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软-硬组织界面梯度力学微环境调控MSCs免疫表型的机制
1
作者 张辉 李昂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6-416,共1页
牙周组织主要由牙骨质(硬)-牙周膜(软)-牙槽骨(硬)复合体组成,其中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是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临床治疗仍无法在缺损区重建出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目的表征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的组成... 牙周组织主要由牙骨质(硬)-牙周膜(软)-牙槽骨(硬)复合体组成,其中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是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临床治疗仍无法在缺损区重建出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目的表征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的组成、结构和力学特性,探究炎症时该界面力学微环境调控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表型的机制。方法使用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多重免疫组化技术表征健康、牙周炎SD大鼠的组织界面力学微环境和MSCs免疫表型。其次,制备刚度梯度细胞培养平台,模拟在体组织界面MSCs刚度梯度微环境。最后,基于细胞培养平台,结合免疫荧光和力学模型,阐明刚度梯度调控MSCs免疫表型的分子机制。结果组织界面存在细胞尺度的刚度梯度,牙周炎会导致组织界面刚度梯度强度(SGS特征)降低,且组织界面处的MSCs具有MSC2表型(抗炎表型)。其次,SGS特征通过细胞极化调控MSC2表型。最后,发现SGS特征通过整合素和肌球蛋白ⅡB极化以及细胞核力学转导调控MSC2表型的关键力学生物学机制。结论牙周膜-牙槽骨组织界面存在细胞尺度的刚度梯度,SGS特征通过调控MSCs细胞极化影响MSC2表型。这项工作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应用中合理设计软—硬组织界面的仿生策略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界面 免疫表型 力学生物学 微环境调控 缺损区 牙周膜 细胞培养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组织界面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杰 张佐汉 马凡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7-151,共5页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大,采用的建设管理模式多,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总结,以系统论、组织论为基础理论,对各种建设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大,采用的建设管理模式多,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总结,以系统论、组织论为基础理论,对各种建设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尝试的建议,对今后的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建设管理模式 组织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研究——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霞忠 任瑞雪 王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03-107,共5页
针对组织界面管理的有效性问题,从信息、人员、工作流程和物资4个方面建立EPC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保证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应用改进灰色聚类方法,确定各指标灰色聚类权... 针对组织界面管理的有效性问题,从信息、人员、工作流程和物资4个方面建立EPC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保证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应用改进灰色聚类方法,确定各指标灰色聚类权,计算对象综合聚类系数和所属灰类,得出评价结果。以酉酬水电站组织界面管理为例,计算出其有效性评价结果为中级,其中信息管理不足是造成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由此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项目 组织界面管理 改进灰色聚类 酉酬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体—牙龈组织界面研究的概况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虹 陈安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5-68,共4页
种植体—牙龈界面是位于种植体颈部的、隔绝口腔外环境与骨组织内环境的生物封闭区。该界面的形成和维持,是骨内牙种植体临床种植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本文对该界面的有关影响因素和研究方向,界面存在的证据,种植体材料表面性质、表面... 种植体—牙龈界面是位于种植体颈部的、隔绝口腔外环境与骨组织内环境的生物封闭区。该界面的形成和维持,是骨内牙种植体临床种植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本文对该界面的有关影响因素和研究方向,界面存在的证据,种植体材料表面性质、表面处理、生物涂层,表面清洁器械,研究界面的制片技术,界面微生物和界面机制等方面,作一概括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组织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石林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26,共5页
