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征 王丹红 艾辉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SC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 versus leukemia effect,GVL)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一些mHags分布广泛,在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如HA-3、HA-4等;另外一些则限制性表达在造血细胞起源的细胞表面,如HA-1、HA-2等。目前正在研究利用mHags分布的差异应用于allo-HSCT中,以达到加强GVL和减少GVH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Ⅲ类区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谈永松 王林云 《养猪》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猪MHCIII类区域的基因及功能、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猪MHCIII类基因的研究提供最新学术动态。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 Ⅲ类区域 基因 功能 物理图谱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蛋白反式激活基因的筛选
3
作者 王琦 蓝贤勇 +3 位作者 李越 武会娟 张丽娟 成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HLA-HA8)的反式激活基因。方法以HLA-HA8基因表达质粒pcDNA3.1(-)-HLA-HA8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提取mRNA并反转录合成双...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HLA-HA8)的反式激活基因。方法以HLA-HA8基因表达质粒pcDNA3.1(-)-HLA-HA8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提取mRNA并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dscDNA),分别标记为Tester和Driver;经RsaI酶切后,将Tester 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adapter 1和adapter 2衔接,再与Driver 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将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LA-HA8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扩增后得到101个阳性克隆,菌落PCR分析均得到200~1000bp的插入片段。随机挑选其中28个阳性片段测序,同源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6种编码基因,其中4个功能未知。结论 HLA-HA8基因反式调节基因与细胞结构和生长、物质及能量代谢、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密切相关,为HLA-HA8的功能以及HBV感染慢性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反式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G1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介导异种排斥反应
4
作者 王树森 房崇云 +6 位作者 曾梦华 谢林 李荣 王璐 陈松 吴雄文 陈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79-582,i0009,共5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G1(sHLA-G1)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从而降低人NK细胞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核转染技术将质粒pcDNA3-sHLA-G1转入LCL721.221细胞株,并提取sHLA-G1。以RT-PCR、... 目的:研究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G1(sHLA-G1)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从而降低人NK细胞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核转染技术将质粒pcDNA3-sHLA-G1转入LCL721.221细胞株,并提取sHLA-G1。以RT-PCR、斑点酶联免疫吸附(Dot-ELISA)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LA-G1的表达;以人类NK细胞系(NK92)为效应细胞,猪内皮细胞系PED为靶细胞,用β-己糖氨酶释放实验检测sHLA-G1抑制NK92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单四唑(MTT)法检测sHLA-G1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未加入sHLA-G1的对照组相比,NK92释放的β-己糖氨酶显著减少(P<0.05),且对sHLA-G1组PED的杀伤效率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sHLA-G1可通过抑制NK92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以减轻NK92对PED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组织相容性抗原-G1 自然杀伤细胞 穿孔素 颗粒酶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移植配型中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基因PCR-SSP分型技术的应用
5
作者 聂向民 王潍 +1 位作者 徐群 张世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23-823,共1页
关键词 骨髓移植配型 组织相容性抗原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B/C分子在口腔鳞癌中转录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少平 李龙江 佟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I类分子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LA_B C基因座特异性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了2 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10例鳞...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I类分子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LA_B C基因座特异性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了2 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10例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和 11例正常的口腔粘膜上皮组织中HLA_B CmRNA的表达 ,应用ImagePro软件检测杂交信号平均积分光密度 (IOD)值。结果 阳性杂交信号出现于正常上皮和肿瘤细胞的胞浆内 ;IOD值在原发灶组与正常粘膜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转移灶组的平均IOD值与原发灶组及正常粘膜组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相同患者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平均IOD值也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过程中肿瘤组织通过下调HLA_I分子的转录水平以最终逃脱宿主CTL的免疫监视功能 ,但肿瘤转移灶中HLA_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B/C分子 口腔鳞癌 转录水平 研究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提取与纯化
