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荣 施兆红 孙天真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4-15,20,共3页
为了解猫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作者对猫瘟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肠系膜淋巴结进行HE染色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心肌纤维肿胀、断裂、出血;肝细胞肿大、变性、坏死,并伴有出血、胆汁淤积;脾脏淋巴细胞大量缺失、变... 为了解猫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作者对猫瘟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肠系膜淋巴结进行HE染色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心肌纤维肿胀、断裂、出血;肝细胞肿大、变性、坏死,并伴有出血、胆汁淤积;脾脏淋巴细胞大量缺失、变性坏死,排列紊乱;肺脏淤血,巨噬细胞增生;动脉血管壁内皮增生,并有血栓;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空泡变性、脂肪变性和坏死、出血;脑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呈现典型的非化脓性脑炎的特点;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本文为猫瘟的临床诊断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瘟 组织理学变化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美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文霞 李家奎 +2 位作者 毕丁仁 张艳红 覃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用16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进行试验,研究福美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将试验肉鸡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饲以基础日粮添加福美双100mg/kg饲料,4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试验期2... 用16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进行试验,研究福美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将试验肉鸡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饲以基础日粮添加福美双100mg/kg饲料,4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试验期23 d。在试验的第4、9、16、23天,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评分,计算TD发病率,观察病理变化;并进行发病不同阶段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第4天试验组肉鸡TD发病率达到94.44%,料重比增加;第4和第9天肉鸡体增重显著下降,病理剖检症状典型。不同阶段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福美双可促进软骨细胞极剧增殖,引起细胞大量死亡,挤压血管以致血管坏死,基质合成受阻,延缓软骨钙化,最终导致前肥大细胞大量聚集形成软骨栓。因此,对肉鸡短期饲喂福美双100mg/kg可显著影响AA肉鸡生长性能,提高TD发病率,引起与自然发生TD相同的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TD发生发展、筛选各种微营养素预防TD的试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福美双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生长性能 组织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组织病理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富桂 张文生 +2 位作者 赵德明 尹明贺 刘元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3-185,共3页
为制造疾病模型便于防治鸡肾型传支。将1日龄健康雏鸡70只分为A、B、C 3组(试验组、对照组和感染组),试验组人工接种IBV肾型毒株,感染组晚1 d放入试验组内混养,常规饲养管理,每日4次观察接毒后的临床症状,同时定期剖检病鸡和病死鸡,取... 为制造疾病模型便于防治鸡肾型传支。将1日龄健康雏鸡70只分为A、B、C 3组(试验组、对照组和感染组),试验组人工接种IBV肾型毒株,感染组晚1 d放入试验组内混养,常规饲养管理,每日4次观察接毒后的临床症状,同时定期剖检病鸡和病死鸡,取多脏器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中、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按严重程度标+^++++后记录并标明曲线。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肾脏的病理变化最为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从第2天开始出现病变,并持续到第20天;其次是肺脏,病变出现在第5~16天;肝脏和肺脏的病变时间相同只是程度轻一些;心脏的病变出现在第6~13天。1 d后,感染组也出现相似的病理变化,说明此病的传染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传支 组织理学变化 病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溃疡性结肠炎与大鼠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鲁香凤 张书信 +3 位作者 傅丽元 戴欣 孙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对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与人UC大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20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自由饮用5%DSS)各10只,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肠外观及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选取我... 目的对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与人UC大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20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自由饮用5%DSS)各10只,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肠外观及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选取我院9例人UC做对照。结果 DSS模型与人UC共同病变为大肠黏膜隐窝炎、隐窝脓肿、结构紊乱及萎缩、糜烂及溃疡等;不同之处为:DSS模型早期病变始于固有膜下1/3隐窝萎缩消失,逐渐发展至全层隐窝消失,间质以巨噬细胞为主,未见浆细胞,然后表面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糜烂溃疡形成,多个血管腔内可见血栓,偶见机化,腺体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低;而人UC早期病变始于表面上皮及上1/3隐窝急性炎,隐窝破坏萎缩与隐窝脓肿明显相关,均伴慢性肠炎基础病变及腺体不典型增生,偶见血栓伴/不伴机化。结论二者的共同点为大肠黏膜隐窝干细胞损伤,不同点为DSS首先损伤隐窝干细胞,炎症是继发,而人UC则相反,如采用该模型研究药物疗效及其机制需辨证分析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组织理学变化 葡聚糖硫酸钠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低碘对Wistar大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及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洪建华 牛瑞燕 +1 位作者 葛亚明 王俊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14,I0002,I0003,共7页