EPC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能否有效处理组织界面管理问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界定了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的内涵,初步识别出有效性评价指标,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得出指标... EPC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能否有效处理组织界面管理问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界定了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的内涵,初步识别出有效性评价指标,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得出指标之间及其与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和路径系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人员、工作流程、物资4个一级指标对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有正向显著效应,证明了指标的可靠性。以酉酬水电站项目为例,通过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对其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了提高界面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该研究为减少EPC水利项目内耗、实现项目整体增值及实行集成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界面管理 有效性 评价指标 EPC水利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口腔种植义齿软组织界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济广 刘宝林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种植义齿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在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建立能够防止细菌及其他致炎因子入侵的生物屏障。该屏障的建立与铁种植体的表面特性,上皮及结缔组织的分化能力息息相关,同时防止种植体中心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对以上影响... 种植义齿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在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建立能够防止细菌及其他致炎因子入侵的生物屏障。该屏障的建立与铁种植体的表面特性,上皮及结缔组织的分化能力息息相关,同时防止种植体中心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对以上影响因素作了详尽分析,为改善种植义齿软组织界面的质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组织界面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涂层317L接骨板对相邻电子照射的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李少萍 殷学民 +1 位作者 姚小武 朱明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钛涂层317L接骨板为实验材料,植入经9MeV电子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与... 钛涂层317L接骨板为实验材料,植入经9MeV电子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与相邻软组织界面结合紧密,呈生物性融合;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与相邻软组织界面结合松散,仅表现为~种简单贴合;植入的钛涂层317L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炎性反应比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软组织炎性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线 接骨板 下颌骨 组织界面 炎症 钛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形貌的纯钛种植体对牙龈软组织界面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家奇 孟维艳 +5 位作者 周延民 蔡青 阿兰 付丽 李保胜 王世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面、电化学腐蚀加酸蚀组(ECA组)的微米-纳米表面,并以光滑组(S组)光滑表面作为对照,将5种试件即刻植于犬下颌骨中,术后20d及3个月分别处死各组犬,制作标本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结合界面的情况。结果:各组犬牙龈上皮与种植体表面连接紧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未见上皮组织残留。S组胶原纤维平行黏附于种植体表面,与种植体表面大部分开裂分离,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胶原纤维较少;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均垂直扎向种植体表面,牙龈组织面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复杂的微米-纳米镶嵌结构,与种植体表面开裂较少;ECE2组和ECA组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的胶原纤维多于AE组和ECE1组。结论: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得到的微米和微米-纳米表面的种植体可明显改善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界面 微米形貌 纳米形貌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项目管理中的组织界面管理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建新 曹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跨组织的项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项目。对于这种类别的项目 ,组织界面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基于项目的组织关系出发 ,提出组织界面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组织界面管理是跨组织的项目管理的核心。本文认为 ,不同于资产专用性 ,而... 跨组织的项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项目。对于这种类别的项目 ,组织界面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基于项目的组织关系出发 ,提出组织界面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组织界面管理是跨组织的项目管理的核心。本文认为 ,不同于资产专用性 ,而是被交易产品的属性决定了组织间的关系的属性。基于项目的组织关系是市场关系和组织界面管理关系两者的综合。市场竞争作用发挥的大小 ,取决于项目特定的性质 :组织界面管理的内容和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组织界面管理 组织项目 组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EPC项目内部组织界面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胜媛 李希胜 章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92-96,共5页