7
作者 兰平 顾熊飞 王吉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建立方便、大量纯化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方法为目的。用0.5%Triton/Tris抽提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H-2)抗原,利用抗H-2抗原抗体制备的亲和柱,特异性结合H-2抗原,再用0.5%DOC、0.65MNaCl洗脱... 以建立方便、大量纯化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方法为目的。用0.5%Triton/Tris抽提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H-2)抗原,利用抗H-2抗原抗体制备的亲和柱,特异性结合H-2抗原,再用0.5%DOC、0.65MNaCl洗脱结合H-2抗原。结果显示:电泳显示纯化物为45kd(重链),12kd(轻链)两条带,纯化物具有明显的血清学及生物学活性;这种亲和层析法可大量纯化组织相容性抗原,用于器官移植研究及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免疫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相容性抗原 小鼠 提取与纯化 重链 器官移植 免疫功能 轻链 特异结合 洗脱 生物学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RT.BM1
8
作者 杨新 胡雪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大鼠 母胎免疫耐受 Ⅱ类基因 抗原特异 免疫应答 Ⅰ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原免疫微珠法在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检测中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申林果 王杨 +1 位作者 刘玲 李蜀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3-956,共4页
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human leukocyte antigen-antibody,HLA-Ab)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及检测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重要指标。单抗原免疫微珠法(single antigen beads,SAB)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HLA-Ab检测方法。然而,SAB检测结... 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human leukocyte antigen-antibody,HLA-Ab)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及检测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重要指标。单抗原免疫微珠法(single antigen beads,SAB)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HLA-Ab检测方法。然而,SAB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将讨论使用此方法对HLA-Ab进行检测时的局限性、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希望可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来进一步完善SAB检测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免疫微珠法 排斥反应 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壮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郑文军 林有坤 +3 位作者 潘尚领 温斯健 李辉 陈文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疾病的关联和基因扫描技术均证实...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疾病的关联和基因扫描技术均证实多个基因特别是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某些位点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并存在种族、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 组织相容白细胞抗原 壮族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11
作者 成建定 陈玉川 +2 位作者 孔德晖 郭薇 刘水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1-432,共2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心肌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 (MHCⅡ类抗原 )的表达特点 ,探索轻度、不典型VMC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以 10 3 .5TCID50 的CoxsackieB3 病毒接种Balb/c小鼠 ,诱导小鼠轻度VMC。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M...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心肌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 (MHCⅡ类抗原 )的表达特点 ,探索轻度、不典型VMC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以 10 3 .5TCID50 的CoxsackieB3 病毒接种Balb/c小鼠 ,诱导小鼠轻度VMC。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MC小鼠心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结果】VMC小鼠心肌组织内MHCⅡ类抗原异常表达 ,部分心肌细胞膜局灶性MHCⅡ类抗原阳性。【结论】心肌MHCⅡ类抗原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轻度VMC的发病机制 ;心肌MHCⅡ类抗原 LSAB染色可望成为诊断轻度、不典型VMC的免疫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 诊断 病理学 抗原 动物实验 病毒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神经干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峰 杨小峰 +2 位作者 郑学胜 沈罡 刘伟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免疫原性,以利于解决神经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方法:(1)首先将3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以BALB/c近交系小鼠的NSCs及肝细胞(作为体细胞对照组)分别进行腹腔主动免疫,然后将NSCs及肝细...