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菟丝子中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及近红外透射光谱含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天鸣 李纯 +3 位作者 付海燕 付友珍 常梦颖 杨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为0.99985,校正集标准偏差(RMSEC)为0.0685,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为0.160,交叉验证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66,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为0.102。利用该模型预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总黄酮含量相差很小,且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总黄酮 组织破碎提取法 闪式提取 近红外透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符玲 毕跃峰 +3 位作者 田新慧 王普菊 乐运香 张雁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测定3种提取方法的绿原酸含量及浸膏率。结果:绿原酸在0.01518~0.1518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热回流提取法绿原酸含量为(0.4211±0.0137)%,超声波提取法为(0.3361±0.0107)%,组织破碎提取法为(0.4066±0.006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61,P=0.001)。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浸膏率为(32.48±0.68)%,超声波提取法为(22.53±1.16)%,组织破碎提取法为(26.79±0.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13,P<0.001)。结论:组织破碎提取法具有简便迅速和节能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提取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绿原酸 组织破碎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