EPC是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大力推行的一种管理模式。为了提高EPC项目组织管理效率、加强对项目组织管理的控制,基于组织界面管理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EPC项目内部组织界面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满意度假设模型。应用AMO... EPC是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大力推行的一种管理模式。为了提高EPC项目组织管理效率、加强对项目组织管理的控制,基于组织界面管理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EPC项目内部组织界面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满意度假设模型。应用AMOS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出了各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度,其中人员界面影响度最大。以南京某公司为例,计算了该公司EPC项目内部组织界面关系满意度,针对满意度较低的人员和物流界面提出相应措施,验证了建立的满意度模型和满意度测算方法的适用性。该方法有助于EPC项目组织界面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组织界面 结构方程模型 EPC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黏蛋白调控上皮-癌组织界面的组织尺度结构重排和应力分布
11
作者 官刘员 林绍珍 +2 位作者 陈鹏程 冯西桥 李博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91-291,共1页
目的研究上皮癌发展过程中组织界面的形成、维持、演化过程,探讨其力学-生物学耦合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标记和基因敲除,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开展上皮细胞和癌细胞对峙实验,观察多级上皮-癌组织界面形成和演化。通过分析界面几... 目的研究上皮癌发展过程中组织界面的形成、维持、演化过程,探讨其力学-生物学耦合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标记和基因敲除,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开展上皮细胞和癌细胞对峙实验,观察多级上皮-癌组织界面形成和演化。通过分析界面几何特征、界面细胞动力学分析,量化界面动态演化规律。基于牵引力显微镜(TFM)、激光切割、有限元模拟、免疫荧光标记,计算组织界面机械力,并分析机械力对界面处癌细胞命运的影响。结果敲除MCF10A细胞E-cadherin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界面 上皮癌 钙黏蛋白 细胞动力学 激光切割 免疫荧光标记 上皮细胞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与无氧铜钎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12
作者 李玉龙 宋子明 +4 位作者 武齐 林伟 张琳 潘攀 雷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6,60,共8页
采用AgCuTi钎料真空钎焊多晶金刚石与无氧铜,研究了钎焊温度(830、870、910、950℃)和保温时间(1、10、30、60 min)对接头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解明了接头界面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金刚石/TiC/Cu(s,s)、Ag(s... 采用AgCuTi钎料真空钎焊多晶金刚石与无氧铜,研究了钎焊温度(830、870、910、950℃)和保温时间(1、10、30、60 min)对接头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解明了接头界面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金刚石/TiC/Cu(s,s)、Ag(s,s)/无氧铜,钎焊温度对钎焊接头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当温度在910℃以上时,AgCuTi钎料与无氧铜基板的互溶与扩散现象明显,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870℃保温10 min的钎焊接头剪切强度最高,为223.6 MPa,最后讨论了钎焊接头的断口位置和断口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无氧铜 真空钎焊 界面组织与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复合铸造铝/钢双金属界面组织及结合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黄梦娇 徐宏 +4 位作者 张国伟 张丹 宋和谦 吕伟泽 薛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6,共9页
目的利用磁场改善铝/钢双金属界面的微观结构并提高其结合性能。方法通过磁场辅助复合铸造方法实现铝/钢双金属界面的冶金结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双金属界面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等进行分析,借助万能... 目的利用磁场改善铝/钢双金属界面的微观结构并提高其结合性能。方法通过磁场辅助复合铸造方法实现铝/钢双金属界面的冶金结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双金属界面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等进行分析,借助万能试验机测试双金属界面结合性能,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界面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磁场在复合铸造过程中发挥着多维剪切流作用,不仅有效减薄了铝/钢双金属界面反应层的厚度,而且使界面反应层的形貌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在所选择的磁场电流参数(10、100、300 A)范围内,双金属界面均呈冶金结合状态,随着磁场电流参数的增加,界面反应层的厚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无磁场时的8.90μm降至4.50μm(300 A),界面反应层靠近铝合金一侧的形貌依次呈树突状、颈缩状、锯齿状特征。当磁场电流参数为100 A时,界面形成了由硬质相和软质相组成的复合结构,从而使铝/钢双金属呈现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相较于无磁场时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83.8%。结论利用磁场辅助复合铸造能够有效改善铝/钢双金属界面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而提高双金属界面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铝/钢双金属 复合铸造 界面组织 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Cu-Ni钎料钎焊TA2钛合金的界面组织和拉伸强度研究
