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机体氧供需平衡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鹏飞 赵斌江 +1 位作者 李天佐 李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腹膜癌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患者围术期机体氧供需平衡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ASAⅠ~Ⅲ级,随机...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腹膜癌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患者围术期机体氧供需平衡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和每搏变异度(SVV)为导向液体治疗组(S组),每组40例。术中应用FloTrac/Vigile系统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记录入手术室后(T0)、气管插管后5 min(T_1)、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前(T_2),热灌注化疗30min(T_3)、热灌注化疗60min(即热灌注结束时,T_4)、热灌注化疗结束后30min(T_5)、手术结束时(T_6)的MAP、HR、CVP、CI、PaO_2、SaO_2、PvO_2、ScvO_2和Lac。根据公式计算氧供(DO2I)及氧耗指数(VO2I)。结果 S组患者输液总量,晶体液量及尿量明显低于C组患者,但胶体液量明显高于C组(P〈0.05)。与T_1时比较,T_3、T_4时两组患者MAP明显降低,T_4时C组HR明显增快、CI明显降低,T_3~T_6时C组和T_3~T_5时S组CVP明显升高(P〈0.05);T_3~T_5时S组患者MAP及CI明显高于C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与T_1时比较,T_4、T_5时C组DO2I明显降低,T_3~T_6时C组VO_2I,O_2ER及Lac水平明显升高,ScvO_2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4~T_6时S组VO2I明显升高(P〈0.05),T_3、T_4时ScvO_2明显降低(P〈0.05);T_4、T_5时S组DO_2I明显高于C组,T_3~T_6时S组VO2I,O_2ER及Lac水平明显低于C组,ScvO2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每搏变异度为导向液体治疗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机体氧供,降低氧耗,保证组织微循环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变异度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惠群 田丽平 +3 位作者 张鸿飞 许平 雷洪伊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15)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5)。C组术中行常规液体治疗管理,G组行GDFT,管理目标是在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系统监测下控制每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L·min^(-1)·m^(-2)、ScvO_2≥73%。观测和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5min(T_2)、气腹和改变体位后5min(T_3)、气腹后1h(T_4)、气腹结束开腹后5min(T_5)、开腹后1h(T_6)和手术结束即刻(T_7)的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结果 G组液体总入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MAP、SVV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T_6和T_7时G组CI明显高于C组,T_5、T_6时G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_3、T_4时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明显高于T_1时(P<0.05);T4、T5时G组乳酸(aLac)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氧供指数(DO_2I)和氧摄取率(O_2ERe)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SVV、CI、ScvO_2为导向的GDFT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及血压以保证全身灌注,降低aLac,改善微循环,对氧供需平衡、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SVV 膀胱根治性全切术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地 俞国峰 +1 位作者 吕铁 应利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322-4325,4330,共5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脓毒症常规治...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脓毒症常规治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C组患者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乳酸(Lac)、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CI、SVRI、EVLWI、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CI、SVRI高于A组,EVLWI、APACHEⅡ评分低于A组;C组患者CI、SVRI高于B组,EVLWI、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Lac、PCT、CRP、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Lac、PCT、CRP、BNP低于A组,C组患者Lac、PCT、CRP、BNP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无与药物或血液灌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血液灌流,能有效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收缩能力、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加组织灌注、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参麦注射液 血液灌流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强度曲线评价组织灌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翔 张青萍 +1 位作者 柳建华 高兴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时间-强度曲线 评价 组织灌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灌注导向红细胞输注策略对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翔 刘大为 +3 位作者 隆云 苏龙翔 程卫 张青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61-368,共8页
