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字号求新求变中的战略转型研究——基于组织注意力和资源编排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嵘嵘 苏露阳 张鑫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22,共18页
面对年轻品牌冲击,转型与变革是老字号摆脱“生死线”的重要手段,传承与创新是老字号发展的关键。通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的研究方法,基于北京同升和鞋业有限责任公司从1978年至2022年的发展历程,探讨老字号如何凭借组织注意力和资源编排... 面对年轻品牌冲击,转型与变革是老字号摆脱“生死线”的重要手段,传承与创新是老字号发展的关键。通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的研究方法,基于北京同升和鞋业有限责任公司从1978年至2022年的发展历程,探讨老字号如何凭借组织注意力和资源编排完成转型过程,实现求新求变目标。研究发现,老字号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会经历“转型准备—转型实施—转型整合”三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战略转型准备基于组织注意力情境化条件感知、组织注意力有效配置以及组织注意力选择,三者协同配合识别影响转型的关键要素;(2)战略转型实施通过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以及资源利用完成,落实组织注意力选择的结果;(3)战略转型整合通过商业模式或经营领域的调整完成,呈现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 同升和 战略转型 组织注意力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实现组织学习与内部创业平衡——组织注意力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欢欢 杜跃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7,共9页
中小企业如何在新旧业务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组织注意力视角,探讨了内部创业(渐进式内部创业和突破式内部创业)与组织学习(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间的互惠关系,构建了组织学习和内部创业的整合框架,通过企业注意力... 中小企业如何在新旧业务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组织注意力视角,探讨了内部创业(渐进式内部创业和突破式内部创业)与组织学习(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间的互惠关系,构建了组织学习和内部创业的整合框架,通过企业注意力监控机制转移注意力,可以反复、交替地实施渐进式内部创业与突破式内部创业,由此提出渐进式内部创业和突破式内部创业的交替平衡模式、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间断平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创业 组织学习 组织注意力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励效应扩张:科层组织注意力分配与中国城市市政支出的“上下”竞争(1999—2010) 被引量:56
3
作者 赖诗攀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62,196,197,共22页
科层组织任务间竞争关系是国家治理结构失衡背后的科学问题。基于中国城市“逢雨必涝”的现象,从组织注意力分配的角度,对287个地级以上城市1999—2010年市政路桥和排水支出“上下”竞争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科层组织绩效易测任务对不易... 科层组织任务间竞争关系是国家治理结构失衡背后的科学问题。基于中国城市“逢雨必涝”的现象,从组织注意力分配的角度,对287个地级以上城市1999—2010年市政路桥和排水支出“上下”竞争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科层组织绩效易测任务对不易测任务的争夺是权威体制下强激励效应扩张的结果。首先,权威体制背景下,强激励通过相对绩效和短期政绩信号两个机制塑造了这一竞争关系。其次,除了直接效应外,强激励还存在扩张效应——既构成(沟通系统集权化改革、本领域及其他领域组织任务注意力争夺等)强化这一争夺的因素起作用的前提,也造成了(监督方行政控制、代理方机构设置及外部事件央媒问责等)防止这一争夺的因素的失效。这一发现对现有组织理论及国家治理结构调整实践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组织 组织任务间竞争 组织注意力分配 绩效可测性 强激励效应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亮点”:基层治理中政策信息环境的塑造——G镇打造“亮点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春来 金江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4,共10页
村社社会资本是基层政府政策调配和落地的客观条件。基层政府的层级性和科层属性使其并不能够直接了解村社层面的政策信息环境,因而导致政策精细化遭遇困境。而村社主动展示“亮点”,能够为基层政府的政策调适提供必要信息,形成以村社... 村社社会资本是基层政府政策调配和落地的客观条件。基层政府的层级性和科层属性使其并不能够直接了解村社层面的政策信息环境,因而导致政策精细化遭遇困境。而村社主动展示“亮点”,能够为基层政府的政策调适提供必要信息,形成以村社为核心从下至上对科层组织注意力的反向吸纳。在G镇的“亮点村”案例分析中发现:(1)村社通过聚焦基层政府的项目预期方向,对接村社条件禀赋,并细化政策目标价值的真实性、本土性,能够作为亮点绩效来获得科层组织青睐;(2)村社通过自我动员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的前置难题,抑制了科层主导项目分配的信息障碍,使得政府获取政策绩效的风险降低;(3)科层的属事责任压力使其必然要注意到村社社会资本对于政策执行的积极作用,因而采取对接村社需求的方式来达成积极合谋。村社通过展示“亮点”来吸引科层项目分配的注意力,使得政策分配更为聚焦,调适了政策精准度。此现象是我国基层政府治理中政策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的一种逆科层的实践,体现出政策民本主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组织注意力 科层制 乡村治理 亮点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