14
作者 刘全明 肖俊峰 +5 位作者 唐文书 高松 孙华为 秦建 程亚芳 龙伟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5,共10页
目的通过自制Ti-Zr-Cu-Ni钎料实现TA2钛合金钎焊连接,研究Ti-Zr-Cu-Ni钎料合金组织特征、接头界面组织、熔蚀特性及拉伸强度,为燃机损伤部件钎焊修复用钛基钎料及钎焊工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SEM、XRD分析了钎料及钎焊接头的组织... 目的通过自制Ti-Zr-Cu-Ni钎料实现TA2钛合金钎焊连接,研究Ti-Zr-Cu-Ni钎料合金组织特征、接头界面组织、熔蚀特性及拉伸强度,为燃机损伤部件钎焊修复用钛基钎料及钎焊工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SEM、XRD分析了钎料及钎焊接头的组织,研究了钎料类型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降低钎料中Cu、Ni的含量并添加Sn或V元素后,(Ti、Zr)固溶体相尺寸减小;Sn、V更倾向于与Ti、Zr结合形成复杂的晶体相并向(Ti、Zr)固溶体中汇集,元素扩散区深度减小,晶间渗入距离未见变化;引入5.0%(质量分数)Sn、1.5%(质量分数)V后,接头拉伸强度分别为300.6 MPa和302.7 MPa;非晶钎料无明显晶体相,晶间渗入距离明显增大,接头拉伸强度为267.0 MPa。结论钎焊接头界面为完全反应型结构,当钎料中引入5.0%Sn、1.5%V后,拉伸强度小幅降低,非晶钎料钎焊接头拉伸强度大幅降低,塑性指标均有所提升。少量微元素形成的晶体相对接头强度影响有限,非晶钎料钎焊界面冶金反应充分,形成更多脆性相,导致接头强度大幅下降。添加Sn或V后,分别在接头组织中形成Ti_(2)Sn_(3)、Ti_(6)Sn_(5)、Zr_(5)Sn_(3)或Ni_(3)VZr_(2)、NiV_(3)、Ni_(2)V等晶体相,可改善接头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Cu-Ni钎料 钎料组织 TA2钛合金 钎焊界面组织 接头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065A高温合金塑性连接过程中界面组织演变行为
15
作者 苏力东 孟庆琪 +3 位作者 宁永权 黄烁 张文云 张北江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了解GH4065A合金在塑性连接过程中界面组织的演变规律,在1050~1110℃,20~40 MPa和20~35 min的条件下,开展GH4065A合金塑性连接实验。通过OM,SEM,EBSD表征接头中连接区与未连接区之间的特殊位置,深入研究连接温度、保载时间、连接压力... 为了解GH4065A合金在塑性连接过程中界面组织的演变规律,在1050~1110℃,20~40 MPa和20~35 min的条件下,开展GH4065A合金塑性连接实验。通过OM,SEM,EBSD表征接头中连接区与未连接区之间的特殊位置,深入研究连接温度、保载时间、连接压力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重点关注塑性连接时界面上再结晶晶粒的形成以及原始界面的愈合过程。结果表明:提高连接温度、压力,延长保载时间有利于实现界面愈合,但与此同时也会促进接头晶粒的粗化,在1080℃,30 MPa,30 min的参数下所得的塑性连接接头组织均匀且无明显缺陷,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效果。在界面冶金结合形成的过程中,发生晶界弓出形核为主的非连续性动态再结晶,存在亚晶渐进性转动形核的连续性动态再结晶。随着塑性连接的持续进行,再结晶晶粒形核并向原始界面生长,从而促进界面的消除。塑性连接致冶金结合形成主要经历初始接触、形核与晶粒长大、接头形成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65A高温合金 塑性连接 界面微观组织 动态再结晶 界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次间加热对LSDR原理轧制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冯光 满亚谦 +1 位作者 张晨龙 黄凯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3,共9页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SDR)原理,设定道次间加热温度分别为300、350和400℃,保温时间分别为15和30 min,研究了其对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道次轧制后镁合金侧晶粒细化明显,出现大量等轴晶,300℃+15 min条件下...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SDR)原理,设定道次间加热温度分别为300、350和400℃,保温时间分别为15和30 min,研究了其对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道次轧制后镁合金侧晶粒细化明显,出现大量等轴晶,300℃+15 min条件下镁合金组织再结晶程度最低并有大量孪晶存在,当加热温度升高至350℃或保温时间延长至30 min后,镁合金组织发生充分动态再结晶,“350℃+15 min”时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5μm。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沿轧向和横向界面扩散层厚度分别从2μm增大至8和24μm,在加热温度高于350℃后开始有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层合板界面结合强度随之降低。在350℃+15 min条件下层合板有最大的结合强度,且有最佳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R原理 镁/铝层合板 道次间加热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层熔体温度对7075/6061复合界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17
作者 苏晓琳 郑小平 +4 位作者 谢文杰 郝梓煜 张世旭 牛梦娇 韩玉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4,共5页
