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芯片检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BVDNA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新民 赵伟 +4 位作者 刘伟 刘全俊 张林 周镇先 刘新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33-635,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的制备,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PCR扩增的HBVDNA探针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处理后制备成基因芯片;...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的制备,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PCR扩增的HBVDNA探针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处理后制备成基因芯片;收集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标本99份,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VDNA和HBcAg。结果53例HBcAg、HBVDNA阳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40例;22例HBcAg阳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6例;32例HBcAg、HBVDNA阴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均阴性。结论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可以检测肝组织中HBVDNA,准确率可达75%,假阳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检测 硬化患者 肝炎基因诊断芯片 原位分子杂交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HBCAG HBVDNA阳性 肝炎后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硬化组织 DNA探针 PCR扩增 组织标本 假阳性率 优缺点 准确率 制备 点样 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高纯低碳钢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安治国 刘宗昌 +1 位作者 王海燕 任慧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含铜高纯低碳钢时效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研究含铜高纯钢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变化,测定了试样时效处理后的维氏硬度,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400)研究了含铜高纯钢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分析了时效工艺与硬度、微观组织之... 含铜高纯低碳钢时效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研究含铜高纯钢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变化,测定了试样时效处理后的维氏硬度,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400)研究了含铜高纯钢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分析了时效工艺与硬度、微观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钢在650℃时效103s时出现硬化峰。在时效过程中,富铜析出物优先在铁素体晶界处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试样处于过时效时,富铜析出物不断粗化长大,导致硬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高纯钢 固溶 显微组织:时效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ICAM-1及血清sICAM-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熊枝繁 刘菊 +4 位作者 曹仕琼 刘浩 熊亮 李丽 周琴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 A M-1)在肝细胞肝癌(H 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全自动图像检测40例H C 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28例肝硬化组织中IC A M-1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ISA)法测定42例H C C、26例...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 A M-1)在肝细胞肝癌(H 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全自动图像检测40例H C 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28例肝硬化组织中IC A M-1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ISA)法测定42例H C C、26例肝硬化患者和22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 A M-1)的水平,并与甲胎蛋白(A FP)进行同步分析。结果:40例H C C组织IC A M-1表达阳性率为80.0%,高于癌旁和肝硬化组织(P<0.05),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类相关。H C C组织中IC A M-1含量高于癌旁及肝硬化组织(P<0.05),转移组H C C中IC A M-1的含量也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癌旁及肝硬化组织中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H C C患者血清sIC A M-1水平高于肝硬化及正常健康组(P<0.05),H C C伴转移组患者血清中sIC A M-1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5),A FP阴性组与阳性组sIC A M-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 C C组织中高度表达IC A M-1和血清中高水平的sIC A M-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H C C发展程度及转移状态,IC A M-1有可能作为H C C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硬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清SICAM-1水平 肝癌组织 肝细胞肝癌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硬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肝炎肝硬化中核心蛋白、p14^(ARF)和p21^(WAF1)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培 王文亮 +5 位作者 王文勇 成胜权 杨彤涛 邓中荣 王丽 李擒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检测HCV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作用。方法 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 目的 检测HCV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作用。方法 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化组织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 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核心蛋白均阳性的组织中,p14ARF的阳性表达率为69.6%,p21WAF1表达率为13%;三组间的阳性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HCV核心蛋白与p14ARF、p21WAF1各组间的P值均<0. 01;HCV核心蛋白与p14ARF、p21WAF1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rs分别为-0 .053、0 .45(P值分别为0 .72、0. 20),表明无相关性。结论 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有影响:可能间接促进p14ARF的表达,但抑制p21WAF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 P14^ARF 肝炎肝硬化 HCV核心蛋白 ENVISION 硬化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HCV感染 阳性表达率 相关性检验 表达作用 强度比较 相关系数 表达及 两步法 细胞核 显著性 检测 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肺细胞瘤MSCT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灿 王中秋 +4 位作者 崔文静 陈馨 陈帅 张愉 曾亮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细胞瘤(SP)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SP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共83例S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临床资料:男女比例为1∶9,平均年龄(52±12)岁;47例体...