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管脉动引起的骨单元中组织液的径向扩散
被引量:
1
1
作者
刚芹果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对哈佛氏管内血管脉动引起的组织液流动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该压力在骨单元内均匀分布 ,从而使骨单元中骨细胞所受压力相同 ,并且发现导致该均匀分布的原因是骨单元外表面黏合质的不可渗透性.
关键词
血管脉动压力
骨单元
组织液
扩散
哈佛化管内
组织液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间膜组织间隙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伟
沈烨良
丁光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根据解剖学发现的人体小腿骨间膜血管和胶原纤维有序排列的特点,建立三维组织间隙液渗流模型,控制方程用Brinkman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组织液在组织间隙中流动的方向总体是与平行毛细血管的方向...
根据解剖学发现的人体小腿骨间膜血管和胶原纤维有序排列的特点,建立三维组织间隙液渗流模型,控制方程用Brinkman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组织液在组织间隙中流动的方向总体是与平行毛细血管的方向相一致的;组织间隙多孔率会影响速度的分布,当多孔率增加时,空间的速度趋于均匀,从而使得最大速度变小,正常生理范围内多孔率的改变对于组织液流动的影响较小.但当多孔率很小时(组织纤维化),会大大影响组织液流动的均匀性;组织间隙平行胶原的存在,会使得组织间隙速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均匀;另外,间隙流场随血压的增加而增加,随组织压的增加而降低,这与临床和经络研究的发现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液流动
多孔介质
Starling力
Brinkman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tarling假设新发现的组织流场模拟
被引量:
1
3
作者
姚伟
陈南
丁光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0,共6页
根据微血管壁渗流的Starling假设新发现,对人体骨间膜的组织液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组织间隙蛋白质非均匀分布对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管壁中对蛋白质有渗透屏障作用的纤维基质层,导致了组织空间蛋白质非均匀分布.靠近动脉端,高静水...
根据微血管壁渗流的Starling假设新发现,对人体骨间膜的组织液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组织间隙蛋白质非均匀分布对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管壁中对蛋白质有渗透屏障作用的纤维基质层,导致了组织空间蛋白质非均匀分布.靠近动脉端,高静水压引起毛细血管内液体的净流出,使组织蛋白无法扩散到血管壁附近;在静脉端,由于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较低,蛋白质可以扩散到血管壁附近.将组织空间蛋白质非均匀分布与传统的Starling模型假设的蛋白质浓度定常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组织液流动的速度有较大的差异,前者的最大速度是后者的一半,非均匀分布模型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验观察的现象,说明组织间隙蛋白质的非均匀分布对组织液的流动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液流动
纤维基质层
多孔介质渗流
Starling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心气虚证的血液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丁光宏
姚伟
+3 位作者
沈雪勇
杨静
陶岳辉
陈尔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全身气虚主要症状 -组织间隙水肿的影响规律 ,给出了心血管动力学参数与气虚水肿程度间的定量关系。结果 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临床和动物实验气虚证研究的比较发现 ,本模型可以定量解释中医心气虚的生理病理学机理。当心血管系统的参数 (如血液总体积、外周阻力和心肌收缩特性等 )发生改变时 ,会引起组织液的体积增大进而会导致组织液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浓度的降低。结论 中医心气虚证中的气和组织液中营养物质浓度有密切相关 ,血液中的血浆和水过多地扩散到组织液间隙中会稀释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 ,使细胞的外环境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细胞的生理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运行
心气虚证
集中参数模型
循环系统
组织液流动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循环双重介质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贾晓波
潘一山
张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5,.49,共5页
目的 研究微循环中非定常流动条件下,毛细血管血液和组织液的流动及物质交换。方法 借鉴石油领域中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隙流体的双重介质模型,采用傅立叶交换法进行求解,分别计算不考虑时间因素和考虑时间因素的结果,...
目的 研究微循环中非定常流动条件下,毛细血管血液和组织液的流动及物质交换。方法 借鉴石油领域中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隙流体的双重介质模型,采用傅立叶交换法进行求解,分别计算不考虑时间因素和考虑时间因素的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比较,得出不考虑时间因素时漏失量呈指数形式下降,与文献资料一致;考虑时间因素时,漏失量先迅速增加,然后呈指数形式下降;毛细血管与组织间隙压力差不随时间变化。结论 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立微循环模型的正确性,有益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
组织液流动
双重介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韩鸿宾教授团队在脑细胞微环境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
6
作者
傅冬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99,共1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韩鸿宾教授课题组在脑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脑细胞外间隙内组织液流动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成像与定量分析,该技术是目前唯一可实现在全脑范围内对脑组织液流动进行三维可视化测量的方法,2013年初获中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韩鸿宾教授课题组在脑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脑细胞外间隙内组织液流动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成像与定量分析,该技术是目前唯一可实现在全脑范围内对脑组织液流动进行三维可视化测量的方法,2013年初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成像技术
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
细胞微环境
组织液流动
三维可视化
定量分析
发明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脉动引起的骨单元中组织液的径向扩散
被引量:
1
1
作者
刚芹果
机构
河北大学数学系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70201)
文摘
对哈佛氏管内血管脉动引起的组织液流动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该压力在骨单元内均匀分布 ,从而使骨单元中骨细胞所受压力相同 ,并且发现导致该均匀分布的原因是骨单元外表面黏合质的不可渗透性.