目的研究高氟与低碘对子代大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及脑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断乳Wistar大鼠(雌∶雄=3∶1)32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大鼠标准饲料,去离子水;高氟组,饲喂大鼠标准饲料,饮100mg/L氟化钠(NaF)去离子水;低碘组,饲喂低碘饲... 目的研究高氟与低碘对子代大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及脑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断乳Wistar大鼠(雌∶雄=3∶1)32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大鼠标准饲料,去离子水;高氟组,饲喂大鼠标准饲料,饮100mg/L氟化钠(NaF)去离子水;低碘组,饲喂低碘饲料(定做),去离子水;高氟低碘组,饲喂低碘饲料,饮100mg/L氟化钠(NaF)去离子水。雌雄大鼠自然交配,待子代大鼠出生后,观察其在10、20天时脑皮质、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及30、60和90天时脑DNA的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和低碘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有较多神经元核固缩、核溶解及细胞轮廓不清晰。高氟低碘组,有大量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核溶解、锥体突明显拉长等现象,并且在大鼠发育期内尤其明显。随着日龄的增加,各实验组子代大鼠脑细胞DNA损伤程度显著增加,以高氟低碘组90日龄大鼠DNA损伤最严重。结论高氟与低碘影响了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形态结构与引起了脑细胞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低碘 子代大鼠 大脑 组织理学变化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分离株感染初孕母猪的病毒组织分布和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苗岚飞 胡守萍 +2 位作者 张超范 张卓 崔尚金 《养猪》 2009年第3期65-68,共4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猪细小病毒分离株感染初孕母猪后母猪和胎猪的病毒组织分布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试验选用妊娠35d的初孕母猪接种PPV-BQ株第15代细胞毒,以接种RPMI1640的母猪作为对照。攻毒40d后剖杀,采集母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 本研究旨在研究猪细小病毒分离株感染初孕母猪后母猪和胎猪的病毒组织分布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试验选用妊娠35d的初孕母猪接种PPV-BQ株第15代细胞毒,以接种RPMI1640的母猪作为对照。攻毒40d后剖杀,采集母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扁桃体、子宫内膜和腹部淋巴结,胎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和小肠,进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母猪的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子宫内膜存在病毒复制,子宫内病毒含量最高;胎猪的心脏、脾脏、肺脏中存在病毒复制。对照组脏器中无病毒复制。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攻毒组母猪肺脏出现细支气管性肺炎,脾脏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心脏、肝脏、肾脏、扁桃体、子宫内膜和腹部淋巴结未见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胎猪的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对照组未发现组织病理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病毒组织分布 组织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新萍 张凯 +2 位作者 储全根 吴元洁 毕华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4-17,共4页
建立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后大鼠心肌和胰腺的病理学变化。用STZ 50 mg/kg、55 mg/kg、60 mg/kg 3种剂量单次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柠檬酸三钠-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作为对照... 建立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后大鼠心肌和胰腺的病理学变化。用STZ 50 mg/kg、55 mg/kg、60 mg/kg 3种剂量单次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柠檬酸三钠-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作为对照。72 h后,测空腹血糖及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3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和心肌形态学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改变。OGTT和空腹血糖显示3组存活大鼠糖尿病均成模;3周末,50 mg/kg和55 mg/kg剂量死亡率为25%;60 mg/kg剂量高,达到75%;HE染色显示55 mg/kg剂量组大鼠胰岛明显萎缩,轮廓不清晰,胰岛细胞数量少,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并有炎症细胞浸润;50 mg/kg组胰岛和心肌也有变化,但无55 mg/kg组明显。心肌Masson染色显示55 mg/kg组心肌内胶原组织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分布不均。55 mg/kg剂量的STZ单次注射大鼠腹腔,造模3周可以建立较明显的DCM模型,可为DCM的组织病理学和实验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肌病 链脲佐菌素 组织理学变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生长期小鼠脾组织及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雪峰 张海棠 +5 位作者 陈洪雨 刘醒醒 戴茜茜 张方 葛亚明 王自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6,33,共7页