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细胞瘤(SP)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SP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共83例S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临床资料:男女比例为1∶9,平均年龄(52±12)岁;47例体检发现,30例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②位置:37例同叶间裂和(或)纵隔胸膜关系密切。③形态学特征:82例为单发结节;79例边缘光滑;22例“分叶征”;最大径的四分位数分别为15.4mm、21.0mm、29.7mm。④密度:43例密度均匀;18例存在小结节状钙化,CT值为342±158HU;瘤体边缘钙化:瘤体内部钙化5∶1。⑤强化特征:中高度强化43例,轻度强化8例。⑥瘤周特征:53例“血管贴边征”;3例“空气新月征”;13例“空气潴留征”;24例“晕征”;10例“鸟蛋鸟巢征”;13例出现远侧支气管扩张。⑦动态变化:2例(2/9)“融蜡征”。结论:SP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影像学常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单发富血供结节,“融蜡征”、“空气新月征”、“晕征”有助于提高SP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组织细胞瘤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中肝脏祖细胞的激活与扩增
6
作者 张伟 陈孝平 项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5,共1页
为证实肝硬化组织中存在人肝脏祖细胞(HPCs),探讨HPCs分布及激活的强度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提供HPCs向肝细胞分化的依据。对30例肝硬化及3份正常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对门静脉炎症程度进行评分,并用胆管上皮标志物(细... 为证实肝硬化组织中存在人肝脏祖细胞(HPCs),探讨HPCs分布及激活的强度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提供HPCs向肝细胞分化的依据。对30例肝硬化及3份正常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对门静脉炎症程度进行评分,并用胆管上皮标志物(细胞角蛋白7)和肝星状细胞激活标志物(a平滑肌肌动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符合HPCs、中间型肝细胞以及小管样反应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半定量评分。结果,在正常肝组织中无门静脉周围HPCs和小管样反应增殖。在肝硬化组织中,增殖的HPCs起源于肝门静脉区域,随着门静脉炎症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激活 硬化组织 祖细胞 人肝脏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门静脉周围 平滑肌肌动蛋白 肝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88C白口铸铁激光熔凝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葛继平 陈美玲 刘书华 《表面工程》 CSCD 1996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文借助于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仪和硬度试验,分析了Fe-2.88C白口铸铁激光熔凝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指出,激光熔凝处理后的熔池表面显微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Fe3C),热影响区为(M+A'+(P)... 本文借助于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仪和硬度试验,分析了Fe-2.88C白口铸铁激光熔凝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指出,激光熔凝处理后的熔池表面显微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Fe3C),热影响区为(M+A'+(P))+(M+A+P+Fe3C),且熔池尺寸取决于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处理材料温度。同时还发现,激光处理后熔池中碳含量下降,表面及剖面显微硬度提高,有明显的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口铸铁 激光熔凝处理 组织硬化 光学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电子探针仪 硬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在注射外科的应用(一)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连臣 李正清 《中国蜂业》 2016年第2期47-47,46,共2页
注射疗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外科的一个分支——注射外科的正式定名在1973年,由我国注射外科创始人冯兰馨老先生总结几十年的经验,创立了注射外科的概念并主编了专著《注射外科学》。传统的注射药物,如乙醇、石炭酸等,是使局... 注射疗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外科的一个分支——注射外科的正式定名在1973年,由我国注射外科创始人冯兰馨老先生总结几十年的经验,创立了注射外科的概念并主编了专著《注射外科学》。传统的注射药物,如乙醇、石炭酸等,是使局部细胞破坏,组织硬化并变性,达到化学性切除的目的,因此称为注射外科。我们这里把它发展延伸一下,引入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药物——蜂毒,使注射外科成为通过促进损伤组织修复而治愈顽疾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药物 外科学 蜂毒 应用 组织硬化 损伤修复 组织修复 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口腔骨瘤诊治报告
9
作者 李招满 《中兽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2-43,共2页
口腔骨瘤是口腔肌肉组织和牙床骨组织损伤,形成骨组织硬化结节,骨组织受损部位钙化和肌组织结合再长时间隆起,生长而增大。
关键词 诊治报告 口腔 组织损伤 肌肉组织 组织硬化 组织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果皮木栓化是咋回事?
10
作者 李志丽 《河北农业》 2006年第5期17-17,共1页
有些南瓜在生长过程中,果皮出现木栓化。斑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后期斑块连片,组织硬化,表面龟裂,空气干燥时会出现龟甲状网纹。
关键词 瓜果皮 斑块形状 表面龟裂 生长过程 组织硬化 空气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部加紧开发有籽无核李子
11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美国农业部 李子 无核 开发 组织硬化 农业研究局 CHRIS 弗吉尼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栽培番茄的生理障碍因子及其对策
12
作者 闰红霞 《农村科技》 1997年第6期13-14,共2页
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有很长的时间里是在人为的密闭条件进行的。因此常会出现露地条件下很少有的生理障碍及其病害。一、高温和低温的危害及对策1.高温:当室内温度高于35℃以上时,番茄的呼吸消耗会大于光合合成,此时植株... 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有很长的时间里是在人为的密闭条件进行的。因此常会出现露地条件下很少有的生理障碍及其病害。一、高温和低温的危害及对策1.高温:当室内温度高于35℃以上时,番茄的呼吸消耗会大于光合合成,此时植株营养状态恶变。特别是花粉减数分裂期,如果棚温在2天内连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保护地番茄会形成不稔花粉,进而引起大量落花。2.在高温和阳光直射情况下产生的生理障碍:(1)引起果实日灼和发白现象:在高温和阳光直射下,果实表面温度能达到45℃以上,果皮向阳部分会产生日灼和发白现象,主要由于高温和强光抑制了红色素形成的缘故。3.高温干燥:(1)造成叶片卷缩;(2)果皮组织硬化易裂果;(3)发病喷药时,药液不易粘着降低防治效果。如保护地延晚栽培番茄由于温度过高,空气干燥,第一穗果易落花。4.低温:当棚内气温低干10℃以下连续2~3天,易发生畸形果,5℃以下3—4小时花粉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 栽培番茄 对策 密闭条件 高温 果实日灼 阳光直射 组织硬化 温度过高 生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皮琥珀辣椒加工技术
13
作者 陈平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8期39-39,共1页
辣椒按蜜饯加工方法制作的成品,称琥珀辣椒,以甜为主,微带辣味,是蜜饯中的珍品。可是按传统的糖液高温煮熬的方法加工的琥珀辣椒,会使辣椒的原有风味尽失,再辣的辣椒也必然辣味不足。而我们新研究的工艺是先将辣椒去皮。
关键词 辣椒加工 琥珀 加工方法 前处理 果蔬脱皮剂 硬化组织 糖渍 耐蒸煮 辣椒籽 保温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