关键词
血管脉动压力
骨单元
组织液
扩散
哈佛化管内
组织液流动
Keywords
arterys pulse
osteon
tissue fluid
diffusion
分类号
R331.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间膜组织间隙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伟
沈烨良
丁光宏
机构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基金
973专项计划(2005CB523306)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05DZ19747)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12,T0302)资助~~
文摘
根据解剖学发现的人体小腿骨间膜血管和胶原纤维有序排列的特点,建立三维组织间隙液渗流模型,控制方程用Brinkman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组织液在组织间隙中流动的方向总体是与平行毛细血管的方向相一致的;组织间隙多孔率会影响速度的分布,当多孔率增加时,空间的速度趋于均匀,从而使得最大速度变小,正常生理范围内多孔率的改变对于组织液流动的影响较小.但当多孔率很小时(组织纤维化),会大大影响组织液流动的均匀性;组织间隙平行胶原的存在,会使得组织间隙速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均匀;另外,间隙流场随血压的增加而增加,随组织压的增加而降低,这与临床和经络研究的发现相一致.
关键词
组织液流动
多孔介质
Starling力
Brinkman方程
数值模拟
Keywords
interstitial fluid
porous media
Starling force
Brinkman equ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tarling假设新发现的组织流场模拟
被引量:
1
3
作者
姚伟
陈南
丁光宏
机构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复旦大学数学系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0,共6页
基金
973专项计划(2005CB523306)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05DZ19747)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12和T0302)资助~~
文摘
根据微血管壁渗流的Starling假设新发现,对人体骨间膜的组织液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组织间隙蛋白质非均匀分布对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管壁中对蛋白质有渗透屏障作用的纤维基质层,导致了组织空间蛋白质非均匀分布.靠近动脉端,高静水压引起毛细血管内液体的净流出,使组织蛋白无法扩散到血管壁附近;在静脉端,由于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较低,蛋白质可以扩散到血管壁附近.将组织空间蛋白质非均匀分布与传统的Starling模型假设的蛋白质浓度定常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组织液流动的速度有较大的差异,前者的最大速度是后者的一半,非均匀分布模型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验观察的现象,说明组织间隙蛋白质的非均匀分布对组织液的流动很重要.
关键词
组织液流动
纤维基质层
多孔介质渗流
Starling力
Keywords
interstitial fluid, fiber matrix, filtration in porous media, Starling forc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心气虚证的血液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丁光宏
姚伟
沈雪勇
杨静
陶岳辉
陈尔瑜
机构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0 142 0 0 2 )
文摘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全身气虚主要症状 -组织间隙水肿的影响规律 ,给出了心血管动力学参数与气虚水肿程度间的定量关系。结果 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临床和动物实验气虚证研究的比较发现 ,本模型可以定量解释中医心气虚的生理病理学机理。当心血管系统的参数 (如血液总体积、外周阻力和心肌收缩特性等 )发生改变时 ,会引起组织液的体积增大进而会导致组织液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浓度的降低。结论 中医心气虚证中的气和组织液中营养物质浓度有密切相关 ,血液中的血浆和水过多地扩散到组织液间隙中会稀释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 ,使细胞的外环境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细胞的生理功能 。
关键词
气血运行
心气虚证
集中参数模型
循环系统
组织液流动
动力学模型
Keywords
Qi-Blood Transportation
Cardiac Qi-Deficiency Syndrome
Lumped parameter model
Circulation
Interstitial fluid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循环双重介质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贾晓波
潘一山
张芳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5,.49,共5页
文摘
目的 研究微循环中非定常流动条件下,毛细血管血液和组织液的流动及物质交换。方法 借鉴石油领域中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隙流体的双重介质模型,采用傅立叶交换法进行求解,分别计算不考虑时间因素和考虑时间因素的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比较,得出不考虑时间因素时漏失量呈指数形式下降,与文献资料一致;考虑时间因素时,漏失量先迅速增加,然后呈指数形式下降;毛细血管与组织间隙压力差不随时间变化。结论 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立微循环模型的正确性,有益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毛细血管
组织液流动
双重介持
Keywords
Capillary vessel
Moving tissue liquid
Double porosity medium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331.35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韩鸿宾教授团队在脑细胞微环境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
6
作者
傅冬红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99,共1页
文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韩鸿宾教授课题组在脑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脑细胞外间隙内组织液流动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成像与定量分析,该技术是目前唯一可实现在全脑范围内对脑组织液流动进行三维可视化测量的方法,2013年初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关键词
脑成像技术
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
细胞微环境
组织液流动
三维可视化
定量分析
发明专利
分类号
R338.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管脉动引起的骨单元中组织液的径向扩散
刚芹果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骨间膜组织间隙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姚伟
沈烨良
丁光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Starling假设新发现的组织流场模拟
姚伟
陈南
丁光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医心气虚证的血液动力学机理研究
丁光宏
姚伟
沈雪勇
杨静
陶岳辉
陈尔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循环双重介质模型分析
贾晓波
潘一山
张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韩鸿宾教授团队在脑细胞微环境成像技术上取得突破
傅冬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