目的比较依据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美国重症医学院/美国重症医学联合会(Eastern Association for Surgery of Trauma/Americ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AST/ACCM/SCCM)成人创伤与重症... 目的比较依据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美国重症医学院/美国重症医学联合会(Eastern Association for Surgery of Trauma/Americ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AST/ACCM/SCCM)成人创伤与重症患者输血指南(2009年)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输注策略与组织灌注导向的RBC输注策略对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3年采用依据EAST/ACCM/SCCM成人创伤与重症患者输血指南(2009年)的RBC输注策略指导临床输血,2014年采用组织灌注导向的RBC输注策略指导临床输血。比较两年所有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15分患者的住院死亡率、ICU停留时间、新发的器官功能损伤发病率、输RBC前平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入ICU血乳酸水平(Lac入)、输RBC前血乳酸水平(Lac输RBC前)、人均RBC输注量,以及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014年ICU收治患者2638例,2013年2110例。2014年患者平均入ICU APACHEⅡ评分及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占所有患者比例均高于2013年(P<0.05)。2014年输注RBC患者占所有患者比例显著低于2013年(P<0.05)。两年间输血前Hb水平、Lac入、Lac入<4 mmol/L患者占所有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Lac输RBC前显著高于2013年[(4.16±1.18)mmol/L比(2.78±1.03)mmol/L,P=0.031],2014年输RBC患者中Lac入<4 mmol/L患者占所有患者比例显著低于2013年(20.5%比33.4%,P=0.018),人均RBC输注量2014年比2013年显著下降[(1.02±0.51)U比(1.55±0.70)U,P=0.037]。全部ICU患者两年间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比2.39%,P=0.749),但平均ICU停留时间2014年明显较短[(5.31±1.98)d比(6.84±2.36)d,P=0.025];新发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急性心肌损伤及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两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PACHEⅡ≥15分患者中,2014年住院死亡率比2013年显著降低(7.00%比12.01%,P=0.018),平均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2013年[(7.16±3.53)d比(12.44±5.27)d,P<0.001],新发的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肌损伤及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也显著低于2013年(P<0.05)。两年均未发生输血相关感染及输血相关性溶血的不良事件。总ICU患者及APACHEⅡ≥15分患者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肺损伤发病率两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灌注导向的RBC输注策略与EAST/ACCM/SCCM指南指导下的RBC输注策略相比,能够有效降低ICU患者RBC输注量,缩短ICU停留时间,特别是对APACHEⅡ≥15分的重症ICU患者,还能有效降低其住院死亡率,降低新发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肌损伤及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率,而不增加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灌注 乳酸 红细胞 急性肾损害 急性心肌损害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微栓塞对组织灌注的影响
6
作者 朱海燕 沈洪 +2 位作者 刘凤英 刘育英 刘秀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22-1323,共2页
目的观察动脉微栓塞(血管直径<150μm)后组织灌注的变化趋势。方法取体重(180±1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微栓塞形成后5min,30min,60min,90min组。以大鼠提睾肌动脉为靶血管,首先用光化学法造成大血栓,然后... 目的观察动脉微栓塞(血管直径<150μm)后组织灌注的变化趋势。方法取体重(180±1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微栓塞形成后5min,30min,60min,90min组。以大鼠提睾肌动脉为靶血管,首先用光化学法造成大血栓,然后用葡激酶纤溶治疗,造成微栓塞。分别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各组组织灌注血流量、观察血流图。结果栓塞后5min血流量较栓塞前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栓塞后30min血流量较栓塞后5min血流量显著回升(P<0·01),栓塞后60min血流量较栓塞后30min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栓塞后90min血流量较栓塞后60min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血流图上,栓塞后5min蓝绿色区域增多;栓塞后30min蓝绿色区域缩小,红色区域增多;栓塞后60min、90min蓝绿色区域进行性增加,血流量进行性下降。结论动脉微栓塞初期血流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双相血流现象,随后进行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塞 动脉 组织灌注血流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组织灌注率的无损检测──表面热干扰稳态测量
7
作者 彭见曙 林兆娣 夏雅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7,共7页
组织灌注率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可是迄今尚缺乏一种满意的测量方法。为此目的的热学方法具有一些潜在优势,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提供的表面热干扰稳态测量方法是一种无损伤测量方法,并可以实现定量测量。本文还提供了这种测量... 组织灌注率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可是迄今尚缺乏一种满意的测量方法。为此目的的热学方法具有一些潜在优势,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提供的表面热干扰稳态测量方法是一种无损伤测量方法,并可以实现定量测量。本文还提供了这种测量的多数计算结果,分析了探头尺寸、环境温度对测量性能曲线和测量深度的影响,得到了对仪器设计具有重要启示性的结果,制成了适用于临床的便携式测量仪,并分别利用家兔的人工定量灌注、离体的猪、牛肉和人的在体测量对本测量方法做了实验检验,得到了初步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灌注 生物传热 无损检测 表面热干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组织灌注评估及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小晰(综述) 刘暴(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1-725,共5页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现有辅助诊断的成像方式可以确认主要血管是否通畅,但对组织的灌注水平关注不足。一些传统灌注评估方法如激光多普勒成像、经皮氧分压(transpercutaneous oxygen p...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现有辅助诊断的成像方式可以确认主要血管是否通畅,但对组织的灌注水平关注不足。一些传统灌注评估方法如激光多普勒成像、经皮氧分压(transper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 2)测定、吲哚菁绿荧光显像等只能评估浅表组织的灌注,且在疾病早期敏感性较低,无法满足临床的灌注评估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吲哚菁绿 组织灌注 经皮氧分压 ARTERIAL 辅助诊断 浅表组织 成像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治疗方案选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丹 尚小明 +6 位作者 姜玉如 纪征 卢峰 姜玉凤 孙淑娴 张宇 张春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52-354,360,共4页