【目的】研究镉对生长发育阶段小鼠脾组织及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揭示镉的免疫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镉低剂量组(LD50/100,经口灌胃测定镉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87mg/kg)、镉中剂量组(LD50/50)和镉高剂... 【目的】研究镉对生长发育阶段小鼠脾组织及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揭示镉的免疫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镉低剂量组(LD50/100,经口灌胃测定镉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87mg/kg)、镉中剂量组(LD50/50)和镉高剂量组(LD50/25),饮水染镉40d时处死,分析脾脏相关参数和血液免疫指标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彗星试验研究脾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随着染镉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脾脑系数和脾脏指数均增大;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率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不变,中值细胞比率、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降低;各镉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的形态结构均遭到损伤,镉高剂量组最严重,表现为白髓区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红髓内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各镉剂量组小鼠脾细胞DNA的拖尾率、尾长、彗星全长、尾矩、Olive尾矩和损伤等级均高于对照组,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镉可致生长期小鼠的脾脏相关参数、血液免疫指标、组织形态结构改变和脾细胞DNA损伤,从而对其免疫功能产生抑制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期小鼠 脾脏 脾脑系数 组织理学变化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牛场死亡病例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9
作者 廖素环 韦英益 +1 位作者 邓丽娟 黄伟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2,共6页
2010年7月某养牛场肉牛开始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流鼻,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病程7 d至1月,病牛因极度虚弱而死亡。为查明病因并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其中5头病死牛肺和脾等内脏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细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 2010年7月某养牛场肉牛开始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流鼻,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病程7 d至1月,病牛因极度虚弱而死亡。为查明病因并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其中5头病死牛肺和脾等内脏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细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表现为纤维素性大叶性肺炎病变,肺细支气管、肺泡腔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纤维素以及少量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脾脏的脾小体减少甚至消失,红髓区严重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从剖检的5头病死牛肺、心、脾脏中均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牛链球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等4种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类药物均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牛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四环素类药高度敏感,溶血性巴氏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强力霉素高度敏感。综合病理变化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因多重病原菌感染而引发牛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分离 组织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陆思静 刘又宁 王化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造模后的d1和d7开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分别在d7、d28处死大鼠,对肺组织匀浆中的脂质过氧化物(MDA)、谷胱甘肽(G... 目的:探讨丹参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造模后的d1和d7开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分别在d7、d28处死大鼠,对肺组织匀浆中的脂质过氧化物(MDA)、谷胱甘肽(GSH)、羟脯氨酸(HYP)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结果:在造模后d1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能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匀浆中的MDA、HYP异常升高和GSH的下降,减轻其肺部的病理损害;在造模后d7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治疗组与模型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预防大鼠肺纤维化,对已形成的肺纤维化无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组织理学变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口服液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春林 黄兴 殷中琼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3-6,共4页
为了评价地龙口服液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125 mg/kg,1042 mg/kg,313 mg/kg剂量给药,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组每天灌服给药1次,连续灌服30 d,停药后观察各组动物的临床表现、体重变... 为了评价地龙口服液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125 mg/kg,1042 mg/kg,313 mg/kg剂量给药,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组每天灌服给药1次,连续灌服30 d,停药后观察各组动物的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及处死后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动物脏器系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地龙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连续30 d灌胃给药后,大鼠采食、饮水等均正常;试验组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除高剂量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导致肝和肾的轻微充血、肺泡壁增厚,其他脏器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口服液 亚慢性毒性 血液学 血液生化 组织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膀胱基质-聚丙烯复合网片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铧琦 孙欣慰 +1 位作者 雷玲 徐惠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19-2624,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猪脱细胞膀胱基质(urinary bladder matrix,UBM)-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M)植入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探讨其作为替代材料用于修复和重建盆底组织的可...