温度场的瞬态解分别对其进行了计算,通过焊缝横截面熔合线几何形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对三种热输入分布模式进行了评估。利用所建串热... 分析比较了三种基于点热源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热输入分布模式,并结合移动点热源作用下焊接温度场的瞬态解分别对其进行了计算,通过焊缝横截面熔合线几何形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对三种热输入分布模式进行了评估。利用所建串热源模型模拟了Q195低碳钢和JG590低合金钢GMAW焊缝横截面熔合线的几何形状,进行了Q195钢和JG590钢的GMAW工艺试验,通过焊缝横截面熔合线的几何形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价了目前常用的t8/5计算公式,利用JG590钢焊接温度场的计算结果,结合JG590钢的焊接连续冷却组织转变图,成功地预测了焊接接头熔合区的组织及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点热源 热输入分布模式 组织硬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耐磨涂层正交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思奇 郭衍束 +2 位作者 杨玉玲 董丹阳 吴林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9-404,共6页
为了改善H13钢表面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在H13钢表面制备了Co42高硬度涂层。对不同工艺下涂层的稀释率、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等进行了测试分析。最佳工艺参量为离焦量20mm、扫描速率1.7mm/s、脉宽2.0ms、频率30Hz。... 为了改善H13钢表面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在H13钢表面制备了Co42高硬度涂层。对不同工艺下涂层的稀释率、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等进行了测试分析。最佳工艺参量为离焦量20mm、扫描速率1.7mm/s、脉宽2.0ms、频率30Hz。此参量下制备的熔覆层厚度约为230μm,显微组织为致密细小的枝晶结构,与基底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自熔覆层至基底,显微硬度梯度下降。熔覆层内的平均显微硬度为650HV0.1,为基体硬度(240HV0.1)的2.7倍,显著提高了H13钢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工艺参量(离焦量、扫描速率、脉宽、频率)对涂层的稀释率、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等有很大影响。这一结果对推动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搅拌摩擦焊 耐磨涂层 正交化研究 显微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轧制温度对医用Zn-Li-Er合金组织及磨损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张源 杨煜卓 +2 位作者 刘芸 田亚强 陈连生 《表面技术》 2025年第17期104-116,共13页
目的临床植入件与骨组织间产生的机械磨损行为,极易产生大量细微尺度碎屑,进而造成溶骨症等病理反应,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安全,深入探究其生理环境下腐蚀磨损的交互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方法结合SEM、XRD、3D/CLSM及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 目的临床植入件与骨组织间产生的机械磨损行为,极易产生大量细微尺度碎屑,进而造成溶骨症等病理反应,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安全,深入探究其生理环境下腐蚀磨损的交互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方法结合SEM、XRD、3D/CLSM及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MFT-4000)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轧制温度下医用锌合金组织演变、磨损率、磨损轮廓及腐蚀磨损作用机制。结果随着热轧温度的提高(240、280、320、360℃),医用Zn-Li-Er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在Hanks'模拟体液环境下,其抗磨损能力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磨损率分别为0.89×10^(−3)、0.75×10^(−3)、0.69×10^(−3)、0.73×10^(−3) g/(N·m)。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较高硬度组织会减少磨损接触区域的局部变形缺陷,减少硬质剥落颗粒对基体的磨损,减少活性离子渗入的通道,进而抑制微电偶腐蚀,减少材料发生疲劳脱落等损伤的现象。另一方面,合适的高温形变温度会将更多的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溶入基体,降低第二相对基体的解理效应,并减少磨损过程中第二相/周围界面的应力集中,进而延缓基体磨损破裂的速度。结论通过轧制温度调控Zn-0.8Li-0.15Er合金的晶粒尺寸和第二相分布,发现轧制温度为320℃时显著提升了合金的抗变形能力,并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延缓了锌合金在模拟体液环境下的疲劳失效,以期为可降解医用植入金属材料耐磨强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锌合金 腐蚀磨损 抗磨损能力 硬度组织 解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纯钛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胥桥梁 马燕苹 +1 位作者 陈琛辉 刘成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55-59,共5页
通过控制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工艺参数实现TA2纯钛的晶粒细化。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显微硬度测试等仪器和技术研究了退火前后细晶纯钛的显微组织与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冷条件下,TA2纯钛的晶粒... 通过控制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工艺参数实现TA2纯钛的晶粒细化。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显微硬度测试等仪器和技术研究了退火前后细晶纯钛的显微组织与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冷条件下,TA2纯钛的晶粒尺寸可降低至2μm左右,晶粒细化效果主要受到搅拌头搅拌速度/前进速度比值大小影响;当退火温度在450℃及以下时,FSP细晶纯钛显微组织与硬度变化不明显;当退火温度升高至500℃时,FSP纯钛试样的搅拌区晶粒尺寸明显增大,且显微硬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TA2纯钛 细晶 退火 组织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ar resistance,hardness,and microstructure of carb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high-entropy alloys 被引量:7
15
作者 A.Hegazy KHALLAF M.BHLOL +1 位作者 O.M.DAWOOD Omayma A.ELKAD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3529-3543,共15页
(CrFeCoNi)high-entropy alloy(HEA)was reinforced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WC particles from 5 wt%to 20 wt%,and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The mixed powders were compacted under 700 MPa and then sintered at 1200℃in ... (CrFeCoNi)high-entropy alloy(HEA)was reinforced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WC particles from 5 wt%to 20 wt%,and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The mixed powders were compacted under 700 MPa and then sintered at 1200℃in a vacuum furnace for 90 min.Density,phase composition,and microstructure of sinter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Hardness,compressive strength,wear resistance and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CTE)were estimated.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nsity with the addition of WC.XRD results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new FCC chromium carbide phase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results show a good distribution of the carbide phases over the alloy matrix.The CTE was decreased gradually by increasing the WC content.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improved by WC addition.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the strength of the HEA samples.The hardness of the investigated HEAs was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WC content about 20.35%.Also,the wear rate of HEA without WC is 1.70×10^(−4)mm^(3)/(N·m),which is approximately 4.5 times the wear rate of 20 wt%WC HEA(3.81×10^(−5)mm^(3)/(N·m)),which means that wear resista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C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ntropy alloy powder metallurgy micro-hardness MICROSTRUCTURE wear resistance compression regress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