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免疫原性,以利于解决神经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方法:(1)首先将3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以BALB/c近交系小鼠的NSCs及肝细胞(作为体细胞对照组)分别进行腹腔主动免疫,然后将NSCs及肝细胞分别与各自免疫后小鼠的T淋巴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通过液闪计数仪检测各自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从而比较两者免疫原性的强弱。(2)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FITC)及Phycoery-thrin(PE)抗体分别标记BALB/c小鼠NSCs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Ⅰ、Ⅱ(MHC-Ⅰ、MHC-Ⅱ),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BALB/c小鼠NSCs及其肝细胞的MHC-Ⅰ和MHC-Ⅱ阳性细胞比例,从而推断小鼠NSCs的免疫原性。结果:(1)NSC组液闪计数仪检测所得cpm值为16592.8±2865.3,肝细胞组为27815.0±2416.3,NSC组明显低于肝细胞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小鼠NSCs实验组中,约(87.55±3.65)%的增殖期神经干细胞没有检测到MHC-Ⅰ和MHC-Ⅱ分子表达;而作为对照组的小鼠肝细胞组中,仅有约(27.45±1.86)%的肝细胞未表达MHC-Ⅰ和MHC-Ⅱ分子。且NSC组MHC-Ⅰ和MHC-Ⅱ阴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肝细胞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神经干细胞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且其免疫原性明显低于同一个体的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免疫原 混合细胞培养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L15、HLA-DM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相关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姣 齐晓明 +2 位作者 张小珍 闫雯 尤崇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融解曲线(HRM)技术建立检测类ADP核糖基化因子GTP酶15(ARL15)、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ⅡDMα(HLA-DMA)和核因子κB亚基2(NFK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并探讨其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易感... 目的采用高分辨融解曲线(HRM)技术建立检测类ADP核糖基化因子GTP酶15(ARL15)、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ⅡDMα(HLA-DMA)和核因子κB亚基2(NFK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并探讨其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针对rs255758、rs1063478、rs397514331和rs397514332四个SNP位点建立PCRHRM检测体系并测序验证。对588例RA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这四个SNP与RA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建立的针对四个SNP位点的PCR-HRM基因分型方法经测序验证可正确分型。rs397514331和rs397514332位点未发现突变基因型。rs255758和rs106347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rs255758位点的AA基因型在显性模型(AA vs AC/CC)下降低RA发病风险(OR=0.666,95%CI=0.478~0.927,P=0.016)。结论我们建立的PCR-HRM基因分型方法可对rs255758、rs1063478、rs397514331和rs397514332四个SNP位点进行常规化检测。ARL15和HLA-DM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融解曲线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 类ADP核糖基化样GTP酶15(ARL15)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ⅡDMα(HLA-DMA)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部分汉族人群HLA-DQ与弓形虫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阳琳 李革 贾庆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汉族人群弓形虫易感性与HLA-DQ间的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横断面调查筛选弓形虫感染者,按1∶1配对选取对照,然后利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对两组的HLA-DQ1、DQ3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HLA-DQ... 目的了解重庆汉族人群弓形虫易感性与HLA-DQ间的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横断面调查筛选弓形虫感染者,按1∶1配对选取对照,然后利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对两组的HLA-DQ1、DQ3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HLA-DQ3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相对危险度为4,而HLA-DQ1的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HLA-DQ3可能与重庆汉族人群感染弓形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易感 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P与MHC-Ⅰ类分子抗原提呈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秋 王建华 牛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9-621,共3页
关键词 氨肽酶类 组织相容性抗原 抗原提呈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培珍 管剑龙 韩星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肌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肌炎的启动因素,而肌炎的持续与发展则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皮肌炎以体液免...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肌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肌炎的启动因素,而肌炎的持续与发展则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皮肌炎以体液免疫损伤为主,而多发性肌炎则以细胞免疫损伤为主。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在IIM的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例Graves病患者HLA-Ⅲ(Bf,C4A,C4B)补体型遗传多态性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仕林 张木勋 +1 位作者 陈芳琦 赵修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27-29,共3页