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猪脱细胞膀胱基质(urinary bladder matrix,UBM)-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M)植入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探讨其作为替代材料用于修复和重建盆底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分为BMSCs-UBM-PM组、UBM-PM组、PM组、假手术组,分别将材料植于大鼠皮下腹直肌表面。第1、2、4、6周取网片及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BMSCs-UBM-PM组中BMSCs存活及分化情况,对第6周取材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BMSCs-UBM-PM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且新生血管较多。免疫荧光示BMSCs可在体内至少存活6周,部分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力学测试:BMSCs-UBM-PM组最大负荷为(0.31±0.08)kN,最大张力位移化为(0.62±0.19)mm/mm,杨氏模数为(43.36±11.83)MPa,均显著高于其他组测试结果(P<0.05)。结论 BMSCs-UBM-聚丙烯复合网片植入大鼠体内后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引起的炎症反应弱,BMSCs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后可增加复合网片的抗张力强度,因此该复合网片可作为修复和重建盆底组织的候选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组织理学变化 免疫荧光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腺胃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育玮 李玉保 +1 位作者 王守荣 吴伟胜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8期32-34,共3页
鸡腺胃炎以鸡采食量下降、生长阻滞、腺胃肿大、拉料便等为主要特征,一旦发病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病因复杂,众说纷纭,具体病因尚无定论。本文就其临床表现、流行特点、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国内外有关该病主... 鸡腺胃炎以鸡采食量下降、生长阻滞、腺胃肿大、拉料便等为主要特征,一旦发病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病因复杂,众说纷纭,具体病因尚无定论。本文就其临床表现、流行特点、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国内外有关该病主要病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炎 流行特点 组织理学变化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健平 孙钰文 +4 位作者 李林峰 杨子江 付偲 赵振江 代飞燕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71-72,共2页
笔者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犬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在不断增加。犬急性胰腺炎一般认为由感染、胆管疾病、胰腺导管疾病、遗传性因素、饮食日粮不均衡等引起。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具有非特异性。该病在各阶段所表现的典型症状和检测结果各... 笔者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犬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在不断增加。犬急性胰腺炎一般认为由感染、胆管疾病、胰腺导管疾病、遗传性因素、饮食日粮不均衡等引起。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具有非特异性。该病在各阶段所表现的典型症状和检测结果各不相同,从轻度患犬的食欲减退和伴有模糊性腹痛引起的精神沉郁到较严重患犬的急性剧烈呕吐、出血性腹泻、休克,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诊断 水肿型胰腺炎 胰腺导管 出血性坏死 出血性腹泻 组织理学变化 临床诊疗过程 胆管疾病 食欲减退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屠宰后检出淋巴肉瘤病例
15
作者 尼玛才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屠宰检疫 淋巴肉瘤 病例 肉尸检验 组织理学变化 兽医卫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新孢子虫病可垂直传播
16
作者 史同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5期8-9,共2页
美国研究人员Anderson等对感染新孢子虫的妊娠奶牛在妊娠期能否将新孢子虫传播给子代进 行了研究。依据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得的血清效价结果,将一有新孢子虫病病史牛群的25头新生母牛分成两组,效价大于1:5120的母牛为阳性组,效价小于1:8... 美国研究人员Anderson等对感染新孢子虫的妊娠奶牛在妊娠期能否将新孢子虫传播给子代进 行了研究。依据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得的血清效价结果,将一有新孢子虫病病史牛群的25头新生母牛分成两组,效价大于1:5120的母牛为阳性组,效价小于1:80的母牛为阴性组。这些母牛在农场饲养繁殖,产犊时采取血样,测定血清效价。结果,所有血清阳性母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病 妊娠奶牛 血清效价 母牛 饲养繁殖 抗体试验 间接荧光 组织理学变化 采取血样 妊娠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宁亚慢性毒性试验
17
作者 《当代水产》 2020年第5期78-81,共4页
1材料与方法1.1受试药物应激宁,批号:20190725,由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实验动物6周龄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公鼠在130~150g之间,母鼠在120~140g之间,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 1材料与方法1.1受试药物应激宁,批号:20190725,由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实验动物6周龄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公鼠在130~150g之间,母鼠在120~140g之间,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苏)2012-0004,使用许可证号:SYXK(苏)2012-0029。1.3实验分组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对照组 高剂量 应激宁 组织理学变化 增重率 子宫组织 亚慢性毒性试验 低剂量 WISTAR 石蜡组织切片 受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