目的对接受急诊、易化、延迟介入治疗(PCI)的急诊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组织血液灌注进行评价。探讨AMI患者行PCI最佳时机和方法。方法69例AMI患者分急诊PCI(A)、易化PCI(B)、延迟PCI(C)三组。术后7d、30d行超声心动图及99 mTc... 目的对接受急诊、易化、延迟介入治疗(PCI)的急诊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组织血液灌注进行评价。探讨AMI患者行PCI最佳时机和方法。方法69例AMI患者分急诊PCI(A)、易化PCI(B)、延迟PCI(C)三组。术后7d、30d行超声心动图及99 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评价近期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观察1年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扩张后即刻造影结果管腔残余狭窄率<10%,手术成功率100%。(2)超声心动图30d时A、B两组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容积指数(LVESVI、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C组(。3)SPECT显像放射性缺损面积(MIA),A、B两组低于C组,A、B两组心肌组织血流灌注均优于C组。结论(1)直接PCI、易化PCI可显著提高AMI患者的近期心肌组织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2)延迟PCI宜早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梗死相关血管 心肌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妥拉明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10
作者 储诚南 丁威威 +5 位作者 杨超 王新宇 陈方 徐伟奇 王凯 李秋荣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50,共8页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Regitine)对肠缺血再灌注(Ⅱ/R)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组织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建立Ⅱ/R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Ⅱ/R组(肠缺血再灌注)、Regitine组(Ⅱ/R+酚妥拉明肠系膜根部...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Regitine)对肠缺血再灌注(Ⅱ/R)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组织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建立Ⅱ/R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Ⅱ/R组(肠缺血再灌注)、Regitine组(Ⅱ/R+酚妥拉明肠系膜根部注射)和Regitineⅳ组(Ⅱ/R+酚妥拉明尾静脉注射),每组8只。观察各组肠道炎症因子(IL-6、TNF-α)、血清肠损伤标记物水平(D-lactate、I-FABP),肠道血流灌注指数、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Syndecan-1),组织病理评分、肠黏膜屏障通透性(FD4)、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表达变化,肠组织细胞凋亡(TUNEL)、线粒体自噬水平(p62、mito-LC3、Tim23)以及细胞色素C(Cyt-c)泄露水平。结果:与Ⅱ/R组相比,Regitine组和Regitineⅳ组小鼠肠道IL-6、TNF-α、血清D-lactate、I-FABP、Syndecan-1、FD4、组织病理评分、肠组织TUNEL以及Cyt-c泄露减少(P<0.05),肠道血流灌注指数、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egitineⅳ组相比,Regitine组肠道IL-6、血清D-lactate、I-FABP、FD4水平、肠组织TUNEL及Cyt-c泄露水平降低(P<0.05),同时肠道血流灌注指数、MAP、Occludin表达、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P<0.05)。结论:酚妥拉明对Ⅱ/R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组织灌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系膜根部局部给药效果优于尾静脉全身给药,该发现有望为保护Ⅱ/R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组织灌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妥拉明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屏障 组织灌注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超声评价急性脑缺血对犬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平 孙学刚 +4 位作者 查道刚 宾建平 周颖玲 陈勇驰 刘伊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应用对比超声(CEU)定量评价急性脑缺血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6条,左侧顶骨开窗。动脉夹夹闭左颈总动脉(LCCA)后即刻、30、60、90及120min后行声学造影。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左右大脑皮质相应的脑组... 目的应用对比超声(CEU)定量评价急性脑缺血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6条,左侧顶骨开窗。动脉夹夹闭左颈总动脉(LCCA)后即刻、30、60、90及120min后行声学造影。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左右大脑皮质相应的脑组织微循环血管容积(A)、血流速度(β)及血流量(A×β)。以右侧颈总动脉血流及犬头部SPECT扫描与CEU结果相对照。结果 CEU估测脑血流量(CBF)与颈动脉血流量具有良好相关性。夹闭LCCA后同一大脑半球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及双侧大脑半球同一时间点之间A、β及A×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夹闭侧大脑半球即刻出现缺血性低灌注,对侧大脑半球出现充血性高灌注,120min后两侧大脑半球CBF基本一致。结论对比超声实现了实时观察犬一侧颈总动脉夹闭后时双侧大脑半球CBF的动态变化过程,血流速度β可能是急性脑缺血时CBF变化的主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超声 脑缺血 组织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再灌注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青 张荣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188-218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以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流.然而早在1974年Kloner等就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解除心外膜血管阻塞之后心肌却很少或无血流再灌注的现象,并命名为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1985年...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以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流.然而早在1974年Kloner等就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解除心外膜血管阻塞之后心肌却很少或无血流再灌注的现象,并命名为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1985年Sehofer等用双核素扫描技术最先证明了NR也出现在人类冠状动脉血栓溶解之后。1986年Bates等报道了冠状动脉造影时NR与梗死动脉中异常的前向造影剂充盈缓慢相关联。此后,大量的研究论证了NR与各种心脏事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灌注 ST段回落 心电图 梗死相关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及自噬的调剂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玉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7,11,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细胞凋亡及自噬的调剂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Sham组、I/R组、Res组,Sham组进行假手术操作,I/R组按照线栓法建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模型,Res组在建立脑组...