利用固/液复合法制备了7075/6061双金属复合铸锭,分析了包覆层6061铝合金熔体温度对复合界面组织、成分与硬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复合界面的冶金结合机制。结果表明:剪切平台可有效去除内层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的表层氧化物,使得复合界... 利用固/液复合法制备了7075/6061双金属复合铸锭,分析了包覆层6061铝合金熔体温度对复合界面组织、成分与硬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复合界面的冶金结合机制。结果表明:剪切平台可有效去除内层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的表层氧化物,使得复合界面纯净无污染;随着包覆层熔体温度的升高,复合界面的Cu、Mn、Zn元素扩散距离逐渐增大,界面宽度逐渐增大,内层合金的半固态组织呈枝晶化演变趋势增强;复合界面主要以熔体对流与原子扩散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材料 固/液复合 铝合金 界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异种金属钎焊及其界面组织调控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常云峰 高雅 +2 位作者 黄俊兰 纠永涛 王红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5,共13页
Cu/Al复合结构因具有质量轻、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铜铝连接最常用的方法是焊接,但Cu、Al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焊接性差。钎焊可以实现Cu/Al异种金属的可靠连接,但焊接过程中接头界面区易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 Cu/Al复合结构因具有质量轻、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铜铝连接最常用的方法是焊接,但Cu、Al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焊接性差。钎焊可以实现Cu/Al异种金属的可靠连接,但焊接过程中接头界面区易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层过厚会使接头连接强度降低。本文综述了Cu/Al钎焊常用的焊接方法和主要钎料体系,对比了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和钎料体系的组织性能特点,重点从钎焊工艺调控、钎料合金化和母材表面金属层改性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对钎焊接头界面区组织调控的研究现状。采用超声波复合钎焊、固相焊辅助钎焊、半固态钎焊等钎焊工艺,虽然可以提升接头性能,但设备复杂和操作问题限制了这些方法在Cu/Al钎焊工业中的应用;在母材表面复合中间层/过渡层的方式则需要增加焊前预处理工序,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钎料合金化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合金元素对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实验研究方面,未来可与材料计算相结合,运用材料基因组技术为Cu/Al钎焊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异种金属 钎焊工艺 钎料合金化 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组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含量对WC增强镍基复合涂层界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星星 田家豪 +4 位作者 武胜金 康克家 凌自成 杜全斌 温国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I0005,I0006,共9页
WC(碳化钨)增强镍基复合涂层具有高耐磨、耐腐蚀、高硬度特点,在盾构部件、旋耕刀具、石油钻探等领域广泛应用.为提高水力机械过流部件服役寿命,以WC颗粒和镍基粉状钎料为涂层材料,采用真空炉中热辐射钎涂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成功制... WC(碳化钨)增强镍基复合涂层具有高耐磨、耐腐蚀、高硬度特点,在盾构部件、旋耕刀具、石油钻探等领域广泛应用.为提高水力机械过流部件服役寿命,以WC颗粒和镍基粉状钎料为涂层材料,采用真空炉中热辐射钎涂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成功制备WC增强镍基复合钎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钎涂层显微组织和界面行为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硬质相WC与镍基钎料界面结合存在机械咬合与冶金结合双重作用;钎涂层与钢基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成分扩散,其较狭窄扩散区宽度约100μm;当WC含量低于25%时,复合钎涂层对不锈钢基体润湿性较好,可制备出最低孔隙率1.08%的复合钎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复合涂层 WC增强镍基钎料 界面组织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钛基钎料钎焊TiAl合金接头的界面组织及性能
20
作者 冷斌 袁雷昕 +3 位作者 王一轩 陈昱橦 罗芬 李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31,38,共7页
采用机械球磨制备的Ti H_(2)-65Ni和Ti B_(2)复合粉末钎料对Ti-47Al-2Nb-2Cr-0.15B(at%)合金进行钎焊连接,钎焊温度1190~1250℃、钎焊时间10 min。研究了Ti Al合金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及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室温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机械球磨制备的Ti H_(2)-65Ni和Ti B_(2)复合粉末钎料对Ti-47Al-2Nb-2Cr-0.15B(at%)合金进行钎焊连接,钎焊温度1190~1250℃、钎焊时间10 min。研究了Ti Al合金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及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室温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 Al钎焊接头由3个界面反应层组成,主要物相为α_(2)-Ti_(3)Al、τi_(3)-Ali_(3)Ni Ti_(2)、Ti B。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形成的连续α_(2)-Ti_(3)Al层壁垒被打破,钎料元素向母材的扩散量及母材的溶解量增加,导致钎缝厚度增加。Ti Al钎焊接头抗剪强度随钎焊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当钎焊温度为1230℃时,与钎缝基体具有相似的热膨胀系数的Ti B晶须尺寸细化,数量增加,层Ⅲ中组织更细化、物相分布更均匀,获得的接头抗剪强度最大,为332.87 MPa。钎焊接头以准解理断裂方式脆断于以τi_(3)-Ali_(3)Ni Ti_(2)为主要物相的层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粉末钎料 TIAL合金 钎焊温度 界面组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