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菟丝子中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及近红外透射光谱含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天鸣
李纯
+3 位作者
付海燕
付友珍
常梦颖
杨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为0.99985,校正集标准偏差(RMSEC)为0.0685,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为0.160,交叉验证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66,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为0.102。利用该模型预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总黄酮含量相差很小,且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总黄酮
组织破碎提取法
闪式
提取
近红外透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被引量:
10
2
作者
符玲
毕跃峰
+3 位作者
田新慧
王普菊
乐运香
张雁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测定3种提取方法的绿原酸含量及浸膏率。结果:绿原酸在0.01518~0.1518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热回流提取法绿原酸含量为(0.4211±0.0137)%,超声波提取法为(0.3361±0.0107)%,组织破碎提取法为(0.4066±0.006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61,P=0.001)。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浸膏率为(32.48±0.68)%,超声波提取法为(22.53±1.16)%,组织破碎提取法为(26.79±0.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13,P<0.001)。结论:组织破碎提取法具有简便迅速和节能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提取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绿原酸
组织破碎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菟丝子中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及近红外透射光谱含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天鸣
李纯
付海燕
付友珍
常梦颖
杨琛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I48B08)
中央高校科研专项资助重点项目(CZZ10005)
文摘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为0.99985,校正集标准偏差(RMSEC)为0.0685,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为0.160,交叉验证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66,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为0.102。利用该模型预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总黄酮含量相差很小,且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菟丝子
总黄酮
组织破碎提取法
闪式
提取
近红外透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
法
Keywords
Cuscuta chinensis total flavonoids smashing tissue extraction(STE) flash extraction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NIRS)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分类号
R262.5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被引量:
10
2
作者
符玲
毕跃峰
田新慧
王普菊
乐运香
张雁冰
机构
郑州大学药学院
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1,共3页
文摘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测定3种提取方法的绿原酸含量及浸膏率。结果:绿原酸在0.01518~0.1518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热回流提取法绿原酸含量为(0.4211±0.0137)%,超声波提取法为(0.3361±0.0107)%,组织破碎提取法为(0.4066±0.006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61,P=0.001)。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浸膏率为(32.48±0.68)%,超声波提取法为(22.53±1.16)%,组织破碎提取法为(26.79±0.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13,P<0.001)。结论:组织破碎提取法具有简便迅速和节能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提取新工艺。
关键词
野菊花
绿原酸
组织破碎提取法
Keywords
Flos Chrysanthemi Indici
chlorogenic acid
tissue-smashing extrac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菟丝子中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及近红外透射光谱含量分析方法
杨天鸣
李纯
付海燕
付友珍
常梦颖
杨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符玲
毕跃峰
田新慧
王普菊
乐运香
张雁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