本研究对41例Graves病(GD,其中17例系家系)患者血,按我校常规的Bf,C4多态性检测程序进行了检测,并与同地区同民族的36个健康献血员家系资料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Bf基因的分布和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C4 基因中C4A·QO ... 本研究对41例Graves病(GD,其中17例系家系)患者血,按我校常规的Bf,C4多态性检测程序进行了检测,并与同地区同民族的36个健康献血员家系资料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Bf基因的分布和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C4 基因中C4A·QO 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c=0.0367,RR=2.0333,EF=0.1364);补体型分布与正常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其中S42,F31 呈正连锁不平衡。本研究结果提示 C4A·QO 与GD的关系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突眼 组织相容性抗原 补体成分4
全文增补中
IL-2-PE40抑制大鼠角膜上皮细胞MHC抗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京 黄发明 王小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了解正常大鼠角膜细胞在体外经 γ-干扰素诱导后 ,M HC- 、 类抗原异常表达的情况 ,并观察比较 IL- 2 -PE4 0、Cs A对角膜细胞 M HC- 、 类抗原异常表达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 ACA S- 570粘附式细胞分析仪和免疫荧光技术 ... 目的 了解正常大鼠角膜细胞在体外经 γ-干扰素诱导后 ,M HC- 、 类抗原异常表达的情况 ,并观察比较 IL- 2 -PE4 0、Cs A对角膜细胞 M HC- 、 类抗原异常表达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 ACA S- 570粘附式细胞分析仪和免疫荧光技术 ,对体外原代培养经γ-干扰素诱导后的正常大鼠角膜上皮细胞 M H C- 、 类抗原表达的相对量进行测定 ,并在培养液中加入新型免疫抑制剂 IL- 2 - PE4 0及 Cs A,进一步测定角膜细胞 MH C- 、 类抗原的表达量。结果 未加入 γ-干扰素 ,MH C- 类抗原的表达量为 98.1± 13 .9,MH C- 类抗原无表达 ,经 γ-干扰素诱导后 MH C- 类抗原的表达量为 10 0 6.1±2 6.2 ,MH C- 类抗原的表达量为 997.2± 2 3 .1,有显著性差异。 IL - 2 - PE4 0组 MH C- 类抗原表达量为 618.9± 2 1.3 ,M HC- 类抗原表达量为 691.3± 2 2 .1,Cs A组 MH C- 类抗原表达量为 62 3 .6± 2 2 .1,M HC- 类抗原表达量为 689.3± 2 5.0 ,两者分别与注射用水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两者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体外 ,γ-干扰素可诱导角膜上皮细胞 MH C- 、 类抗原的异常表达 ;IL- 2 - PE4 0及 Cs 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这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角膜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抗原 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免疫性肾小管间质损害
19
作者 郑丰 黎磊石 刘志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43-243,共1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5例出血热患者(重型11例,中型4例)肾组织人白细胞相关抗原-2(HLA-DR),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淋巴细胞相关抗原(LFA-...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5例出血热患者(重型11例,中型4例)肾组织人白细胞相关抗原-2(HLA-DR),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淋巴细胞相关抗原(LFA-1)表达,以及CD4+,CD8+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与单纯缺血性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比较。结果:(1)出血热患者肾小管HLA-DR,ICAM-1表达显著增多,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2)出血热患者肾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细胞以CD8+占优势,伴有ICAM-1,LFA-1等活性因子的高表达;(3)急性肾小管坏死与出血热患者肾小管间质改变相比,单纯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髓质没有HLA-DR,ICAM-1表达增强,炎细胞浸润亦缺乏与出血热类似的改变。结论:由病毒感染诱发的肾小管间质局部免疫活化,可能是导致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 流行 肾小管 组织相容性抗原 淋巴细胞 细胞粘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活化型KIR2DS5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华 何祎 +7 位作者 王荷花 王玫 翟文静 周征 张荣莉 翟卫华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本研究探讨供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和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中的意义。26例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HSCT,均未进行体外T细胞去除(TCD)。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 本研究探讨供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和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中的意义。26例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HSCT,均未进行体外T细胞去除(TCD)。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供、受者HLA和供者KIR基因型进行检测。根据供者KIR和受者HLA-Bw4组、-C1组、-C2组等位基因分析结果进行供受者KIR/HLA分组。对KIR/HLA不合与相合组、Bw4不合与相合组、C2不合与相合组、Bw4和C2均不合组与至少其一相合组在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病生存(DFS)、移植后感染及移植相关死亡(TRM)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就供者活化型KIR对单倍体相合HSCT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组在造血重建、急性或慢性GVHD发生率、DFS、移植后感染及TRM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C2不合组发生严重GVHD4例。供者活化型KIR2DS5阳性组2年DFS明显优于阴性组,分别为(85.7±13.2)%、(31.2±12.8)%,p<0.05〕。结论:供者KIR及受者HLA基因型对单倍体相合HSCT预后有影响,供者携带活化型KIR2DS5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D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组织相容性抗原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