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细胞凋亡及自噬的调剂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Sham组、I/R组、Res组,Sham组进行假手术操作,I/R组按照线栓法建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模型,Res组在建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白藜芦醇干预。再灌注24h后,测定脑组织中凋亡抑制分子、促凋亡分子及自噬标志分子的蛋白含量。结果:I/R组大鼠脑组织中Livin、Survivin、XIAP、p62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Sham组,CytC、AIF、Fas、FasL、Caspase-8、Caspase-9、LC3-II、Beclin1、Bnip-3、Atg5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Sham组;Res组大鼠脑组织中Livin、Survivin、XIAP、p62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I/R组,CytC、AIF、Fas、FasL、Caspase-8、Caspase-9、LC3-II、Beclin1、Bnip-3、Atg5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I/R组。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的凋亡及自噬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血再灌注 白藜芦醇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文剑 张超凡 +1 位作者 张迪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持续和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维持人体各组织健康至关重要,当组织灌注不足时,肌肉组织可能首先出现灌注不足的情况,通过监测肌肉组织的氧合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全身组织灌注的变化情况。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监测肌肉组织氧饱和度(SmtO_(... 持续和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维持人体各组织健康至关重要,当组织灌注不足时,肌肉组织可能首先出现灌注不足的情况,通过监测肌肉组织的氧合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全身组织灌注的变化情况。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监测肌肉组织氧饱和度(SmtO_(2))能够无创、实时、灵敏、连续地反映外周肌肉组织的氧供需平衡情况,在临床上的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文对SmtO_(2)在神经阻滞、重症监护、高风险手术、目标导向治疗等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SmtO_(2)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组织氧饱和度 组织灌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恢复心肌“再灌注”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0
15
作者 简立国 刘士超 +4 位作者 王鹏飞 丁同斌 赵江涛 程栋 任新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对恢复心肌“再灌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5至2013-05在我院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05例,其中男性73例...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对恢复心肌“再灌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5至2013-05在我院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05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8.39±10.37(35-8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经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53例患者为A组,单独使用替罗非班而行PCI的52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基础资料特征、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术后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的心功能。结果:两组间的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92.45%vs 55.77%,P〈0.001),A组TIMI2级、TIMI0-1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7.55%vs 26.92%, P=0.008;0 vs 17.31%,P=0.002);A组校正TIMI帧数低于B组[(27.26±5.50)帧vs(38.98±5.42)帧,P〈0.001];术后6个月A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B组[(0.55±0.06)vs(0.47±0.06),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B组[(50.77±5.45)mm vs(54.76±5.34)mm,P〈0.001];术后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A组心绞痛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B组(16.98%vs 40.38%,P=0.008;9.43%vs 17.31%,P=0.0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A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心原性死亡发生率、非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均低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PCI中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显著改善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和PCI术后近期的心功能,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导管 替罗非班 心肌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CT灌注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伟 肖恩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37-640,共4页
关键词 肝脏灌注 CT灌注 成像研究 组织血流灌注 多排螺旋CT MILES 核素显像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解毒利水法对脓毒症心肌病右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梅 段明明 +3 位作者 杨明华 赵津 赵一鸣 施保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8-223,共6页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利水法辅助治疗脓毒症心肌病(sepsis-induced cardiomyopath,SICM)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利水法辅助治疗脓毒症心肌病(sepsis-induced cardiomyopath,SICM)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瘀解毒利水法治疗(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和加味苓桂术甘汤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7 d。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 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及心脏功能指数(cardiac function index,CF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测量治疗前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venous oxygen,SvO_(2))、中心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vCO_(2))、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c)、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Pcv-aCO_(2))=PcvCO_(2)-PaCO_(2)、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A、E/e′、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area,RVEDA)/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area,LVEDA)比值、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检测治疗前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进行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结果治疗后3~7 d,EVLWI、ITBVI、SVRI逐渐下降(P<0.05),GEDVI和CFI逐渐升高(P<0.05);在治疗后第3、5、7天,观察组患者EVLWI、SVRI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ITBVI低于对照组(P<0.05),GEDVI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5、7天,观察组患者CF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v-aCO_(2)、Lac低于对照组,SvO_(2)、ScvO_(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E/e′、RVEDA/LVEDA低于对照组,LVEF、E/A和TAPSE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hs-cTnI、NT-proBNP、CK-MB和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APACHEⅡ和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集束化治疗基础上,针对SICM伴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机特点进行祛瘀解毒利水法治疗,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辅助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情况,减轻了心肌的损伤,提高了心功能,特别是可减轻右心功能障碍,从而减轻了病情程度,起到改善预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右心功能障碍 祛瘀解毒利水法 苓桂术甘汤 血必净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伟 卢明瑜 +4 位作者 王伟民 刘健 马玉良 李琪 刘传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对心肌组织灌注及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2007-07至2009-12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行择期PCI患者共61例,其中男性41例... 目的:观察和分析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对心肌组织灌注及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2007-07至2009-12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行择期PCI患者共6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36~82(59.27±10.5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的31例患者为抽吸组,未使用抽吸导管而行常规PCI的30例患者为非抽吸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特征、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和术后1周由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的心脏功能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抽吸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抽吸组(93.55%比56.67%,P=0.001);抽吸组TIMI2级血流(慢血流)、TIMI0~1级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抽吸组(分别为6.45%比26.66%,P=0.013;及0比16.67%,P=0.024);抽吸组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少于非抽吸组[(27.94±5.80)帧比(39.20±5.33)帧,P=0.000];抽吸组术后1周由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非抽吸组(0.56±0.10比0.47±0.09,P=0.000),E峰/A峰<1的比率明显低于非抽吸组(16.13%比46.67%,P=0.01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非抽吸组[(5.05±0.39)cm比(5.92±0.47)cm,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PCI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抽吸导管能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未完全机化的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并且能改善术后心脏功能,而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心肌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指征与容量治疗 被引量:16
19
作者 邓硕曾 叶菱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输血指征 容量治疗 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保护 组织灌注 循环功能 开源节流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应用参附及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旭 陈岩 +1 位作者 张东伟 齐文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3-955,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32例,参照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EGDT)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参附治疗...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32例,参照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EGDT)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参附治疗组30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脱证(阳脱),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参麦治疗组30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脱证(阴脱),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h、24 h的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乳酸清除率等指标。结果:参附治疗组及参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6h后,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清除率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 h后,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乳酸清除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辨证应用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及提高组织灌注方面较单纯西医EGDT治疗方案疗效更优;在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过程中(前6 h),乳酸清除率对组织灌注水平的评估较单纯的乳酸水平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